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词语是阅读现代文的基础,是分析文章的关键和前提。黄侃《文心雕龙熔裁》中提到“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二者相倚,不可或离”。文章中的词语是为表达文章内容而选用的,其思想内容又是通过词语来表现的,所以正确理解词语是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句、段、篇、内容、艺术特色的前提。
如果要使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得到高分,就必须培养学生利用语境解答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历年高考题中必须出的题型,因而,在高考备考中就必须引导学生搞好这方面的复习与训练。
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的特定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词语都不止一个义项,一个词语有多个常见的义项,一个词语可以当这个讲,也可以当哪个讲,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出现时,它的意义却是确定的。所以,在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语的正确含义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确选择义项。
叶圣陶曾说过:“仅仅知道生字生词的读音与解释,还不能算充分认识,必须熟习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种场合才可以用,用在另一种场合就部队了,这才真个认识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例1:“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拿来主义〉)
这里的“是”和“为”原来都是多义词,各自有许多义项,但是在这里,必须明确认定,“是”是代词“这”的意思,“为”是判断词“是”的意思。如果不能完成这种正确选择,阅读酒会出现困难。
一个词语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出现的,总是要跟其他词语组合成句子才能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包含这个词语的含义或者制约着这个词语的含义。所以,解题时要把握上下文的语境,根据义项去体会、推断、确定词语的含义。
例2:甲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的是①②③
①古人很讲求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②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③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的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D、连缀成篇的文章
“文字”是一个多义词,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有特定的含义。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文字和语言风格,是无所谓干净、简洁、利落可言的,只有语言和文章才可以与之搭配,由此可见,①句中的“文字”应指B(D),而中②的“文字”与“语言”并指,当指C。句③中的“文字”做“表现力”一词的限制语,当然是就写作时的运用的语言说的,是B。
例3:下面句子中两个“野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认为,不消除这种野蛮和不文明现象,不消除这种对待科学和文化的野蛮态度,我们就一步也不能前进。
A、指愚昧落后,后者指粗暴蛮横。
B、前者指粗暴蛮横,后者指愚昧落后。
C、两者都指粗暴蛮横。
D、两者都指愚昧落后。
此题从词义的搭配角度去选择,第一个“野蛮”与“不文明”连用,后一个“野蛮”与“科学”对举,应选B。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
使用指代性词语的目的是为了行文的简洁,它在文中的使用率很高,而且运用也很灵活。它可以是指示代词、一般代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一个句子,甚至是整个段落。如果对指代的内容没有弄清楚,就会误解文意,当然,包括指示性代词和非指示性代词的词语。
例4: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纪念刘和珍》)
例句中的“它们”“这”是指示代词,如果搞不清楚,整句话的意思必然是模糊的。“它们”指反动派及其走狗,这不难弄明白。而“这”就要稍微费点事,“这”指上句“以我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但这句话的意思尚不够直露,还需要做出进一步明确的概括,抒写自己的极度悲愤,表明与反动派势不两立的鲜明立场,这样对于“这”所指代的意思才能切实掌握住。另外,还要注意,除代词外,其他词语有时也有某中指称或指代作用,例句中“非人间”,虽不是代词,但是具有指代作用,指当时的黑暗社会,简直是非人的社会。
下面具体谈谈推断指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注意的几点:
(1)指代的内容一般在指代词语的前面,但也有少数在指代词语的后面的。
例5:更加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衣服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
“其”所指代的内容在前面“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这句话中,可概括为“头角上的骨架”。
例6:我极其盼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能把我所有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
“这样”指代的内容为“将来能把我所有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就在后文。
(2)有的指代内容紧挨指代词语,有的则相隔较远,所以寻找的步骤是先近后远,先句内后句群,甚至几段,逐步分析,最后确定所指代的内容。
例7: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不同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同,它们仍然有着很强的联系。
例句中的“它”在句子内就可判定指代的内容。前一个指“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后一个指“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而“这一点”则需要分析概括,才能确定指代内容,即普遍性植根的基础。
(3)找出所指代内容后,有时不能完全照搬全句,要加以概括,不能多,也不能脱漏。
如例7中“这一点”就不能照搬,应对“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组成部分”和“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加以概括,才能确定。
(4)将找出的指代内容放入指代词的位置加以检验,读读看语意是否畅通得当。
以上谈的是指示性代词的指代,而非指示性代词的指代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判定或概括非指代词语的指代内容,既能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理解文句或段落内容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推断非指代词的含义,首先理解词语的意义,然后从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清语脉,再进行概括,才能准确地指出指代的内容,最后,代入原文检验。
例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首先理解“惨象”的词义,然后,在文章中找出指代内容,再进行概括,“惨象”指“‘三一八’惨案,执政俯虐杀群众”,最后,代入原文检验。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
情景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消失了。这种词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理解这类词语的含义,首先是明确它在语境中如何产生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1)理解词语的原意因为词语的情景义总是在愿意的基础上或引申,或比喻,或移用,或大词小用,或反语而形成的,只有理解愿意才能推断他的情景义。
例9:一个作家如果在语言运用上从来没有苦闷,从来不曾对语言进行斗争,我敢断言:他不会是一个好作家。
“斗争”这个词语的基本意义有三个: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胜过另一方;群众用说理、揭发、控诉等方式打击敌对分子或坏分子;努力奋斗。(《现代汉语词典》)这里的“斗争”显然是个形象的说法,形象地表达了摒弃苍白贫乏的语言和追求鲜明生动的语言所作的努力。这是在“冲突、奋斗”的基本义上引申出“摒弃、追求”的意思。
(2)把握语境意义因为这类词语的情景义总是在语境中产生的,受语境的制约,语言环境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包含着。
例10: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这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污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是深山古庙一样了吗?
从前面来看,“调整”的不是客观环境。从最后几句来看应该指心境,即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例11: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伤胃”原指使胃受损伤,不舒服。在文中是委婉说法,实际上是“怕花钱,不吃”的意思。例句中“她怕花钱”直接或间接揭示了词语的情景义,要注意这些语句并推断概括词语的情景义。
(3)明确产生的类型这是修辞形成的,就根据修辞去推断它的含义;是引申形成的,那就理解愿意,然后结合语境义加以概括明确。
例12:秦牧同志无论为人和为文,都是我们是前辈。至于在散文写作上从他那珠玑般的作品中得到营养,更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
“珠玑”愿意是珠宝,在此用作比喻,意思是优美的文章词句。
(4)联系语句或作品的背景材料
例13: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碰了一串钉子”的含义的理解,就要联系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才行。这个比喻不妨看作1840年以来我国反动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屈辱条约的概括。
联系语境,揣摩词语附加义
许多词语除了具有某些概念意义之外,还有其他的表达效果。比如“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母亲”这个词的概念意义是“有子女的女子”,而在例句中它又渲染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意味,一种不仅诚挚地热爱而且还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词语的附加意义。
词语的附加意义,可以从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形象感受、语体特点以及风格特色等方面来揣摩。
例14:圣马克教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阑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的漂亮劲儿。
例句中“漂亮劲儿”是“杰出优秀之处”的意思,表达作者对威尼斯的美的始终不渝的追求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