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5
7204300000012

第12章 潼关内外(3)

安思义说:“你们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冷不丁遇到强敌,恐怕很难抵挡,不如先让军队驻扎到城里,提前作好防御,想出兵时,提前作好敌我对比,优势明显时再出兵。史思明如今在饶阳,距离此地不过二百里,昨晚已经给他报过信,估计明天一早前锋部队就会到,大部队会紧跟在后面,将军不可不防。”

李光弼点点头,说得不错。

李光弼也不食言,命人给安思义松绑,同时下令全军入城,严阵以待。

安思义说得果然不错,史思明果真来了。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前锋部队抵达常山城下,后面紧跟着大部队,总计二万余骑。

眼看敌人上门,李光弼立刻迎战,派五千步兵出东门迎敌。

然而,东门根本出不去。

史思明的骑兵正堵在东门口。

李光弼微微一笑,好,我让你堵门。

一挥手,五百弓弩手登城,再一挥手,万箭齐发。

箭雨下,史思明的骑兵往后退了退,但没有走远。

李光弼又一挥手,一千名弓弩手分成四队,四队各自瞄准,对着史思明的骑兵开始点射,一箭一个,两箭两个。

史思明受不了了,再这么下去,不用打,都成活靶子了。

史思明引军退到了大道以北,李光弼引着五千步兵列阵于大道以南,在阵脚四周,李光弼命士兵枪杆向内,枪尖向外,顿时形成寒光闪闪的枪阵,想要强行冲阵,除非你是少林铜人。

李光弼用枪阵把本方打造成无从下嘴的刺猬,同时让对方成了浑身是箭的刺猬,只要有骑兵出来挑战,李光弼没有二话,射!

不长时间,史思明的不少骑兵完成了从人到刺猬的转变。

战争陷入了僵局,史思明不敢造次,只能在原地等待本部步兵的增援。

史思明望眼欲穿的步兵到最后也没能出现,因为刚刚走到半路,他们就被李光弼包了饺子。

李光弼能包对方饺子,是因为他提前得到了消息,消息是心向政府的村民提供的。村民告诉李光弼,有五千步兵从饶阳出发一日一夜急行军一百七十里增援史思明,现在正在一个叫逢壁的地方休整。

哦,来得还挺快。

李光弼马上拨出步兵两千、骑兵两千迎着史思明援兵的方向急行军,任务只有一个:全部消灭。

四千兵马一路偃旗息鼓摸到了逢壁,机缘巧合,他们赶到时,对方正在吃饭。

天赐良机,不用可惜。

五千正在吃饭的士兵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顿居然是最后一顿。

五千士兵就这样消失,一个不剩。

史思明几乎与李光弼同时得到消息,顿时大惊失色,这仗没法打了,撤!

从这时起,史思明和李光弼耗上了,一耗就是四十多天。

尽管史思明首战失利,但打起仗来一样不含糊,很快他发现了李光弼的软肋:粮道。

李光弼率军远道而来,军中所需粮食必须通过粮道运送供应,这个软肋被史思明抓住了,史思明一下子就把李光弼的粮道给断了。

粮道断了,即使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常山城里本来就缺乏马草,这一断更是雪上加霜,饿急了的马连草席坐垫都吃了,没用多长时间,常山城的草席、坐垫全吃光了,再没有粮草,马只能绝食了。

李光弼无奈,只好派出五百辆马车前往附近的石邑城取马草,这下正中史思明下怀。

等的就是你的马车。

史思明派出兵马准备半路拦截运草马车。一照面,史思明的兵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李光弼太贼了,居然早有准备。

史思明的士兵看到,五百辆运草马车居然早有防备,马车上的车夫都穿着铠甲,而在五百辆马车周围还有一千名弓弩手护卫。整支运草队伍结成一个方阵向前推进,就像一只浑身带刺的刺猬,看上去很肥,就是无从下口。

在叛军士兵无可奈何目光的注视下,运草马车平安进入常山城,马草危机暂时度过。

运草士兵松了一口气,李光弼却眉头紧锁,四十多天对阵下来,李光弼意识到,仅靠现有兵力只能跟史思明相持,根本无法将之击败,要想把他击败,还得指望援军。

李光弼火速给郭子仪写了一封信,请求郭子仪带兵增援。

不久,郭子仪来了,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大军。两军会合到一起,人数达到了十余万,这下可以好好敲打一下史思明了。

天宝十五载四月十一日,郭子仪、李光弼率军打到了史思明驻军的九门城,人多了,就能干点霸道的事了,他不来,咱就上门打。

九门城南,双方开战。

这一战双方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郭李联军十余万人,史思明一方只有数万人,后者明显不支。

这时,对史思明一方致命的打击出现了,唐军阵中一位中郎将居然一箭射死了叛军大将李立节,这一箭吓破了整支叛军的胆。

叛军开始溃散,史思明收拢不住,只能落荒而逃,逃进赵郡暂时喘口气。

六天后,郭子仪和李光弼又来了,仅仅一天,赵郡城破。

遗憾的是,史思明于几天前已经离开了,并不在赵郡,而是又逃到了博陵。

李光弼不作调整,直接率军攻打博陵,他要把史思明打残。

李光弼整整围攻了十天,还是没有攻下来,这时他又遇到了老问题——缺粮。

眼看博陵一时无法攻下,李光弼只好引军退到恒阳(河北曲阳县),就地筹集粮草,解决大军吃饭问题。

短暂休整完毕,郭子仪、李光弼准备再次出击,这一次他们故意卖了一个破绽给史思明:数万唐军从恒阳启程前往常山城,后卫部队防守很松懈。

史思明以为是天赐良机,便集合数万残兵在后尾随,准备趁唐军不备发动偷袭。

然而,三天过去了,史思明一点机会都没有。

不仅没能偷袭成,反而他要经常接受唐军剽悍骑兵的骚扰,行军路上时不时就会窜出一股骑兵骚扰一阵,然后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群模糊的背影。

三天下来,史思明明白了,郭子仪、李光弼早有防备,算了,还是撤吧!

史思明率领部队后撤,却没有意识到郭子仪、李光弼等的就是这一天。

就在史思明后撤的路上,郭子仪、李光弼大军后队改前队,紧紧咬住了史思明的部队。

在沙河,郭李联军追上了史思明的部队,猝不及防的史思明又吃了一个大亏,再次溃败而去。

连续几仗,史思明都吃了大亏,心中只能暗暗叫苦,心想,这时如果能天降神兵该有多好啊。

神兵真的来了。

安禄山听说史思明在河北战事吃紧,便从洛阳派出了援军,援军与史思明的部队加到一起,总数达到五万,史思明又有了底气。

正巧,这时郭李联军回军前往恒阳,史思明便一路尾随,准备在恒阳寻找决战的机会。

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适合一般人,但不适合恒阳城下的史思明。

在恒阳城下,史思明作好了决战准备,可是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相反,郭子仪、李光弼一直在跟他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逗你玩”。

依靠深沟高垒优势,郭李联军与史思明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史思明进攻时,郭李联军便龟缩防守,反正墙高沟深,插了翅膀你也飞不进来;当史思明撤退时,郭李联军则出城尾随,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回。

另外,郭李联军还给史思明部队准备了特殊的礼物——白加黑,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不香:

所谓白片,就是白天在城墙上展示军威,不打你,先吓你;

所谓黑片,就是夜里派兵袭营,逢人就砍,连砍带吓,让你睡不着。

几天下来,郭子仪、李光弼相视一笑,该决战了!

天宝十五载五月二十九日,唐军与叛军决战于嘉山,战争从一开始就倒向了唐军一边,唐军兵多而且休整多日,叛军兵少而且夜不能寐,这样的仗没法打。

这一战,唐军斩首四万,生擒一千,叛军主将史思明失足坠马,头盔马靴不知去向,只能不顾风度披头散发赤脚逃亡。

史思明大营留守的士兵不知消息,误以为史思明已经阵亡,正不知所措时,便看见史思明拄着断了一半的枪杆深一脚浅一脚进了大营,留守士兵瞪大眼睛使劲看了看,没错,不是鬼,是人!

大军惨败,大营也待不下去了,史思明只好连夜集合残兵,逃往博陵。

刚进博陵一会儿,就听士兵奏报:李光弼又来了。

史思明叹口气,真是前世冤家。

李光弼将博陵团团围住,与此同时,唐军大胜的消息传遍了河北大地,这时又出现了令人振奋的一幕:河北十余郡百姓纷纷诛杀安禄山任命的太守,十余郡再次回归政府怀抱。

到此时,安禄山的南北通道又断了,想指望范阳根据地给洛阳供血,门都没有,即便有叛军单枪匹马想从政府军防区通过,多数也被擒获。

这是河北第二次出现有利于朝廷的棋局,第一次棋局由颜杲卿、颜真卿兄弟执子,这一次则是由郭子仪、李光弼联手打造。

(曲昌春注:在写郭李联军攻打史思明时,我一边写,一边乐,怎么越写越像中国电影里八路军打日本鬼子呢?八路军英勇无比、无所不能,日本鬼子萎缩到家、智商极低,这样的对比在我们小时候看着很过瘾,长大后才知道,原来电影里有一种手法叫艺术夸张。郭李联军与史思明的过招必定也经过了艺术夸张,我权且一写,你权且一看,就当是个乐。)

安禄山的烦恼

河北战报传到洛阳,安禄山的郁闷达到了顶点。

一直以来,他的梦想就是称帝,以为称帝之后就能过上美好生活。然而,事与愿违,称帝不到半年,烦心事一桩接着一桩,现在河北全境已经多数归顺政府,只剩下范阳几个郡苦苦支撑,这就是自己追求半天得到的结果吗?

我们说好的幸福呢?

郁闷的安禄山召来“中书侍郎”高尚、严庄,他要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

安禄山指着高尚、严庄骂道:“你们俩数年来都在鼓动我谋反,还说什么万无一失。现在怎么样,前面挡着潼关,几个月都打不过去,北面的道路也断了,唐军正从四面向我们包围,我现在有的不过汴、郑等几个州,你们说的万无一失又在哪里呢?你俩现在就从我眼前消失,以后也别来见我!”

高尚、严庄大气不敢出,只得灰溜溜退下。

几天过去了,高尚、严庄果真没敢出现在安禄山面前,他们怕安禄山急了,当场斩立决。

这时,安禄山的部将田乾真从潼关回洛阳奏事,顺便替严庄、高尚求情:“自古帝王开创大业,都是有胜有败,哪有一下就成功的。如今我们四周唐军虽多,但都是新招募的乌合之众,没有经过训练,怎能抵挡我们多年训练出的蓟北精兵,所以不足为虑。高尚、严庄都是辅佐陛下开国的元勋,一旦陛下连他们都抛弃了,那么诸将听说了,还不个个寒心。如果上下离心,臣就替陛下感到危险了。”

田乾真一席话打开了安禄山的心结,是啊,唐军虽多,可都是乌合之众,哪里挡得住我的范阳精兵。

安禄山转忧为喜,说道:“阿浩(田乾真小名),你还真懂我的心思!”

经过田乾真开导,安禄山的好心情持续了一段时间,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安禄山的忧虑又爬上心头:如今河北形势不妙,范阳危在旦夕,该不该放弃洛阳归保范阳呢?毕竟那里是自己的家啊!

安禄山犹豫再三,左右为难,就这么放弃洛阳,他舍不得,而不放弃洛阳,范阳又形势吃紧,如同鱼和熊掌,两个他都想要,而两个似乎又不能同时得到。

人生怎么这么多选择题啊?

向左走?向右走?

几米,你能告诉安禄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