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类的故事
7292000000040

第40章 中世纪的外部世界 (1)

中世纪人们眼睛里的世界

愚蠢的野蛮人

“日期”,对人类的历史进步来说,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发明。如果没有日期,人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仿佛一切事情都无从下手。可是,即使有了日期,我们也必须谨慎对待它,因为它经常会戏弄我们。它有一种把历史划分得过分精确的天性,但历史并不是像被简单地以年代和日期来进行划分的。我打个比方,当我说到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内心想法和观点时,我并不是说,就在公元476年12月31日开始,全体欧洲人一下子惊叫:“啊!现在到了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刻了,我们已经到了中世纪,这太有意思了!”

在查理曼大帝的宫廷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生活习性、言谈举止方面甚至在对生活的态度上,他们像是一个纯正的罗马人。相反,当你长大以后,你就会发现生活在当时的某些人还没有脱离穴居阶段。所有的时间与年代都是互相重叠的,一代人的思想紧衔接着另一代人的思想,互相牵绊,没有办法划出明显的界限。然而,要提起研究中世纪的许多代表人物的思想,让你们充分了解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对于人生和生活中面临的难题的普遍心态,这项工作还是可以完成的。

首先,必须要知道,中世纪的人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看成终身自由的公民,可以任凭自己的意志做事,或者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或是精力或是运气来改变命运。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把自己看成总体中的一分子,这个总体中有皇帝与农奴、教皇与异教徒、英雄与流氓、穷人与富人、乞丐与盗贼,他们认为这才是正常的生活。他们乐意生活在这种神圣的秩序下,从来不会问为什么为这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和现代人截然相反。现代人敢于对眼前的事实提出质疑,并且会竭尽全力使自己的经济条件与政治地位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13世纪的男男女女的眼晴里,天堂里总是充满了美好与幸福的金色,地狱永远是恐怖与苦难的代名词,这些言论绝对不是骗人的空话或是难以捉摸的神学理论,它们就是近在眼前的事实。在中世纪,无论是骑士还是自由民,都会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为来世的美好生活作准备,而我们现代人则会在此生历经所有的劳作与享乐之后,用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独有的那份平静与安详,迎接威严的死亡。等到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会一边回首自己一生中的工作与辛劳,一边怀着一颗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会好转的心悠然地入睡。

然而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面带微笑、令现代人毛骨悚然的死神是他们忠实的伙伴。他用恐怖的琴声使熟睡人们惊醒;他也会默不做声地与人们共同地坐在丰盛的餐桌上;当人们带着女朋友散步时,他会躲在树林或是灌木丛的后面对他们发出恐怖的笑容。如果现代人在小的时候没有听过安徒生和格林讲的那些美好动听的童话,只是听到恐怖的令人战栗的鬼故事,你也会像中世纪的人们一样,一生都会活在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的惊恐中。这些恰好也是发生在中世纪的儿童身上的情形,他们整日生活在一个无数妖魔鬼怪的世界,偶尔天使会出现在他们面前。有的时候,他们会对未来的恐惧充满谦卑感和虔诚心。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恐惧会给他们带来更深的残害,他们往往会因此而感伤。有时,他们会将攻占的城市中生活的妇女儿童全部杀掉,举着沾满鲜血的双手,虔诚地来到圣地,祈求仁慈的上帝饶恕他们犯下的的罪行。他们不仅嘴里祈祷,而且还会流出悲伤的泪水,在上帝面对承认自己是最恶毒的人。但是到了第二天,他们依然会去屠杀撒拉森敌人,当时他们心中不会有一丝怜悯之心。

身为十字军的骑士,是以战争为使命的,他们遵循的行为准则与普通人有区别。可是在这些方面,普通人和他们的主人却是一样的。他就像一匹敏感的野马,即使是一个影子或是一张纸片都会把他吓倒。他不辞辛苦、忠心耿耿地被自己的驱使,可是当他想象中看到妖魔鬼怪的时候,就会惊慌逃跑,做出恐怖的举动。

不过,在我们大肆评判这些良民时,最好先想一想他们所处的恶劣环境。事实上,他们是一些没有文化的野蛮人,但是外表看上去却是文化人。查理曼大帝和奥托皇帝在名义上被人们称为“罗马皇帝”,而实际上,他们与真正的罗马皇帝相比,如奥古斯都或者马塞斯·奥瑞留斯,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这犹如刚果的皇帝旺巴·旺巴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瑞典或者丹麦统治者之间巨大的差别。他们是一群生活在罗马帝国那片雄伟古迹上的野蛮人,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早已被他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无情地摧毁了,他们根本没有接受文明教化的机会。他们一个字都不认识,就连现在12岁的小孩都明白的道理他们却都一点不清楚。那时,他们只能在书中寻求得到所有的知识,这本书就是《圣经》,《圣经》指引人类历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新约全书》的内容教导了我们要有爱心、仁慈与宽恕。这些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读不到的。对于天文学、动植物学、几何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指南,《圣经》中的内容则是非常不完备的。

亚里土多德在中世纪的复出

在12世纪,又有一本书被纳入了中世纪的文学宝库,就是由亚里士多德编纂的实用知识大百科全书,他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是什么原因使基督教在排斥其他所有的希腊哲学家的言论为异端邪说的同时,只愿意把这个崇高的荣誉赋予亚历山大大帝的恩师亚里土多德呢?这其中的原因,我确实想不通。但是,除了《圣经》以外,亚里士多德被中世纪的人们视为唯一值得信任的导师,他的著作完全可以放心地交给真正的基督教徒。

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作流传到欧洲,兜了一个有意思的圈子。它们首先从希腊被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彻底征服了埃及的时候,这些著作被穆罕默德的信徒由原始的希腊文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后来,穆斯林军队把它们带到了西班牙,在科尔多瓦的摩尔人大学里,有位著名的斯塔吉拉人(亚里士多德的家乡就在斯塔吉拉地区)的哲学思想被公众接受。后来,被译成阿拉伯文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又被一群翻越过比利牛斯山前来学习的基督教学生译成了拉丁文。最后,这一经过跋山涉水的哲学名著译本在欧洲北部的大部分学校中露面,演变成了教材。这些经过的具体情况现在虽然还不太清楚,但是这似乎显得更有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