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具有止渴、治消渴功能的食物和药物 (2)
15. 羊肺
羊肺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肺。性平,味甘。每100克羊肺含水分76克,蛋白质20.2克,脂类2.8克,钙17毫克,磷66毫克,铁9.3毫克,维生素B1 0.01毫克,烟酸0.4毫克,维生素B20.15毫克。
[功用主治]
补肺气,调水道。治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频数。
[文献论述]
(1)《千金·食治》:“止渴,治小便多,伤中,补虚不足,去风邪。”
(2)《唐本草》:“治渴,止小便数:羊肺,并小豆叶,煮食之。”
(3)《千金方》:“治尿数而多:羊肺一具。作羹,纳少羊肉和盐豉,如食法,任性食。”
[用法用量]
煮食或入丸剂,内服。
16. 芦笋
芦笋又称芦尖,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味甘,寒,无毒。芦笋内含脂肪,蛋白质,糖类,薏苡素,木质素,木聚糖,木糖醇,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苜蓿素等物质。
[功用主治]
治热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
[文献论述]
(1)《日用本草》:“治膈寒客热,止渴,利小便,解诸鱼之毒。”
(2)《玉楸药解》:“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3)《保健食品原料手册》:“木糖醇具有调节血糖作用,对34—63岁有糖尿病史者,给予每天50~70克木糖醇,经3~12个月,口渴和饥饿感基本消失,尿量减少……”而芦笋内含有木糖醇。
[用法用量]
煎汤,内服。
[使用注意]
忌巴豆(宁原《食鉴本草》)。
17. 陈仓米
陈仓米又称陈米、火米、老米、红粟,为储存年久的粳米。性平,味甘、淡。
[功用主治]
养胃,渗湿,除烦。治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
[文献论述]
(1)《别录》:“主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
(2)《本草纲目》:“调肠胃,利小便,止渴除热。”
[用法用量]
煎汤或入丸,散,内服。
18. 牡蛎肉
牡蛎肉又称蛎黄、蚝肉。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的肉。性平,味甘咸。每100克新鲜牡蛎肉中,含蛋白质11.3克、脂类2.3克、糖类4.3克、钙118毫克、磷178毫克、铁3.5毫克、维生素A 39.9微克视黄醇、维生素B1 0.11毫克、维生素B2 0.19毫克、烟酸1.6毫克。尚含亚油酸、亚麻酸、牛磺酸、糖脂、磷脂、谷胱甘肽、维生素D、维生素B12及铜、锌、锰、钡、碘、硒等微量元素。蛋白质主要为必需氨基酸,脂类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功用主治]
滋阴养血。治烦热失眠、心神不安、丹毒。据文献论述,牡蛎肉亦有止渴作用。
[文献论述]
(1)《本草拾遗》:牡蛎肉“于姜醋中生食之,主丹毒,酒后烦热,止渴。”
(2)《中国传统饮食宜忌全书》:“糖尿病病人宜吃牡蛎肉。”
[用法用量]
牡蛎肉无毒,用法用量随意。
[使用注意]
(1)有癞疮者不可食。
(2)脾虚精滑者忌食。
(3)忌与四环素、土霉素同时服用。
19. 苦瓜
苦瓜具有降血糖功能,详见本书第4章。按中医理论,苦瓜还有止渴、治消渴作用。
[文献论述]
(1)《滇南本草》:苦瓜能“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2)《泉州本草》:苦瓜能“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痢。”
(3)《中药大辞典》:“治烦热口渴:鲜苦瓜1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20. 青菜
青菜又称菘菜、白菜、小白菜,为十字花植物青菜的幼株。全国各地皆有栽培。性平,味甘。每100克青菜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1克,脂类0.1克,糖类2克,粗纤维0.4克,钙86毫克,磷27毫克,铁1.2毫克,胡萝卜素1.03毫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0.08毫克,烟酸0.6毫克,维生素C 36毫克。由含量可见,青菜是低糖食物。
[功用主治]
解热除烦,通利肠胃。治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
[文献论述]
(1)《食疗本草》:“治消渴,又消食,亦少下气。”
(2)《别录》:“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用法用量]
煮汁或捣汁,内服。
[使用注意]
(1)气虚胃冷人多食,恶心吐沫(《本草纲目》)。
(2)鲜者滑肠,不可冷食(《随息居饮食谱》)。
21. 泥鳅
泥鳅又称鳅、鳅鱼,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或全体。性平,味甘。每100克泥鳅的可食部分,含水分83克,蛋白质9.6克,脂类3.7克,糖类2.5克,钙2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维生素A 70国际单位,维生素A原90国际单位,维生素B1 30微克,维生素B2 440微克,烟酸4毫克。从泥鳅的含糖量而言,泥鳅是糖尿病病人的宜吃食物。
[功用主治]
补中气,祛湿邪。治消渴,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疾,疥癣。
[文献论述]
(1)《本草纲目》:“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
(2)《圣济总录(沃焦散)》:“治消渴饮水无度:泥鳅鱼十头(阴干,去头尾,烧灰,碾细为末),干荷叶(碾细为末)。上二味等份。每服各二钱匕,新吸水调下,遇渴时服,日三,候不思水即止。”
(3)《中药大辞典》:“泥鳅具有补中气,祛湿邪功用,治消渴、阳痿。”
[用法用量]
煮食或烧存性入散剂,内服。
22. 兔肉
兔肉为兔科动物蒙古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味甘,性凉。每100克兔肉中含蛋白质21.2克,脂类0.4克,糖类0.2克,钙16毫克,磷175毫克,铁2毫克,尚含卵磷脂和钾、钠等元素。
[功用主治]
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治消渴羸瘦,胃热呕吐,便血。
[文献论述]
(1)《千金·食治》:“止渴。”
(2)《海上集验方》:“治消渴羸瘦,小便不禁:兔一只,剥去皮爪五脏等,以水一斗半煎使烂,骨肉相离,滤出骨肉,斟酌五升汁,便澄滤,令冷,渴即服之。”
(3)《中药大辞典》:“治消渴羸瘦。”
(4)《中国传统饮食宜忌全书》:“兔肉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用法用量]
煎汤或煮食,内服。
[使用注意]
(1)冬至后到春分,食之伤人气。
(2)兔肉不宜多食,损阳事,绝血脉,令人痿黄。
(3)兔肉不宜与甲鱼、乌鱼同时食用。
(4)兔肉忌与鸡肉同食,同食令人泄泻。
(5)兔肉忌芹菜,同食脱发。
23. 枸杞子
枸杞子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食同源”品种食物,详见本书第5章。
[文献论述]
(1)《中药大辞典》:“枸杞子能治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2)王好古:枸杞子能“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3)《中国传统饮食宜忌全书》:“枸杞子能滋肾阴,治消渴。”
(4)《本草通玄》:“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膝痛无不愈也。”
24. 枸杞叶
枸杞叶又称枸杞头。枸杞菜、枸杞苗,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春、夏采收。日本产枸杞叶含甜菜碱、芸香苷、维生素C、(-谷甾醇-(-D-葡萄糖苷,干叶的热水浸出液中含肌苷、6-氧嘌呤、胞定酸、尿苷酸、草酸及多量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枸杞叶性凉,味苦、甘。
[功用主治]
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治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
[文献论述]
(1)《中药大辞典》:“枸杞叶具有清热、止渴功用,主治虚劳,发热,烦渴。”
(2)《蔬菜瓜果与美容保健》:“枸杞叶苗适量煮食或煎饮,主治糖尿病。”
(3)《食物中药与便方》:“枸杞的嫩苗及叶,具有清热、利尿、健胃功用,主治消渴和肺结核潮热。”
[用法用量]
鲜品60~240克,煎汤,煮食或捣汁,内服。
[使用注意]
与乳酪相恶(《药性论》)。
25. 地骨皮
地骨皮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品新资源”品种食物,详见本书第6章。
[文献论述]
(1)《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2)《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3)《中药大辞典》:“地骨皮治消渴。”
[用法用量]
地骨皮9~15克,煎汤或入丸、散,内服。
[方剂摘录]
(1)《圣济总录〈地骨皮饮〉》:“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锉)、土瓜根(锉)、栝蒌根(锉)、芦根(锉)各四十五克,麦门冬(去心、焙)六十克,枣(去核)七枚。上六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2)《医心方(枸杞方)》:“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锉皮),石膏一升,小麦三升。上三味切,以水煮沸,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饮之。”
[使用注意]
(1)脾胃虚寒者忌服。
(2)忌铁(《医学入门》)。
(3)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本草汇言》)。
(4)假热者勿用(《本草正》)。
26. 茭白
茭白又称茭笋、茭瓜、菰菜、绿节、茭粑,为禾本料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茭白性寒,味甘,无毒。每100克茭白可食部分含水分92.1克,蛋白质1.5克,脂类0.1克,糖类4.6克,可发热量25千卡,粗纤维1.1克,钙4毫克,磷43毫克,铁0.3毫克,维生素A微量,维生素B10.04毫克,维生素B20.05毫克,烟酸0.6毫克,维生素C3毫克。
[功用主治]
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治烦热,消渴,黄疸,痢疾,目赤,风疮。
[文献论述]
(1)《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2)《中药大辞典》:茭白能“治烦热,消渴”。
(3)《食物中药与便方》:茭白能“利尿,止消渴。”
(4)《蔬菜瓜果与美容保健》:茭白能“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
30~60克,煎汤,内服。
[使用注意]
(1)滑中,不可多食;性滑,发冷气,令人下焦寒,伤阳道;禁蜜食,发痼疾;服巴豆人不可食(孟洗)。
(2)脾胃虚冷、作泻者勿食(《本草汇言》)。
(3)精滑便泻者勿食。
27. 茶叶
茶叶又名茶、茗、茶芽、细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茶叶性寒,味甘、苦,内含嘌呤类生物碱,以******为主,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等。此外尚含挥发油及二萜皂苷及苷元(茶皂醇王、茶叶皂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功用主治]
清头目,除烦恼,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
[文献论述]
(1)《日用本草》:茶叶能“除烦止渴,解腻清神。”
(2)《中药大辞典》:茶叶能“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目昏、心烦口渴。”
(3)《中国传统饮食宜忌全书》:“茶叶对慢性糖尿病有显著疗效。对中度和轻度糖尿病,能使尿糖减少或完全消失;对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可使尿糖降低,减轻症状。”
[用法用量]
茶叶3~9克,泡茶或入丸、散,内服。
[使用注意]
(1)失眠者忌服。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宜多饮茶。
(3)食之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人不睡(《本草拾遗》)。
(4)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