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应用功能性食物防治糖尿病
7011900000030

第30章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

第十一章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

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很多疾病在其到来之时往往显露一些“先兆”,例如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就可能是肺癌早期症状之一。见此症状,立即赴医院检查确认,这对早日治疗及预后存活质量都有重大意义。糖尿病的“光顾”虽也有些迹象,但可以说待出现“三多一少”,为时已晚,因等于未做预防工作—糖尿病还是来了。而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超重或肥胖者、脑力劳动者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糖尿病的易患人群,他们把诸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超重”等理解为“糖尿病的先兆”而进行防范,不得糖尿病者,大有人在。

正常人空腹血糖不超过7.6毫摩/升(120毫克/分升),进餐后的血糖高峰值也不超过10毫摩/升(180毫克/分升)。当血糖过高并从尿中排出葡萄糖而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及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或有些病情较轻的无上述典型症状,而是以疲劳、乏力或出现并发症症状,如反复引起各种感染,手术后伤口经久不愈,视力减退,足趾坏死,心脏病变以及手足麻木等神经并发症状,都应该赴医院检查,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是有遗传倾向的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旦得病,就因为不能根治而人在病在,终生相随,故糖尿病患者除治疗应持之以恒外,还应掌握有关糖尿病必要的知识,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1. 把好心理关(精神疗法)

医学研究证实,当人的生活环境稳定、精神冲突消失,糖尿病患者感到安全、愉快、满足时,有时可使病情减轻;当人感到孤独、紧张时可伴发糖尿病。这是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理压力大以及焦虑、抑郁、愤怒等都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些应激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激,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都会加重糖尿病。故糖尿病患者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情绪、乐观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有规律的工作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糖尿病患者对付糖尿病的法宝之一。

2. 把好嘴巴关(饮食疗法)

这是对糖尿病人的基础疗法。糖尿病病人应吃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的饮食,多吃鱼、虾(俗称白肉),少吃猪、牛、羊肉(俗称红肉),白肉比红肉好。多吃杂粮少吃米面,粗粮比细粮好。注意喝汤以饭前为好(饭前喝汤苗条健康)、主食以先吃菜后吃饭为好,减少饭的摄入量,有利于血糖降低。饮食中一定量的蛋白质与糖类一起食入,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病人可以轻松吃250~300克的主食(摄入量不低于总能量的55%)。膳食纤维的多摄入,有利于保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和消除肠道毒素;有利于饱腹功能;有利于减少脂类吸收,排泄胆固醇;有利于平稳血糖,维持正常的糖代谢。提倡多吃新鲜蔬菜、鱼类、牛奶,可以在两餐间吃少量水果如柚子、猕猴桃、梨、草莓、西瓜等,禁吃干果、果汁、水果罐头、蜜饯等,按上述内容控制饮食,血糖自然高不了。

3. 把好监测关(自测血糖)

正在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尽管病情较为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或生活可能有改变,或口服的降糖药药效逐渐减退,或由于病久神经病变感觉钝,经常发生低血糖时可以无冷汗、心悸等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故糖尿病病人应定期检测血糖,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测定更为重要。如餐后血糖值越高,且持续时间越长,并发症的发生就越早、程度就越重,因此血糖的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要确保血糖水平接近正常而不发生低血糖,应该每天多次(4次或更多)对自己血糖进行监测。

当血糖发生波动时要考虑下列因素,并分析原因,及早处理。

(1)饮食不当:饮食过多或过少时,可影响血糖波动,病情愈严重者影响愈甚,故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应定时定量进食,以避免血糖波动。

(2)各种感染:严重的外伤时可引起血糖升高。

(3)精神和情绪的不稳定:过度的悲伤、高度的兴奋和激动、严重的失眠均可使血糖升高。

(4)药物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避孕药、利尿药及(阻滞药,均可使血糖升高。

(5)体力活动:体力活动时,肌肉摄取葡萄糖及利用葡萄糖能力增加,多数可使血糖降低。

4. 把好运动关(体育疗法)

运动是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超重及肥胖者,适当的运动或体力活动,可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肌肉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黏度,对降低血糖、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步行、慢跑、太极拳、太极剑、登楼及老年迪斯科舞等缓和的运动为宜,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环境条件来选择;运动程度以运动时有心跳加快感、微汗为度;运动时间每次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沿长至30~40分钟;运动频度以每周锻炼4~5次为宜。

5. 把好药物关(药物疗法)

时至今日,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当前的药物治疗,其目的是促进、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减少肝糖原输出,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多数患者需依靠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胰岛素的应用必须到位,以弥补胰岛素的绝对不足。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宜实施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进行自我监测和具有健康心态等所谓“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法,抓住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这两个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当饮食控制无效时,再考虑服降糖药。在空腹与餐后血糖均高的情况下,一般选用磺脲类药物,大部分病人在适当剂量用药下,病情都能得到满意的控制,不同药物的服药须严遵医嘱。当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好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短期胰岛素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者,血压应当控制在比一般高血压控制标准更低的水平。糖尿病患者在输液时,要勇敢地说一句:“我有糖尿病,不能输入葡萄糖液。”

6. 戒烟、戒酒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吸烟可加重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酒含有一定的热卡,会影响到病情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宜戒酒。

7. 避免感染、外伤,保持精神愉快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及胆道。各种感染均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可诱发致命的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做好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避免损伤四肢,不要久留在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感染,要积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激动和过度疲劳。

8. 糖尿病患者应保护好“足”

糖尿病患者常可发生周围神经血管病变,表现为下肢麻木,痛温感觉减退,足部温度低,血管搏动微弱、下肢循环差。当下肢有轻度损伤后,常可使创伤蔓延扩大,经久不愈,最后导致足趾坏死甚至需截肢的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下肢的清洁卫生,鞋袜宜宽松,不要长时间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在修剪指甲、用热水洗脚及取暖时避免损伤、烫伤,且需经常检查下肢有无损伤及伤口,以便及早处理。

9. 避免低血糖及反跳高血糖

在应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在应用药物剂量过多或应用不当,进食过少,运动量增大时,常可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饥饿、手抖等典型的急性低血糖症状,也可出现头晕、疲劳、嗜睡等不典型症状,应引起注意,寻找原因,作出处理。当低血糖发生在睡眠时间或症状不典型而未被察觉时,低血糖过后由于生理代偿反应而出现高血糖,此种高血糖称之为反跳性高血糖。往往认为高血糖由于药物计量不足,而增加药物剂量后,血糖反跳更高。因此若增加降糖药物后血糖反而增加时,若无其他因素,要疑有反跳性高血糖可能。

为防止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及其他意外事件,糖尿病患者应置一张具有姓名、地址及糖尿病用药的简单急救卡于口袋内,可于意识不清时,便于医生诊疗,并随带糖果备用。

10. 定期去医院作有关并发症的检查

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合理用药,绝大多数血糖可得到良好的控制,但还不能掉以轻心,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为此,糖尿病患者应每隔1~3个月定期去医院作有关慢性并发症的检查。血糖值仅代表抽血瞬间的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显示最近6周糖尿病病情控制的情况。还需要做尿白蛋白、肾功能检查、外眼及眼底血管检查、血脂、心电图及其他心功能检查,下肢的详细检查包括皮肤、温度、血管搏动强度、各种感觉以及一些自主神经方面的检查等。通过上述各项检查可以了解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及是否有眼、心、肾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存在,以期取得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