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手中拿着一个细细的,稍显有力的小柴棍子,沿他家屋后边的一块玉米地,向玉米地中间走了几步,一眼就看见了他家的,那头长嘴的母猪,正在伸着勃子,啃一棵玉米杆上边一个大玉米棒子,吃得是满口清香,正在极爽口的时候。
当时因为农村人生活,处在困难时候,像这样即将成熟的玉米棒子,那是人生命,得已活下去最好的宝物一般的粮食了,没有人舍得让猪吃的。大海看到他家的那头母猪,正啃他家自留地里的玉米棒子,有些心疼那玉米棒子,但高兴的是,终于在他家的自留地里,找到了他家的那头母猪,赶紧给了一棍子,那母猪宛若早认得大海,有过一定的生命感情,多少次端过食给它吃过,所以当即知道了打它一棍子是什么意思,就赶紧折转了头,从来的路上返回,走得脚步很快,大海跟在后边。
那头母猪走在那泥泞的土路上时,摇摇晃晃的,却很稳当,回到了猪圈前,那猪圈的墙面,看起来是很高的,可是那头母猪,似乎会有爬墙的本领,身子贴着墙面就翻过去了。
那头母猪翻进猪圈后,见石槽里早倒了吃的食,绿绿的红薯蔓子,还倒有洗锅水,还掺有麦麸皮,有一种调胃口之味感,它刚啃了几个玉米棒子吃,根本没有吃饱,这会儿能让它吃饱了。
大海找到了,他家的那头母猪,像是小学生一样,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一次作业,变得轻松多了。
大海回到了家里,他的母亲见他回来了,脸上的肌肉也变得渐渐地松开了。
大海给他的母亲说:“妈,我在咱家后屋的玉米地里,找到了咱家的母猪,正啃咱家的玉米。”
大海的母亲笑着说:“找到了好,妈也就放下了心,这是因为猪也饿,没有按时喂食的原因。”
正说着,大海的父亲也回来了,进屋看到了,大海母亲的笑容,也知那猪找回来了,心中涌出高兴。
大海的母亲笑着说:“这次下这么大的雨,那猪都能翻到外面去,以后一定要按时给猪喂食,别在让它跑出去了,要是吃了别人家的玉米,那怎么赔人家呢?”
大海的父亲点点头,表示同意大海母亲的说法。
大海家那头母猪,到了成为一头老母猪时,不能再生育猪娃,改成肉猪来养。
养了没有多久,当时因为没有粮食给它吃,吃草吃糠,身上的肉并不多。
大海的父亲,请了村中一位杀猪的师傅,像杀肉猪一样,杀了它,放了血,烧了滚开水烫。杀猪师傅用他的锋利的刀,割成了一大块一大块,悬在了当屋中的横木上面,看时,像真正好的猪肉一般。
老母猪肉难煮,是非常不好吃的。
春天里,大海的父亲和大海给生产队挑红薯粪。这是春天长日里,村中人干的一种极苦的活儿,特别上到高山上边的坡地时,全身都在流汗。
那天大海给队里挑了一天粪,他的父亲也挑了一天粪。大海那一天往山上挑红薯粪,唯一感受到是肚子不饿。
放午工的时候,大海回到了家里,他的母亲用家里的一口平铁锅,炒了一锅母猪肉。
大海的母亲,给大海舀了一小碗吃的时候,那老母猪肉难咬,味非常不好吃,根本没有一点猪肉的香味,但是因为干重活,只得吃了下去。
吃了那老母猪的肉,那一天他给队里往山上挑红薯粪,才感到能顶得住。
多年以后,大海想到了生活困难时候的事情,想到了他的父亲,让他学习干农活,突然记起了他家当年养的一头母猪,它最终的结果,是全家人吃了它的肉,想到了这一点,那头母猪,作为一种生命来到世界上,真是有些可怜。
猪,作为一种生命来到了世界上,上帝创造了这样一种生命,就是为了让人养它,而食它的肉,这是它来到世界上,对人所起的作用吗?难道说,猪们心里就对此没有怨言吗。它们会不会在另外一个世界上,对地球上的食它的肉的人而愤怒呢?
大海的父亲,对大海的人生给的影响最大,最大的是什么?大海跟着他的父亲在农村,学会了中国农民最大的吃苦精神,并且实际的都经历体验过。
春天里,村子里人向北面山坡挑红薯粪,一担一担的有两笼沙粪一百多斤,用的是肉体的肩挑到北边山上每一块红薯地里,当时红薯是一种很好的作物,产量高,解决肚子问题最起作用,所以当时农村大量利用坡地栽红薯。
春天开始的时候,村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往山上挑红薯粪要挑两个月多。大海的父亲和村中农民一样挑红薯粪,是一天也没有少过,那肩挑得红肿。
大海的父亲还给大海的母亲说过这样一句话:肩压红肿了,不能用手摸,摸了后,肿得更高。
当时农村人烧柴困难。冬天的时候,大海的父亲曾经去南北二山二十多里以外的山里,砍过柴,挑回到家院子里时候,太阳也就落下山了。
大海的父亲曾经一度,见任何人都不说话,有的过去的熟人,从他家门前经过时,他也不理人家了。
大海对他的父亲有哪些难忘的事情呢?
有一个冬天半夜,大海的父亲到大海睡的土炕前,喊着:“大海,大海,快些起来?”
大海的父亲喊大海起来有什么事情?亲爱的诸者诸君,且听下文细讲。
大海睡得正香,听到了他的父亲喊他起来,只好不情愿地起来。
大海的父亲对大海说:“跟大一块去南山砍柴去?”
大海知道了他的父亲为什么这么早就喊他起床,原来是要到南山砍柴去。大海知道不去吃这样的苦头,家里就没有柴烧。
大海穿好了衣服,洗了脸。
锅灶前的墙壁上面,悬吊着一支淡红色的电灯,把整个锅台案板一大片地方,照耀上了一层淡淡的电灯光。
大海的父亲喊大海起床之前,还要更多辛苦,他煮好了玉米稀饭,蒸好了红薯。
大海到了锅台前时,大海的父亲把一小碗蒸熟的红薯,递给了大海的手上,脸上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说:“赶紧吃红薯,吃了咱们就出发。”
大海接过他的父亲给他的红薯,想到了去二十多里远的山里,砍柴桃柴,全凭的力气了,给力气的就是这红薯,一定要吃几块,吃得饱饱的,才能挑些柴挑回家。
大海的父亲靠在墙壁前,蹲着双腿,端着一白碗红薯,一口一口地吃下肚去,也深知用这碗熟红薯吃饱肚子的意义。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吃好了红薯后,就开始出发了,每个人扛一把扁担,扁担头上边,拴着两条牛皮绳。大海的父亲,还要多做一样事,就是肩膀上多背了一黄提包熟红薯,这是去南山肚子饿的时候,吃的干粮。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从屋子门出来,一直向南边的大山里走去。
大海和他的父亲,走到村子南边,月亮大半个圆,天色蓝影影的,皎洁的月色,铺满了大地,并且一直照着脚上的路面,不至于走歪或走跌跤。
村子南边,和丹江河水比起来,它在高处,丹江水是山下低处。丹江河面上,也是染上了一层明晃晃的月色,给人一种极迷人的感觉。
村子南边的小路上,向前是一条用青白石头铺成的路面,直通到丹江河岸跟前。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正要向丹江河那个路面走着,一只大白狗追了上来,向他们咬着,很吓人的样子,越来越近了,像要把他们咬住。
不知道是村子南边的哪一家人的狗?狗极听它的主人话的,对主人极忠诚的,还以为是两个贼娃子,要偷人家的东西,所以快速地追上来。
大海本能的一种反应,弯下腰去,从路边捡了一块小白石头,向那大白狗用力砸过去,那狗反而折转了身子跑回去了。
大海站着,看那反转回去的那个大白狗,全身的毛色雪一样的白,那狗的双眼里,一定刻着两个挑着扁担的人影。
大海回头看时,眼前出现是一家接一家的土瓦房,房顶处全是月色染成了光白亮亮的房顶了,家家户户的人都还在香甜的美梦之中。
离天亮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当天空悬挂着一轮明月,犹如一轮天灯一般,为大海的父亲和大海俩个人照亮每一步进山的路面。他们每向前走一步,路面上都刻着脚印的,一步接一步。这样的多得数不清的脚步,月亮假如它有双眼的,它有如同人的心灵一样的话,它一定能数得这样的脚印的,这是有汗水脚印的,是用汗水画出来的每一步脚印。
村庄啊,明月啊,进山的小路啊,都和他们发生过生命的感情联系,如同相互拥抱过一样,才能相互间彼此留下在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的。
那只大白狗返转回去后,大海和他的父亲,踩着皎洁的月光,继续向南山走路。
大海的父亲对大海轻轻地说:“那狗是你强它弱,你弱了它就强。”
大海的父亲的意思世界的事情,对他的态度先做到不怕它,才有可能变得容易一些。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下了一段下坡的路,直通到丹江河岸的木头桥面上,到了丹江河前,要过到丹江河对面,进到南山里,正好河面上架有一道木板桥。
月光正照在桥面上,也照在河面上,丹江河,河面上的木桥,彼此融合在一起。月亮呆在高高的天穹上面,正在用一双心的眼睛,看着从丹江河面上过桥的父子俩个人。
丹江河面,被月色染得光洁如玉一般白亮,向丹江河水面凝视时,会有一轮光洁莹玉的明月,从水面上倒影出来的,会把一个若大的天空从水面倒影出来的,会把大海和他的父亲整个身影倒影出水面的。
大海多年以后曾经读过张若许写过的一首《春江花月夜》的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大海当时和他的父亲,所过的那丹江河面上的木桥,如今早不存在了,那个晚上的月亮,早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还能用心回忆下那轮明月,还有那丹江河面上的木桥,那这个人实在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真有情的人,因为他的那情,就是那轮明月里面,就在那丹江河水中,就在那丹江河面架起的木桥上面,就有那个桥面上走过的脚印里,脚印不因为时间长久而消失,用心稍于回头看看,那脚印如月光一样的清晰。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过那丹江河面上一道长长的木桥时,大海走在前面,大海的父亲走在后面。
大海的父亲对大海温和地说:“过桥时,要小心一些,每一步都要踩得稳稳的。”
大海把他的腰越发的挺着直直的,胆量很大了起来,主要后面有父亲为他做靠山,作精神支持的力量,他竟很稳当地过到了丹江河南面。
大海和他的父亲下了桥,向南走了一段后,就是直向南山里走。
两山之间有一道进去的路,两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又像专门为了大海和他的父亲闪开一条进山的路。这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山峰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天公却把它劈开了两半,中间是沙滩路,是那种细细的红沙,走在上面很温润舒心。
不停地向沿这条沙路向里走,慢慢地月色退掉,天微亮起来了,接着东方天际发红,太阳又慢慢地显露出来了。
到了早晨九点的样子,大海和他的父亲,才上到了一座斜着的山的顶处,山上全是密密的杂树,到处是长长的枯树枝,这是山里人砍树后,扔下的树枝,时间长了,就干了,这一切都是山里人的,大海的父亲和大海,此时,只捡些山里人,不要的长树枝,理成一捆捆的,挑回到家了,就是做饭的好柴了。
大海和他的父亲在林中,弯着腰不停地,捡着那长长的干枯的树枝,有一种乐乐的感觉,想那山里人,多好啊,他们住在这里不缺柴,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啊。
捡了一会儿,大海的父亲觉得差不多了,就给大海用牛皮绳,捆了两捆,适合大海能捆得动,大约有八十斤重。大海的父亲给他捆了两大捆,约有一百二十斤重,这已经是尽力量了,力量好的人,能挑一百五十斤或二百斤的也有。
捆好了柴担子后,大海的父亲和大海坐在林中一块平处,大海的父亲拿出黄提包里的红薯,对大海说:“多吃几块,不然没有劲,把这重担柴子挑回家的。”
大海这时候,知道了吃这红薯,和挑柴担了连在一起的,他也知道肚子没有东西,根本挑不动柴担子,所以一定要多吃几块。
大海的父亲,也一口一口地慢慢地吃着红薯,屁骨挨着山,山挨着天,人也就在这天地之中,彼此相融在一起,非常和谐。
明亮的太阳光透时树林中,也透在了大海和大海的父亲全身。大海看到他的慈爱的父亲,脸上平和容颜。他不知道他和他的儿子受这样大的苦,好像感觉里那不是个苦,他的脸上表情平和,看他时总是略带有一种微笑。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吃饱了肚子,肚子里全是装的那香甜的红薯,虽然那蒸熟了的红薯,隔了数小时之后变得冰冷起来了,但是为了肚子的需要,吃的时候,那红薯的香甜味道依旧能感受到,肚子饿了的时候,吃什么都是好吃的,吃这样的冰冷的红薯都更好吃。
大海的父亲对大海说:“我把你的柴担子给你的架到肩上,你先走,我后面来。”
大海说:“好!”
大海的父亲用他的双手,把柴担子举起,架在了大海的肩上,大海挑着,从刚才上山的路就下山去了。
大海挑着重的柴担子,下了山,又沿山路向前走了很长的一段,两捆柴忽然松了,全散在路边。这怎么办呢?捆柴担子是要力气,力气小,根本系不紧那柴,并且把用扁担扎进柴中,能挑起来,很平衡,这还要力气,也要技术的。谁能帮助大海把这散了的柴捆结实一下,这样他才能挑回家。他的父亲挑得重了些,很慢,还没有到这里。
大海这时候,面对这散了的柴担子,他个人没有一点办法,一个是力气不大,他还不会捆结实一捆柴,一定要请人。大海心想:我能不能等到一个同村人,也是来山里砍柴的,往回挑柴挑到这里,帮助我捆一下。
说曹操,想曹操,曹操就到,想什么就有什么,想村人来到,就有村人,或说俗语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大海是不是等到一位同村人,帮助把它散的柴捆在一起了吗?大海那柴担子散了,怎么才能捆在一起,扎进扁担里,能挑上走,这件事,因为他的力气达不到,需要有力气大的人帮助,能不能有这么一个村人出现在他的眼前?
佛说,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是因缘的,有原因,才有结果。或说遇某人同坐了一次船,也不是修了多少个万年,才有今世这么一次相遇。
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本书,这书是怎么来到你的面前的?窗外有翠绿的山,山上有高高的松柏,有一座楼房,楼方顶上正有小鸟们唧唧喳喳,那都是因为和你有一定缘情的。
大海想起了村子里东边,有一条红沙路,叫沙关巷,巷子里有一户人家,姓苏,名叫苏文,虽然是农村的农民,却叫了一个如此有知识份子的美名,此人,待人讲话很温和。
大海每一次从他家门前走过的时候,他总要亲切地叫一声大海的名字。“大海。”
这人个子高高的,脸上肌肉很丰满,长长的,白胖之色,眼睛极有光亮,像丹江河水的水面一样。
大海到他家去过一次,他当时给村中一家人做箱子,是村中高手木匠师傅了。
大海称他为苏文叔。
“苏文叔,我能不能给你学木匠手艺?”
苏文叔对大海说:“大海,这一行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你最好是以后把书读好,凭读书吃饭,咱这地方太苦了,争取以后到外面生活,外面不管什么地方,都比咱这里强!”
大海没有想到了苏文叔并没有答应跟他学习木匠活。
苏文手中拿了一个墨盒,拉出一条线,对大海说:“大海,帮我拉一下这个线。”大海拉了线头,苏文对准一块木板从他那一头向上用力拉了一下,一条很直的墨钱立即就如刻在木板上了,这条墨线,就是木工师傅一个做木工活的不能违约的准则。
大海以后到了能懂屈原《离骚》的诗,有几句诗句,深受启示: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这几句的意思是人生做什么事情,有一个基本要坚持的准则,如同木匠手中用的那个墨线一般。
总是大海想到他小时候村中的木匠师傅苏文叔,可怜苏文叔早离开世界了,只能向纪念一朵小红花花开花落一样,来在心中纪念这位村中的好人。
大海和这位村中的木匠师傅有过上面这些小小的缘分。
大海站在山下边的小路边,左顾右盼,一个是盼望他的父亲很快来到,那一次,他的父亲挑的柴重了,不能一下子赶过来。
正在他急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海见村中的苏文叔,挑着重重的柴担子,正要从他面前就要走过去的时候,大海喊了一声:“文叔,帮我捆一下柴担子?”
苏文叔把他的柴担子放在了一个平台处,过来给大海捆柴担子。
苏文叔把散乱的柴,整在一起,然后把那牛皮绳放在中间,用手拉,用脚登住那柴捆,反复的拉,使劲的用手拉紧那牛皮绳,等感到了柴完全结实了,他才把牛皮用力勒好。
然后把扁担扎进柴中,给大海架到了肩上。大海挑着柴担子又继续前行了,苏文叔才去挑着他的柴担,在肩上放好之后,才一步一步地向着回家的路前进。
返回家,也是足足有二十里路啊!渴了的时候,大海就慢慢地把柴担子,找个好放柴担子的地方放好,然后爬在山中小溪流面前的沙岩上,把嘴搭在水面上,如牛喝水一般,大口大口喝一肚子。
大海挑着柴担子,到了他家的小院子东边的时候,把那两捆柴,同扁担一起,摔在了院子地上,此时,才感受到真正轻松。肚子饿的滋味,就像刘姥姥说的那样,恨不得给肚子里塞进一条牛,“老牛老牛,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大海这时候肚子饿的滋味和刘姥姥有相同的感受,刘姥姥那几句话,是她体会出来的句子,人不饿到了极点,不知肚子饿的滋味。大海至少挑了八十多斤重的柴担子,挑了二十多里路,一来一往最少有四十里路,回到家里,肚子饿成了什么滋味,全是空的,就想用食物给装得满满的。
全身疲劳累的滋味,都全部麻木了,两脚向前走的时候,真是摇摇晃晃的,全身才真正软了起来。
大海的肩膀上两边,红得像红萝卜一般,全是肿了起来,很高。大海先用手摸了一下,一摸有一种火烧般的疼痛之感。大海记得了他的父亲给他说过的话,肩挑重东西红肿了,千万不可用手去摸。
大海站在他家的小院子,伸开勃子看了一眼西方天空上的太阳,再有一小尺就落下山里边了,太阳在快要下山之前那一段的表现,越发地大红,把他最美的绚丽的色彩,留在那一片山上,留在大地上,留在有人注视看它时的,那个人的心中。
院子以北不远就是大海家的房子,进到门内时,有一段小石台阶,大海沿着小石台阶进到了房内。
大海的母亲见大海挑柴回来了,知道她的儿子去那么远的山里挑柴回来,肚子已经早饿的,立即揭开锅盖,舀了一大黄磁碗稠的玉米面条,并且给放上了油辣子,大海此时肌不择食,大口大口地吃着,恨不得一下子倒进肚子里。
过了许久,大海的父亲挑着重重的柴担子回到院子来了。
大海的父亲放下了重重的柴担子后,找了一个大称分别称了一下,他挑的柴和大海挑的柴是多少,大海的父亲挑了一百三十斤,大海挑了八十斤,挑柴多少,已经很尽力了,这是大海和他的父亲一次给家里做的劳动收获价值。
大海的父亲看到了大海肩上那红肿的肉高了起来的时候,好了多多句:“千万不要用手摸啊!”
大海的父亲,现在早不在世界上了,大海每想起和他的父亲去南山挑柴那一回,总想到的是,那不是挑柴,那是一次吃苦的训练课,那是磨练人意志的课,对他人生成长是有意思的!
大海的家是一个区的所在地,村子南边有一条街道,四面八方山里人赶集都到街上来。
农村生活困难的时候,家家户户烧柴也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这怎么办呢?街上的人没有柴烧,就去南北二山砍柴,山上的林子都是有家的,是山里人的。
有一年冬季,村中金力叔,和几位村人去北边二十里外的山上砍柴,就是说砍了山上的树,是一种叫超木的树,叶了黄黄的,树直挺挺的,当柴烧,极耐实,火焰也多。
金力叔和几个村人,胆子大,砍了山里人的这样的树,被山里人发现了,就把刀给没收了,扁担给没收了。
说了好半天好话之后,才把砍柴的刀扁担退给了。他们想搞好的柴挑回家,这一愿望没有实现,只好捡些山里人砍树摔的细树枝,挑回到家里,也算不白到山里砍柴去。
山里人离不开街里人,上集买东西还是要到街上来。
一天逢集时,制止街上人金力等人的那个山里人到街上来了,正好路过金力家门前,金力看见了,火气就来了,还有几个随声符合的——先由金力大声地怒吼着:“给我打这个瞎松!”他就给了这个山里人拳头,有几个村人也给了山里人乱拳头。
山里人不怕,派处所就在街上,他跑到了区上派处所,说明了事情缘由,派处所长把先动手打他的那位金力叫到了派处所,狠训了一顿,因为认错态度好一些,把这事放过去了。真正打得有后果,那金力那一回就要被进监狱里去了。
上面这件事,说明了住在街上的人,当时困难的时候,烧柴是多么困难。
由此,让大海记起了有一年丹江河发大水时,村人在丹江河里捞柴的事情。
村中老人说过,六月里下暴雨是丹江河涨水的季节,这是丹江河过节的日吗,不是这个意思。
有一年六月的一天早晨,因为丹江河上游别的地方下了大雨,村中关注天气变化的人,关注丹江河涨水还是水势归平常的人,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有人在村中喊道:“丹江河里发大水了,都到丹江河里捞柴去!”
大海的父亲不知是怎么知道这一消息的?早饭之后,大海的父亲温和地对大海说:“大海,走,咱们一起到丹江河捞柴去?”
大海说:“好!”
大海的父亲背了一个平时背的背笼,手上还提了一个大的笼子,大海也提了一个笼子,是那种用藤条编织的笼子,是当时农村人离不得一种便利的利器了。
那一天,没有再下雨了,天阴阴的,太阳藏在云里,把炎热的阳光暂时收敛了一下。
大海跟在他的父亲一起,向丹江河岸沙滩前走去。
到了丹江河沙滩上,离丹江河水很近,只隔几步了。大海见村中胆量大的玉金、来库叔等人,都在丹江河水深的地方,而且丹江河水正在涨着,他们却一点不怕死,他们几位捞到了一棵很粗的大树,正扯着推到沙滩上。
大海的父亲只穿着短裤,提着笼子,站在丹江河水边上,捞水面上漂的柴渣,捞满了一笼子后,就给大海,大海倒在沙滩上,把空笼子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又继续捞柴渣。
从早饭后,一直捞到了吃午饭后。大海见他的父亲当时在水中捞柴,河水还在涨着,边上的水也到了大海父亲的腰部上边,人在水中站不住,东倒西歪之感。大海的父亲顾不得什么,只想为了家里多捞一背笼柴渣。
那一回,大海的父亲为家里捞了三十多背笼柴渣,背回到了家的院子里晒干后,成了锅灶里烧的最好的柴了。母亲的锅灶里,用的是这样的柴,拉着长长的风箱杆子,锅洞里的火焰呼呼地响,听起来特悦耳。
上面这些,大海还是从他的父亲对他的劳动方面的影响,他的父亲是一位很吃苦精神的父亲,这种吃苦精神应对大海一生都起作用的。
人应该怎么待人待自己?只能从人的外在行为来看人。
有一天一大早,大海的父亲对大海说:“你舅舅病得很厉害,他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人照管,需要用架子车拉到咱们家里来,你帮助我一块儿去?”
大海听了他的父亲说的话,是不是真和他父亲去二十里以外一个村子,帮助他的父亲把他的舅舅,拉回到他家里来照顾?还是他没有去?
五十一章
大海听到了他的父亲给他说,他的舅舅病了,要去二十里外的村子,把他的舅舅接回家疗住,就答应:“好!”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出了屋门,到了小院子。
大海的父亲把院子南边,靠的一个架子车框用双手扶起来,对大海说:“你把架子车轮放好!”大海把院子墙前的架子车轮子在地上正好,大海的父亲把架子车,正好放在架子车的那个凹槽里面。
大海的父亲,把架子车前边,一个拉的袋子挂在了肩上,双手扶着架子车两个车把,大海跟在架子车后面,走出了院子大门,一直向北上了公路,向公路以西,二十里以外运的一个村子前行。
这是一年春天三月的一天早晨,太阳冉冉地,从村东边那座山凹里升起来了,由于是春天三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的时候,是暖暖的感觉,把身上的寒意一扫而光。
北面不远是连绵群山,草绿了起来。山顶上空总有成群结队的小鸟振翼飞舞。村子南边丹江河水平缓地向东流去,水声孱孱,用心倾听时,有一种极清纯的歌声似的,回响在心灵的最深处。
大自然万物,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对人充满了无限的善意。当人们休息了一个晚上,把一切浮躁都断掉,又把一个新生的充满希望的黎明,送给了所有的人!
大海的父亲和大海拉着一辆架子车,缓缓地向公路以西前行,脚上踩着柔和的春天清晨的太阳光,此时,完全融入在天地万物之中了。
当大海的父亲向大海说起舅舅病了,要接到家里来住下治病,大海完全服从他的父亲的意愿。
大海对他的舅舅,有些什么难忘的记忆呢?和他的舅舅之间,有什么感情联系呢?就是说接受过舅舅对他的驯养。
善良的事情不在多么大。大海在他年龄大了的时候,读过《红楼梦》,第一回里写过对于善的说法。“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善虽微小,却是性情之本,以情待人曰善,以真情体贴他人的甘苦辛酸。
有一年秋天的一天中午,大海去村剧团排节目刚回到家里,见他的舅舅从关中回来了,站在案板前,大海的母亲此时正在为全家人做饭擀着面条。
大海喊了一声:“舅舅,你回来了?”
大海的舅舅向大海微微一笑,正像一首歌词唱到的一句:“你的笑对于我是重要的。”大海每想到了他的舅舅那个青春横样,到他家的那么一个小小的微笑,他还会感到那微笑,是那么甜美,是他如同回到当时少年美好的时光中一样。
大海的舅舅见大海回到屋里后,对大海的母亲说:“大海靠他这音乐方面的本事,能挣到大队的工分了,他就有这么一个特长,别人拿不去的!”
大海听到他的舅舅,对他在音乐方面肯定赞美的话,心中滋生出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快乐。
接着,大海的舅舅从他的一个大提包中,取出一盒竹笛,共有十支。
大海的舅舅对大海说:“我知道你喜欢吹笛子,路过西安时,专门去乐器店里,给你买了一盒竹笛。”
大海从他的舅舅手中,拿到了一盒竹笛时,他此时的感觉,知道他喜欢这一盒竹笛,他的舅舅帮助他实现了,他怎么会不高兴呢!
大海打开那盒盖时,盒内的十根竹笛,如排好了小小的队形一般,每一支都很有次序地排放在一起,竹的笛身都是黄亮亮的色彩,安安静静的样子,只等待有人与它合作,它就能在不同的吹笛人的口中,吹出不同音色的乐曲来,主要在于用心。
大海的舅舅这一次来家,大海已经得到,了十根竹笛这样的大宝物,还会有什么好的宝物送给他吗?
大海的舅舅,又从他的大提包里,拿出了一件上衣,蓝色的,用的是一种银白亮亮的暗钮扣子,不露在外面的。这衣服的样式,不是农村人做的衣服样式,土里土气,这件上衣,有一种城市人服装的美观舒心之感。
大海的舅舅对大海说:“你把这件上衣穿在身上,让舅舅看看?”
大海穿在了身上,他自己也有一种如换了一种新的衣服之后的感觉,,因为他们家人多,穿的衣服都是他的母亲一针一线做的那种粗布的衣服。
大海的舅舅细细地看了几眼,眉开眼笑,说:“我给你买的这一件衣服,穿在你的身上还得体,这钱也没有白花!”
大海的母亲弯着身子,正在案板上擀着杂面条,已在案上推开了一大案板了,知道了大海舅舅给大海做的好事,也并不觉得这样的事情就是在理外,以为谁叫是娃的舅舅呢?是娃的舅舅关心娃,也在情理之中。
大海得到了他的舅舅,给他买的一盒竹笛,又得到了一件新衣,他没有想过:给他的舅舅以后买些什么好东西,报答一下他的舅舅对他的好处呢。
等明白了之后,要报答他的舅舅对他的恩情时,他的舅舅早不在这个世界了,实在是人生一个不能对他自己原谅的错误。
大海在少年时,爱上了音乐,在这方面,他得到了他的大乐趣,也萌想过,能到县里的剧团或地区的剧团搞乐队工作。
那天中午,大海的舅舅还对大海说:“大海,我在县剧团有认得的音乐方面的老师,你先好好地学习吹好笛子,我以后让他来教你学习音乐。”
一个人一生之中,他都有自己的爱好,他渴望进步的时候,在这方面,不管处在那一年龄阶段,当有人说出他爱好方面的事情,支持它帮助他,去提高这个爱好方面的才艺,他怎能不感到高兴呢!虽然是一个漫长的文艺之梦,却有人总是不愿从梦中醒过来,大海本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海的舅舅是在农村生活困难时,搬到关中大荔县去住的,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他住的那个村子叫八鱼村,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不是土地的平原,是平的沙滩地,沙滩上长着密密的枣树,结的枣特别甜,大海的舅舅,每次回到商洛老家,都要给大海家带十多斤。
大海的舅舅回商洛来,他住的村子离大海母亲的村子有一段距离,二十多里路,有三间旧屋子,是他曾在那里生活过住过的房子,他每从关中回来的时候,就回到他当年住过的老房子里去,那个村子里还有一些他的亲人。
大海的舅舅,和大海的家里,都有过那些情感方面的联系的小事,亲爱的读者朋友,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