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婴幼儿温馨提醒 (5)
面对几乎没有什么鉴别能力的孩子,这样做非但不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胆量,相反,只会给孩子增加恐怖感,反而大大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孩子稚嫩幼弱的心灵,是经受不了什么“狼”、“虎”、“鬼”、“妖”、“怪”的恐吓的。这样做往往会使孩子的神经受到不良刺激,甚至会惊吓成病。有的家长也许不以为然,认为吓唬一下何以致病?岂不知祖国医学早有论述,认为:“心者,神之舍也,惊则气乱。”小孩在受到突然惊吓时,心悸动荡如无所倚,心气外越,就会导致神不守舍,出现神志恍惚、手足颤动、表情淡漠、沉默少语等症状。即使抓紧治疗,也会使孩子的心态受到不良影响。(2)忌让儿童玩丑怪玩具。儿童教育专家们指出:玩具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给孩子选购玩具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送孩子的玩具要符合他的年龄段。
变形金刚、圣斗士这样的玩具最好不要给孩子买,不要让孩子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人是互相残杀的,这种玩具会使孩子变得好斗,易大打出手。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他们还不知道“出手”会带来什么后果。易变的人形也会使他们以为世界就是这样可以随意改变,而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娃娃被有意做成很丑的样子,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专家们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种玩具都影响着他(她)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美的东西会潜移默化渗透到他(她)的心灵中去;同样,丑陋的东西也会长久地留在他(她)的心中,成为抹不去的记忆。对成人来说,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多给孩子美的东西,孩子的心灵才会变得更美。所以,给孩子买玩具也要体现真善美。(3)忌让孩子成为“小大人”。电影、电视的随时播映,生活中的频繁交往,闲人的奇谈怪论等,使如今的孩子学到不少东西,使他们的知识面大为扩展,也就造就了不少“小大人”。他们口出成人语,脸作成人颜,身穿成人衣,也唱成人歌、跳成人舞,俨然是一个“过来人”。
这些孩子过早地坐上了成人的交椅,扮起了成人的角色。殊不知,这可能会妨碍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有其相应的心理特征。天真、好奇是儿童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它驱使着儿童去观察、探索外部世界,编织生活之梦。他们的观察、探索尽管不完美,但恰好体现了本身特有的稚拙美,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童心童趣。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心理年龄与其生理年龄应该相适应。“小大人”过早地染上了成人的世俗,这些孩子该学的不学,该玩的不能玩,该想的不能想,而不该考虑的金钱、地位、虚荣等却乘机占据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失去童心童趣,失去儿辈之间互相玩耍,失去天真、活泼而又美好的童年是可悲的,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负荷过重是不可取的。孩子就是孩子,不应按照大人们的意志强迫他们学习,不应过早地让他们染上成人的习俗。做家长的应该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明净的生活空间,少让孩子扮演成人的角色,多让孩子看儿童节目,多从事儿童的活动,以免让其过早地丧失童心童趣。
102.管教孩子应注意哪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素质如何,是与其从小受到的家庭教养程度密不可分的。因此,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品德塑造素质的重要阶段,作为父母责任重大。对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教,不可放纵,否则后患无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惩罚并非是一种毫无价值的手段,但过分地夸大惩罚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非常错误的。事实表明,当着外人的面,粗暴地惩罚孩子,对孩子的自尊心有着极大的伤害。尽管对孩子应进行必要的管教和纪律约束,但决不可随意施展父母的权威,把自己扮成真理和长官的化身,随便训斥和责骂孩子。这样,孩子会怀疑父母对他的爱,连父母的爱都不相信的孩子怎么可能树立起坚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心呢?因此,管教孩子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忌对孩子无休止地指责。许多父母常犯这样的错误,他们经常监督似地观察孩子的行为,遇到孩子有错时,便马上去纠正,直到孩子做到完全正确才肯罢休。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似乎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让他们达到完美无缺,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对的。
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犯某些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多关心孩子表现好的一面,不断给予鼓励,他们犯错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少。当然,父母不免无时无刻地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坏,怕养成坏习惯。如果我们总是挑孩子的毛病,不仅使他们觉得自己经常犯错误,严重的是使他们对犯错误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心理可能导致孩子拒绝做任何事,以免做错,恐惧的压力使孩子变得无能。盲目地追求完美,只会使人迈入绝望的境地,应正确引导孩子减少犯错误的次数,而且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真正的学习和成长。家长应当适时恰当地纠正孩子的坏毛病,但不应当对孩子无休止地指责。(2)忌批评孩子时不分场合。孩子出了差错,父母对孩子批评时如果不分场合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造成父母和子女之间感情的对立。任何孩子都有自尊心,犯了错误以后他们一般都有恐惧心理,如果当众让孩子出丑,孩子就可能怨恨父母。二是会把事情越弄越僵。许多孩子虽然在表面上无所反映,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有的甚至滑向危险的道路。
现在,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孩子走向极端的例子,报纸上屡有报道,应引以为戒。孩子出了差错,父母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好呢?父母首先要把孩子犯错误的情况、性质以及所涉及的各方面情况了解清楚,找孩子个别交谈,一定不能将孩子的错误公布于众。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找孩子的同学、朋友,从侧面来帮助他认识错误。也可找老师反映情况,使家庭和学校一起进行教育,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认真地吸取教训。但决不能把孩子的错误到处宣扬,批评孩子要注意场合。(3)忌对孩子进行讽刺和打骂。一些家长对孩子不进行正面教育而总爱讽刺挖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成才、上进。如果经常揭孩子的短处,不但不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反而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人变得感情冷漠,对父母失去信赖和依靠。有些家长管教孩子不能以理服人,动辄进行打骂,打骂不起作用就往外赶。他们认为不打不成材。其实,打的伤痕留在子女的身上,而仇恨的种子却埋在幼小的心中。孩子在家得不到温暖,便在社会上寻找慰藉。因此,应禁忌随意打骂孩子。
103.对任性儿童的教育应注意哪些
任性是幼儿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自我意愿,不受约束,一味地从心理上、行动上得到满足,而此一满足又刺激着更多、更大的不满足的心理冲动。学龄前的儿童往往有一些任性行为,但毕竟年龄小,还未形成个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时,父母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发展孩子热情、勇敢的优点,特别要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对任性儿童的教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忌过分压制。幼儿的意愿之所以不受约束,主要是由于幼儿缺乏必要的修养知识和理智能力弱,即不懂得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对是非和利害观念还分不清。当然,与家长的影响和家庭教养都有关。对孩子的任性要有一个度,以适应其年龄特征,并维护其意志、毅力、个性的健康成长。怎样才算适度呢?适度要以不损伤幼儿的心理、生理、智能的发展为原则,做到既不卡压又不放纵。
当允许幼儿在“度”内任性时,要给予启发、诱导和说服教育,使其任性行为走上有节制受约束的轨道。这样,幼儿的任性行为才有可能逐渐成为理智的正常的行动。(2)忌过分迁就。对于幼儿既要爱护,又要严格要求。譬如,对孩子吃的饭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才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防止过分迁就儿童的要求而形成偏食,更不应该浪费食物。要教育孩子爱惜衣物,养成勤俭、节约、爱整洁的习惯,不可喜新厌旧,随意抛弃旧的衣物。大一点的孩子让他们练习自己洗手帕、袜子,让他们懂得劳动的意义,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3)忌把孩子培养成“小霸王”。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纵会助长幼儿任性的发展,要特别警惕孩子养成独霸心理。现在很多家庭把孩子放在了中心地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幼儿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古往今来,凡是娇惯、放纵子女,使其过于任性,在家中称王称霸,都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独霸心理是自私行为的根源。
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与家庭中其他成员处于平等地位。譬如,在分享食物的时候,不能什么都让他先吃、先挑。如果有客人时,应养成礼让的习惯。(4)忌孩子不合群。幼儿的过于任性、独霸心理往往是在家庭中这种特定的场合,由父母或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娇生惯养而造成的。虽然有些孩子由于大人的娇惯,到了外边仍然撒娇、撒野,但更多的孩子接触了外边的社会看到别的幼儿天真、活泼,性情温和而又懂礼貌,也会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不美,自己的任性不对。所以,如果总把孩子关在家庭这一小环境中,独来独往,就不会鉴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要让孩子走出去,接触社会,接触其他小朋友,让孩子在群体中成长,当然最好是进幼儿园。要培养孩子合群的习惯,懂得关心他人。比如小朋友来到自己家里,要让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同别人一起玩,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指手画脚。有时可以让他帮助邻居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虽然都是生活小节,但时间长了就会克服掉自身过于任性,唯我独尊的坏毛病,形成优良的品质。
104.对待淘气的孩子应注意哪些
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形成,兴趣爱好逐渐广泛,模仿力增强,探求尝试活动越来越多,以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由于其认知能力不高,自我制约力不强,往往做出令人哭笑不得、应接不暇的蠢事或恶作剧。遇到这种淘气的孩子(尤以男孩居多),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忌强迫、威吓幼儿终止游戏。当我们专心致志、兴趣亦浓地做事时,最担心别人打扰。孩子也有同样的心情。他们常常将家中的东西,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不管是危险的,还是安全的,拿来作为道具,兴趣十足地游戏。在这种时候,家长强迫、威吓幼儿终止游戏,是不明智的。可以利用幼儿注意力的自控能力较弱,稳定性差的特点,转移他的注意力,随机将不可玩的东西藏起来或放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为好。(2)忌不正视现实。
孩子的个性及兴趣由于各年龄阶段的不同,它们所体现的程度也有差异。家中如果真有一个小淘气,家长也要正视现实,理解孩子的心情,走进孩子的心理,与之交朋友,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及表扬,使他们在好的方面得到强化,以便改正错误。如果一味的责备、批评,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偏差,压抑了其个性和创造性,结果适得其反。(3)忌不会因势利导。孩子的精力旺盛、想像力丰富,又加之好动、好奇的特点是淘气的主要原因。为此,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幼儿进行有益的活动。如孩子爱玩打仗的游戏,家长可讲邱少云的故事,教育孩子既要勇敢,又要守纪律。孩子喜欢玩动手动脑的游戏,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玩具箱,放一些废旧的锁、手电筒、收音机,给喜欢飞机的孩子一架飞机模型,令其拆、装,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培养其兴趣。这些有益的活动,既丰富了知识,又满足了愿望,同时也帮助幼儿克服了淘气的毛病。
105.为塑造儿童良好的性格应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