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手利用休假回老家与同学相聚。在去聚会的路上,他打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司机只是一脸的冷漠,没有怎么与他搭过话,只是放了一段戏曲,这使歌手非常气恼。临下车时,歌手问司机:“你为什么不放一些流行歌曲呢?”司机回答他:“我认识你,你不就是经常在电视里唱流行歌的嘛,你唱得是不错,但我从来没有认真听过,因为我不喜欢流行歌曲,我只喜欢听戏曲。”这个歌手很羞愧,他明白了,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你当成宝贝,所以你不要太自负,太把自己当回事。在聚会的时候,他尽量表现得很低调,对同学很亲切,就像昔日上学的时候一样。是出租车司机提醒了他,让他摆脱了作为歌星的高姿态,与同学融为一体。
低调的人之所以低调,其实来自于他对自己一种正确的认识。他的低调,决定了他的冷静、他的镇定、他的决策和他的态度。无论自己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重要,自己以后将要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低调的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认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在一个群体里,如果一个人太在乎自己的形象,便会不择手段地抢风头、争风采,不错过一切出头露脸的机会。结果,得不到“露脸”机会的人会因此而产生嫉妒和不服心理,自己则变成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不知你是否读过这个故事:有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其实,在人们心目中,“马走得太慢”绝对无法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
有一则寓言讲得好: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三个朋友舍不得分开。大雁对青蛙说:“要是你也能飞上天多好呀,我们可以经常在一起了。”青蛙灵机一动:它让两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朋友一起飞上了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这时有人问:是谁这么聪明?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炫耀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这是我想出来的……”话还没说完,它便从空中掉了下来。
低调的人知道,如果真的拥有才华,踏踏实实地去做就好了,不要趾高气扬地用嘴说出来。那些惹祸上身的人,往往都是太过张扬的人。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的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重要的是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不分场合地将自己剖析得过细,让人一览无余。不把自己太当回事,坦诚而平淡地看待自己,没有人把你看成是卑微、怯懦和无能。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作大树,临风摇摆,就时时有被吹折的风险。
为人豁达大度,处世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份豁达大度,是低调者一直在执着修炼的心态。
因为豁达,低调的人不必再为调职晋级苦苦争斗,自知平日里已努力做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或许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或许也有错误与疏漏之虞。总之,尽力了,评说之事虽在旁人,却从不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所累。
因为豁达,低调的人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这次会有偏差,还有下次,下下次!哪怕永远偏差下去,你不也少了诸多争斗的劳苦,而惟留下一份宁静淡泊的心境吗?那种感觉,自然是旁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因为豁达,低调的人会暂放下自己的处境,去维护一种公正,哪怕所维护的是极少数人的观点与意见,也许会因此而使自己更为孤立无援,或者被人所睨视,但执着坚信着,公正最终是公正的!
因为豁达,整日里可以看到低调的人无忧无虑的神情、专注而富有学识的眼神、宽敞明亮的心胸!
豁达的人,能够对别人的不同看法、行为、言论以至观念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身上,他们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做法,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
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个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脱洒脱的态度,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也是人类个性完善的体现。
美国有位作家曾说:“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爬过多高的山,无论有多少闲暇,无论看多少美好的目标,没有宽容心,我们仍然会遭受内心的痛苦。”古今中外因豁达开朗的品格而获得他人的颂扬的例子数不胜数。
唐高宗时期,有个吏部尚书叫裴行俭,家里有一匹皇帝赐予的好马和珍贵的马鞍。他有个部下私自将这匹马骑出去玩,结果摔了一跤,摔坏了马鞍,这个部下非常害怕,连夜逃走了。裴行俭派人把他找了回来,并且没有责怪他。
又有一次,裴行俭带兵去平都支援李遮匐,结果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珍宝,于是就宴请大家,并把这些有价值的珍宝拿出来给客人看,其中有人把一个非常漂亮的玛瑙拿出来时不小心给打碎了,顿时害怕得不得了,伏在地上叩头请罪。裴行俭说:“你不是故意的,不碍事的。”因为豁达,受损的一方并没有因自己的损失而大发雷霆,而相反却表现出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只有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人才能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也就能被别人理解和接受。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是天高云淡,一片光明;豁达是一种宽容,心大,心宽,方能胸无芥蒂,吐纳百川;豁达是一种开朗,悲愁痛苦的情绪,都在嬉笑怒骂、咆哮大喊中被撕个粉碎。豁达是一种自信,可以给人智勇,使人消除烦恼,摆脱困境。豁达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因为豁达,你从不羡慕虚荣;因为豁达,你真诚地赞许别人的才能;因为豁达,你从不掩饰从农舍里走出;因为豁达,你有很多的朋友,他们也许无权无钱,却可以在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伸出援手;因为豁达,你会为朋友的冤屈出证言,哪怕置自己于被误解被冤屈的境地;因为豁达,你爱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不管是街头修鞋的大叔,还是报亭里那个下肢残疾的年轻人;因为豁达,你恨着每一个邪恶的灵魂,不管与你的利益是否相干,哪怕他的财权可以把你淹没;因为豁达,你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因为豁达,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机会。因为豁达,你成全了社会,也成全了自己;因为豁达,你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未来。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易·系辞传》中孔子的话。意思是说,与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低声下气;与低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高傲怠慢。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待人处世原则。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说起来简单,却知易行难。文人轶事中有个苏轼题字讽老道的故事。一次苏轼游莫干山,路遇一庙宇,想进去歇一会儿。老道见苏轼穿着平常,形容一般,就冷淡地指了指椅子说:“坐。”然后吩咐道童:“茶。”当与苏轼交谈后,老道发现苏轼谈吐不凡,恐非一般书生,便把他引至大殿,客气地说:“请坐!”要道童向客人“敬茶!”及至发现眼前来客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竟打躬作揖,把他让进客厅,毕恭毕敬地连连说“请上坐”,还特意吩咐道童“敬香茶”。随着苏轼“身份”的逐步“暴露”,老道对他的态度也逐步升级,到后来几近讨好谄媚。苏轼有感于老道的势利态度,临别老道请他题字留念时,苏轼开了个小玩笑,写下了“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以为讽,弄得这位老道很不好意思。其实,这种因人变态的待人者还是不少的,只不过莫干山老道做得太露骨、太典型,而且恰好遇上了风流才子苏东坡,这才使他得到这么一个绝妙的“留念”罢了!
不过,因人变态的处世态度虽然所在多有,却又历来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礼记》中就谆谆告诫人们:“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所谓“失色”,也就是指的不要以不恰当的态度待人,其中自然包括交友时不谄、不渎的内容。
在俄国,乌克兰诗人谢甫琴科不拜沙皇的事也脍炙人口。一天,应沙皇召见来到皇宫的谢甫琴科在御殿等候。御殿里聚集着不少文官武将和外国使节,沙皇一到,所有的人都弯下腰去,惟有谢甫琴科巍然不动。沙皇暴怒,责问:“举国上下,谁见我不低头?你怎敢不向我鞠躬致敬?”谢甫琴科从容作答:“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般人一样向你打躬弯腰,你还能看得清我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使凶暴的沙皇无话可说。
对于某些人来说,“上交不谄”好像是不难做到。相形之下,“下交不渎”似乎要困难些。宋人何坦曾有遗训,叫做“交朋必择胜己者”。按照这一框框,交友便只有“上交”,不得“下交”,这就连“不渎”也不复存在了。显然,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果人人都坚守“交朋必择胜己者”这一原则,那就谁也交不来朋友了。道理很简单,如果甲“胜”乙,乙“胜”丙,那么,乙不与丙交友,甲又不与乙交友,大家都不够“格”,哪里还有朋友可交?所以说,“下交”是难免的。人人只交“胜己者”是不可能的。
可见,问题不在于“下交”不“下交”,而在于“下交”要“不渎”。明代学者薛蠧在《读书录》中说得好:“虚心接人,则于人无忤;自满者反是。”他要求人们要具有谦虚态度,不要自以为能,不可以己之长傲人之短。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如果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点长处便看不起别人,对别人态度傲慢,那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某种长处,如果人人据此便傲视起旁人,那就不仅无法交朋友,连必要的团结共事都会成问题。
“下交”的“下”除了指具有某些缺点、错误、短处的人以外,还包括职务、地位、资历等不及自己的人。与这些人交朋友,同样存在一个“不渎”的问题。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囿于旧的传统观念,压根儿瞧不起职位比自己低的人。在这些人面前,他们总是以领导者自居,似乎处处比别人高上一等。你要他平起平坐地与职位较低的人交朋友,他会觉得是低尊屈就,那当然不可能有什么“下交”。还有一种人,他们主观上也想与职位比他低的人交朋友,然而,由于放不下“上级”的架子,一张嘴就是“居高临下”发指示似的,显得盛气凌人,人们对他避而远之。这样,他要与普通群众交朋友的愿望仍然是很难实现的。
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罗荣桓元帅身居高位,然而,在下级面前他的态度总是和颜悦色。全国解放后,他担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工作十分繁忙,但却仍然热情接待身为下级的朋友。有位从广东来的同志看望他后写诗说:
“革命友谊重山河,首长关怀暖心窝。
帅府门前客不断,单车(自行车)倒比汽车多。”他住家门前停放的这些自行车,便是那些来与罗荣桓交心谈心,或叙友情,或反映情况的普通干部骑来的。
如果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被古人视为待人处世的重要原则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可以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也是一般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护身符”。
3.不狂不狷:以朴实的言行答对人
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之处,一个自以为卑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本原与真实。只有在社会的尊卑之间拿捏好处世分寸的人才会不狂不狷,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会在挑战面前,自信沉着,冷静泰然;才会在挫折面前,骄馁深埋,屡败屡战。当阳光驱散最后一丝云霾,你会发现不狂不狷地走过一生该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的境界。
没资格说话的时候,先埋头做事
人生的很多时刻是要我们默默成长的。没有人会注意你、帮助你,每个人都是那样走过的,你没有感慨世态的权力,你没有权利说话的时候,就埋头做事。
在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蘑菇,它们在艰难的条件下生长。没有人关注它们,所有成长所需的水分和养料,它们都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它们从森林层层积累的腐败枯叶形成的肥料中吸收养分,森林中降下的雨残留在树叶上的水,成为它们成长中必须的甘泉。这些蘑菇就这样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长大,一点点变得肥嫩。
许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和这些蘑菇的处境相似。刚刚进入一个层次分明的公司机构里,你要从最细微的琐碎小事做起,没有人帮助你,人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你得不到关注,也没有受到表扬的机会。从平常的接电话、发传真到待人接物,你都要自己留心注意,一点点学习。你没有自己的声音,因为你的话不被注意,这时候,怨天尤人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埋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