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队的学员越来越认识到了韩副主任的神秘和可怕。
当初入队的时候,所有的人的心里都充满了阳光,他们已经跨过了数道激流险滩,以为从此等在脚下的就是坦途了,进了N—017就是进了提干的保险箱,“煮熟的鸭子”和牛皮鞋都在不远的地方深情地等待着他们,他们惟一需要付出的就是耐心,就是在这一年半的时间内风平浪静地完成他们的学业——那些课程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是马程度和蔡德罕,虽然信心比别人略逊一筹,但是多出一把力气,最终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就在你心里充满阳光的时候,韩陌阡给你弄了几个非驴非马的所谓区队长来,队伍里多出了三个人,形势立即就不一样了。好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就连魏文建和常双群、谭文韬、凌云河这样的拔尖分子,虽然不至于像马程度和蔡德罕他们那样惶惶不可终日,但要说危机感一点没有,也不是事实。你在明处,他在暗处,你在光天化日之下张牙舞爪,他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觊觎你算计你,还不仅是在成绩方面,譬如说思想方面、作风方面,还有身体,哪个方面出了一点问题,都会有人窃喜。
但是,站在某种高度去看,又不能不佩服韩陌阡这阴险的一招委实有他的高明之处,他在你这里安上几个随时准备对你取而代之的人物,那种约束力和钳制力,比十个指导员的威力都大。
七中队的学员现在对韩陌阡的感情越来越复杂。
你说他阴险吧,也没看他收拾过谁,你说他是个好领导吧,他又把你折腾得神经兮兮。各种规章制度都分外地严格起来了。他简直就像驯化一群动物一样地调教这些学员,他有各项土政策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行补充,譬如他搞了个十不许──不许抽烟喝酒,不许随地吐痰,不许翘二郎腿,不许说脏话,不许穿尼龙袜子,不许哼民间小调,不许打扑克,走在大街上不许东张西望,吃大蒜大葱不刷牙不许在公共场合露面,不许……他完全是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凡是他认为低级趣味或无聊的游戏,一概──不许。
还有,韩副主任明确规定,不许用卫生纸以外的任何纸张(尤其是报纸)处理解手的善后工作──对于个别经济条件差的人来说,这个规定当然要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蔡德罕对这个规定就很有意见,但也是敢怒不敢言,咬紧牙关也得买几卷卫生纸放在床头柜里──穷虽穷点,但人穷志不短,像有些人那样经常从别人那里顺便揪一截卫生纸的事情,他蔡德罕还是做不出来的。
韩副主任委实无孔不入,管天管地,管思想管放屁,连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他都要坚定不移地管着你。
就军人的着装问题,韩陌阡曾经数次发表过观点,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应该发什么穿什么。韩副主任尤其厌恶那些上面穿着一件军装下面套一条便装裤子或者上面穿一件灰涤卡蓝涤卡而下面穿一条军裤的装束,他把这种装束称之为假洋鬼子──而营区里偏偏就有一些假洋鬼子在节假日里出现,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不伦不类地扎他的眼睛──那都是一些经济实力不太雄厚而偏偏又想显示与众不同的小干部们的所作所为。在韩陌阡看来浅薄而且愚蠢。条令上没有规定不许这样穿,但是韩陌阡对七中队学员说,韩副主任规定不许这样穿。 韩副主任说,练了多年齐步正步的汉子,还是穿起军装精神。既然喜欢穿老百姓服装喜欢扮演假洋鬼子,那你来当兵干什么?军装的功能不仅仅是衣服,它还负载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一个人一旦穿上军装,就有一份职责扛在肩上,同时也有一份约束装在心里。在一定程度上,一套军装就相当于半个连长指导员,你穿上军装,就有半个连长指导员跟在你身后。
对于诸多的不许,学员们由不适应到适应,终于就很适应了,终于学会了严格按照韩副主任指定的路线前进。这段时间,出格的事情一桩没有,平静得不能再平静了,可是在大家的心里,却仍然还有实实在在的惶恐,生怕自己弄出什么纰漏,让韩副主任抓住了把柄,在定级的时候给你轻轻地挠一下痒,你的指标就完了,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后来就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冒出了个“反动口号”,说韩教员这三个字,译成英语就是“克格勃”的意思,韩副主任这四个字译成英语,就是“法西斯蒂”的意思,而韩陌阡这三个字,译成英语就是“三座大山”的意思,七中队头上有三座大山,考核检查韩陌阡,韩陌阡就是压在七中队广大人民头上的最大的大山。
就在韩陌阡到任后的两个月左右,军区炮兵接到上级指示,为了全面培养这批士兵精华,适应未来形势的需要,为教导大队增设英语课。
谁要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这是走个过场,那他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月要集中一个礼拜专门上英语,不光是七中队,韩陌阡和机关干部跟着一起上,当堂提问,当堂出丑。周末笔试,监考极严,成绩张榜公布。仅这一项课程,就有两三个人开始动摇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把洋相坚持到多长时间。
以前的拔尖分子统统遇到了新的挑战,因为英语成绩不合格,同样是定不了级的,就连谭文韬和凌云河等人也被逼得抓耳挠腮。有人发牢骚说,咱们是炮兵,玩的是杀人放火的勾当,又不是去和美帝国主义英帝国主义谈情说爱做生意,学这曲里拐弯的鬼话干球!
然而牢骚归牢骚,真学起元音辅音倒装句子,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韩陌阡委实有点像“三座大山”,给七中队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英语不是他带来的,别的额外负担差不多都是他带来的,既定的课程无一减免,他还要求,每个学员至少必须精读一至两本军事典籍著作,分带兵、将德、谋略、战术几个方面,每个月每人要写出一份心得体会,平时供学员自我交流或择优推荐发表,毕业时将作为军事理论修养成绩,载入档案。
抵触情绪不能不说没有,但情绪只能是情绪。虽然具体要求是韩副主任本人提出来的,但是这个要求很快就以大队教务部和政治部联合通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人的手上。
N—017的图书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七中队学员几乎每个人都来过,将所有书架里里外外地耕耘个透彻。
谭文韬也来了。谭文韬走进图书室,神色坦然自若。在经历了若干次反省之后,他认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心虚的。别人能来借书,他就不能来啦?韩副主任明察秋毫,在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中,他没有理由不来,来是正常的,不来是不正常的,不来就是此地无银了。
七中队学员借的书都很冷僻,多是古典,但并非文学,而是各种兵书,有刘基的《百战奇略》,有揭喧的《兵经百篇》,有诸葛亮的《将苑》,而借得最多的,还是王鸣鹤的《登坛必究》,李筌的《太白阴经》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学员们自己能翻出来的就自己翻,翻不到的,就给楚兰留下目录。
楚兰这段日子工作量大大增加了。楚兰已经做好了计划,下星期要专门往市里跑,能买的买,买不到就到市图书室借。虽然自己也要考学,但是她不能耽搁七中队的需要。姚大队长、余政委和韩副主任都曾经在机关人员会议上强调过,学员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教导大队的机关不是领导机关,而是保障机关,所有人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教学。以至于打扫卫生助民劳动这些原本是正常的工作,都落在了机关十分有限的官兵身上。
大家都很明白,所谓学员队,重点还是七中队,用个别人牢骚话说,七中队是国防干城祖国花朵嘛。
谭文韬专程赶来借书之前,多数学员都是空手而归,偶尔侥幸能找到的,除了《孙子兵法》和《吴子》,别的品种不多。谭文韬是对准要来借尉缭子《兵谈》的,找遍书架,没有。楚兰说:“你们七中队借书都借到公元前原始公社去了,看看你的同学给我开的清单,一股子出土文物的味道,好多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我到哪里找?只好进城求援了。”
谭文韬在书架的缝隙里钻来钻去,钻了几趟,很有把握地对楚兰说:“你先别进城,那耽误功夫。韩副主任指定的读物,不是无中生有的。依我看来,我们需要的那些书,咱们这里可能都有。”
楚兰说:“图书室所有家当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就这些。”
谭文韬指了指一个书架,让楚兰从上往下看上面的顶板,顶板的反面写的是“W军区军官训练团”字样。谭文韬说:“就凭这几个字,就基本上可以判定,在N—017的图书室曾经有过大量藏书,过去的军官训练团是很规范的,不会少了兵书。如果不被破坏的话,这些书应该还在。你可以找老一点的教员打听一下,说不定这笔财富就埋在我们脚下的某个地方。”
楚兰将信将疑,但还是悄悄地打听了。事实果然像谭文韬分析的那样,教导大队的前身是W军区军官训练团,军事文化遗产底子很厚,甚至厚过于众多正规院校,在大比武那几年里,图书室最多藏书达八千余册一千余种,而且多数都是军事典籍著作,基本上能够囊括七中队学员开的那些书目。
然后就开始挖掘。根据几个老教员的回忆,荒诞岁月开始的时候,图书室被作为“封资修”的黑仓库,一把铁锁封死了,后来来了一批接受改造的“阶级异己分子”,需要腾房子,这些书都被清理到废旧器材库的角落里去了。
楚兰闻言大喜过望,请示韩副主任安排几个人去清器材库,几个人干了一个早晨,昏天黑地地扫清外围,将几吨重的废铜烂铁移开,果然发现了一堆灰头灰脸的书籍,还有不少线装书,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没花一分钱就发了一笔不小的洋财。
常双群从中队文书那里得到通知,说是韩副主任要找他和栗智高开展促膝谈心活动,心里就有些明白了。
韩副主任这几天比较注意常双群,尤其是比较注意他的眼睛。
有一次晚上看电影,常双群实在在不甘心把好好的彩色片当黑白片看,偷偷地戴了一会儿矫正眼镜,还没有等他把银幕上的色彩看出来,倒先看见了右边射过来两束锐利的目光,便赶紧把眼镜摘了下来。那场电影就看得十分缥缈了,自己安慰自己说,也许根本就没有人注意他,只是自己作贼心虚罢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电影结束回到宿舍之后,凌云河就骂他找死,说韩副主任那晚确实在注意他。韩副主任恨不得再扒斥掉几个学员,以确保他安插进来的那三个狗腿子万无一失。虽然已经空出来了两个指标,还有一个没有落到实处。这下好了,早晚他要收拾你。
果然就收拾了。
栗智高横想竖想,闹不明白到底是那根毛没理顺撞上了韩副主任的枪口,一路上嘀嘀咕咕一个劲地从自身找原因,并幻想找到对付韩副主任的理由。当然,他也有心虚的地方,譬如在他的档案里,家庭出身一栏填的是“社员”,这是一个很暧昧的概念。什么是社员?社员实际上就是“地主”的代名词。再说,还有他爷爷那一段历史,是国民党员,旧社会当过保长,虽然不算恶霸,但毕竟没有贫下中农根红苗正。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话虽这么说,但韩副主任一天到晚都在捏大家的软肋,他要想找你的事,不是个事也是个事。
在往大队部去的路上,栗智高愁眉苦脸地问常双群:“老常你说是咋回事呢,这几天没出什么纰漏啊。”常双群说:“韩副主任找你谈话,也不一定都是有纰漏啊。”
栗智高说:“自从来了个韩副主任,我吃饭连饭粒都不敢掉,馒头渣子掉到桌子上都不敢往潲水缸里扔,军容风纪内务卫生哪方面都小心又小心,扒掉皮里里外外也找不出自己一个茬,你说他老人家还找咱促膝谈心是个啥意思?”
常双群不吭气。常双群心里想,韩副主任找你谈心,那就跑不掉你的毛病。本人比你问题严重多了,本人都面不改色心不跳,你慌张个啥?
栗智高窃喜有了这样一个权威作垫背的,假装关心地问:“你是个啥问题?”
常双群偏不让他满足。常双群说:“我跟未婚妻吹灯了,韩副主任恐怕要给我定个喜新厌旧的罪名。”栗智高说:“你瞎扯。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哪里来的未婚妻?”常双群说:“我上个星期到汝定城发展的,这个星期觉得不合适,就吹了。”
栗智高狐疑地看着常双群说:“你这个牲口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还敢开这样的玩笑?”常双群说:“什么时候了,不就是韩副主任找谈话吗?砍头还不过碗大的疤,我又没有杀人放火,我干嘛要胆战心惊的?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常双群是想通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既然韩副主任已经发现了,也好,干脆暴露算球,也免得成天提心吊胆的,还拖累了别人。何必呢?
这次接见是在韩副主任宿舍进行的。两人在门外喊了报告敬了礼,韩副主任说:“进来。常双群你坐那里,栗智高你坐这里。”
常双群和栗智高是七中队第一个走进韩副主任宿舍的人。这才知道,韩副主任的宿舍简陋得不成体统。虽然家属没有跟过来,但是按照团职干部的待遇,韩陌阡还是被分配住在教导大队的家属区里。韩陌阡没要那个团级待遇,只占了两间平房。里面的一间是卧室,外面的既是会客室又是书房。不论是卧室会客室还是书房,一律简单铺陈,除了必须的用品,两间屋里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这些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