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7198700000053

第53章 八画(6)

闹洞房

“闹洞房”是一种婚俗,民间又称“闹新媳妇”或“闹媳妇”。显然,新媳妇是闹的对象。那么,这一风俗源于何时呢?

早在春秋时期,婚礼是比较沉闷的,《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结婚本是件大喜之事,居然不让闹个动静,这不符合人们的普遍愿望,理所当然要加以改变。

时兴闹洞房,不迟于汉代。据杨树达先生在《汉代婚丧礼俗考》中考证,闹洞房在汉代时就已时兴。杨先生引汉末仲长统的《昌言》记载:“今嫁娶之会,捶权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亲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看来那时闹的热闹程度一点也不逊于现在,现在闹洞房中的不文明之举源于汉代。

闹洞房的来历起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一伙迎亲队伍的后面,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他就到了新郎家。结果那个女人先到,并且躲在洞房里。当新郎和新娘拜完天地要入洞房的时候,紫微星在房门口守着不让他们进去,并且说屋子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破解的方法,他说:“魔鬼最怕的就是人多,人一旦多起来,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结果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由此,闹洞房流传了下来。

放鸽子

“放鸽子”比喻说话不算数、违约和欺诈行为。自古以来,鸽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义,鸽子还寓意诚信,飞鸽传书就是人们利用信鸽的准确和精准的特性来传递信息。可这代表诚信的鸽子怎么会被人们用“放鸽子”来比喻不遵守诺言,带有欺骗的含义呢?它源自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放鸽子”是诱拐名贵鸽子的行为。偷窃者训练出一种专用的“诱鸽”,混到别人放飞的鸽群中,诱骗鸽群迷失方向,把它们引回到偷窃者的鸽笼中。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两个人,他们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约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个人要给另一人飞鸽传信,但到了约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却等来了一只没有携带信的鸽子。他就质问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鸽子不写信,不履行诺言,说话不算数呀!”“放鸽子”一词作为“爽约”的意思就这样流传下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个俗语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用来劝诫犯错误或犯罪的人,要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它源自佛教,出自宋代僧人普济著作《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是唐宋时期的口语,不是立在那里,原地不动的意思,而是立刻、当下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原意是如能放下一切恶业,立刻修得正果。

最初,在《景德传灯录》中有“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便改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来变成了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中有一个故事说波罗倷国有个屠夫叫广额,每日都杀无数羊。后来他见到了舍利佛,受八戒,最终成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这个故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最初典故。

官帽翅

在戏剧舞台上,不管哪朝哪代,官员都佩戴带帽翅的官帽,皇帝的皇冠都不带帽翅,这是真的吗?不是,这是戏剧艺术化、程式化的需要。那么,官帽翅源自何处呢?

民间传奇中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长翅帽的发明人。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在听取大臣奏章时,发现有些文武臣僚经常在朝堂中窃窃私语,议论朝政,他心里很恼火。为刹住这股风气,赵匡胤命匠人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长。官员戴上这种帽子后,并排侧身谈话十分困难,只能面对面交谈,朝堂上的交头接耳之风由此止息。然而,因帽翅太长,官员在街上行走也极为不便,因此,除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场合外,官员们一般是不戴这种帽子的。

其实,这种官帽是我国古代服饰“幞头”中的一种。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幞头又名折上巾(就是布帛直接做的幞头,将脑后拖下来的一块布反折上去,围绕发髻打结),起自北周,到宋代之前一直是软幞头。到了宋代,“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官帽“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这两帽翅用铁片做成。皇帝也戴带翅的皇冠。可见,由北周经隋、唐、五代至宋,幞头虽一脉相承,但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宋朝“长直脚幞头”的出现,说明平直而细长的幞头越来越被认可,能增添佩戴者的“官威”。所以,民间传说赵匡胤发明帽翅,极有可能。宋代皇帝的画像都有帽翅。

官人、死鬼

“官人”怎么能和“死鬼”放在一块相提并论呢?而且都是指古代女子的丈夫或相好。直到现在有的女人对丈夫或相好既爱又恨时还会说:“你个死鬼。”那么,这种奇怪的称呼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古人常有通假字之说,“官”同“管”,古代是种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男人在外要管财,在内要管好家中的妻妾,这个“管”字就谐音而来了,“官人”就是“管人”之人。

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称呼源自阴阳五行。根据五行理论,生我者为父母,我生者为子孙,比我者为兄弟,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古人由于男尊女卑观念,把嫁后女子列入“我克者”,相对于男人是“妻财”(妻子和财物);娶后男人处于支配地位,相对于女人是“克我者”,是“官鬼”。所以女人为了表示接受“支配”,通常称丈夫为“官人”;有些比较厉害的女人称丈夫为“死鬼”。意为丈夫在生前是妻子的“官”,死后是妻子的“鬼”。所以“官人”、“死鬼”都是对丈夫的称呼,其根源是“克我者为官鬼”。“死鬼”多在女人与丈夫或相好打情骂俏时使用。

炒鱿鱼

“炒鱿鱼”怎么成了“解雇”的同义词呢?它源自南方沿海一带,旧时有这样一个风俗,老板要解聘雇员,并不采用口头或书面通知,而是客客气气地请你吃一顿饭,如果最后一道菜是炒鱿鱼,就等于下了最后通牒:你被解雇了。被请者立即心知肚明,拍拍屁股走人。就像马三立说的相声“离婚上哪吃饭——‘狗不理’”。

请人吃鱿鱼有两层意思。第一,炒鱿鱼是档次较高的菜肴,最后款待你,聊尽主雇之谊。其实,这时候再好吃的饭菜还有什么味。第二,炒鱿鱼熟后呈卷筒状,暗示你应该卷起行李另谋高就,就像北方人把“被解雇”说成“卷铺盖卷儿”一样,蛮形象的。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流行很广、影响很深的一句话,很多人把它理解成“学习优秀就应该当官”,是一种典型的“读书做官论”。其实这是犯了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的严重错误。那么,“学而优则仕”源自哪里,又怎样正确理解它呢?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有人常常把它当成孔子的话,其实这话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他的弟子子夏的高论。

按《辞海》的解释,“优”字的含义其中有一条为“充足、富裕”;“仕”字的含义其中有一条为通“事”。如果按此理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本意应该是“做事有充足的空闲时,应该学习;学习尚有富裕时间,应该做事。”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看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本义就是“知行合一”,即“实践与认识相统一”,这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工学结合,处理好工学矛盾”是相似的。

南宋大儒朱熹就持这种观点。他在《论语集注》中说:“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显然,朱熹也把“学而优”解释为“学有余力”,并认为“仕”与“学”同等重要。对此,北京大学一教授解释说,“学”是理论总结,“仕”是运用理论到实践。“学”可以增加“仕”的深度,“仕”可以增加“学”的广度。《论语集注》是南宋以来官方认定的权威版本,它的解释无疑是最正确的。

驸马

“驸马”是皇帝的女婿。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

其一。相传,楚汉相争时,每当两军交战时,刘邦便会专门坐在一辆由两人驾驭的马车上指挥战斗。马车上共有三个座位,刘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设两个座位,为车夫所坐,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马车,俨然现在的火车司机,一正一副。有一日,刘邦与项羽激战,刘邦大败,落荒而逃,项羽乘胜追击。此时,刘邦左右只剩下了两个车夫和十几名将士。不料,正马被乱箭射死,在这危急关头,副马顿生一计,他把自己的红袍脱下,与刘邦的黄袍对换了一下,让刘邦从马车上跳下来,自己继续挥舞马鞭,赶车向前方奔去。项羽的人马都把穿黄袍的当做刘邦,拼命追赶,当赶上马车时,车上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一件黄袍。原来副马早已跳车逃跑了。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记在心上,为了报答副马的救命之恩,便四处张贴皇榜寻找副马。找到后,官封都尉,刘邦还将小女儿许配于他,人称“副马都尉”,后因“副马”一词不雅,人们便将其改成“驸马都尉”。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皇婿的代称了。

其二,据历史记载,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驸马都尉本是汉代官职,是皇帝的近卫侍从官之一。这个官职从汉武帝时开始设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担任。史书记载,真正将公主的丈夫专称为“驸马”是魏晋以后。曹魏时的何晏,因为与公主结婚,所以凭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驸马都尉一职。还有晋代注《左传》的杜预娶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是司马懿的女婿。后来司马炎称帝,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授杜预为驸马。东晋的刘惔、桓温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驸马。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号,一律称“驸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职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称。

降半旗

“降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逝世或发生重大人员伤亡,通常都要把悬挂在旗杆上的国旗下降到距顶端1/3或一半处,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降半旗致哀的方式,据说是在1612年由英国海船“哈兹·伊斯”号首创的。哈兹·伊斯海船在北美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航道时,船长不幸遇难。为了表示对船长的敬意和哀悼,船员提议下半旗。后来,发生不幸事故的船只也都效仿,下半旗致哀的方式便逐渐流行开来。陆地上首先采用这种致哀方式的是英国,随后,其他国家相继仿效,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致哀方式。

孟婆汤

“孟婆汤”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古人信奉人是可以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转世前喝了孟婆汤就可以忘掉前世恩怨。“孟婆汤、孟婆汤,入口前世即可忘,前世恩仇前世罪,黄泉陌路孟婆汤。”这是我国民间发丧时经常唱的一首歌。从这首歌中不难发现,人们认为“孟婆汤”是一种遗忘药,喝了它之后,可以让人丧失记忆,忘却所有烦恼,忘掉所有爱恨情仇。

“孟婆汤”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汉朝有个姓孟的女子,从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经诵佛,后来入山修行。她平时食素,致力于劝人向善,不要杀生。她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设想未来,一直到八十一岁,还是处女之身,世人称她为“孟婆老奶”。上天看重她的为人和特点,任命孟婆负责去除投胎鬼魂的前世记忆,因为当时人间有知前世因者,往往会泄露天机。接任后孟婆常驻在地府的奈何桥边,她在池塘、溪流采集草药,熬制成如酒一般的有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的汤,即孟婆汤,服用后会立即丧失全部记忆。因此,孟婆汤也被叫做“迷魂汤”或“忘情水”。但凡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被押到孟婆所掌管的醚忘台灌孟婆汤,以忘却前世和地府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