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庄子
66206900000016

第16章

【题解】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道”)包含有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缥缈、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原文】

视之不见曰夷[105],听之不闻曰希[106],搏之不得曰微[107]。此三者不可致诘[108],故混而为一[109]。

【译文】

看它又看不见,这叫作无形;听它又听不到,这叫作无声;摸它又摸不着,这叫作无体。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追究考察到底的,它们混合成道。

【原文】

一者其上不皦[110],其下不昧[111],绳绳不可名[112],复归于无物[113]。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14]。是谓惚恍[115],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译文】

(规律这个东西)它的上部不太明亮,它的下部也不太阴暗,它无形无影难以形容,可以说它不是一个物体(然而它确实存在)。这可以把它叫作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可以说是迷离恍惚、无法捉摸的,面对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尾随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面。

【原文】

执古之道[116],以御今之有[117],能知古始[118],是谓道纪[119]。

【译文】

掌握了亘古已有的规律,就可以驾驭、支配现在的万物,就能够了解远古时代的情形。这可说是“道”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