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留东外史续集
6606500000025

第25章 述轶事可泣可歌 访奇人难兄难弟(1)

话说邹东瀛到家,熊义接着说道:“我那姓萧的朋友来过了几次,要请你绍介去会吴寄庵。怎的一连几日这般忙碌?”

邹东瀛道:“有个朋友的母亲死了,在这里开追悼会。连日在那里,替他布置一切,今日事情完了,以后随便哪日,皆可给你那位朋友绍介。”熊义问道:“平泉书屋的书画展览会,曾去看过了没有?”邹东瀛道:“看是去看了一次,确是耳闻不如目见,哪里有外面传说的那般骇人听闻。据我看十幅之中,足有八九幅是假的。有些不容易指出假的证据,其中有一幅毛延寿的《衡山水帘图》,有顾恺之、僧怀素的跋,又是一幅绢地,你看能令人相信么?还有一本手卷,四十页连裱的,全是王羲之的手札,后面附了一张虞世南进呈唐太宗的表文,唐太宗、宋徽宗都有极长的题跋在上,开价又只三千三百块钱,这不是明说出来是假的吗?更有王摩诘的山水,曹霸将军的画马,吴道子的《长江万里图》……凡是历史上所有的书画家,不论情理,总有一两轴充数。我想李平书号称海内收藏家,何至这般没有常识,就是想骗小鬼几个钱,也不能是这样瞎混,自贬鉴别之名。并且。日本南画会中,尽有好手。我前日在那里,就遇了一个姓秋田的,是南画会中的健将,也在看展览会。

手中拿一本袖珍日记,一管铅笔,随看随记录在日记本上。见我是中国人,虽不便对我如何下贬语,但那不满意的神情,已无形流露出来。我问了问那展览会的经理,售出去的书画极少,全是有清一代几位小名家的。你说若是日本人都是瞎子,也像中国的好古家,以耳代目,那毛延寿、王摩诘一类人的书画,岂不都买去了吗?”熊义道:“既是售出去的极少,他这一次展览会,不要蚀本吗?”邹东瀛点头笑道:“金钱上蚀本却是有限的事,但活生生一个中国享大名的收藏家,就葬在这一次展览会中,这蚀本便太大了。”当下二人复说笑了一会,各自安歇了。

次日饭后,萧熙寿来了。邹东瀛道了几次见访失迎之罪。

萧熙寿笑道:“我因为吴君是个特殊的人物,不敢造次去拜访他。若是普通的拳教师,只要知道住处,便是素未谋面的,没人绍介也无妨碍。青年会教拳的,那个姓郝的教师,我昨日就去会了他。坐谈了两点多钟,功夫不能说他的不好,就是一点儿常识没有,习气太重,牛皮也太大。据他说霍元甲只是拳术界中三四等人物。因为上海没有好手,擂台又只设了一个月,远处有能耐的人多不看报,等待有人告诉他,擂台的期已是满了,所以没有对手。我问他中国的拳术没一个统一的比较,怎知道霍元甲是三四等人物?他说:‘我推他为三四等人物,还是很恭维他的说法。若真有统一的比较,只怕够得上三四等的话还难说。’我听了,心中实在有些不服。问他何所见,能是这般武断的说法,他说:‘我这话一点也不武断。霍元甲在天津曲店街开“淮庆药栈”的时候,我去拜访过多次。功夫和王子斌不相上下。’我问王子斌是谁,他说:‘也是在北道上很有名气的。人家都称呼他“大刀王五” .’我听了,连连点头问道:‘不是送安维畯出口的大侠王五吗?’他说就是那个王五。

“那王五本不叫大刀王五的,他从前会使双钩,人称他(地)为双钩王五。庚子以前,他在北京开会友镖局,因名气很大,投他那里保镖的很多,不到几年,被他赚了十多万的产业。他生性本来豪爽,又仗着一身的本领,专一好交结江湖上绿林中一班有能耐的朋友。他那会友镖局里面,时常是住得满满的。

来时接风,去时饯行,动辄三百、五百的送人路费。他有间练把势的房,房中悬一个砂袋,重三百斤。他向前向后,一般都能踢一丈多高。武艺略平常的人,见了他这种腿法,谁还敢与他较量。在北京那种地方,横冲直撞几年,竟不曾遇着对手。

由此双钩王五的名声更大,他自己也由不得就有些骄傲起来,以为真是没有对手。一日早起,王五正在把势房里练武。忽听得房门口有人叹气,忙停了手回头一看,认得是——月以前来拜访的客,自称甘肃人,姓董,来不几日,就害病动弹不得。

王五延医调治,亲手煎药给姓董的吃。足病了二十多日,才渐渐的好了。不知因何立在把势房门口叹气,王五走过去问。姓董的说道:‘我久闻双钩王五的名,不辞跋涉,几千里来拜访,为的是必有功夫值得一看,谁知不过如此。深悔此行白花了路费,白耽搁了时间,因此禁不住叹气。’“王五平生不曾受人轻侮,当时听了这话,如何容纳得下?便正色说道:‘不才本无功夫,并不曾发帖请你来,白耽搁了时间,不能怪我。至于白花了路费,便是三千、五千,不才也还赔偿得起。不过你既是这般说法,我的钱不是容易得来的,倒得领教几手。’姓董的见王五如此说,更厉色说道:‘你说的什么话?你不曾发帖请我来,是谁请我来的?你姓王行五,就叫王五便了,为什么要叫双钩王五?你这双钩两字,不是请人的帖吗?你赚了些昧心钱,只能收买得平常的人,想拿着三千、五千来收买我么?你一点能耐没有,有能耐的人来指导你,不知道服罪,还要如此强辩。你说领教几手的话,倒是不错,应该领教,才有长进。’姓董的这一篇话,,气得王五说话不出。顺手从兵器架上取了把单刀在手,向姓董的说道:‘这兵器架上有的是兵器,任凭你使。来走两路罢!’姓董的立着不动说道:‘你有名的会使双钩,还是使双钩罢!打胜了你的单刀,也不算我的能耐。’王五只要姓董的肯打,即换了双钩。姓董的在兵器架上看了一会道:‘这里没有可用的兵器。

你教人去客厅里将那挂门帘的竹竿取来,方好较量。’王五道:‘你若是不想较量,说没能耐便了,不要这样拿人开心。竹竿岂是可使的兵器?’姓董的哈哈笑道:‘你若知道竹竿可当兵器使,也不敢目空一切了。快教人拿来罢,不要多说闲话了。’“王五心中疑惑,只得命人取了竹竿来。姓董的接在手中,说道:‘你来罢!’王五道:‘你是客,请先。’姓董的道:‘这倒是尊贤的礼节,我告诉你听,你好用心招架,我用中平枪刺你。’说时,用竹竿轻轻向王五胸前刺去。王五左手钩往竹竿一迎,右手钩正待杀进,姓董的竹竿只弹了一下,已将左手钩逼住,手腕反了过来,钩尖朝上。姓董的拿着竹竿,连伸缩了几下,王五急得丢了左手钩,抽出手来,姓董的已跳过一边笑道:‘你说若是真枪,不送了你的命吗?’王五也不做声,弯腰拾了钩道:‘再试一回何如?’姓董的道:‘尽管再试。

我说你听罢,中平枪乃枪中之王,莫说你招架不住,任是谁人也难招架。这回杀你下三路,仔细、仔细。’二人一交手,又是如前一样,逼反了左手钩。

“王五连说:‘罢了,罢了。你能和我走一趟拳么?’姓董的放下竹竿说道:‘你还想走拳吗?要走拳,得依我一件事。 ’王五也放了双钩道:‘你说出来,什么事我都能依。’姓董的笑道:‘你的门徒很多,教四个来,拿一床棉被,每人牢牢的捻住一角,预备接人,免得跌伤了。’王五怒道:‘何至欺我到这样,你就打来罢!’姓董的只嘻嘻的笑道:‘不依我是不打的。’王五没法,赌气教四个徒弟扯起棉被。心想:他若不能将我跌进被内,那时却由得我奚落。谁知交手不到三个回合,王五仗着三百斤的脚力,一腿踢去,姓董的不慌不忙的让开,伸掌往王五屁股上一托,王五便身不由己的仰天跌进了被。

红了脸爬起来,也不说什么,出手又打。王五一边打算,我的腿,前后踢都是一样,这番须向后踢他,只要能将姓董的踢进被内,也就算复了三败之仇。哪晓得向后一腿踢去,又中了姓董的计。姓董的伸掌在王五小腹上一托,扑地一跤,不偏不倚又跌在棉被当中。王五到此时,才心悦诚服了,就地叩了几个头,拜姓董的为师。姓董的也不谦让,说道:‘深山大泽之中,本领比我高强十倍、百倍的甚多,尚且没有敢出来称道自己本领的,何况这种平常三四等的人物?你要拜我为师,以后须不使双钩方可。我传你一路大刀,向人就自称“大刀王五”。遇着对手的时候,你只说是甘肃董某的徒弟,自然得另眼相看。

’王五后来才得名称其实。当日霍元甲在上海摆擂的时候,若是遇了那姓董的,不是和王五一样,也只算得平常三四等的人物吗?”

萧熙寿将这一段话述完,邹东瀛、熊义都如听人谈《西游》、《水浒》一般,非常高兴。邹东瀛道:“大刀王五的名声,我时常听人说过。谭嗣同就义时候,口号的那首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昆仑’就是指大刀王五和康有为。庚子年联军入京,德国人说王五是义和团的首领,拿着杀了,却没听人说有这么一回事。”萧熙寿道:“事是不假的。那姓郝的说他和王五也是好朋友,王五亲说给他听的。”

熊义说:“那姓郝的是有意鄙薄霍元甲的。既上海的擂台这么容易设,霍元甲死了几年,怎的不听说有第二个敢在上海摆擂?读书的惯瞧读书的不来,练武的也惯瞧练武的不来;读书的瞧读书的不来,不过凭一张空口讥评挖苦,只要说得过去,也有人相信,练武是要认真以性命相扑的。霍元甲若果是三四等人物,据蔡焕文说,他在天津、北京横行了二十多年,早就有一二等的人物将他打死了,哪得有霍元甲来上海摆擂?”

邹、萧二人都点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