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北大人文合集(套装共3册)
72195200000004

第4章 禅——佛法要义 释义人生的佛学思想

佛学是千百年来亚洲地区最主要的宗教。实际上,由于传统观念和媒体的片面宣传,人们对于佛家弟子的看法也出现了极大的偏见。很多人都将佛家子弟概念化了,认为他们“死心眼”、“呆板”。但是实际上,心如止水只是佛学文化当中的一部分。在更多时候,佛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出家人为什么要剃发?和尚手中的念珠有什么玄机?禅师们不停敲响的木鱼有何含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1.“佛教四谛”指的是什么?

“谛”通俗来讲就是真谛,所谓“佛学四谛”,就是佛教的四个真谛,也可以理解为不变的真理,它们分别是“苦”、“集”、“灭”、“道”。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院认为,这“四谛”是佛教最核心的讲义,是佛教赖以阐述各种道理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佛教虽然属于外来宗教,但其教义对我们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当然,在不断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佛教也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因素,逐渐变得中国化、本土化。而要想了解中国佛教,同时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佛教四谛”。

苦谛:是佛家讲述的世间到处有“苦”的观点。自然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强大的生物大都要吸取和吞噬其他生命的能量。草木吸收雨露阳光和土壤中的养分,然后成长;食草动物啃食草木,茁壮自己的身体;食肉动物又将食草动物吃掉,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食肉动物死后又会变成腐尸,最后被微生物分解变回泥土。整个过程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痛苦(包括生物自身的生老病死),而这就组成了世界上的千万种苦,所以佛家将人世称为“苦海”,救人称为“度人”,修行称为“自度”。在佛家看来,按照整个过程的演变,苦谛又可以分为八个不同的阶段:

生苦,婴儿离开母体,必须依靠自己的身体才能使灵魂存在,并因此开始承受人世间的各种苦难;老苦,老去是一种痛苦,但谁也无法避免;病苦,人吃五谷杂粮,又要忍受各种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病毒侵袭,难免会生病;死苦,人生在世,注定是要死去的,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人之将死,对死亡的恐惧,对人世的留恋,都是无尽的苦痛);怨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难免会产生怨苦,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排解,会让人十分痛苦;离苦,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爱的人离去怎能不痛苦?即使是暂时分别也会让人潸然泪下,又何况难以避免的生死永隔;欲苦,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从对食物和温度的渴望开始,人的一生都在由欲望牵引,而那么多的欲望,如果不合理安排,痛苦就会随时降临;荫苦,人都会有亲人朋友,亲人朋友和我们心心相连,一旦他们遭遇痛苦,也会成为我们的痛苦。

集谛:是佛教用来阐述苦的产生的观点。佛家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因缘聚合”中。所谓“因缘聚合”,就是说在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任何事情的产生都会有原因,任何一个原因又必然会产生结果,而一个结果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或几个其他结果的原因,如此往复,生生不止。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循环,善恶相报”,而这个过程就是“因缘聚合”。它可能由人的意志来产生原因,但绝对不会由人的意志来发展结果。人想要得到期望的结果,遵循大道是唯一的选择,否则就会失去,就会迷茫,就会产生痛苦,这就是“集谛”。

灭谛:是佛家讲解如何将“苦”消除的论述。在佛教人士看来,人生处在不断的因果循环之中——制造了一个原因,就会在将来得到一个结果,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道如此,谁都无法避免。其实,人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就是因为人处在这个因果循环中无法自拔。如果想逃脱苦难,就需要跳出这个循环(佛家的说法是“轮回”)。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个循环呢?很简单,做善事,结善缘,得心安,享自在,最终达到一种不制造坏原因或只制造好原因的境界。这样一来,一旦了结以前制造的罪恶原因(佛家称“种”下的“孽缘”),就可以在将来没有报应或得到好的报应,而这也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道谛:道谛和灭谛没有明显的界定,它是一个从意识到行为的过程,佛家对于道谛的论述,实际上是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修佛方法。按照佛家的说法,道谛的修习可以分为八个方法,称为“八正道”,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一是“正见”,即形成修习的意识和目标;二是“正思维”,就是学习修行理论;三是“正语”,就是要学会正确地表示,以便和外界建立联系,验证修行成果;四是“正业”,即规范修习行为;五是“正命”,就是说修习者已经通晓了大道,了解了命运,但需要按照大道所示更加用心地规范自己;六是“正念”,就是回归系统理论的修习;七是“正定”,再回实践过程,用行动证明理论(在这一阶段修习者不应再被世间任何事物侵扰本心的平静);八是“正精神”,即成佛,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往复,逐渐洞察大道运行的奥秘。

北大著名教授金克木曾对“成佛”一说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佛只是一种心境的超脱,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处处都可以出现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他道出了佛家思想在现代的普世意义,以及佛家思想对于中华文化的贡献。“佛教四谛”被金克木先生认为是建立修身理论和实践的至上法则,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它必将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修习者通往光明大道。

2.佛教中的“大乘”与“小乘”有什么不同之处?

“乘”就是“道路”、“方法”的意思,“大乘”和“小乘”的区别也正在于此。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各派佛教同本同源,最早只有一支,它起源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到了公元前1世纪,一些新兴教众不满传统佛教“一人一教”的修行,提出“普度众生”的思想,佛教因此出现分裂。为了和传统佛教相区分,新兴的佛教以大乘佛教自称,并将传统佛教称为小乘佛教。虽然这一称呼被传统佛教所不容,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说法还是就此流传了下来。小乘佛教确立了自己的思想之后,随即开始了广泛传播,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东南亚各国、还有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小乘佛教传入,而后来受小乘佛教的影响,大乘佛教也开始传播自己的思想,但二者的观点一直有所不同,因此小乘和大乘的说法也就一直存在。总体来讲,小乘佛教的影响要高于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对创始人释迦牟尼(即乔达摩·悉达多成佛后的称呼,被信众尊称为“佛陀”,民间的叫法是“佛祖”)的看法上。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只是一个道德崇高的导师,是一位智者,一位参破红尘的佛学先师,但大乘佛教却认为释迦牟尼无所不能,不但具有无边的法力,而且还对世间万事先知先觉,已经出离了人类的范畴。此外,大乘佛教又将时间分为前世、今生、来世,称为“三世”;将空间分为东上、东下、南上、南下、西上、西下、北上、北下、上、下,称为“十方”,认为除了释迦牟尼外,这“三世十方”中还有很多佛。

其次,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修习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小乘佛教讲求“三学”和“八正道(见上节)”,“三学”即“戒”、“定”、“慧”,而且是由戒入定,再由定入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修习过程。其中,戒又分为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撒谎、戒饮酒),八戒(除五戒外还包括素衣素容、简居静处、正午后禁食),十戒(八戒加上嫁娶、聚财),具足戒(男僧二百五十条,女尼三百四十八条,无法全部列出)。其中,五戒为俗家弟子戒条,八戒为俗家弟子每月必须修够六天的戒条,十戒是男女沙弥(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教条,具足戒是正式僧尼的戒条;定称为禅定,小乘佛教有四禅,大乘佛教有大禅九种、小禅一百零八种,都是从低到高的修习过程;慧就是智慧,佛教称“增上慧学”,是佛学最高境界,是一种摒弃一切杂念,无欲无求的境界。

大乘佛教除了小乘佛教需要修行的“三学”和“八正道”之外,还需要修行“菩萨行”,其中主要修行的有“六度”和“四摄”。菩萨是大乘佛教对佛学的创新。小乘佛教推崇的佛,只度己不度人,或者人不求他他不度。但大乘佛教推崇的菩萨不光度己,而且度人,是释迦牟尼成佛前的修习状态,因此大乘佛教不主张在寺庙内修行,而主张在家或游学修行。为了和小乘佛教加以区分,大乘佛教将戒条称为“菩萨戒”,又将修行称为“菩萨行”,并具体细分为“六度”和“四摄”,并称为“十行”。其中“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其中,“六度”是自度的阶段,“四摄”则是度人和自度的阶段。

北大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认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实际上可以说是先期佛教和后期佛教,或者称为传统佛教和新兴佛教。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度人和自度——小乘佛教只求自度,极少度人;大乘佛教则在自度的同时竭力度人,以度人为功德,并认为这也是自度的一种。实际上,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是一种宗教意识上的境界高低。

3.“阿弥陀佛”的由来

“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即功德圆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佛”的意思是“开悟的人”、“洞悉大道的人”、“凡事都可以先察先觉的人”。按照佛教的说法,佛不在天上,不在地下,也不在人间,在每个人的心里。因此,佛是达到某种境界者的通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信仰,是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并达到的。

“阿弥陀佛”也称“阿弥多佛”、“阿弭跢佛”或“阿弭亸佛”等,佛教弟子认为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这个佛名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我们的汉语言中原本没有“阿弥陀佛”这个词汇,包括“佛”这个字,也是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才出现的。北大著名国学讲师梁启超先生曾经指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之一,就在于它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佛学研究十八篇》)。

对于“阿弥陀佛”的具体说法,各家佛教流派观点并不一致:大乘佛教认为“阿弥陀佛”是“他方佛”,即存在于“十方三世”中的佛,是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的;日本佛教则认为“阿弥陀佛”就是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牟尼的法身;藏传佛教则认为班禅喇嘛就是阿弥陀佛的真实化身。但可以肯定的是,“阿弥陀佛”是佛家所推崇的高位阶佛,是所有佛家弟子共同敬仰的佛。

在佛家著作《无量寿经》中记载道,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名叫“法藏比丘”,他听到了“自在王佛”(当时主持人世的佛)的学说,非常欢喜,认为这是人间大道。为了修习佛法,法藏比丘放弃了国王的身份,拜到自在王佛门下为徒,一心只想修得正果,成为佛家圣贤。在自在王佛的指引下,法藏比丘历经磨难,积下无数功德,终于得偿所愿,被自在王佛赐名“阿弥陀佛”,并得到一处净土栖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远离一切烦扰忧愁,享受无尽的幸福安乐(至今这也是众多佛门弟子修行的目标)。后来,阿弥陀佛又得到“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陪侍左右,一同度化众生前往西方极乐,而佛门弟子也因此将他们合称为“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许下四十八个愿望,这是他能够成佛的根本,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愿望,才使他产生了经历磨难的决心和勇气。这四十八个愿望,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佛家四十八愿”。

第一愿,在我国土中,仍有地狱、恶鬼、畜生这“三恶道”存在,我不成佛。

第二愿,我国民中有死后轮回仍堕入三恶道,我不成佛。

第三愿,我国民中有不具金色身(指功德圆满)者,我不成佛。

第四愿,我国土中有不平等现象,我不成佛。

第五愿,我国民中有不识因缘者,我不成佛。

第六愿,我国民中有不具天眼者,我不成佛。

第七愿,我国民中有不具天耳者,我不成佛。

第八愿,我国民中有不能为他人着想者,我不成佛。

第九愿,我国民中有不具神足者,我不成佛。

第十愿,我国民中有妄想、贪婪者,我不成佛。

第十一愿,我国民中有不理佛道者,我不成佛。

第十二愿,如果不能度化众生,我不成佛。

第十三愿,我国民中有寿命短者,我不成佛。

第十四愿,我国民中有不能享受幸福者,我不成佛。

第十五愿,我国民中有寿命短、不能享受幸福者,我不成佛。

第十六愿,我国民中有不善良者,我不成佛。

第十七愿,十方三世诸佛有一佛对我不认可,我不成佛。

第十八愿,我国民中有不向往极乐世界者,我不成佛。

第十九愿,凡诚心修习佛法者,临死时我必和诸位菩萨(指修行有成的佛家弟子,但位阶仍在佛之下,即功德不够)亲临送行,否则我不成佛。

第二十愿,如果不能让诚心修习佛法的人如愿,我不成佛。

第二十一愿,我国民中有功德不圆满者,我不成佛。

第二十二愿,我国土中的外来者不能洞察佛道,我不成佛。

第二十三愿,我国土中的外来者不勤奋侍佛,我不成佛。

第二十四愿,如果我不能满足外来者的需求,我不成佛。

第二十五愿,我国土中菩萨不能将诸佛智慧掌握,我不成佛。

第二十六愿,我国土中菩萨不具备金刚力士那样的色相,我不成佛。

第二十七愿,我国土中的万事万物不能达到难以名状的美妙,我不成佛。

第二十八愿,我国土中菩萨有未见证我成佛经历者,我不成佛。

第二十九愿,我国土中菩萨有不善讲经和辩论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愿,我国土中有菩萨功德有限,不能达到无量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一愿,如果我的国土不能清净无垢,明亮得可以照见自己的色相,我不成佛。

第三十二愿,我国土中的万事万物如果不能都遵从佛法,使佛祖、菩萨乐见,我不成佛。

第三十三愿,如果不能以度化众生为乐,我不成佛。

第三十四愿,如果国民不能理解我所传播的佛法,我不成佛。

第三十五愿,我国民中有女子信奉佛法,转生仍为女儿身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六愿,凡信奉我所传播佛道的菩萨,转世后不能成佛,我不成佛。

第三十七愿,如果信奉我的人不能得到他人尊重,我不成佛。

第三十八愿,我国民中有花费心思在衣物和容颜上者,我不成佛。

第三十九愿,我国民中有不能享极乐者,我不成佛。

第四十愿,国土中的菩萨如果不能随心而见十方三世中的诸佛,我不成佛。

第四十一愿,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道而不能有所进境,我不成佛。

第四十二愿,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道而不能始终保持“禅定”,我不成佛。

第四十三愿,国土以外的菩萨,尊崇我的佛道却在死后不能投生富贵人家,我不成佛。

第四十四愿,如果国土以外的佛家弟子信奉我的佛道,不能欢欣鼓舞,并最终修行成为菩萨,我不成佛。

第四十五愿,如果国土以外的佛家弟子信奉我的佛法,不能见到十方三世诸佛,并最终成佛,我不成佛。

第四十六愿,如果我国菩萨不能随心参透佛法,我不成佛。

第四十七愿,如果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法,却不能进阶成佛,我不成佛。

第四十八愿,如果国土以外的菩萨信奉我的佛法,在成佛后仍然勤勉侍佛,却退回成为菩萨,我不成佛。

因为有了这四十八愿,佛家弟子才有了成为菩萨和佛的途径,即通过“阿弥陀佛”的指引和度化。此外,佛家弟子在诵经时常在“阿弥陀佛”前加上“南无”二字,合念“南无阿弥陀佛”,实际上就是在表明自己信奉“阿弥陀佛”的佛法,追随他的教诲,想要借由他的佛法修得菩萨位阶,并最终成佛。

4.佛家有哪“三宝”?

佛家三宝指的是“佛、法、僧”,即佛祖、佛法和僧侣,修行者可以按照僧侣的戒条入佛门,按照佛法的戒条洞察佛道,按照佛祖的榜样不断进步。这样的三条规则,自然可以称为“三宝”。汤一介教授认为,“佛家三宝”是佛教教授和修行佛学的核心所在。

唐朝佛学大师六祖慧能曾对佛徒做出指引,表示佛宝是自性觉,法宝是自性正,僧宝是自性净,也就是一个悟的过程。因此,佛家三宝也有觉、正、净的说法。按照慧能大师的说法,进入佛门叫作“皈依佛门”。“皈”的意思同“归”,即回归,“皈依佛门”就是从某个地方回归到佛门。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慧能大师讲的“皈依”,是指心境上的皈依,即达到他所说的“觉、正、净”。与之相对的就是人们在尘世间的“迷、邪、染”,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浸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和认知,然后心性变得邪恶,最终迷失本性,陷入苦海之中无法自拔。所以,只有认清了“迷、邪、染”,才能回归“觉、正、净”,然后由“僧”得“法”,借“法”成“佛”,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门。

佛宝,分为佛身和佛德。其中,佛身是指已经修得正果的人,他一切功德都已经圆满,六度也已经修完,可以据此度化众生,也可以借由众生自度。他的三种化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和应化身。法身指的是修习者明心见性的依据,实际上就是一些法则,这些法则是修习者建立认知的根本,是佛学思想的精髓,不会随意发生变化,修习者可以安心据此修行;报身就是完成了很多好事,结下了很多善缘之后,得享福禄的化身;应化身是一种高超的境界,可以让修习者在一切因缘中安然自得,并从中看到佛法的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法身以外都是虚无的心灵境界,无法具体把握,但修习者一旦洞悉大道,万物将尽在掌握之中。佛德指的是一种无所不能、无所畏惧、心灵通神的表现,共分为智德、断德、恩德。其中,智德就是指智慧圆满;断德是指消除了一切尘世烦扰;恩德是指想要度化众生。

法宝,指所有开悟的佛陀的教化,是指引修习者前行的“明灯”,同样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佛法高远,是一切尘世烦扰的克星,是消除邪恶、匡扶佛法的利器;其次是三十七种具体的修行方法,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等;最后是八万四千个法门,实际上“八万四千”是一个虚数,意思是人世间的烦扰变化无常,修习者必须随机应变。这种能力在开悟前需要坚持和忍耐,而一旦养成习惯,迟早都会开悟,到时候就可以享受心境的超脱了。

僧宝,按照佛教的说法,僧宝被称为“如实修行的沙门”。沙门其实就是出家修行的僧侣,“如实修行”就是能够按照佛法修行。也就是说,能够按照佛法修行的僧侣,都可以称之为“僧宝”。而按照小乘佛教的教义,僧宝除了如实修行外,还需要放下一切尘缘,抛开所有邪念,并时刻将善念寄存心头,随时做好度人的准备。僧宝可以具体分为三个进阶,分别为义僧、贤圣僧和福田僧。其中,义僧是指在世间推行佛法的人,已经具备了相当高超的境界。他们根据众生的机缘而将之度化和自度,最终修得无差别心、无嫉妒心、无执着心、无侥幸心;贤圣僧是指已经开悟的僧侣,在小乘佛教里属于初级佛陀,在大乘佛教里是已经修完“六度”的菩萨,已经可以在度人和自度中自如来去了。福田僧是指一般僧侣,也可以被认为是刚入门的僧侣。这些修习者虽然没有开悟,但他们同样可以荫庇终生,广种福田,故称福田僧。

此外,民间也有传言,认为佛家三宝为“钵盂、经书、念珠”。因为据说这三样东西是当年释迦牟尼曾经用过的,从佛教传入我国以来一直代代相传,被视为佛祖信物。据北大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考证,这三样东西确实可能是我国佛教领袖的传承信物,但即使属实,它们也不过是一种权威和正统的象征,而且“三宝”的说法也并不被佛教本身接受。事实上,一个宗教的传承如果只靠三样具体的物品,那么这个宗教也不可能传承数千年之久,所以,它的精神文化才是根本,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价值。

5.如何理解“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殿”是根据佛家“三宝”演化而来的,既然佛家三宝是佛、法、僧,那么三宝殿指的就是佛殿、法殿和僧殿。其中,佛殿具体指的就是大雄宝殿,法殿则是鲜为人知的藏经阁,而僧殿一般是僧房的统称。

寺庙内最忌喧嚣烦扰,即使是外来访客也必须低声细语,而僧侣碰面时以手势作礼,对待客人也一样。如果不是终日萦绕的香烟和禅房深处的木鱼声,甚至会让人觉得寺庙中已经空无一人。唐朝诗人常建曾在他的诗中写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写的就是这般景致。

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翟鸿燊先生介绍,佛门是清静严肃之地,除去晨钟暮鼓,就是诵经答禅。僧众每天早课领受经文,而后回到禅房独自修行,没有其他的事情是不能随便走动的,不要说去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即使是普通的僧侣之间,如果不是进行禅法探讨,也不能随意互访。当然,如果僧侣在参禅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到一些资深僧侣的房中求教;如果仍然得不出答案,可以到大雄宝殿的当班禅师处求教;如果还是没有答案,就只能由禅师去藏经阁向长老求教了。

所以,无论是僧人互访,还是到大雄宝殿和藏经阁,都必须是求教禅法才能走动,而这也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由来。后来经过民间传播,“无事不登三宝殿”开始用来形容人们上门求助的行为,而且通常是由求助者说出口。这么说,一方面表示对方府第的庄严高贵,有戴高帽的意味,同时也表明自己是有事相求,不是来闲聊作客,希望对方做好心理准备。

6.佛家为什么把世界分为大千世界和红尘世界?

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感叹,实际上“大千世界”也是佛教的用语。据北大教授张岱年介绍,佛家将世界视为时间和空间的交集,“世”指的是时间的变化流转;“界”则是指空间的大小。在佛教人士看来,宇宙中有无数个空间和时间的交集,也就是有无数个世界存在。

其他的世界都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相同,天空由日月光照组成,地面则以须弥山为中心,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划分,有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天空地面组成一个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这就是宇宙中各个世界的组成及体系。因此,大千世界的全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思想对整个宇宙的基本认识,也是佛法需要普及的全部范围。

红尘世界则是佛家眼中的繁华人世,一般指人口聚集的地方,以城市居多。但是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班固的诗句中,后来我国佛教弟子开始引用,指代人世间繁华的都市生活。其中,“红”是指红色的城市布景,比如娶妻生子、欢庆佳节、宫廷幔帐,以及妓院布景等等,所以佛家认为红色在世间万物中代表人的活动,也就将之延伸为人的颜色;而“尘”的概念则更加形象,因为古时植被覆盖比较广泛,尘土的造成通常都是因为人类活动,因此,佛家将人世称为“尘世”。综合佛家对人世定义的“形色”概念,形为尘,色为红,人世就被称为“红尘”了。

佛家讲看破红尘,实际上就是要放下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追求,然后把目光从尘世中解脱出来,认清我只是世间万物的一小部分,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最终修得超脱境界,心怀大千世界,致力于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功德圆满后,便可脱离六道轮回,修成正果,永享康乐。

7.药师佛是何许“佛”也?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被佛教弟子称为药师如来、大医王佛和十二愿王等,左右陪侍为日光普照陪侍和月光普照陪侍。因为有求必应,药师佛也被称为“满愿王”,在民间很受欢迎,而我国民间也因此有药王菩萨的传说。实际上,在佛教当中也确实有药王菩萨,但药师佛和药王菩萨却不能混为一谈。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考证,药王菩萨和药师佛并没有关系,他们是佛陀(即释迦牟尼佛)一脉的,本为兄弟二人,兄为星宿光,弟为电光明。因为奉持阿弥陀佛法戒,制药救人,最终修得菩萨位阶,兄为药王菩萨,弟为药上菩萨。有时他们也替代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侍立佛陀左右。佛陀曾对弥勒佛说,此二位菩萨会在来世成佛,兄为净眼如来,弟为净藏如来。

按照佛教经文的说法,如果有人因为疾病而命不久矣,他的亲人守在其身边,虔诚供奉祭拜药师佛,诵读《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点燃佛灯四十九盏,再挂五色彩幡四十九天,那么他的生命便可以延续。和“十方三世”诸佛一样,药师佛在修习菩萨行时,也曾许下十二个愿望,要为终生解除疾苦,超出轮回,得享美满欢乐,而他本身也因此成佛,得报“净琉璃世界”栖身。佛家称药师佛的十二个愿望为“十二大愿”,也有佛家弟子称其为“十二上愿”。

第一大愿,愿我成佛后光明万丈,普照众生,使万事万物得享安乐,并让万物如我一样有情有义。

第二大愿,愿我成佛后形象如琉璃一样光明流彻,愿我的功德像天地一样巍巍荡荡,使万物各安其命,各享其乐。

第三大愿,愿我成佛后拥有无尽的佛法智慧,不使众生的索求得不到满足。

第四大愿,愿我成佛后以佛法行事,不因私情、妄念有所偏失。

第五大愿,愿我成佛后情义满怀,凡信奉我的佛道,都可以志趣高雅、心神安宁。

第六大愿,愿我成佛后,不论信徒的资质多么低劣,都可以习得佛法、得享安乐。

第七大愿,愿我成佛后,无论信徒的境遇多么悲苦,都可以免受疾病侵扰。

第八大愿,愿我成佛后,所有信徒都可以在来世修得男儿身。

第九大愿,愿我成佛后,所有人都可以信奉佛法。

第十大愿,愿我成佛后,时间的一切悲苦、冤屈、肮脏、龌龊都可以一并解除。

第十一大愿,愿我成佛后,所有因温饱造下孽障的人,一旦诚心信奉我的佛法,我都会接受他们,满足他们的温饱需求,然后帮助他们皈依佛法。

第十二大愿,愿我成佛后,无论信徒出身多么贫贱,境遇多么恶劣,只要信奉我的佛法,都可以得偿所愿,幸福美满。

此外,药师佛还有“药师七佛”的说法,即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和药师琉璃光如来。但我国唐朝佛学大师玄奘法师在相关译文中,只说明药师佛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并没有提及其余六佛。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楼宇烈先生研究认为,“药师七佛”中的前六位佛,只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化身,所谓药师七佛也只是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别称。而由于药师佛是经佛陀(即释迦牟尼佛)点化成佛,也有佛家流派将佛陀和“药师七佛”合称为“药师八佛”。

8.什么是佛家的“十二因缘”?

佛家弟子的修习方法大体一致,即循序渐进、往复循环,修完一个境界,再上升到更高的境界。等到整个循环修习完毕,再从头开始修习,但此时修习者对佛法的认识和解读已经大有进境。不过,虽然大体方法一致,但佛家对于修习阶段的划定却有所不同,其中“十二因缘”是一个比较主流的分法,就是将佛家整个修为的过程分为十二个阶段,然后逐个阶段地修行。因为佛家将一切都看作是因缘而生,所以能够进阶也被视为修习者的一种缘分,因此称这十二个阶段称为“十二因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指出,虽然佛家的“十二因缘”是一个循环链条,但仍然可以根据进境的高低将其列举出来。

第一因缘,无明。无明泛指一切不明缘由的烦恼和忧愁,这些烦恼忧愁的根源,就是因为对世间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不明白。而所谓开悟的过程,也就是修习者洞悉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过程,这也是佛家弟子修习的起点和最终归所。每一个佛家弟子,可能对某事某物有所心得,但悟得大道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对有限的事物有所心得,而对于诸多烦扰的根源仍然无法明晓,这就是无明之苦。

第二因缘,行。“行”也被佛教称为业行,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善行,二是恶行。但“行”更重要的阐述意义却在于“因果”,比如我们现在遇到的事,就是以前所作所为的结果;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又会成为将来所遇事情的原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业报”。佛家有云:不求无过,但求无愧。可见人们行事的准则关键在于善与恶——善行得善果,恶行自然会得恶果。

第三因缘,识。“识”其实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即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便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依据。人在出生之后或者说在母体中就会形成意识,比如对饥饿、寒冷的排斥,对温暖和食物的向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意识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那么,这个意识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我们就会遇到无尽的麻烦,进而产生很多忧愁。

第四因缘,名色。“名色”分别指两样东西,即心和物。心(名)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物(色)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或道理。这里需要引入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概念,此二者必须相互依存,才能让我们的理论越来越完善,让我们对事物的解读越来越精准,否则我们就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也就是说,我们坚信的理论必须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否则即使再美好,也只是海市蜃楼。

第五因缘,六入。“六入”是可以为我们提供外界感知的器官,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和神经意识(喜怒哀乐),这六种器官也将我们和尘世间的一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声、香、味、触、法,佛家称之为“六尘”。

第六因缘,触。“触”可以解释为接触,就是学习和教导的过程,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都是“触”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只要修习意念坚定,那么即使是他所厌恶的,也可以学为己用,最终成为自己所期待成为的那种人。

第七因缘,受。“受”是一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可以解释为心领神会。例如,我们把东西吃到了嘴里,色香味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吸收食物的营养。但在实际生活和修习过程中,这个道理却经常被忽视,因此佛家认为需要加以修炼。

第八因缘,爱。“爱”也是一个戒除迷恋的过程。我们的六根接受世间的六尘,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心生厌恶,比如厌恶生病时对身体有益的药物,喜欢别人吹捧的假话。世间让人产生妄念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修习者只要一时不注意,就会因“爱”而失去判断能力。所以佛家指出,修习者的意念,要像“木人看花鸟”一样,本身无念,才能做到心中有“爱”。范仲淹讲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与这个境界相通,也只有具备这样的境界,才能做到不贪恋、不发怒、不愚昧。

第九因缘,取。如果说爱是一个戒除迷恋的过程,那么取就是一个选择和吸收的过程。佛家讲万相皆空,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取,而是一个由认清到取用的过程。比如说食物,佛家虽然也认为肉食更加美味,但由于不能杀生的禁戒使他们不能享用肉食,而佛家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味食物的追求。在经过细心的钻研之后,佛家的厨师利用素食材料同样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而且对于极乐世界的向往,也是需要佛家弟子生执着之心的,不过在确定这个目标之前,必须要有一个理性的、客观的、合理的认识。

第十因缘,有。这里的“有”是一种基于佛法认可的喜欢,是得享“爱”和“取”进境之后的所得。事实上,对于“极乐世界”的向往,也是一种欲求,可能生执着心、生嫉妒心、生差别心。这就要求修习者将“爱”和“取”的关系处理好,不可停滞不前,也不能盲目妄进。佛家思想认为,“放下即是得到,适应环境就是改变环境”,因此可以说,佛家思想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得到,而轻视物质层面的得到,这也就是佛家对于得到和失去的理解。

第十一因缘,生。人之为人,能失去的最大、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生命;而能得到的最大、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新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新来过,但是人的心境却可以通过思想认识的转变而得到新生。佛家也将新生的阐述延伸到了前世今生,以鼓励弟子安心修行,即使今生无法开悟,死后或者来世也可以修成正果。

第十二因缘,老死。“老死”是每个人所不愿见的,但这是一种不容更改的客观规律,所以作为世人,接受是唯一的选择,不同的只是接受者的态度。所以佛家修习者的最高境界被定义为死亡,只有坦然面对死亡,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才能在来世由僧侣达到菩萨的位阶,从菩萨达到佛的位阶。佛家对这种境界也有特定的称谓——“涅槃”,即达到大知大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境界。

9.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指出,“六道轮回”的说法最早源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后来被佛教吸收并传入我国,所以在此之前,我国是没有“轮回”这一说法的。“六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善道和恶道。善道分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恶道分为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合称“六道”。其中,阿修罗是一个好勇斗狠的形象,身处阿修罗道所受苦难比人道还要严重,因此也可以将其归为恶道。虽然有些佛教分派也认为六道分为两善道和四恶道,但这一观点不是主流。不过,佛教关于“六道轮回”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因为修习者都是身处人道,所以如果持“五戒”,就可以在来生继续为人,这是一种不进不退的修为;如果持“十戒”,就可以在来生升入天道,也就是上升了一道;在天道继续修为,就可以跳出“六道轮回”,永登极乐;但是如果连“五戒”都不持,那么人就会在来生堕入阿修罗道;在阿修罗道仍不持戒便会堕入畜生道,直至堕入地狱道,而最严重的莫过于打入地狱道永不得超生。

天道,这一道中,修习者所享受的福禄是优于人道的,既可以免去“生老病死”之苦,又可以接近功德圆满。但是,这一道又是充满诱惑的,其中有很多都是前五道轮回中所没有的。因此,修习者在这道轮回中一旦生出享乐之心,他之前积下的功德都会被享尽,从而必须进入最底层的“地狱道”重新开始修行,而他所有的记忆都会消失,可见天道是修行者至为关键的一道。可以说,天道虽然是六道中的最高一道,但同时也是对修习者考验最大的一道,因此佛家有“求生于净土,不求生于乐土”的说法。

人道,人道的“生老病死”之苦是修习者必须承受的,经历“老病死”三苦时,由于人的记忆已经发展成熟,都会有所体悟,但“生”之苦的记忆却一片空白。事实上,生命的孕育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精子进入母体以后,数以亿万计的精子中只有一个可以顺利成活,其他全部面临死亡,而在身体形成的过程中,婴儿所承受的痛苦更加深重。虽然无法得知,但我们可以想象,身体器官哪怕是受到很小的刺激,也会疼得撕心裂肺,何况是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出生时所受的痛苦就更大了,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一个新生婴儿随时都有可能毙命,而这也是佛家思想中珍爱生命(不杀生)思想的由来。由于任何一个生命的产生都是极复杂和痛苦的,所以剥夺其生存权自然就是一种恶行。

阿修罗道,“修罗”指的是一种天神,形象威武、智慧无边、武力超凡,但“阿”意思是“不”,所以阿修罗是一种与修罗完全相反的存在。阿修罗虽然福报很大,本心也很善良,又被分在“三善道”,但男阿修罗的脾气非常暴躁,好勇斗狠,是佛家所忌讳的“嗔戒”典型;女阿修罗生得很漂亮,容易迷惑众生,阻止修行者积累功德,虽然其本意不想如此,但同样有罪。因此,阿修罗的一生难得欢乐,又因为他们不修功德,死后也通常会堕入下一道轮回。

畜生道,畜生所受的苦显而易见,野生动物在面临饥饿、寒冷、伤病的困扰的同时,还要时刻担心被吃掉;家中驯养的动物则要受尽奴役,并遭受被宰杀取肉、取毛皮等惨痛。此外,动物大多也是无智慧可言的,因此它们也不懂修行,多数只能生生世世为畜生身。只能等到其为人时犯下的罪恶都还清,并在为畜生时逐渐积累足够的善行后,才可能重新转世为人。但动物所积累的善行,基本都是无心而为,又很容易因为恶行而消解,所以一旦堕入畜生道,就很难超脱。

饿鬼道,饿鬼道虽然承受的痛苦要比畜生道深重很多,但他们却可以拥有智慧,因此在恶行报应之后,可以比较容易地升入畜生道。按照佛教的说法,地狱道的众生由于被关押着,世人是不得见的,但恶鬼却四处游荡,其中一些也会来到人间,因此经过相关修为的人可以看到它们。我国古老的“茅山术”,传说中就是专门用来和这类恶鬼打交道的。

地狱道,这一道是苦难最为深重的,终生无智慧、无福禄,只能不断受苦。总体来说,地狱共分为四大热狱、四大寒狱、近边地狱和孤独地狱,按照不同的佛家派别的理论,还有八大地狱、一百三十六大地狱和六万四千地狱之说,等等。在地狱中,众生会遭受各种极致的痛苦,却因为报应没有结束而无法死去,是真正的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10.“八戒”是如何成为“佛教巨星”的?

北大哲学(宗教)系教授何怀宏认为,佛家弟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居家修行,另一类是出家修行。除此之外,对他们加以区分的标准,就是持守戒条的多少。按照传入我国的大乘佛教思想,凡一心皈依佛门的人都可以称为佛门弟子,但修习者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戒条。比如居家修行的佛门弟子,统称为居士,只要皈依了“三宝”,持守佛门“五戒”即可。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这是成为俗家佛门弟子最低的标准。如果修习者认为自己已经可以随心持守“五戒”了,还可以提高一个层次,即持守“佛门八戒”,也就是除了上述“五戒”之外,还需要“戒香华”(素衣素容)、“戒高广大床”(简居静处)、“戒非时食”(正午后禁食),统称“八戒”,也是俗家佛门弟子的最高戒条。这一戒条属于“选戒”,每月只要修够六天即可,而这也成为一些佛门弟子被赶出佛门后仍然得以修行的原因。

至于“八戒”一词成为民间流传最广的佛教用语,还要感谢明朝的一代文豪吴承恩先生——他在《西游记》中设计了一个性格独特、寓意鲜明的“八戒”角色,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猪八戒。猪八戒的俗家名字叫猪刚鬣(“鬣”音同“列”),此人原本是天界玉皇大帝麾下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嫦娥被贬到人间修行,又稀里糊涂地投了猪胎,因此落得个半人半猪的身形。后来被孙悟空收伏,共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可猪八戒的性格除了温和、善良以外,还有懒惰和好色的缺点。但既然是佛家弟子,就必须要持守戒条,因此唐僧在为他取名“悟能”之外,还取了个“八戒”的别名——寓意他信佛不够虔诚,时而受戒,时而又不受戒,就好像俗家佛门弟子持守的“八戒”那样,只是每月修习六天。

对于出家弟子来说,持守“八戒”就足够了,但猪八戒已经皈依佛门,唐僧却依旧将他称为“八戒”,实际上有一种警示和调侃的成分。唐僧希望以此来激励猪八戒一心向佛,摒除杂念,早日修得正果。但是猪八戒却好像并未明白唐僧的良苦用心,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仍然偷懒、贪吃、好色。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行为举止与其相似的人也经常被人联想到“猪八戒”,此后民间还出现了一些与猪八戒相关的谚语,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吃败仗——倒打一耙”等。而在后世进行的艺术形象创作中,猪八戒的形象也多有发展,以至于“八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实际上,出家修行的佛门弟子和居家修行的佛门弟子所持守戒条是不同的,出家修行的佛门弟子最低阶层的是沙弥和沙弥尼,即俗称的小和尚和小尼姑。我们可以将这类佛门弟子简单地理解为预备僧人(年龄在七岁到二十岁之间),持守佛门“十戒”(即俗家佛门弟子的“八戒”上再加两戒,分别为“戒敛财”和“戒嫁娶”)。“十戒”修得圆满后,修习者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沙弥成为比丘,也叫“勤策男”,俗称和尚;沙弥尼称为比丘尼,也叫“勤策女”,俗称尼姑。和尚及尼姑持守的戒条称为“具足戒”,和尚共二百五十六条,尼姑为三百四十八条,其中包括他们在沙弥修习阶段持守的“十戒”。根据何怀宏教授的研究,实际上小尼姑到尼姑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阶段,称为“式叉摩那”,但小和尚到和尚之间却没有过渡。

11.出家剃成光头的缘由是什么?

剃成光头用佛家术语来讲叫作“剃度”,凡佛门弟子必然会剃度——在佛门弟子看来,头发是藏污纳垢的地方,剃度可以让自己的头顶看上去更加干净,而这也符合佛家“僧净”的传统思想。虽然“净”的修为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心灵的洁净,但最初却必须从外在和行为举止开始。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考证,和尚剃成光头的主要原因是做出一种标志,表明自己独特的身份和信仰。具体来说,佛家弟子剃成光头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在古代印度,宗教派别很多,开山祖师释迦牟尼不希望自己的弟子和别家的混在一起,为了加以区分,他巧妙地想到了将弟子的头发去掉。释迦牟尼开创佛教时,最早加入其门下的迦叶等五人,就是由他亲自进行剃度的。因此,佛家弟子的剃度,最初是为了区分自己和别派宗教弟子的不同。此外,为了和别家宗教进行区分,释迦牟尼还在弟子的衣着上进行了改动,即要求佛门子弟身披袈裟。所以袈裟在最初是一种衣物,只是后来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以至身披袈裟演变成一种形式(如今,我们只能看到一些身份特殊的和尚披用袈裟)。

在我国封建社会,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圣人教诲。在“百善孝为先”的封建社会,如果作为身体重要附着物的头发出了问题,将是一件有失伦常的事情。所以,佛教要求弟子剃度,就是要他们和关系最密切的父母断绝关系,也就是要他们和世界的一切断绝关系。其实,这也是一种决心的表现,意思是说放下了尘世中的七情六欲,不再有任何挂怀和留恋。

佛家思想认为,头发是从头脑中生出来的,烦恼也是从头脑中生出来的,而佛家的根本思想就是戒除一切烦扰。所以,剃度也是一种寓意,就是要清除头脑中的一切烦恼。清除心中的烦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日一时之功,而头发却可以很轻易地剃掉,因此从外在的和容易的地方开始,然后进入修行,也是对修行者的一种引导和警示,使修习者时刻谨记自己已经是一个修行者,永远不能忘记戒除头脑中的杂念。

在佛门创立时,祖师释迦牟尼用剃度作为收录弟子的凭证,最早加入其门下的迦叶等五位弟子,也都是由释迦牟尼剃度的。后来,所有皈依佛门的弟子都要由他的师父为其剃度,意为接引、帮助他进入佛门,也是效仿释迦牟尼的一种做法。于是,佛门的弟子在进行皈依仪式时,剃度便成了仪式中的一项。尤其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人们对于佛教的仪式还不熟悉,只知道剃度是必须进行的。在当时,“剃度”曾成为佛门为弟子举行皈依仪式的唯一项目,在后来,它也是皈依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为什么和尚头上会有戒疤?

戒疤也称为香疤,就是用燃烧的香头在头顶上烫出伤疤,是佛教弟子的一种修行方法和标识。但这是汉传佛教独有的做法,原始佛教是没有这种规定的,我国少数民族的佛教弟子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佛教弟子,也没有在头顶留戒疤的做法。而即便是汉传佛教,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种习惯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会在头顶上留下戒疤。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最早的佛教留戒疤的行为出现在1288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当时有一个和尚名叫志德,由于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尊崇,得到了佛教弟子普遍的认可。后来他在天禧寺(南京大报恩寺的前身)传授佛法,并在此期间要求受戒者用燃香焚烫自己的头顶和指尖,小和尚燃三支,成年和尚燃十二支,俗称“烫香洞”——一方面是为了考验弟子的诚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汉传佛教对佛祖的虔诚。没想到这一做法在后来广为流传,在明朝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各地汉传佛教弟子纷纷效仿。这就是汉传佛教留戒疤的起源。之后,直到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才终于废止这一习俗,使汉传佛教弟子不用再受戒疤之苦。按照北大教授金克木先生的考证,志德和尚根本算不上佛学大师,在汉传佛学史上甚至都没有留下尊号,他“烫香洞”的举措也不过是一时兴起。但这仍然阻止不了汉传佛家弟子的热忱,以至于志德和尚对汉传佛教的影响堪比佛学大师六祖慧能。

按照佛家的说法,戒疤的数目可以分为一、二、三、六、九、十二,其中十二是菩萨行阶段的数目。戒疤实际上被佛家视为一种宗教仪式,一般在修习者进入佛门后一年左右,修行完成,就可以得赐一个戒疤,称为“清心”;两年之后再得赐一个戒疤,称为“乐福”;寺庙中的住持,也就是最高领导者,一般都是六个戒疤;在全国范围内都被认可的佛学大师,有可能会得到九个戒疤;而十二个戒疤在汉传佛教史上从未出现过,相传只有佛陀和六祖慧能才有,甚至超过十二个。但这种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汉传佛教从元朝才开始留戒疤,而汉传佛教之外的佛家弟子,根本就没有留戒疤一说。

关于戒疤的说法,佛教中也有一些不同于主流说法的记载,有的人认为留戒疤源于清朝雍正皇帝,起因是官府不再颁发戒牒(用于证明和尚身份的官方档案),于是假和尚横行,真和尚只能用戒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此外,我国广东的汉传佛教,其烫印的地方在左前臂内侧;有些地方让和尚自己选择,凭自己的觉行和虔诚自行选择烫印数目;宝华山的和尚则有规定,和尚九个,小和尚三个,一个也不能少;还有一些边远荒蛮地带,认为烫印的数目越多越好,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人生性比较彪悍,满头烫印的情况也曾出现。

大乘佛教还有“身心供养”的思想,就是烫印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以焚化的形式来供养佛祖,用以表达自己信仰的虔诚。在佛教传说中,佛祖也曾割掉自己身上的肉来喂鹰,并视此为一种积功德的做法,因此佛教对于这种自残的行为并不排斥。有些朝代的僧人,会得到朝廷特殊照顾,所以很多人为了活命甚至会假冒和尚,而朝廷为了区别真假和尚,就要求寺庙在僧人的头上烫戒疤。

新中国成立前,佛家弟子身上都有烙印,其中包括头顶、指尖、手腕、大腿内侧等,而且功德不够的弟子还没有资格烫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陋习被废止。但出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考虑,如果和尚自愿烫印,国家也不会强制反对,明令禁止烫戒疤的政策,一直到1983年才出台实施。

13.佛家弟子为什么“化缘”?

对于“化缘”,很多人简单地理解为“和尚乞讨”,甚至认为他们有殿宇安身,有田地供食,就应该在庙里敲敲木鱼,撞撞钟,然后念经修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何怀宏先生表示,在佛教思想中,施舍是一种功德,而施舍给佛门弟子,就是和佛门结下了因缘。所以在佛家弟子看来,他们从世人那里得到施舍,实际上是在帮助世人修积功德,甚至是以此来教化众生发心向佛,继而与佛门结下因缘——这也是“化缘”一词的由来。与化缘相对的就是民众对和尚的施舍,佛教称为“布施”,对布施者称“施主”。实际上化缘还包括很多形式,比如做法师为人超度等。和尚也不只是化缘食物,有时候也会化些钱财,佛家弟子会称之为“功德钱”、“香油钱”等。

化缘是一种非常庄重的佛家行为。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就是为了普渡众生,教化众生如何脱离苦海。众生有感于释迦牟尼佛的圣德,以食物敬献给他,表达自己的敬意。释迦牟尼佛在入灭(过世)时留下遗训,认为因缘已到的人他已经度化,但还有很多人的因缘未到,所以要求佛门弟子继续为众生广结因缘,帮助终生脱离苦海。也就是说,佛门弟子的化缘行为,是在遵循佛祖的教诲,而且不光是在引渡众生,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功德。所以,化缘只是一种方法,度人和自度才是目的。

佛家弟子找哪些人化缘,也是要看因缘的,有些人前生往世都没有和佛结下因缘,即使是释迦牟尼佛在世也无可奈何。佛家将修行分为内因和外因,如果一个修行者自身天资愚钝,又不努力侍佛,那么度化他的人即使再怎么努力,功德再怎么高,也是无法使其成菩萨、成佛的;如果一个人天资聪颖,又一心向佛,却得不到高僧的指点,他成菩萨、成佛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这就是“因”和“缘”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佛门弟子对世人的度化,也要看“缘”,能否发心向佛,还要看世人的本心。

在我国历史上,僧人拿着钵盂化缘的形象有很多,其实这并非佛门弟子化缘的主要方式。由于历朝历代对佛教都比较重视,所以寺庙基本都会配给田地,很多朝代的僧侣甚至会因此成为大地主,所以他们外出化缘通常是为了修缮或者新建庙宇(这些都是会有巨额耗费的)。我国很多名刹古寺的建立,都有着动人的“化缘”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通常都是由得道的佛门弟子来谱写的。这些得道高僧通常会有这样的认识——某地如果没有佛门寺庙,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没有“佛光普照”,那么他想要修建寺庙就必须取用当地的物力人力,这样才能为当地众生带来福果。

为了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寺庙建设,僧侣一般都会选当地有影响力的人进行度化,这些人需要有功德心,有足够的财力,他皈依佛门后当地人也会效仿。但符合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信奉佛教,他们中很多人可能原本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于是,考验僧侣的时候到了,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对方,让对方自愿出资修建庙宇。很多僧人为了修建一座寺庙,要穷尽毕生精力,他们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地为施主行功德事,而得到资助后,又要根据佛家要求修建寺庙,还要同时完成诵经和行善的本命。所以,佛家的化缘,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而一名僧侣可以为了一座寺庙的建成付出毕生精力,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修行和功德。

14.和尚手里的念珠有何玄机?

念珠被佛家弟子称为“念佛珠”,因为佛家弟子所诵读的经文大多都比较长,而且需要每天念够规定的遍数,所以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进行计数。每串念珠都会有明显的分界部分,称为母珠,个头比其他子珠大。僧人每念一遍经文,就会在手中划过一个念珠,划到母珠后就是一圈。这样一来,一串佛珠有多少颗,僧人划完一圈念珠后,就可以知道自己念了多少遍经文。念珠的个数不一,通常以一百零八颗为准,上到一千零八十颗,下到十四颗都有。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指出,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念珠的实际功用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佛家弟子却逐渐赋予了它越来越丰富的佛学含义。佛教传入我国后,念珠成为佛门弟子的重要礼佛工具之一。由于经常见僧人在诵经时使用或佩戴于左臂,后来也延伸出了美观装饰的作用。

一百零八颗为一串的念珠是佛门弟子最常使用的念珠,也是一种基准,取义为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而戒除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僧侣就可以脱离六道循环了。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是由六根而生,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会经过好、恶、平(不好不恶)三个修持阶段,再经过苦、乐、舍三个感受阶段,然后就可以六根清净。其中六根的三个修持阶段为十八劫,感受阶段为十八劫,共计三十六劫;佛家又认为修行分为前生、今世、来生,这三个阶段都会有三十六劫,合计共一百零八劫,也就是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千零八十颗为一串的念珠是颗数最多的,也是佛教弟子所使用的最高规格的念珠,通常都是一些佛法高深的僧人使用,而且是在高规格的佛家仪式上使用。佛家将整个修行分为十界,这十界又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佛家常说的六道轮回,从低到高分别为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和天界;修习者功德圆满后,就可以从六凡界中跳出,进入四圣界,四圣界也有高低阶段,从低到高分别为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和佛界。这十个法界都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起来就是一千零八十种烦恼。使用这类念珠的僧人一般都是佛教公认的大德,是受到普遍尊重的僧人,其道法、智慧、功德都已经十分圆满了。

五十四颗为一串的念珠表示菩萨界需要修行的五十四劫,分别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

三十六颗为一串的念珠取义和一百零八颗相同,因为修行者的位阶不够,所以取其三分之一。

二十七颗为一串的念珠是小乘佛教专用,是指他们所供奉的二十七位贤主。

十八颗为一串的念珠的取义和一百零八颗相同,取其六分之一。

其余还有四十二颗为一串,三十三颗为一串,二十一颗为一串,十四颗为一串等,都有其特定的佛学含义,但并不常见。

按照不同的结构,念珠还可以分为单组念珠和复组念珠。单组念珠是指一串念珠,除母珠外其余都是子珠;复组念珠也是指一串念珠,但是除了母珠和子珠外,还有隔珠、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饰物是为了美观),都是为了方便一些佛法比较高深的僧人使用,因为他们诵读的经文比较特别。复组念珠一般也是只有一颗母珠,但是唐朝时期的密宗佛教有两颗母珠,取义自度和度人。

佛门念珠的使用方法,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使用时将念珠展开,一定要用右手持用,其中拇指拨珠,其余四指托住整串念珠。计数时从母珠后的子珠开始拨数,经一圈再次到达母珠后要调头往回数,拇指不能越过母珠,越过会被视为对佛法的不敬。除了持用方法外,念珠的摆放在佛门中也有规定,比如戴在颈上,只能舒展成一圈;但是如果持在手上,就必须缠绕成两圈;而如果是摆放在案上,就一定要重叠成三圈。

此外,佛门弟子诵经是为了消除杂念,修取功德,而使用念珠被视为可以更好地消除杂念和修取功德。由于念珠制作材料不同,所以使用时达到的功效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认为,相比于不使用念珠,使用铁质的念珠可以提高五倍功效;赤铜质念珠可以提高十倍;珍珠质、珊瑚质念珠可以提高百倍;木槵(“槵”音同“换”,一种落叶乔木)子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千倍;莲子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万倍;绿宝石质念珠可以提高百万倍;金刚子(一种大型常绿阔叶树木,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带)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千万倍;水晶质的念珠可以提高亿倍;菩提子(国内天台雪山特有的一种植物)制成的念珠,可以提高无数倍。

15.佛门中的“敲木鱼”是怎么来的?

木鱼又被佛家称为“木鱼鼓”、“鱼鼓”,也有的佛教流派称之为“鱼板”,是佛家弟子最常使用的礼佛工具。最初的时候,木鱼的外形多为长方形,称为“梆子”,而且并不是佛家专用的器物。后来佛门选用了木鱼作为礼佛工具,逐渐将其外形修饰为鱼的形状,并取名为“木鱼”。

木鱼的由来,则源于佛经中记述的一个故事:一个和尚因为违反佛门清规而被贬入畜生道,投生化成了一条鱼。又因为他罪孽深重,佛祖在他的背上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后来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大树,使这个转生为鱼的和尚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诚心悔过,并没有因为折磨而放弃这一世的修行,反而更加努力,勤勉侍佛。佛祖终于被其感动,在他功德圆满后为他去掉了那棵惩戒之树。这个和尚不想在来世犯同样的错误,要求佛祖将这颗惩戒之树制成他在畜生道修行时的鱼身,以此使自己在来世做和尚修行时保持警醒。和尚投生后虽然记忆断灭,但由于他的前世功德,佛祖赐予的木鱼却始终警醒着他,使他最终成为一代名师。于是,后世的佛门弟子都认为木鱼可以帮助他们修成正果,就纷纷效仿,将木鱼作为礼佛工具。

然而,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木鱼之所以被引入佛门,成为重要的礼佛工具,确实是因为它的警示作用,但经文中记载的故事却不是它的真正来源,其真正含义在于鱼类的眼睛。众所周知,鱼类的眼睛是无法闭合的,在佛教人士看来,这是一种时刻保持警醒的特征,正好可以用来警示佛门弟子,即修习佛法要像鱼一直睁着眼睛那样,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唯有如此,才能修成正果。至于为什么要用木头制作木鱼,也是因为有佛家著作的依据,在《释氏要览》有这样的记载:一个和尚问佛祖,要用什么材料做犍(“犍”音同“钱”)槌(犍槌即后来的木鱼)。佛祖告诉和尚,除了漆树(一种落叶乔木,属漆树科代表树种)都可以。意思就是说,用木头做犍槌是佛祖的教诲,再后来刻成鱼的形状后,就叫作木鱼了。

此外,木鱼的形状也很讲究,有单型鱼和双型鱼,后来还有龙形鱼——根据“鲤鱼化龙”的典故而来,佛家弟子也希望自己可以借着木鱼超凡成圣。按照木鱼个头的大小,可以分为大木鱼和小木鱼两种。大木鱼放在桌上敲,小木鱼持在手中敲,但必须是左手持木鱼,右手持鱼槌敲击,不用时也必须双手抱持,以示尊重。因为木鱼的实际功效是警示佛门弟子,所以敲击的节奏不可以一成不变,要有缓急变化。一些道行高深的和尚是不用木鱼的,因为他们的自我克制能力很强,用木鱼反而会使他们受到干扰。所以我们常见一些比较年轻的和尚使用木鱼,或者由他们的师父在旁敲击。并且,敲木鱼也经常会被当成一种维持佛堂纪律的方法。

16.什么是佛学中的八正道?

在本章第一节“佛教四谛”中,对于八正道已经有了简单的介绍,但由于这是佛家中的重要修行法门,这里还需要详细地分析解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汤一介先生认为,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一正是“正见”,其他“七正”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努力精进的修行。“正见”的核心是要坚信佛法至上。佛教不排斥其他宗教,但佛门弟子在研习其他宗教思想的时候,必须以佛学为根本,对于那些有利于佛法弘扬的要吸收,对于那些污蔑和阻止佛法弘扬的学说要坚决摒弃。得成佛法正果的最重要的根本,正是对佛法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信奉,一旦修习者对佛法产生质疑,将永离佛法的照耀。

汤一介教授还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修习八正道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沉溺苦难,二是沉溺享乐。所谓沉溺苦难,就是修习者被苦难蒙蔽了双眼,认为世上的苦难太多,修行无穷无尽,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都无法开悟,无法修得佛学真谛,从而失去修佛的信心;所谓沉溺享乐,实际上是一种停步不前的状态,即在修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积累下了一些功德,但是因为继续修行的苦难太沉重,以前积累的善缘果报又很诱人,修习者就开始不思进取,而选择坐享其成。根据佛家因果相报的思想,功德要么在积累,要么在消亡,不积累便是消耗,不前行就是后退。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修行者一旦无法取得进境,如果功德享尽,甚至会在死后堕入下一道轮回。所以,修习者应该取中间态,既不激进也不消极,而是明察秋毫,以中庸道法处进退自如之境地,持平常心,行当下事,成自然人。

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世间万物纷乱复杂,只有得道者才能看透其假象,直接见到本质所在,而了解了其本质,就可以察明它的运行规律,也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正见是修习佛法的基础和根本,是修习者最终要回归的地方。人生在世,所遇之事繁多,如果修习者疲于应付表面,却不透析本质,就只会越来越忙,越来越缺少时间进行思考,将自己置于一种碌碌无为的状态中。所以,多经历一些事情不是坏事,但一定要多思多想,多参悟佛法大道,才可以得“正见”。

正思维,也就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勤于思考,即使是勤于思考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智慧。这就要求修习者从根本上进行思考,或者说思量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要达成的目标是否合理,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事情才有可能顺利进行下去。正思维实际上也是一种建立思想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成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唯有如此,才可以“正思维”。

正语,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会被自己说的话“带着走”,即为了一句话而解释十句话,然后为了解释十句话而说一百句话,直到自己再也无法自圆其说。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静下心来思考,告诉自己不能讲大话、假话;不能在背后议论人;不能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不能太苛刻,要推己及人;不打压别人来抬高自己,尤其是不能攻击对方的短处和缺陷;不要装腔作势,说话时故意拿捏腔调,说话内容假、大、空。正语一道的修行,要做到说话时有理、有力、有节、有情、有义,让交谈对象感觉到真诚。

正业,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终身使命或者责任的解读。这需要修习者高瞻远瞩,有一个长远的认识和规划。

正命,这里就上升到了心理和精神层面,需要修习者时刻遵循佛法,勤勉修行。正命的修行是要以一种正确的行为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成自然,于自然中享受自在。

正勤,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任何事情都处于不断变化中,只有随变化而变化,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得享安适,也就是实现“动态的平衡”。

正念,是对欲望的修持,即对万物不生欢喜心,不生厌恶心,持中间心;不存邪念,不存恋念,持中间念。神秀禅师曾作菩提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就是这个。

正定,心如意,意如境,境如止水,止水如心。六祖慧能也曾做菩提诗解析其中道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修得心明志净,就可以回归“正见”,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修行。

17.“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

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认为,想要弄清五蕴皆空的意思,首先要探明“五蕴”的深义,而五蕴的关键,又在于“蕴”。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某一样具体物品的承受或感受。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杯子,实际上是光打在它的身上,然后折射进我们的眼睛,这就是我们视觉上的一种承受,也就是视觉上的一种“蕴”。那么什么是“五蕴”呢?这是佛教的一种说法,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可以理解为内心世界对外在事物的感受。

色蕴,我们识别一样东西,无非就是从它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这也是对最直观、最简单和最常见事物的最初了解,而佛教将形状称为“相”,将颜色称为“色”。也就是说,虽然这一蕴被称为色蕴,但它其实也包含了“相”的含义在内,基本可以理解成为一切外在的、可以用眼睛直观感受的东西。

受蕴,这明显就是色蕴的升级了,因为除了视觉之外,我们还有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身)、感觉(意),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六根。六根基本囊括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所有感受,所以受蕴是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前五种感觉和最后一种感觉,是分和总的关系,也就是说前五种感觉中的每一种,在其产生过程中,都伴随着第六种感觉的存在。

想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的表现,是修行者对外界事物和内心世界进行交互的行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思考。这种思考的结果无论对错,都会形成积累,并成为下次同样情况或环境下的判断依据。比如,一名航海员,每经历一次暴风雨,他都会对暴风雨前的预兆更加敏感,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甚至可以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躲避灾难。

行蕴,这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即我们在第一次遇到一件事后,会做出一些总结,得到一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不一定是正确的,这就需要下一次实践的验证。如果按照已经形成的经验行事却出错了,那么显然,之前的经验就是不对的,需要修正,直到得出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渡过难关为止。

识蕴,这一蕴就有了分辨、识别的含义在里面,实际上是指在经过思考和实践后得出正确的选择,得到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可靠的判断依据,也就是经验。其实,识蕴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修习过程,修行者需要将每一“蕴”融会贯通,才能快速地分析、判断事务,从而得悉佛法精要,修成正果。

而所谓五蕴皆空,指的是一种高远的思想境界,它并不是说五蕴没有任何意义了,而是修行者已经将五蕴看得通透了,已经不会再为五蕴纠结,也不会再被五蕴引向错误的方向。这样的思维高度使得修行者完全可以忽视五蕴的存在,即五蕴皆空。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修行者都必须经过五蕴的修行阶段,才可能做到“五蕴皆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被一些事物的表象所蒙蔽。以人人都很向往的爱情和婚姻为例,爱情和婚姻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呢?彼此相爱,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但有些人却只因为对方的家世或者美貌等一些表面的东西而与之结合,根本不顾最根本的问题。这样的结合可能会为他们带来某种满足,但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幸福,却不会光顾他们的世界。所以,五蕴皆空说的是放下,但不是失去;说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说的是享受,但不是迷恋。

18.什么是“三法印”?

“三法印”一说出自佛家著作《大智度论》,具体内容为:“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和“涅槃寂静印”。要想了解“三法印”,首先就需要弄清楚“法印”的概念。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对新生思想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法则,就是印证佛教的新思想是否符合佛教宗旨。因为这些方法共有上述三种,所以被佛教称为“三法印”。需要注意的是,三法印为佛家独创思想,是佛家的创造性和标志性文化,为其他宗教所没有。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认为,在创造性和标志性的基础上,“三法印”还是佛教本身的指导性思想,它不仅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创造出来的,而且后世佛门弟子提出的思想只要符合“三法印”标准,都会被视为佛家思想的真谛。所以,“三法印”衍生出来的佛教理论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是可以想象的。

在佛教思想中,“法”被分为两个部分,即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其中,世间法指的是和众生有关的,比如“六道轮回”和它所包含的理论,都属于世间法,是众生在修行时所遵循的法度;出世间法就是佛学研究的范畴了,它致力于制定众生修行时可以依据的法度,当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普度众生,而“三法印”就属于出世间法。从这样的角度来分析“三法印”的具体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诸行无常,其中“诸行”是指世间众生的各种行为,而由于各种行为都是受到思想支配的,所以在这里,“诸行”的主旨还是探寻思想层面的谜题。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受到世间万物影响的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变换,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的行为不断发生变化,而且由于整个环境也在转变,导致人们很多时候无法觉察到自己的变化。这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诸法”说的是世间的各种事物的运行规律,“无我”是指人类在这个天地运行规律中,而不是凌驾于这个规律之上。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就已经存在数万亿年了,它是遵循宇宙的规律形成的,而地球上的生物也是根据地球运行规律产生的,当然其中包括我们人类。所以说,是宇宙和地球的运行规律产生了人类,而不是人类创造和左右宇宙地球的运行规律。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并遵循社会运行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换句话说,“诸法无我”是一个消除自我中心的修行过程,是一个将我的意志放归到天地运行的大道规律中去,达到“我因法变,有法无我”的境界。

涅槃寂静,“涅槃”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圆寂”。“圆”的意思是圆满和完成,就是说升入上一道轮回的功德已经修满;“寂”是寂灭、前往的意思,既然修为已经圆满,那么修为者就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如果修行者在这一世不但没有功德,反而造下孽缘,那么在来世不但不能升入上一道轮回,还要堕入下一道轮回受苦。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之后,其灵魂会以光的速度冲向宇宙,并且灵魂会从有形到无形而至渐渐消散,直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人在死后先失去视觉,意识陷入一片黑暗;然后失去听觉,意识陷入一片寂静;最后,就连最基本的存在意识都没有了——这就是“寂静”的说法的由来。综合两者,就是“涅槃寂静”。

19.佛教中为什么称死亡为“涅槃”?

据北京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考证,“涅槃”(最早出自于佛教的《涅槃无名论》)一词来源于古印度,在当时的各家宗教中,都有从痛苦中升脱的含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首先提出了因缘理论,而由于涅槃的定义完全符合他的理论,所以涅槃被引入佛教文化之后,又被释迦牟尼加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释迦牟尼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处在生灭往复的变换中。因为生死无法避免,所以功德圆满地死去,也就是涅槃,应该成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涅槃在佛教经典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是一种高规格的佛门用语。一些德法高绝的佛门大师的逝世,大多会被称为“涅槃”。由于“涅槃”这个词的意译为“圆寂”,所以在汉传佛教中,也经常使用圆寂一词。

详细来说,“涅槃”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受尽了苦难,二是得到了重生,而且是一种更高境界和层次的重生。在佛教经籍《天龙八部》中,记载了一种叫作迦楼罗的大鸟(我国凤凰形象的原型),这种大鸟知晓天地大义,致力于消除人世间的罪恶和烦恼,被人们尊为“幸福使者”。相传它以世间的毒蛇和毒龙为食,声音非常悦耳动听,像天界的音乐一样,而且羽毛也非常漂亮整齐,看上去美艳无比。为了使人类免遭劫难,迦楼罗还自愿背负起人世间的所有罪恶,每五百年,就带着这些罪恶集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人类幸福。由于功德圆满,这种大鸟每次浴火自焚后都会获得新生,并且一次比一次美丽,声音也一次比一次动听。最终,这种大鸟修成正果,脱离了六道循环,成为了不死不灭、永登极乐的神鸟,这个典故也被称为“凤凰涅槃”。佛门弟子之所以将死亡称为涅槃,就是寓意自己经过了苦难的洗礼,可以在死后升入更高一道的轮回。

由此可以看出,涅槃是佛门弟子逝世后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中没有贪、嗔、痴、慢、疑五毒,也没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等一切烦恼,是一种寂静、无欲无求的最高境界。功德圆满是修行者在世间的目标,涅槃就是修行者追求的死亡目标,只有这些目标都达成了,修行者才可以跳出六道循环,不再堕入“六凡界”,而永享欢乐。

20.佛教的“三无漏学”指的是什么?

佛教著作《楞严经》有文如下:“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意思是说,按照佛法的规定观心持戒,可以解除修习者的疑惑,达到一种禅定的境界,然后继续努力习性,就可以修得无上智慧。所以“戒”、“定”、“慧”就是佛家所说的“三学”,而“无漏”的意思就是没有遗漏、没有遗憾、没有缺失。在佛家弟子看来,世间的所有宗教都是有遗漏存在的,因为他们不讲因缘,无法理清过去、现在、未来,总会留下遗憾,所以所有佛门弟子称佛教以外的宗教学为“有漏学”。但佛教的思想却能参悟因缘,可以得知过去、现在、未来,帮助众生戒除一切烦恼、忧愁,是没有遗漏的学说,因此称为“无漏学”。

北京大学哲学(宗教)系教授韩水法先生认为,三无漏学是佛教对“八正道”的进一步阐述。因为三无漏学又延伸为“持戒”、“禅定”和“智慧”,可以对应消除“贪婪”、“嗔怒”和“痴愚”三毒,因此。在佛门中,要想消除贪、嗔、痴,需用戒、定、慧。

戒,佛门弟子关于“戒”的修行就是指其恪守清规的过程。佛教为弟子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戒条,按照戒条的数目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这些戒条都有明文规定,而且非常具体和深入,佛门弟子通过受戒活动进行学习,然后将戒条规定逐渐落实到实际行为上。此外,修习者在持戒过程中还有一些灵活的规定,具体为“持”、“开”、“遮”、“犯”,其中“持”就是指修习者要持守戒条;“开”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用持守戒条,例如大乘佛教认为,如果杀一人可以救百人,那么是可以对这个人开“杀戒”的;“遮”是一种监督,一般在寺庙中有相关的部门,汉传佛教称其为“戒律院”;“犯”就是指修习者没有按规定持守戒条,就要受到惩罚,并由戒律院执行。

定,又叫“禅定”、“禅那”,我们常听到的“三昧”是梵语,也是定的意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安静的思考。对于那些出入佛门的和尚来说,禅定也有很多戒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法门:世间禅、世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其中,世间禅可以使持戒者没有大的烦恼,但还是会有一些小的烦恼;世出世间禅是说在世间禅的基础上精进勤勉,便可以脱离六道轮回;出世间禅分为“观”、“练”、“熏”、“修”四种方法;出世间上上禅,这是大乘佛教菩萨位阶需要持守的戒条,是最上乘的禅。

慧,指的就是智慧,梵语音译为“般(‘般’音同‘波’)若(‘若’音同‘惹’)”,这是一种通达万能的境界。其实,智慧和聪明有很大不同,聪明是指做具体事情的时候灵活有方;智慧是指对大道的了解,即做任何事都可以做到灵活有方。在佛教看来,智和慧也有所不同,智是实践中的灵活有方,慧则是理论总结学习的能力高超,但由于理论和实践本就无法分开,所以还是可以将智慧理解为至高的佛学境界的。此外,智慧也可以分为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其中,一切智是佛学高僧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位阶的智慧;一切种智是佛位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