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研究综述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的方向,就是欧亚崛起合作的方向,中国内陆开放、向西开放的方向,就是民族复兴的方向。这条汉唐以来影响久远的国际通道,既是民族繁荣、国家富强的重大标志,更是一条文化经济大通道、国际物流大通道,在中亚重提30亿人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意义非凡。
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培育外向型经济对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几年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与技术合作关系愈加受到世人瞩目,双方经贸与技术合作的关系,对亚洲和世界的经贸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因素亦决定了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性。新亚欧大陆桥为双边贸易往来、经济合作以及过境运输的进一步加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双方之间经济的互补性,更是提供了现实需要和强劲的推动力,因此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潜力很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中国35年来的改革开放,其开放的战略方向主要是向东开放。如今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中国西部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丝绸之路的源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然进一步强化中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方向,在经济上有利于西部的发展和全球化,在政治上有利于顺应和促进中国与中亚和欧洲的互动双赢。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
1.路线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有4条通道:第一为“沙漠丝绸之路”,从洛阳和西安两大汉唐时期的都城出发,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然后通往欧洲;其二为北方草原地带的“草原丝绸之路”;其三为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四为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茶马古道”。
现在一般来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第一条“沙漠丝绸之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西安、银川、郑州、新疆、重庆等城市都在积极争取争丝绸之路经济的起点或桥头堡。
2.意义
(1)形成区域经济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的区域大合作。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促进中国西进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3)促进中国产业升级。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传统行业向中亚各国转移,也将有助于沿途各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
(4)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复苏。
在世界经济面临新的这种变化的调节之下,把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以“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带”的形势和框架继续向前延伸,未来一直和欧洲连接起来。
3.层次和步骤
首先,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交流,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和措施。其次,加强道路联通。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第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方应该就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第四,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和社会交往。
4.阻碍和顾虑
(1)上合要和欧亚共同体合作,打消俄罗斯的顾虑。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与中亚现有的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进行协调与融合。
(2)欧亚经济共同体。源自1996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成立的关税联盟,2000年改组为欧亚经济共同体,目前以俄、哈、白三国为主体。201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在2015年1月1日前起草并签署关于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的条约。外界普遍将欧亚经济共同体视为俄罗斯主导的中亚区域一体化模式。
5.时机与条件
虽然中方在20多年前就已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概念,但直到现在才由习近平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中原因在于“经济带”需要满足许多条件,“丝路沿途各国关系要发展紧密,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度要高,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带’提出需求,以及地区安全环境需要稳定,这些因素是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与地区各国关系的不断发展,才慢慢让‘丝绸之路经济带’得以付诸实施的先决条件。”
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作用明显。设上海自贸区,从地理上看是东,面向大洋,面对发达国家。设喀什经济区,从地理上看是西,面向中亚与欧亚大陆,面对发展中国家。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后的反响
1.来自国外的声音
俄中战略关系研究院副主任安德烈·杰维亚托夫表示,习近平的演讲将中国与欧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将使沿途地区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亚地区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将复兴古丝绸之路,推动中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实现该区域资源外运的便利化,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澳大利亚籍教师洛蕾塔·奥唐奈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古丝绸之路的全新发展,这一理念不仅旨在促进经贸繁荣,还旨在加深社会人文层面的交流,尤其重视年轻人的交流。
阿富汗政治分析家、《守望日报》主编纳扎里·帕里亚尼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极具创造性和可行性,将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和商机,为相关国家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有助于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阿富汗曾位于古丝绸之路上,今后也会从中受益。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所长伊纳姆·哈克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时代的需求,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将在促进中亚地区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给中亚地区尤其是地区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习近平的演讲表明中国把深化与欧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视为外交的优先方向,这一战略将加快中国与欧亚国家合作的步伐。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副校长达伊罗娃说,正如习近平在演讲中所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经济关系,这点非常重要。古丝绸之路是各国合作的象征,是连接国家之间的纽带,新丝绸之路必须具有时代特征,应赋予其文化和教育合作的内容。
印度资深战略分析家、陆军退役准将肖普拉说,古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为亚洲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贸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商贸通道之一。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有重大意义,将推动跨区域发展、合作和繁荣。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巴黎第八大学地缘政治学博士皮埃尔·皮卡尔认为,习近平有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十分新颖,这一倡议通过与欧亚国家建设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使古丝绸之路的经济和文化精神得以重新体现。
捷克驻哈萨克斯坦副大使佩塔说,她很赞同习近平就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政策主张,以及习近平关于环境问题的回答。她认为,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表述阐明了中国政府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这也将使其他国家从中受益。
2.国内各界的反响
外交部长王毅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本地区各国共同愿望,为推动区域合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必将释放巨大发展潜力,使域内国家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惠及近30亿人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昌洪认为中亚国家独立20多年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更好、更多、更深地融入更广阔的国际社会,而不仅仅是局限在中亚地区。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涵盖中国与中亚的合作,而且能与中亚国家一起更快融入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是利好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主任吴宏伟认为中亚国家在发展上一直希望能“借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恰恰是中亚国家特殊地缘优势、充当东方和西方的桥梁的作用体现,中亚国家也可以此繁荣自己的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是一个多赢的举措,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孙力指出,2012年中亚国家经济总体形势不如往年,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个别国家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国家表示非常欢迎,也意味着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将来的经贸合作会更加务实,是中国和中亚合作进入黄金期的具体体现。
中国社科院中亚问题专家孙壮志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而是一种复合的、共赢的、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方式,促进各国充分发挥地缘上的优势,开辟一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的背景之下,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提供一种全新的合作理念与模式,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保证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安全,以经济合作带动政治、文化交流,同时又以稳定的国家关系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陈玉荣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能够促进上合组织内部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可将经济合作惠及周边的南亚和西亚区域,进而使得全球经济都能够受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国家访问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疆将发挥前沿、载体、过渡带、桥头堡及重要受益区的作用。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强调,要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两大难题”,抓好“三个提升”,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突破。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也强调,要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好甘肃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的影响,切实用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
陕西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旨的2013欧亚经济论坛9月26日至2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论坛由国家相关部委、国际组织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以推进古丝绸之路沿线复兴和新欧亚大陆桥互联互通为主题,以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为目标,积极探求区域对话合作新模式,注重加强非资源和民生领域合作,积极开展人文领域对话合作,实现欧亚多样文明和谐共存,全面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树民建议,在西安举办欧亚经济论坛的背景下定期召开丝绸之路旅游合作论坛,在合作沟通的框架下,从政府、学术和文化层面构建中国和中亚的旅游合作文章。
【注释1】2013年09月08日新华每日电讯2版
【注释2】王毅,“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将惠及近30亿人口,2013-09-14,外交部网站
【注释3】专家谈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与中亚合作进入黄金期,2013-09-11,中国新闻网
【注释4】专家解析上合峰会3大看点:料将热议“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09-11,人民网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后各地的反应
近期新疆、陕西、甘肃等省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学习领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想精神和意义,启动安排相关的调研工作。各地也纷纷开始研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能。
新疆发改委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促进新疆对外开放课题组,目前预备对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战略方向等展开深入研究。
陕西则召开常委会议,提出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区等作用,为促进欧亚地区合作和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交流创造条件,并提出建立省市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家战略对接,把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把“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作为重大课题,近期进行调研,编撰出版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参考》。
宁夏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段庆林说目前西北五省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显得不够。对于丝绸之路以及欧亚大陆桥,真正发挥了作用的是重庆,这个西南地区的城市,利用该线路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通过铁路往西出口到了欧洲。
重庆依托“渝新欧”铁路,成为新丝绸之路的一个新起点。重庆市正在组织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准备近期形成规划方案上报中央,意图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旦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条连接中亚和欧洲的国际大动脉势必会推动重庆乃至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向西开放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