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使用方面,他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每 当新人调入,他都要亲自面试谈话。他的录用条件很苛刻:要正规大学毕业,热爱儿童保健事业,有专长、会外语,能讲课,有文笔。他平时不管工作多忙,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必定要逐个病儿地查房。一方面为了指导临床,另一方面就是实地考察各级大夫的业务能力和责任。他为各级大夫制定了明确的职责。 一级带一级为促进人才成长,他建立了医师轮换制,开展竞争。每年接收一定数量的医师来院工作,新陈代谢,既为医院选拔了一批业务尖子,培养了学术带头人,又为其他医疗单位输送了专业人才。
他始终认为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全面发展齐头并进,才能体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所以他对护理工作、药剂工作、辅助科室如化验室、图书馆、病案室、病理科、血库、统计室、仪器维修、营养室等等,也都像对医疗科 一样,有计划地调入、吸纳、培训所需人才,亲自制定工作职责,建立正规的管理制度,提出高标准的服务质量要求,并经常亲自督促检查。
5.医疗、科研、教学为-体的办院思想
范权认为,高质量、高水平的医院,必须实行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办好医学教育 为此,他组成了院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从1956年到1966年,在范权主持下,童院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工作。为了解决医院在大发展中护理人员不足的困难,医院多次通过院办护校培养儿科专业护士,按中专护校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学制三年。据有关人员回忆,那时毕业的学生个个品学兼优,临床操作熟练,基本功扎实,许多人成为医院护理方面的骨干,范权对此大加赞扬。
儿童医院在办学中还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为本院培养所需的医疗、护理、技术人员,一方面还为社会上培养儿科技术力量。经市卫生局批准,先后举办了面向社会的“儿科专业进修班”、“中级医药人员进修班”等。为培养天津儿科后备力量做出了贡献。
1963年,范权受卫生部委托,主办全国高级主治医师进修班。他亲自制订了进修班的计划:半年病房实践,半年实验室工作。每天晚间讲课。他亲自讲授水电解质代谢,液体疗法和医学统计学等课程,亲自辅导学员们在实验室的学习。这个班每年一期,到1966年共举办了三期。此时“文革”烽起,被迫中断。经过高级主治医师进修班培训的学员,大多数已成为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儿科医疗单位统教学机构的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 1964 年卫生部专门发188号函,确定天津儿童医院为“卫生部第一批中央级医学进修教育基地”。范权还和天津医学院朱宪彝校长取得联系,主动派医生去给学生们上课,他还和北京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等院校挂钩,接受带实习医生的教学任务。他认为,教和学是相长的,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各级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
文革”结束后。他仍念念不忘医学教育。1983年,在他的支持下,阎承先教授在天津举办了面向全国的“耳鼻喉内窥镜临床应用学习班飞”。原计划办两期,但各地同行们知道后,纷纷来信要求参加。结果至1988年连续办了八期,学员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主任或主治医师。每期学员都到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手术室实地见习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或取异物的手术操作及用药、麻醉情况,还到放射科参观小儿支气管造影的全过程。这个学习班对全国各级医院开展小儿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普及作用,受到国内同行们的好评。
1987年,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范权在一次市人大常委会议上,提出应把天津市儿童医院作为天津医学院医疗系的“儿科专业临床教学基地”。这一建议在1989年7月得以实现。
6.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为了便于观察患儿病情,提高治愈率,为了培养医务人员的高度责任感,有效地提高住院大夫业务水平,范权提出实行住院大夫24小时值班制。
“住院医师24小时值班制”来源于北京协和医院。当年该院实行这一制度卓有成效。范权在协和工作期间对此制度的优越性深有体会,因此他力主学习这种先进有效的制度,极力倡导在儿童医院率先推行这项制度。
范院长此举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在广大医务人员中,特别是住院大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4小时都在医院,家务怎么办?”
“孩子谁管?”
“从病房到图书馆到宿舍,整天都在这个圈子里转,谁受得了?”
“谁家没点事,有事怎么办?”等等,等等。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
但是,为了病儿,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水平,为了早日培养出更多的儿科人才,范权一定要将它付诸实现。
在市卫生局和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院动员大会,各科、各病房层层贯彻,又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不断修改、完善,终于在新院建成一年后,便实行了这一制度。范权亲自制订了该制度的实施条例。
24小时负责制就是住院医师在参加临床工作的头四五年内必须 24小时住在医院,时时刻刻对住院病儿全面负责的制度。制度规定:早7时进病房做查房的准备工作,8时半由主治医师查房,查房后更改医嘱及给病儿做治疗。下午收新住院病儿,晚间整理病程记求。工作完成后可回宿舍,但不能离开医院。如住院病儿病情有变化,应随叫随到。24小时内要随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每周日下午半天休息,但晚8时必须返回岗位。可见,24小时负责制是非常严格、紧张和繁忙的。他要求住院医师要特别谨慎、认真、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这样做,可使医生对自己负贞的病儿的病情了如指掌,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从而积累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为提高业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小时负责制也是培养大夫短期成才的最好方法。这样能学得多、学得全、学得快。24小时在院三年。相当于8小时工作九年的时间。经过长期极为严格的工作磨炼,可培养成医生严守纪律、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和工作习惯,终生受用。
为确保“住院医师 24小时负责制”的顺利实行,范权对住院大夫倾注了极大的关怀,体贴入微。他把大夫们的学习、工作、住 宿、生活、饮食、健康以及经济负担都想得很周到。他亲自奔走呼吁,争取市卫生局的支持,改善大夫们的生活条件。宿舍为2 -1人一屋,由一位工友负责环境卫生和传达电话。刚毕业的住院大夫工资有限,在医院吃饭难免花费大,范权亲自为他们申请到生活补贴,为了补充大夫的营养,规定每天有牛奶供应,要求把夜餐在0时30分到1时时送到病房,为了方便大夫的学习,他规定图书馆开馆到晚10时。考虑到住院大夫每周只能休息半天,范权为他们争取到了每年有一个月的集中休假,一方面是补偿平常值班所占去的时间, 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夫恢复体力,休养精神,保证身体的健康。为了解除大夫的后顾之忧,他还明确后勤部门要搞好本院的托儿所、幼儿园和食堂。他曾严肃地指出:“24小时值班制不仅仅是大夫们的事,也是全院各科室必须共同重视和配合的大事。”在他的指示下,有医院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使“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得以顺利实施。
实行这一制度后,虽然住院医师很辛苦劳累,但是换来的却是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大夫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批批优秀的各科医师得以脱颖而出,迅速成长。
严谨治学 硕果累累
范权一生从事小儿科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他严谨治学,孜孜以求的科学态度至今影响着他的后人们。
早在193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水盐代谢、矿物质代谢、实验软骨病等方面的研究时,就取得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独到见解的研究成果。他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遗传性外胚叶结构不良、软骨发育障碍、多指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病例报告》,是当时国内外第一篇此类病例报告。而40年代后,此症才在国外被命名为 ELLIS -Van Cn-eveId 综合症,以后又被我国出版的《实用儿科学》采用。他还报告了《糖元累积病患儿的肌营养不良》,在当时也是最先发表的 探索论文。而他于 1940 年研究的强化豆乳配方(其论文 《烘焙黄豆饮食作为婴儿食品的代用研究》发表在当年的《中华医学杂志》上),到解放后才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他根据解放后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提倡并推广使用这一配方,用强化豆乳代替或补充母乳、奶粉或牛奶,以增强儿童的体质,不仅深受广大家庭的欢迎,而且也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而这 一配方比我们现在市场上的豆奶粉整整早了半个世纪。
范权在科学研究中,十分注意吸收别人的成果。他认为这是自己治学的基础,但是他又不迷信和盲从,他认为迷信和盲从,会使自己止步不前。因此,他总是力求重新探索、重新认识。曾有人认为人体肌酐的排泄与体重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因而用肌酐的排泄来计算人体新陈代谢的标准,对此他有疑问。于是在儿科临床进行周密的观察和试验,终于以充分的数据和科学的论点,重新证实了人体肌酐代谢母和体重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标准。为此他发表了《儿童肌酐及肌酸代谢》一文,阐述了他的观点,受到了医学界高度重视,并载入1942年《美国儿科年鉴》。
据统计,从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到1942年来津开业行医前,共发表论文和病例报告17篇,其中8篇被美国的医学刊物采用,9篇被《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生理杂志》采用。
前面提到,在新的儿童医院刚一奠基时,范权就提出要将新院建成医疗、科研、教学为 一体的医疗机构的设想。早在1951年,他受命担任天津市立儿童医院院长时,就建立了儿科研究室,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而没有正常的开展研究。新院建成后,为儿研室正常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此时,他一方面抓课题研究,一方面不断地对儿研室加以完善。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儿科研究室一一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儿科研究室。
他根据儿童中常见、多发的由于呕吐、腹泻而导致的脱水、酸中毒,确立了以小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的科研课题。他又亲自出面,多方争取,在国内引进了第 一台火焰光度计和微量血分析仪。确立测定细胞外液、血浆容量的方法,从基础理论、病理、生理到临床诊断治疗进行专题研究。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以丰富的临床和科研经验带领研究人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他要求大家对待科学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到临床第一线观察病儿,对每一个病例、每一个数据都进行认真的核实、检验。经历了寒来暑往和无数不眠之夜,范权带领他的弟子,从上千病例中,测定出我国小儿体液正常值,又从中分析出由各种病因而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规律和特点,经过严格地计算、仔细地敲定,总结出了一套用于小儿脱水酸中毒输液的治疗方案,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这一成果。是当时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
这个输液方案,改变了国内多采用疗效不甚理想的苏联的“茶水疗法”方案,也改变了国外DARRCW方案和COOK氏改良方案的复杂、不易操作的缺点。不必再沿用“预定24小时补液 总量”而改为“定速计时的输液方案”。这个输液方案非常适应中国的国情,在一些小的医疗单位和不具备实验室条件的医疗单位使用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可及时挽救患儿生命。
1957年,范权应邀出席苏联第七次儿科医师代表大会,在会上,他宣读了《婴儿中毒性消化不良的水电解质紊乱和液体疗法》的论文,震惊了与会者,受到了高度评价。并把以他为主研究成功的这种输液法称为“范氏输液法”,也称为“范氏输液常规”。会上,还当即授予他为苏联儿科学会名誉会员。
1959年,他又提出了“口服补液”的方法。而世界卫生组织直到 1970 年才开始推荐口服补液。
1964 年,范权代表天津儿童医院出席第六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在这次会上,他又将液体疗法的系列性研究及其科学性, 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并报告了《小儿细胞外液测定及正常值》、《小儿血浆容量测定及正常值》、“、儿中毒性消化不良低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酸中毒血清乳酸的变化》、《腹泻、呕吐所致脱水酸中毒类型及输血方案》等十几篇科研论文,开创了国内对小儿水电解质代谢及液法治疗、补充钾盐的重要性及识别脱水类型等深入理解和探讨研究的指引途径。当年。“范氏输液法”受到卫生部的通令嘉奖。
然而,范权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他希望这个输液法更加完善,更简化,使基层医务人员更易掌握。于是又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不断听取基层临床应用的意见,经4次修改完善后于1972年最后确定下来。这一年,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范权被请出来工作,他重组了儿科研究室并担任主任。
“范氏输液常规”对国内外深入开展水电解质的研究和提高液体疗法的技术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取得了极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