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我们的幸福感
7123800000039

第39章 参考文献(1)

1.陈鲁民.从“幸福感”看和谐.党政论坛,2007(5)

2.陈统奎.核算幸福此其时.新民周刊,2006(10)

3.陈新英.GDP的增长与幸福指数.科学管理研究,2006(4)

4.成乔明.精神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政府对策.中国工业经济研究,2005(3)

5.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心理学动态,1996,4(1)

6.冯俊科.西方幸福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国风.现实中的经济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金明善.经济学家茶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0.李昌森.幸福指数与以人为本.江南论坛,2005(11)

1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

12.刘伟,蔡志洲.走下神坛的GDP.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13.刘家元.浅谈幸福指数与和谐社会建设.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9)

14.林治波.告别GDP崇拜.http://qd.PeoPle.com.cn/GB/channel8/200401/09/5048

15.卢娟.试论幸福的内涵与类型.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6.罗建文,邓明军.从GDP崇拜到GNH关怀的伦理分析.伦理学研究,2007,3(2)

17.罗建文.政府制度选择的伦理探索.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8.马川.浅析我国GDP与绿色GDP之路.国土资源高等教育研究,2007

19.[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美]布莱恩·布雷姆纳.中国能源浪费代价高昂.参考消息,2005-04-11

21.秦朔.告别GDP崇拜——中国发展的一种解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2.沈杰.从“GDP崇拜”到幸福指数关怀——发展理论视野中发展观的几次深刻转折.中国社会学网,2005,11(2)

23.史天经.幸福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理论学习,2003(2)

24.涂万春.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一个综述与评价.南方论丛,2006,3(1)

25.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光明日报,2004-02-22

26.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心理学动态,2000(4)

27.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2006(20)

28.幸福指数将成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http://www.xinhuanet.com

29.“幸福指数”颠覆传统发展观.http://www.yfzs.gov.cn

30.邢占军,幸福指数的政策意义.红旗文稿,2006(12)

31.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人民论坛,2005(1)

32.严标宾,郑雪,邱林.SWB和PWB:两种幸福感研究取向的分野与整合.心理科学,2004,27(4)

33.赵丽芬,江勇.可持续发展战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4.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5.陈弘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兼述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作用.广东党史,2008(1)

36.陈小威.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5(3)

37.陈新.提高社会消费力,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统计研究,2008(8)

38.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见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9.丁晋清.改革开放使广东实现辉煌的历史跨越.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4)

40.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1.高兆明.道德生活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42.高兆明.幸福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3.黄晓天.西方幸福观的历史回眸与现实思考.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3)

44.李亚东.韩非子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1994

45.李志.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2(1)

46.廖惠霞.解放思想与广州改革开放的起步.广东党史,2008(4)

47.联系实际,认真补好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一课.广州日报,1979-09-19

48.联合调研组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求是杂志社政治编辑部.在继续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广东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调研与思考.求是,2008(16)

49.林若等.改革开放在广东——先走一步的实践与思考.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0.刘庆华,陈方.老子·庄子.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51.牛先锋.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道路探索与理论创新.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4)

52.钱玄.礼记.长沙:岳麓书社,2001

53.任剑涛.30年改革:广东试验的中国意义.中山大学学报,2008(4)

54.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

55.孙抱弘.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56.孙金钰.幸福新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57.童升.论语新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58.王坤庆.关于精神教育内涵的再思考.培训与研究,2002,2(1)

59.魏昕.转型期幸福观问题浅析.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3)

60.完善奖金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广州日报,1979-08-20

61.龙辉等.墨子白话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92

62.吴志根.略论突出社会主义精种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理论月刊,1999(4)

63.习仲勋.关于广东工作问题的汇报(稿).中央工作会议纪要,1978,11

64.邢贲思.改革开放是人民的历史选择.红旗文稿,2008(8)

65.颜廷锐,毛飞.小康中国.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6.姚新中,焦国成.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7.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68.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69.杨京元.改革开放前深圳并非“小渔村”.深圳特区报,2008(2)

70.易夫.孟子新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71.赵军政.中华民族幸福观管窥.安康师专学报,2003,6(15)

7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3.章海山.西方伦理史话.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4.郑宏范.1994年,深圳特区需要何种人才?.时代潮,1994(1)

75.钟泰.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8.朱鹏,姚亦锋,张培刚.基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初探.河南科学,2006,2(1)

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中央对广东工作指示汇编(1979—1982年).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编印,1983

80.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序).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81.广东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2007

82.马艳等.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及测评概述.现代护理,2007(11)

83.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8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5.邱林,郑雪.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应用心理学,2005,11(4)

86.邱秀芳.高校教师职称、月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6(6)

87.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88.孙峰华等.中国省会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1)

89.文峰.工作幸福感的结构和相关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0.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1.徐维东,吴明证等.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5,28(3)

92.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2)

93.严标兵,郑雪,邱林.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心理学探新,2003(2)

94.易欢琼等.广州地区高校离退休老人幸福度研究.实用老年医学,1999,13(2)

95.郑剑虹,温海英,邱海群.粤西农村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4)

96.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97.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心理学探新,2001,21(4)

98.华梅.服装社会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99.华梅.服饰心理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00.胡秀琴.论服装材料的质地美.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5(3)

101.姜文芹.以情感营销占领消费者的心理制高点.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17(4)

10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3.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

104.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05.张兴贵,何立国,贾丽.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106.陈洪岩.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7.程灶火.中国人的婚姻质量状况.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3)

108.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09.姜德珍等.高校离退休教师的某些心理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2)

110.韩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2.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13.毛荆利,周末等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2007(4)

114.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115.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青少年研究,2005(2)

116.石国兴,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

117.苏萍.幸福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青年研究,2007(7)

118.莎士比亚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19.谭春芳,邱显清,李清焰.初中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

120.田荷梅,秦启文.中学教师幸福感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4(17)

121.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

122.王金霞,王吉春.中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

123.王培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3)

124.吴静.浙江农民工幸福感调查研究.财经化丛,2007,11(6)

125.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126.夏俊丽.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

127.邢占军,黄立清.当前主要社会群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南京社会科学研究,2007(1)

128.杨学军等.北京市东城区离退休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6)

129.袁山林,陈惠雄,吴丽民.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与普通工作人员快乐感比较——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11(8)

130.张传月,赵守盈.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教育调查,2007(6)

131.张红静,马颖竹.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11(22)

132.张丽艳,宋明学.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中国健康教育,1998,14(9)

133.张万英,李秀风.广州市领导干部承受心理压力的情况调查和评价.广州市情研究,2005(3)

134.郑志宏,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2005,15(5)

135.朱考金.城市农民工心理研究.青年研究,2003(6)

136.曾坚朋,杨长征.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3(2)

137.范兴华,贺春生.友伴支持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26(2)

138.胡瑜风,唐日新.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8)

139.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40.廖常君,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城市问题,1997(2)

141.刘梅艳.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击和影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1)

142.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3)

143.梁晓燕,黄燕,魏岚.宿舍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1)

144.马从莎,叶志弘.同事支持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

145.谭静.儿童友谊.同伴接纳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6.田芸,李增庆.青春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医学与社会,2006,19(2)

147.万晓霞,郑雪.大学生上网行为与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

148.王希华,张哲.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

149.严标宾,黄曼娜.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

150.严标宾,郑雪.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用心理学,2003,9(4)

151.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3,5(2)

152.张华,李志.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调查研究.青年探索,2006(1)

153.邹学海等.“生命线”与“生命力”——谈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01(1)

154.蔡秋红.城市核心家庭亲子关系和谐状况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1)

155.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56.陈雪娥.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皖北某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157.段春月,范玲.婚姻质量及家庭功能对孕妇心理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

158.风笑天,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社会学研究,2000(4)

159.高虹,冯本英.家庭支持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四川医学,2008(2)

160.胡荣.厦门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社会学研究,1996(2)

161.李凌江,杨德森.个性与婚姻质量——100对离婚诉讼者配对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2)

162.李森,石丹,王柳巧.高层管理者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2)

163.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6)

164.刘芳.星级酒店员工满意度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5.刘功姝,史桂丽等.3025例婴幼儿母亲受暴情况及对母婴身心健康影响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3)

166.刘显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现代商业,2008(15)

167.刘晓霞,邢占军.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52(3)

168.卢淑华.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社会学研究,1992(4)

169.沈超,桂华乔.论家庭核心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与社会化功能补位.青年探索,2007(1)

170..谈孝勤,解军.上海浦江镇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医学文选,2005,5(24)

171王景亮.西安市不同家庭结构妇女体育生活现状研究.山东体育科技,2004,26(1)

172.王钱芊.运动员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因素的相关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

173.王晓蕾,任蔚虹.护士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护理学杂志,2006,21(5)

174.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1)

175.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5,5(3)

176.邢占军,金瑜.城市居民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3(6)

177.项曼君,吴晓光,刘向红.北京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报,1995,27(4)

178.肖爱树.当代中国丁克家庭的社会历史学考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179.徐安琪,刘汉蓉.家务分配及其公平性——上海市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3)

180.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81.颜爱民,王维雅.中小民营企业基层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7(2)

182.杨海荣.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3.姚艳红,曾艳.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建议.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6)

184.曾明,秦璐.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河南教育学报,2003,22(1)

185.张华,张红梅.乙肝病人生活质量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现代护理,2003,9(7)

186.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187.周敏娟,姚立旗等.110例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卫生及适应性状况的对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4)

188.邹令衡.都市家庭新潮录.企业经济,1995(6)

189.左杨.大学生同居行为对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0.安静静.城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的性别差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1.陈建国,袁继芳.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

192.顾红,张旭东,申亮等.上海中间阶层群体体育休闲特征的社会学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

193.韩琳琳,郭鲁芳.国外女性休闲研究综述.国际经济观察,2006(11)

194.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体育学刊,2008(5)

195.金倩.成都——武汉居民休闲活动满意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6.刘红玉,粘忠友.工作与休闲关系的嬗变.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1)

197.刘宁宁.我国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变化浅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1)

198.李秀敏.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99.马洁,李芮等.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

200.秦学.广州市民休闲生活的调查与研究.消费经济,2005,21(6)

201.孙利红.大学生休闲运动与主观幸福感.咸宁学院学报,2006,26(6)

202.魏晔.城市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休闲运动效益与心理健康满足感的相关性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03.王智.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改善的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

204.修美玲,李树华.园艺操作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中国园林,2006(6)

205.杨鄂平,丁爱玲等.大学生健身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体育学刊,2007,8(14)

206.张信娟.从社会性别视角看休闲.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2)

207.2006—2007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小康,2007(1)

208.2003—2005年零点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指数研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5http://www.horizonkey.com/index.asP

209.毕淑敏.我很重要——毕淑敏哲理散文精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10.Claire A.Etaugh&Judith S.Bridges.女性心理学.苏彦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11.傅素芬,陈树林,骆宏等.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3)

212.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中国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4(27)

213.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

214.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社会,2004(4)

215.全国妇联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和《中国妇女》杂志.2005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篇).北京,2005

216.孙凤.性别、职业与主观幸福感.经济科学,2007(1)

217.王新超,王辉,韩践.中国女性管理者现状调查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光华学院,2006

218.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1,33(5)

219.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10(23)

220.[日]春山茂雄.脑内革命.郑民钦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221.陈忠,李树教,田胜硕.酒依赖患者的情绪障碍和述情障碍.山东精神医学,2001,14(3)

222.Edward P.Sarafino.健康心理学.胡佩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23.韩爱华,余铁生,李敏.糖尿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

224.李敏,丁雨,黄智玉.老年脑梗塞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认知功能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

225.李敏,黄智玉,丁雨.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医学,2002,31(9)

226.李建华,黄立波,毕玉环等.酒精依赖者婚姻质量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

227.梁宁建,吴明证,杨轶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29(2)

228.刘玎,卢宁.中学教师A型行为与疲劳及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

229.娄振宇等.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和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6(3)

230.罗素.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傅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1.隋树杰,王崴.国内人群亚健康状态现状及研究进展.护理学报,2008,15(1)

232.唐丹,邹君,申继亮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

233.王晖.配偶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

234.王垒,罗黎辉,赵建新等.吸毒者心理社会生活质量分析.心理科学,2004,27(2)

235.叶建国,肖强,史琼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1)

236.张静平等.住院慢性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

237.赵建新,任旭林,张霞等.吸毒对幸福感的损害.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

238.赵建新,赵锋.戒毒人员与普通人群幸福感指数对照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5(1)

239.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

240.朱玉华,杜亚松,江文庆.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

241.成彦.中国人人格特征对其幸福观念的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6)

242.霍金芝,丙秀文.人格和心理素质与医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医学与社会,1999,12(2)

243.黄晓艳.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44.[美]Jerry M.Burge.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45.钱宇凤.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46.邱林.人格特质影响幸福感的机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47.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

248.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

249.王极盛,丁新华.北京市初中生主观幸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1)

250.王佩佩.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1)

251.吴利国.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辽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6)

252.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职业倦怠.http://www.gov.cn/ztzl/fwzk10/content 149303.htm

253.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54.杨秀君,孔克勤.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

255.张兴贵.青少年人格、人口学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256.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

257.邹琼,左斌.人格、文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整合模型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

258.丁新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259.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理科学进展,2004,12(1)

260.[美]David G.Myers.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61.葛爱荣.高中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07(3)

262.黄希庭,杨雄.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心理科学,1998,21(4)

263.贾储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64.孔德生,王昕,张微.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控制及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

265.梁静.社会比较与控制源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6.李建明等.社会心理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67.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7(4)

268.李昌林,孙庆民.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6)

269.罗增让,王佳利.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10)

270.Seligman,M.F..学习乐观(第2版).洪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71.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

272.佟月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

273.谭雪晴.高师贫困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

274.汪宏等.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6,29(3)

275.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76.温娟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77.吴江霖等.社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78.王登峰.罗特心理控制源量表的大学生试用常模修订.心理学报,1991,23(3)

279.徐先金,刘翔平.乐观疗法以及对学习障碍的启发意义.教育科学研究,2004(7)

280.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81.袁莉敏.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82.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

283.余鹏,宿淑华,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

284.岳颂华,张卫,黄红清等.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85.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台北:东华书局,1992

286.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