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50超级大国
7219500000003

第3章 战国时代,金砖四国横空出世(2)

1914年,欧洲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一个是由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另一方是由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组成的协约国。随着战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双方都出现了疲态,开始处于僵持状态。此时冷眼旁观的美国,由于向协约国提供30亿美元贷款矛160亿美元出口物资,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可能血本无归。于是,在双方处于僵持对峙的时候,1917年,美国作为生力军,赤膊上阵,加入协约国阵营,使本来处于均势的双方,其力量对比向协约国严重倾斜。同盟国见大势已去,于1918年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通过这场战争,欧洲各国对美国这个美洲国家开始另眼相看,美国的地位陡然上升。

1929年发生了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大萧条给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经济大恐慌,工人的失业率大幅上升,农民也被迫放弃耕作。美国也受到大萧条的严重影响,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动了“百日新政”,使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并不能从根上本扭转经济颓势。就在美国一筹莫展的时候,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进攻波兰,英法两国于9月3日对德国宣战,而美国故伎重演,于9月5日发表《中立宣言》。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形成轴心国,作为“一战”的续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德意日三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质就是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对于这一点,在他们所签订的同盟条约中被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出来。在同盟条约中,三国约定:“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挽救了美国的经济。“二战”伊始,美国“韬光养晦”地保持中立;可是,1940年6月,德国占领法国,接着又向英国发起进攻后,使得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940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向反法西斯国家借出军火,并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租借法案》,美国可以“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物资,虽然不是现金交易,但是足可以让美国在账面上日进斗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给予美国海军以重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于12月18日对日宣战。就在美国对日宣战的同一天,作为日本的盟友,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美国也针锋相对地向德意两国宣战。至此,一直徘徊在“二战”之外的美国被拖入战争。

美国加入“二战”后,1944年,与各国一道结成了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打击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轴心国军事集团。在盟军的打击下,轴心国开始涣散,许多成员国退出轴心国组织,甚至反戈一击。在战场上,德国军队在东西两条战线上连连败退,最后把战火引向本土,最后以德国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就在“二战”结束的前夕,美国开始筹划战争结束后的事情。美国在“二战”的全过程中,除了珍珠港事件之外,基本土没有染过一丝的战火硝烟,而且“二战”使美国的所有工业都超负荷运转,刺激了经济的繁荣。与美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他参战国都饱受战争之苦,经济早已崩溃,都仰仗美国的支持。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养胖”的美国,此时元气大增,牛气十足,颐指气使地为自己筹划世界未来的格局。美国有这个实力,因为他是“二战”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债权人,财大气粗,其话语权的分量之重,没有哪个国家不敢不重视。1944年7月,作为世界最大的债权人,美国召集世界44个国家或政府的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达成《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12月27日,布雷顿森林会议再次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在美国主导下,各国达成《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使美国的主权货币——美元,取得了世界结算货币的地位,其他各国货币以美元为基准,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在黄金与美元之间也实行固定比价。

美国取得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后,又开始了谋取世界军事控制权的行动。为了让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美欧“友谊”能地久天长,1949年4月4日,美国与西欧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北约组织。建立北约的目的,是为了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相抗衡。

《公约》规定,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联合进行反击。

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有效维护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北约组织的成立,造成了与华约对抗的局面,并由此形成了有张力的稳定局面。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地位的争夺战中双双夺冠,但在经济地位上苏联逊美国一筹。

《周易》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书籍之一,有一卦象是“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在达到顶峰后,必然是盛极而衰。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二战”中的受害国,在经济复苏中渐渐崛起,相比之下,美国的经济竞争力日渐削弱,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主权货币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以主权国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经济的增长可以让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在世界地位上升高,反之则降低。美国经济的渐弱,使美元的坚挺度开始溶化。在美元信誉开始降低的情况下,各国开始抛售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随着黄金的大量外流,1971年,美国所储备的黄金已经支撑不起各国对美元的兑换,在挤兑之下,美国被迫宣布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机制。基于美国的这一举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针锋相对,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从1973年开始,美元的霸权地位被动摇,美国精心构筑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虽然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渐弱,但在北约中,其军事宗主的地位没有动摇。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随之华约解散。对抗了30年的老对手终于垮掉,使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似乎更加不可动摇。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苏联的解体,让欧洲国家解除了骨鲠在喉的威胁,终于可以放松地长吁一口气了。

美国成为了世界独一霸后,自然是兴高采烈得不可自己,但他没有想到,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使其失去了很多生命的意义。首先,美国借以表现自己军事实力的舞台——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失去了其存在价值。

虽然北约失去了价值,但美国不会让北约随华约一起解散的。价值是创造出来的,于是在美国的“创造”中,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在东扩中不断壮大。在美国雄心大发的时候,北约的元老——欧盟,异心萌生。1999年12月11日,在赫尔辛基欧盟首脑会议上制定出一个计划,到2003年之前,欧盟将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此举一出,一些非欧盟国家也表示愿意参加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面对这种情况,美国表现出极大的担扰,害怕北约根基就此发生动摇,于是警告欧盟“不要走得太远”。美国虽然对欧盟施加了压力,但现实的情况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欧盟内一些不愿亦步亦趋地随行于美国的国家,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2003年1月30日,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反对美国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采取单边军事行动。2月10日,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反对美国提出的北约向土耳其提供军事援助的要求。欧盟的行为让美国十分恼怒,它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使北约陷入了危机”。

虽然美国的控制权在世界上相对有所减弱,但其军事霸主的地位并没有被动摇。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流是追求和平,追求经济的增长,加强各国的合作与交流。非暴力的世界经济,不是美国的生存环境,它需要的是一个动乱的世界,只有在动乱的世界中才能大展身手。世界的发展方向恰恰与美国的愿望背道而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的强势地位受到挑战。美国在“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经过30年的穷奢极侈,已经被淘尽,到了不举债就难以维持的地步。在赤字、贸易逆差和失业率“三高”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状况开始恶化,次贷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给其脆弱的泡沫经济以致命一击。美国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其经济在“腹泻”与“便秘”的’交叉中,饱受“病痛”的折磨。对于美国糟糕的经济状况,2010年8月11日,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克特里考夫在彭博网站,不无悲哀地刊登了一篇文章——《美国已经破产,市场却浑然不知》。

美国面对于世界新的变化,仍执著地抱定“古老的节令”,沉睡在往昔独霸的辉煌中;而世界其他国家却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时的美国这个大块头,失去了曾经有过的智慧,在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世人展示他那发达得有些变态的“肌肉”。美国的衰弱是不争的事实,在此局势下,世界各国及国际性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开始反抗美国的压迫,与美国分庭抗礼。美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独霸世界的地位,他要用军事力量让世界各国知道,在自己生命中所燃烧的是灼人烈日,如果自己不高兴,可以让世间一切都干枯掉。

§§§第三节未来权力争夺战的宣言

苏联的解体虽然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其所引发的世界级“地震”,还是让人们始料未及。当“地震”过后,给世界秩序留下的是残缺的“废墟,,和失衡的张力,于是重建世界秩序成为当务之急。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超级大国,由其担当重建世界秩序的责任,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是,欧盟这个昔日的朋友,如今难有福同享;过去的同床异梦有了实现的可能。除了欧美之外,其他国家也在摩拳擦掌,联盟结派,欲在新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老欧洲各国结成了没有美国的联盟。他们不但政治联盟、经济联盟,而且更向前迈出了美国极不愿看到的一步,那就是军事联盟。虽然欧盟组建的快速反应部队只是用于成员国之间的联合自卫,与北约没有矛盾和冲突之处,但作为一个地区性军事集团,难免今后有反目成仇之虞。

在亚洲,除日本这个发达国家之外,还有中国、印度这两个大国;而俄罗斯虽然身处亚洲,但心有所属于欧洲,这种不伦不类的洲际身份,只能暂时把它排除在亚洲之外。在亚洲,中国虽无争霸之意,但难免他国有担虞之心;印度,作为一个文明古国,饱受外来的蹂躏,经过近150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47年迫使英国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级的大国,但不是强国,均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印度独立后,东施效颦,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可是“头欲动而身不行”,虽然有强国之梦,但总是纠缠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的对抗之中。亚洲的其他一些小国家,为了避免被大国的鼻息所扰动,结成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增强抵抗力。1998年12月,东盟第六次首脑会议通过了《河内宣言》、《河内行动纲领》和《大胆措施声明》三个文件,决定加快东盟自由贸易和东盟投资区的进程。除东盟外,亚洲还有一个以宗教为纽带结成的联盟,即阿拉伯国家联盟。“二战”结束后,联合国将没有国家的犹太人分配到中东地区建国,取名以色列。以色列在中东的建立,激起了阿拉伯各国的愤怒,于是出于各种原因,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五战五捷,虽然现在战火已息,但纷争未息。中东海湾地区是世界油库,凝结着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始终是国际社会的焦点。在这种焦点烧灼下,海湾地区成了火药桶,总是战乱不断。虽然同属一个宗教,但阿拉伯国家之间并没有因此而和睦,内乱频仍,让外来势力长驱直入。为此,2001年,阿盟第13次首脑会议发表了《安曼宣言》和最后声明,呼吁阿拉伯国家实现民族和解,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全面支持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三国收复领土和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