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疾病预防控制“三基”
6994700000049

第49章 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 (1)

第8章 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 (1)

第一节 概论

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采用以消毒、杀虫、灭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不同的传染病其病原体不同,传播途径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消杀灭措施。

一、消毒

(一)基本理论

消毒是人类与病原微生物斗争的有力武器,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许多消毒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甲醛和戊二醛的应用,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物理消毒与化学消毒协同作用,使得消毒技术的应用变得成熟起来,消毒工作在当时的传染病防制工作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消毒的理论、方法、效果监测与评价体系、专业队伍、法规规范与管理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消毒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消毒实践和科研逐渐开展,消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轨道。1987年,我国第一部《消毒管理办法》由卫生部颁布实施;1988年,我国第一部《消毒技术规范》由卫生部颁布实施,《消毒技术规范》包括消毒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等,至今进行了3次修订,现行的为卫生部2002年版的《消毒技术规范》。这些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消毒事业的迅速发展。

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在传染病防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开展预防性消毒,例如餐饮具消毒、饮用水消毒、交通运输工具消毒、公共场所消毒等,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当出现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时,要对曾存在传染源及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进行疫源地消毒,包括疫点消毒和疫区消毒,目的是阻断病原微生物扩散,切断其传播。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消毒环境空气等。对经粪-口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消毒病人的排泄物、生活饮用水、食品及餐饮具,实施灭蝇、灭蟑等工作。对经血传播的传染病重点是加强血和血制品的消毒管理,尽可能使用灭菌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

(二)基本知识

1.消毒学 是一门研究杀灭、清除和抑制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理论、药物、器械与方法的科学。

2.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灭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4.消毒剂 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5.灭菌剂 是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6.有效氯 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百分浓度表示。

7.预防性消毒 是指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等进行的消毒。

8.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9.化学指示剂 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对某一杀菌因子(如压力蒸气、紫外线、环氧乙烷等)的敏感性,使其发生颜色或形态改变,以指示杀菌因子的强度和(或)浓度作用时间是否符合消毒和灭菌处理要求的制品。

10.菌落形成单位(cfu) 是指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的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集落,以其表达活菌的数量。

11.无菌检验 是用来证明灭菌后的物品中是否存在活微生物所进行的试验。

(三)基本技能

1.消毒方法分类

(1)物理消毒法:是指用物理因子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和灭菌、电离辐射灭菌、紫外线消毒、微波消毒、红外线消毒、激光消毒、超声波消毒、等离子体消毒、过滤消毒、其他的物理方法(自然净化—冷却、冰冻、干燥;机械清除—冲洗、擦抹、刷除、通风)等。

(2)化学消毒法:是指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从状态上可分为液体消毒剂、固体消毒剂和气体消毒剂3大类,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3)生物消毒法:是指利用一些生物来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如粪便和垃圾的发酵,利用嗜热细菌繁殖产生的热量杀灭病原微生物。此外,水在砂滤时,可依靠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膜将微生物滤除。此类方法过程缓慢,效果不完全可靠,对细菌芽胞一般无杀灭作用。

2.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时,除了应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外,还要注意消毒的方法和外界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消毒的剂量、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温湿度、酸碱度(pH)、拮抗物质、有机物质、穿透作用等。

3.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法:一般应用于棉织品、橡胶、饮水、食物、食具、金属及玻璃器皿的消毒。在电热煮沸消毒器(煮锅)中加水(蒸馏水、自来水),将消毒物品完全淹没其中,然后加热,待水温达到100℃时计时,一般煮沸10~15分钟(煮沸5分钟能杀死一般细菌的繁殖体,许多芽胞需煮沸5~6小时才死亡)。由于水的沸点随海拔而异,在高原上使用此法时可适当延长时间。水中加入碳酸钠配制成浓度为2%的溶液,可提高其沸点达105℃,增强杀菌作用。

(2)干烤灭菌法:多用于耐高温、不适于温热灭菌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搪瓷等。对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棉织品、合成纤维、塑料制品等不宜选用此方法。消毒前将污染物品先洗净晾干包装好后放入烤箱,注意物品包装不宜过大,不得超过烤箱高度的2/3,粉剂和油脂厚度不宜超过1.3cm,箱温可控制在120~140℃,灭菌时间从烤箱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时计算,一般保持10~20分钟。如用于灭菌,箱温可控制在180℃,时间保持20~30分钟。玻璃器皿灭菌后应待温度降至40℃以下再打开烤箱,以防损坏。

(3)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法:下排气式高压灭菌器包括手提式、立式和卧式3种,常用压力为1.05kg/cm2(102.9kPa),普遍应用于各类器械、敷料、搪瓷、橡胶、耐高温玻璃制品及溶液的消毒。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晾干,待高压灭菌器夹层预热(121℃)后(灭菌时尽量排出灭菌器内的冷空气),放入灭菌器,通入蒸气加热柜室(121℃),热穿透至物品中心(121℃,使柜室温度与物品内部温度趋向一致),持续温度(121℃)至规定时间(达热死亡时间加安全时间,消毒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夹层加热使灭菌物品干燥(121℃),冷却(60℃)后方可取出物品。

(4)紫外线消毒:主要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时,室内悬吊紫外线灯安装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开展物体表面消毒,如产房、婴儿室、供应室、手术室、ICU等室内表面消毒时,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应不超过1米,30W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紫外线灯表面应保持清洁,每2周用乙醇棉球擦拭1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使用紫外线灯时应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分钟开始计时。紫外线灯管应定期测定其输出强度,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需更换灯管。

(5)消毒剂使用方法和分类:用消毒剂溶液浸泡、擦拭、喷洒或进行气溶胶喷雾;用其气体或烟雾进行熏蒸,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直接用药物粉剂处理,主要为含氯消毒剂。化学消毒剂从杀菌作用可分为3种:

①高效消毒剂,是指能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及病毒,包括细菌芽胞的消毒剂,故称灭菌剂。常用的高效消毒剂有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醛类(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含氯消毒剂(有机氯类、无机氯类)等。

②中效消毒剂,是指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消毒剂,如乙醇、酚类等。

③低效消毒剂,指只能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细菌芽胞和抗力较强的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如苯扎溴铵、氯己定等。

二、病媒生物控制

(一)基本理论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因此,病媒生物控制同样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订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基本知识

1.定义

(1)媒介生物:也称病媒生物,指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这些生物通过在不同的宿主间传播病原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2)媒介生物学:就是指以媒介生物为对象,研究这些生物传播相关疾病的机制、条件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媒介生物的种群分布、分类鉴定、生态习性、传病机制、防制方法和措施等。

(3)昆虫抗药性:指昆虫的某些种群对某种杀虫剂的耐受量较该种昆虫的敏感品系(正常品系)有明显增高。通常高10倍以上,即认为产生了抗药性。

2.病媒生物性传染病

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也可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3.病媒生物监测

(三)基本技能

1.蚊、蝇种群密度和消长调查

(1)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与消长调查

①设调查点。选择蚊、蝇各种群最适栖息或活动的场所为调查点,并各占一定比例,一旦设定不应任意变动。一般设蚊、蝇调查点5个(东、西、南、北、中),蚊调查每点每次在人房和畜圈各调查5间房,蝇调查每点每次各调查2笼次;蟑螂调查点选择不同生态环境,如居民户、饮食服务行业、酿造业、交通工具、医疗卫生单位等,有条件的不少于3~5个;鼠的调查点应选择能代表各类鼠的生态环境,一般至少应设2个调查点。每一调查点布夹不少于100夹,连布3天,有效夹不少于300夹日。

②调查期。蚊蝇每年调查1个消长周期(即从蚊、蝇露头月开始至越冬月止),每旬调查1次;蟑螂、鼠调查期:每年调查1个消长周期,每个调查点每月调查1次。

③鉴定统计。捕获的蚊、蝇、鼠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计数、记录。新发现的种群应制作标本保存。鼠密度(或分类鼠密度)=捕获鼠总数(或某一种鼠类)/有效夹次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