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的幸福感
7123800000038

第38章 态度与幸福感

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都会看到某种忧患;而乐观的人,则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

——温斯顿·丘吉尔

一、两种态度与幸福感

态度(attitude)是指人对事情的反应方式,它通常体现在一个人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Olson&Zanna,1993)。最早把态度这个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斯宾塞(SPencer,1862)和贝因(A.Bain)。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这种先有倾向或看待问题的方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即乐观和悲观。悲观的人,相信坏事都是他自己的错,会毁掉他的一切,并且会持续很久;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坏运或其他人为因素带来的后果。这两种思考的习惯自然带来了不同的后果,使人们对幸福感的体验也不一样。

1.乐观与悲观

关于乐观与悲观,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辞海》对乐观的定义是“遍观世上人、事、物,皆觉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与“悲观”相对。心理学中关于乐观(oPtimism)的研究,至今为止大多是在西方开展的,其定义来源于Carver和Scheier(1981)的行为自我调节模型,即认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对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该模型认为只要个体预期最后的行为结果是成功的、可以实现的,他就会付出努力去克服困难;而当个体怀疑行为结果是不能实现的时候,就更倾向于放弃。这样,所有的人就可以沿着一个连续体排列成一列,一端是乐观者,即通常认为好事会发生的人,倾向于积极、正面地评价事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另一端是悲观者,即通常认为坏事会发生的人,消极、负面地评价事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同时,期望的不同也伴随着情感体验的不同,当期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会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而期望目标是不能实现的,则体验到消极的情感。人们乐观或悲观的程度是相当稳定的,即使遇到较大的个人灾难也是如此。所以,研究者又把乐观这一人格变量称为气质性乐观(disPositional oPtimism)(Scheier et al.,1992)。

Leif(1982)等人依据期望—价值模型来定义乐观—悲观,提出乐观—悲观是指个体对有关个人生活和社会方面的未来积极和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价值的主观评定;Seligman(1998)等人用“解释风格”来解释乐观,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具有稳定性,并把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OES)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PES)。乐观解释风格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局部的因素,将积极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因素;悲观解释风格将积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局部的因素,将消极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因素等。

也有学者对乐观提出了不同的定义,Dember等人(1989)以更加广泛的方式定义乐观与悲观,认为乐观、悲观是对生活积极或消极的看法,不仅包括对未来的期望,还包括对当前生活的感知和评定。

其实,乐观和悲观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乐观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和豁达,乐观者期望好的结果并相信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遇到可控制的事情时,能坚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面对不可控制的困难或挫折时,能够坦然地接受,做到自我安慰,调节自己的心情。悲观者则生活态度消极,认为生活中会发生不好的事情,通常只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退缩、逃避,不敢面对现实。

2.哪种人更幸福

大量研究表明,乐观能帮助个体在压力下保持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乐观与产前和产后抑郁均呈负相关。Park等人(1997)对怀孕适应的研究发现,乐观的女性比悲观的女性更可能进行建设性思维,乐观女性倾向于用有效的方式来思考并解决日常问题,在怀孕期间有更低水平的焦虑和更高水平的积极心态。Scheier和Carver(1989,1992)对经历过冠状动脉分流术的病人进行追踪研究发现,手术后一星期,与悲观病人相比,乐观的病人报告有较少的敌对和抑郁,感到更多的快乐,对治疗更满意;手术后六个月,乐观者报告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康复得更快;手术后五年,乐观者报告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总之,自我报告的资料和关于康复的行为资料都表明了乐观倾向广泛地影响着患者从冠状动脉分流术中的康复。Johnson(1996)发现经过放射性治疗的癌症病人中,乐观的患者倾向于去做他们所能做的来对付癌症,并会寻求交谈对象来诉说自己的感受;而悲观的患者则试图不去想自己的疾病,并保留自己的感受。因此,与悲观的患者相比,乐观的患者报告有较低水平的悲伤。Taylor(1992)发现在HIW和HIV的病人中,乐观者有着更低水平的悲伤和较少对AIDS的担忧。同时,研究表明,乐观不仅与病人更高水平的幸福感、更快的康复相关,而且还与病人的照顾者的幸福感相关。Given等人(1993)发现乐观的病人照顾者有较低的抑郁和较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

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更可能寻求良好的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从而体验到更高的心理幸福感水平。Scheier和Carver(1992)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研究发现,在压力情境下,乐观者和悲观者会使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乐观者更可能使用问题取向应对的策略,即以阻止和去除压力源为目标,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信息,采取实际行动;而悲观者更可能使用情绪取向应对的策略,即只是试图减少或去除与某个情境有关的苦恼情绪,是一种退却逃避的倾向。当问题取向应对不能解决问题时,乐观者会转向使用更多适应性的情绪取向应对的应付策略,如接纳、使用幽默感、对情境进行积极重构等;而悲观者则会使用否认、放弃、心理和行为上的逃避等策略。因此,乐观的学生比悲观的学生报告有较低水平的压力、抑郁和孤独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更能够适应新生活。在医学和法律学的新生中也有类似的发现(Segertrom et al.,1998)。Raikkonen等人(1997)对中年人的研究发现,乐观与较低的消极情绪和较高的积极情绪显著相关,对于同样的消极事件,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报告有较低的压力。Bromberger等人(1996)对即将进入更年期的女性进行追踪研究,对被试进行乐观、抑郁症状和生活压力的测评,三年后进行同样的测评,统计控制被试最初抑郁症状水平的影响后,发现最初有更多悲观倾向的女性在随后的日子里有更高的形成抑郁的危险,尤其是当处于压力情境下时,则表现得更加明显。Cohen(1990)对护士的研究发现,乐观是心理幸福感的显著预测变量,并且不受被试从事护理工作的时间长短的影响。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或喜或悲的事情,乐观的人可能把悲的一面看得淡一些,对人对事永远抱着积极的心态;而悲观的人可能在看到喜的同时还看到忧,对人对事抱着悲观的心态。其实,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都是不健康的心态,过于乐观而没有一点忧患意识,则会疏于防范,即使成功,也难以笑到最后;过于悲观而看不到光明、积极的一面,则会最终陷入自己编织的狭小的网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悲观者对未来有不好的期望,当面对挑战时,表现得更加怀疑,更犹豫,更倾向于预期灾难。悲观的人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一旦经历失败后,很难从挫折或失败中走过来,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多,容易产生无控制感、无助感,从而导致抑郁的产生。气质性乐观理论认为个人对未来的看法影响其环境,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根据这一理论,乐观体现了个人期望生活中出现好结果的总体倾向。若一个人期望好的结果,那么他(她)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若老想着失败,那么他(她)将偏离自己设置的目标,这一行为方式导致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和获得成功。

二、社会比较与幸福感

把自己的能力、感觉、境况、观点等与别人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就是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个体的幸福感有直接的联系。通常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好、比别人强,则会体验到满意、愉快与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如果觉得比别人差、比别人弱,则会体验到不满意、痛苦与自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在比较的方向上,有向上比较(即与比自己优越的人进行比较)和向下比较(即与不如自己的人进行比较)。关于社会比较方向与情感后果的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两种:Wills(1981)的向下比较理论和Wheeler&Miyake(1992)的选择—启动模型。两种理论都认为,向下比较能促使自我提升,提高自尊和正性情绪,降低焦虑水平,使心境得到改善。但选择—启动理论则认为向上比较会使心境变糟。有研究表明,向上比较对心境确实有消极的影响,它会导致不满情绪(Emmons&Diener,1985)。但是向上比较也能带来激励和乐观等正性情感。Gibbons和Gerrard(1989)的研究表明,与比自己优越的人进行比较时能增强幸福感。当大学生被告知一些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比他们好时,高自尊被试的心境会得到提升,低自尊的人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总的看来,比较方向和情感结果之间的联系并不一致。Buunk等人(1990)的研究认为,比较的情感后果并非是比较方向所固有,比较的方向和幸福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事实上,知道别人比你优越,至少提供两条信息:①你可能会比目前更好;②你不及他人,这虽然会导致对自己的不满意、气愤和自卑,但有时也能带来激励和乐观的积极情感。知道别人处境不如自己也至少提供了两条信息:①你的处境不像他人那样糟;②你的处境可能变得更糟。

在社会比较中还存在比较领域和比较时间的差异。例如,在能力比较领域,向上比较会使人们的自我感觉不好,降低幸福感;向下比较会使人们感觉到优越,增强幸福感。但在健康领域,癌症患者的向上比较则会增强其康复的希望和信心,提升幸福感;而向下比较会使其感觉治愈的希望渺茫,降低幸福感。就比较的时间来说,个体与处于自己不同生活阶段的参照点进行比较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当参照点处在个体现在的生活阶段时,向下比较会提升幸福感,向上比较会降低幸福感。当参照点处在个体未来的生活阶段时,向下比较可能会使个体受到威胁,降低幸福感;向上比较会使个体受到鼓舞,提升幸福感。

其实,对社会比较差距的感知反映的并不是各个比较项目的实际情况,而是受一个人的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因此,态度不同,比较结果也不一样,即向上比较或向下比较或在哪个领域比较都可能增加或减少主观幸福感,关键是怎么去看待比较的结果和选取适当的比较对象,中国的俗语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恰当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幸福感的提升

1.保持乐观的心态

(1)相信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要多发现、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要善于自我安慰,对将来抱有积极的期望,相信好事情总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2)对过去发生的消极事件进行合理归因。把消极事件发生的原因归为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原因,认为造成消极事件发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别人的原因,并且这种消极事件只是一种暂时的情况,以后不会或者不一定会再发生,而且只会影响到这一件事情,而不会影响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其实也就是从主观上尽量缩小消极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尽可能少地体验消极情绪,以保持好的心态。

(3)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因为不同的应对策略决定了我们随之产生的不同的情绪健康体验。在压力情境下,对于可控制的事件,应更多地使用问题取向的应对策略,即以阻止和去除压力源为目标,努力消除障碍或使其最小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实际行动,而不是采取情绪取向应对的方法,即只想消除障碍所引起的苦恼情绪,退却逃避,试图减少或去除与某个情境有关的苦恼情绪。

(4)学会放弃。对于达不到的目标,如果坚持苦苦追求的话,只能体验到更多的受挫感,忍受痛苦的折磨,同时也阻碍了对新的机遇的注意、识别或反应,不能转而去追求可行的新目标。因此,对于达不到的目标,要学会降低目标做有限的放弃,同时选择一个更有限、更可控的目标,从而能够保证并成功地实现该目标。这样即使情境很困难,也会比不能放弃的人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并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下得以保持努力,继续前行。

(5)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Scheier等人(1985)的研究发现,有乐观倾向的大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时间比有悲观倾向的大学生多,长期的锻炼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到人的乐观倾向的形成。锻炼会产生更频繁的神经刺激,导致腺体分泌的增加,从而产生幸福的心境;锻炼为个体提供了可掌握的体验;锻炼通过其对焦虑、抑郁的影响,而影响到乐观倾向的形成;长期的锻炼能够减少人的特质焦虑与抑郁,改变人的A型行为。而建立在多维激活模式基础上的研究也认为,锻炼可引发乐观感。

2.恰当地进行比较

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则既作向下也作向上比较。向下比较能够增强人的自信,使人体验到更多的满足、自豪等正性的情绪情感。而向上比较在带来激励和乐观的同时,也许会让人产生自卑,从而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感。

因此,提升幸福感要选准比较的参照点:与过去相比时,要作向下比较;与未来相比时,要作向上比较,这样,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