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庄子
66206900000017

第17章

【题解】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得“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120],微妙玄通[121],深不可识[122]。夫惟不可识[123],故强为之容[124]:豫兮[125],若冬涉川[126];犹兮,若畏四邻;俨兮[127],其若客;涣兮[128],若冰之将释[129];敦兮[130],其若朴[131];旷兮[132],其若谷;混兮[133],其若浊[134]。

【译文】

古代那些懂得规律的人,(其思想)细致精妙、深邃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正因为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加以描述:(他们办事)反复考虑,就像寒冬要赤脚过河;谨慎小心,就像畏惧四邻的围攻;恭敬庄重,就像一位做客的人;通达而不固执,就像将要融化的冰块;朴实敦厚,就像未经雕饰的素材;空阔开朗,就像那深山的幽谷;浑厚含蓄,就像那混浊的大水。

【原文】

孰能浊以止[135],静之徐清[136]?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137]?

【译文】

(除了得道之士)谁还能够使自己像混浊大水那样而停留在这种状态上,在安静中慢慢加以澄清;但是谁又能够在长久的安定之后,又让它逐渐萌动生机?

【原文】

保此道者不欲盈[138]。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139]。

【译文】

保有此道的人永不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才能弃旧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