书城历史中国不可无岳飞
6550600000020

第20章 宗泽救了赵构一命

赵构被宗泽救下来之后,第二天就由相州知州汪伯彦接走,因为磁州地处前线,很不安全。这个汪伯彦也是类似蔡京的人物,在赵构惊魂未定六神无主的时刻,他也像蔡京教唆赵佶那样,尽量帮赵构出坏主意。他劝赵构,既然生在帝王之家,就要珍惜人生一世。在大局未定之时,不如坐观成败,与其力敌,不如巧取,张邦昌等不能成事,赵氏亲王应有希望。我们原先总觉得,赵构登位的时候还很年轻,不应该有那么狡猾,有那么老练,现在探讨起来,才知道应该从他身边的人去找原因。《宋史·高宗纪》上早就说过:赵构“其始惑于汪、黄,其终制于奸桧。

”说他一生是受汪伯彦、黄潜善、秦桧这三个人所左右的,其中第一个就是汪伯彦。本来是宗泽救了他的命,把他扶上帝位,他却听信汪伯彦、黄潜善等人的教唆,对宗泽渡河北伐的复国大计一再拖后腿,这是为什么?因为宗泽要求他振作向上,他办不到;汪、黄却让他腐化堕落,他当然乐意为之。面向金兵的环攻,保卫黄河防线的千斤重担都压在宗泽身上,宗泽日夜操劳还顾不过来,哪有时间去过问赵构被小人所包围的问题。他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去推动一件事:渡河北伐。只要大军渡河,八方响应,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仗打胜了,国家中兴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皇帝如果不争气,另外立一个亦非难事。

汪伯彦所灌输给赵构的,是一套最腐朽的人生态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与一套最可耻的政治态度——投降金人,永保富贵。

他们认为:既然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要想过一辈子太平日子,最好的选择是死心塌地当他们的“儿皇帝”,大树底下好遮荫,能过一生锦衣玉食的生活。如果选择抗战之路,实在是危险万状。首先是赵家已经当了一百多年皇帝,宗室遍天下,在兵荒马乱之际,凡是姓赵的人都能来争天下,防不胜防。其次是经过五代之乱,大家都知道“今之天子,惟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掌握了兵权的大将就有抢夺天下的本钱。对于这般人,不用也不行,用了也不放心,疑神疑鬼,连夜里也难安枕。惟有当了“儿皇帝”,宝座有人保着,最为省心。当“儿皇帝”虽然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有时候难免要受一点气,但只要受气养成习惯,日子也就过得心安理得。

他们认为:地分南北,自古已然。北人驭马,南人驾船,南人灵巧,北人勇悍,这也是天生的。南方的步兵敌不过北方的骑兵,历来如此,虽汉唐盛世也不例外。南方王朝偶然也有打败北方铁骑的时候,但是劳民伤财,牺牲惨重,最后还是造成天下大乱,得不偿失。要想天下太平,长治久安,老百姓能过安稳日子,倒不如承认北强南弱的事实,奉北方王朝为宗主国,每年奉上岁币若干,以求和平。这比打仗所造成的损失小得多了。北人虽然强悍,不如南人灵巧,他们的生活所需,大都仰求于南人,求之不得,所以要来侵掠;如果通过贡献可以取得,未尝不可相安。宋辽订立澶渊之盟以后百年无事,原因在此。他们认为人生在世,能得实惠才是真实的,什么“是非荣辱”,都是口舌争强,不必介怀。他们认为金国完全能靠武力统一天下,但是管不了南方的生产事业与文化工作,所以曾想立张邦昌为楚帝,代他们管理南方。老百姓不愿接受异姓君主,群起反抗,所以金国最好立赵家的人为帝,立我赵构为帝,才能长治久安。

造成岳飞冤案的重要原因就是赵构的“汉奸理论”。根据这套理论,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卖国,可以心安理得地杀人。他杀太学生陈东的时候是如此,杀岳飞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认为他杀害抗战派人士是祸国殃民,他却认为是救国救民。对于同一件事,由于双方的理论根据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方认为是功,另一方认为是过。我已从大量的史料中,包括官方公文、私人记载,直至赵构本人亲笔所写的文书里,找出许多证据,足以证明赵构确已经建立起一套有系统的汉奸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