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7379600000021

第21章 基于战略角度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2)

2.西部大开发的研究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后,学术界重点研究了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思路,如田秋生、牛力强调了西部开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开放不足是西部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吴鸣桐、程生、张希颖等针对西部地区内部省份的差异性,提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构建西南、西北两大区域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时期对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问题的研究,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背景,强调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对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经验的借鉴。对外开放战略和思路的研究,受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模式的影响较大,反而忽略了西部地区的自身特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后学者对西部对外开放问题的研究逐步转向区域差距视角,以实证方法探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与发展落后之间的关系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对外开放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主张。

黄玖立、李坤望研究了出口开放程度对省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出口开放程度显著地影响了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长的结论,认为“西部省区的天然地理劣势使得东部和中西部的地区差距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不可逆性”,西部地区需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与邻国间的贸易往来。

王少瑾对收入水平的区域差距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与我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出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外资流向西部地区,以减少外资分布的不均衡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

毛其淋,盛斌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对外开放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认为西部等内陆地区落后的原因在于对外开放水平差异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因此西部等内陆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外经济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引资质量,以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和吸收先进的国外技术来提升本地的全要素生产率”。

刘宗让认为,总体上西部大开发应采取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战略。对于国家来说,要选择和确定若干重点省份和城市,优先设计,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对于每一个省份来说,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若干有条件的城市和区域,实行重点开发。这种均—非战略是一种差别战略、重点战略,同时也是一种全局战略、全程战略。

周民良指出,西部地区应该推动科技资源优势区的技术创新,发挥成都、重庆、西安等核心城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化进程。

王秀模研究表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正确的,关键是具体运作中在重视“大”开发的同时要重视“限”开发,限制浪费资源和过度对可储备资源的开发,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限制不利于当地人民群众致富的开发。切不可将“大”开发变形为“快”开发、“乱”开发。在“大”开发与“限”开发之间有效结合的科学尺度就是,以人为本,以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作充分调研论证,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取向,作统筹兼顾的定量分析,作从长计议的预测判断。

纳麒研究中指出,国家应把西部各省区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合作,作为进一步提高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内容,给予切实的支持。支持的重点是,从国家对外关系的协调上,创造更有利于西部各省区与相邻国家展开资源合作开发的环境条件,既实践中国与周边各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战略,又促进西部省区与周边各国间的经济互补与互利。

吴振明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过去10多年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并未随着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而快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快速上升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需要新的对外开放思路。传统对外开放思路对西部地区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已经难以适应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在新的对外开放形势和条件下,西部地区需要采用东向开放与“西向拓展”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西北开放与西南开放并进的思路,构建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并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陈栋生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从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向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为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10年大开发的实践,在如何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自主创新道路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

【注释1】田秋生,刘力.略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对外开放问题[J].管理世界,2001,(1):111-116.

【注释2】吴鸣桐,程生,张希颖.西部对外开放格局新构想[J].经贸论坛,2000,(6):10-13.

【注释3】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6):27-38.

【注释4】王少瑾.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4):17-20.

【注释5】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学(季刊),2011,(10):181-210.

【注释6】刘宗让.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1,8(8):64-69.

【注释7】周民良.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讨论[J].开发研究,2012,5:003.

【注释8】王秀模,江薇薇.关于把握西部大开发科学尺度的思考[J].探索,2009,1:029.

【注释9】纳麒,董棣.关于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若干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5,4:009.

【注释10】吴振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的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6-9.

【注释11】陈栋生.中国西部大开发10年回顾与前瞻[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1.

(四)“新丝绸之路”

当今世界上有两条欧亚大陆桥。第一欧亚大陆桥: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第二欧亚大陆桥:1990年9月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经我国兰新、陇海铁路的新欧亚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新丝绸之路”。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联合国是最早提出并推动实施复兴“丝绸之路”计划的国际组织。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综合研究丝绸之路——对话之路”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改善欧亚大陆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绕“丝绸之路”问题举办的众多活动,诸如科学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文物展览会、“丝绸之路”旅游推介会等等,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丝绸之路”的兴趣。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份由欧盟提出的文件,名为“没有出海口的中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及其邻国的过境运输体系:现状和未来行动方案”,该文件旨在帮助中亚和南高加索新独立国家获得除过境俄罗斯领土之外的更多的出海口,以便其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这份文件就是欧洲—高加索—亚洲交通走廊(以下简称TRACECA)项目的最初蓝本。

1998年,复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在巴库召开,会上签署了关于发展TRACECA国际运输的基本多边协议。32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协议,并成立了政府间TRACECA委员会。TRACECA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造和修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黑海—欧洲的铁路和公路;改造里海的阿克套、巴库、土库曼巴什和黑海的波季、巴统等港口;修建支线道路基础设施;培训高水平的国际运输业人才;制订统一的关税和税率规则,促使项目参与国加入有关国际公约和协定。该项目主要由欧盟资助实施,其余赞助商包括欧洲复兴与发展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伊斯兰开发银行等。

TRACECA只是狭义的“新丝绸之路”,广义的“新丝绸之路”是指通过铁路、公路和管道等现代交通设施连接的,横贯亚洲抵达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就铁路和公路而言,它可以分成北线、中线和南线三大路线。(1)北线。始于中国乌鲁木齐市,向西经过中哈边界德鲁日巴、阿拉木图,到达希姆肯特,从这里分成两条支线:一条经过阿克纠宾斯克和乌拉尔斯克,从北面绕过里海,与俄罗斯的交通线连接;另一条支线与中线连接,经过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撒马尔罕、乌奇库杜克、努库斯,再经过哈萨克斯坦的别伊涅乌,到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通过轮渡到阿塞拜疆的巴库,再通过南高加索铁路或与之平行的公路抵达格鲁吉亚的黑海港口波季和巴统。这条路线在1992年已经开始运行,其运输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货物。(2)中线。始于中国喀什市,在吐尔尕特附近越过中吉边界,从这里分成两条支线:一条经过比什凯克同北线连接;另一条支线沿着纳伦河谷地到达贾拉拉巴德,再经过费尔干纳盆地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或撒马尔罕,再往西到达黑海港口波季和巴统。这条路线就是TRACECA,其中很长一段目前只通公路,铁路还在规划建设当中。(3)南线。始于中国喀什市,越过中吉边界,到达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通往阿富汗、伊朗波斯湾和土耳其;或者经过新疆的喀喇昆仑公路到达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这条路线是公路,其中阿富汗的公路或者遭到破坏,或者荒废,难以通行。

“新丝绸之路”是“古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复兴。它以建设交通走廊,发展地区合作为宗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适应了冷战后欧亚大陆不断增长的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需求,因而受到了欧亚各国的普遍欢迎和广泛支持。“新丝绸之路”改善了中亚各国的对外交通,促进了中亚各国的对外经贸联系,也促进了中亚国家间的一体化及其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柳丰华通过概述“新丝绸之路”计划的由来和“新丝绸之路”的路线,论述中亚各国在构筑“新丝绸之路”方面的进展,分析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等国际力量在中亚“新丝绸之路”外交中的作用。研究认为:“新丝绸之路”改善了中亚各国的对外交通,促进了中亚各国的对外经贸联系,也促进了中亚国家间的一体化及其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美欧通过构筑“新丝绸之路”削弱了俄罗斯对中亚各国的控制,巩固了中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现实。美国、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国际力量在“新丝绸之路”等领域展开的外交争夺,增加了中亚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性。“新丝绸之路”加速了中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建。

“新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长4131公里,包括江苏连云港到新疆霍尔果斯的国道主干线,基本沿着312国道向西延伸,沿途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横贯东西“黄金陆道”——陇海、兰新经济带,辐射地域近3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区内人口约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0%。

【注释1】柳丰华.新“丝绸之路”与当代中亚的地缘政治[J].国际论坛,2007,9(6):66-71.

(五)“渝新欧”铁路及其他通欧铁路

1.“渝新欧”铁路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国家海关总署及途经各国加强合作,在原新欧亚大陆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运行路径从重庆始发,经达州、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程11179公里。2012年这条国际大通道将继续西进,从德国的杜伊斯堡西延至比利时的安特德卫普——整整延长202公里,将欧盟总部所在国比利时与重庆直接相连。

“渝—新—欧”国际铁路通道,是重庆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产品、机电产品、汽车配件快速运往欧洲新的战略通道,运行时间约为13天,该线路运行费比航空节省、运到时限比海运缩短、安全性高、通关更便捷。

国家领导人对渝新欧铁路给予了高度关注。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对渝新欧铁路寄予厚望。早在2012年7月19日举行的重庆第一届学习论坛上,张德江表示:“我分管铁路,现在又到了重庆,确实感到渝新欧铁路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后面需要再做些工作,应该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甚至国际战略。”201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明确表示:“要将‘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重庆市不断努力。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也积极呼吁国家层面将渝新欧铁路上升到国家战略加以扶持。重庆市还在今年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进一步推动中亚和欧洲国家支持渝新欧国际大通道。9月18日,中俄两国三方“渝新欧”暨“渝新俄”会议在渝举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与重庆三方,就降低运价、拓展货源、提升运行质量等方面达成共识。此前,在重庆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十六国地方领导人会议”上,也讨论了渝新欧大通道对于加大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意义。

在渝新欧铁路的推动下,继惠普之后,更多的IT企业进驻重庆。重庆经信委主任沐华平透露,2013年重庆市包括笔电、打印机、显示器在内的电子整机数量将达到1亿台件以上,笔记本将占到全球1/4的产量。自渝新欧铁路顺利通车以来,每周都有一班列车从重庆开往欧洲。随着重庆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渝新欧货运量将大幅度提高,加上物流条件更成熟,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将更趋常态化。按照2013年的情况来看,重庆出口货物要远大于进口货物。

渝新欧铁路已成为重庆的“王牌”,吸引着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全球最大的工业及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美国普洛斯公司等国际物流巨头亦纷纷布局重庆。渝新欧铁路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其他内陆城市纷纷效仿,筹备建立“成新欧”、“陕新欧”等货运线路,欲与重庆争夺市场。但是重庆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重庆港是继深圳港后新加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的城市,是中国内陆首个安智贸试点港口,这意味着,在西部内陆地区,只有通过重庆港出关的货物才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快速便捷通关。“简单地说,就是重庆免检的‘红名单’企业,一路到欧洲各个关口都免检。”这些通关便利将极大地提升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2.汉新欧、蓉新欧、郑新欧铁路

面对重庆在渝新欧上取得的成绩,周边省市开始学习效法。

2012年10月24日,汉新欧铁路开通,该专列自武汉发出后,经安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到达新疆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达捷克梅林克帕尔杜比采,行程10863公里,运行约23天。

到了2013年4月,蓉新欧铁路也已经开通。早在2011年,重庆开通渝新欧之后,成都就开始谋划蓉新欧。直到2013年4月这一构想才得以实现。

2013年8月1日,首列“郑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试运列车缓缓驶入了德国汉堡车站。该班列始于郑州,同样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最后抵达德国汉堡。武汉、成都、郑州之外,西安也想参与到竞争中。2011年底,在陕西省政府口岸办支持下,西安凯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单位开通西安至欧洲国际货运“五定”班列。

然而,除了渝新欧铁路正常运营之外,其他争夺者都面临着考验。2012年,汉新欧铁路开通第一列专列后,就开始停摆。其原因是,汉新欧开通之时,武汉并没有通关口岸,通关复杂难住了货主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回程货物难以组织,汉新欧铁路的成本甚至比海运还贵一倍以上。此外,武汉未能进入中欧“安智贸”项目试点,也是其运行受阻的重要原因。

同样,成都也遇到了难题。目前,蓉新欧一个集装箱的费用达到了11000美元左右,而企业能够承担的费用在7500美元左右,如果要正常运行需要政府给予巨额补贴。

重庆方面目前一个集装箱的运费在0.7美元/公里左右,全路程的总费用在7000多美元,这一费用在各条竞争线路中算是最好。而且今年以来,重庆已经开始组织回程货物,有望在未来将运输费用降低到0.6美元/公里,从而让渝新欧不但在时间上具备与海运的竞争能力,而且在运费上也可以与海运竞争。

(六)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联系

1.政治层面

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十多年来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与其他国家在中亚的目标不同,中国不谋求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或将中亚国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在中亚追求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希望中亚地区稳定,希望中亚国家发展,希望与它们保持长期友好的关系并开展多方面合作,使中亚地区形成对中国安全与经济发展有利的态势。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方针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央制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上。

2005年7月中旬,中国国务院主管经贸合作的吴仪副总理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进行了访问,明确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四项原则,即世代友好,共同发展;平等互利,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这四项原则确定了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基调。

2006年3月16~17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商务部欧洲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承办的“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政策和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的政府官员和学者共计7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各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9年12月12日~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工作访问。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14日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巴哥德雷合同区举行。胡锦涛主席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出席通气仪式。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这一管道进入中国后,将通过西气东输二线运至上海、广州以及其他十多个省市和地区。

2013年9月3日~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习近平主席首先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随后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访问,并出席了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此次访问全面提升了我同中亚国家关系水平,同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哈萨克斯坦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乌友好合作条约》。土库曼斯坦是联合国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中国成为第一个和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访问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

2.战略层面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个中亚国家有长达3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还有多个跨境民族。中亚国家作为中国的邻国,其形势变化与中国的利益不无关系。

中亚五国将成为中国21世纪的重要资源供应地,并通过中国西部国际大通道深刻影响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21世纪,资源问题将是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西部地区是我国矿产、水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地,其比重在全国都很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西部才能促进东西部优势互补和全国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由于西部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原材料工业的优势是东南沿海望尘莫及的。

上海合作组织是由“上海五国”发展而来的。上海五国组织于1997年在上海成立,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成立初衷是解决各国之间的边界问题。随后,合作内容由加强边境地区安全逐步扩大到五国在政治、安全、外交、经贸等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在这之后,由于乌兹别克的加入,“上海五国”适时转成“上海六国”,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正式成立,并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随后,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在圣彼得堡举行会晤,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目前,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已涉及安全、经济、交通、文化、救灾、执法等广泛领域。安全与经济合作是两个优先方向。

在中亚各国发展国家经济的特殊需求下,上海合作组织推动经贸领域的多边合作已经初具规模,2003年的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为本组织范围内的经贸合作做出了宏观规划,旨在20年里实现成员国间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并力促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多个工作组,以解决海关合作、跨国运输等问题,还在一些具体的领域中提纲挈领地策划制定了120多个具体项目。2004年9月在比什凯克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推动各成员国在能源、交通、环保、紧急救灾、文化和教育部门的特色合作步入务实轨道。

3.经济层面

经济关系为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还是独立不久的中亚国家,都迫切需要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

合作成果的积累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提供了持久动力。2012年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额达460多亿美元,是双方建交之初的100倍。中国对中亚五国各类投资累计超过240多亿美元,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国。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促成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电站燃煤机组建设、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热电厂改造等一大批关乎当地国计民生的大型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分量十足,将成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增长点。

4.社会层面

人文合作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提供了强大的民意支撑。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友好城市数量不断上升。作为中国在海外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核心机构,孔子学院的发展速度很快,截至2010年12月,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其中中亚地区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已达到6家,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孔子学院还在第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评为2007年全球20所最佳孔子学院之一。突出体现了民间友好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将不断转化成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力。中亚问题专家菲利浦·努贝尔说,有些中亚家庭,父母并没有把孩子送去当地的孔子学院,而是直接送到西安或哈尔滨去学习,因为这些中国城市都有专为中亚地区、高加索地区、蒙古或西伯利亚来的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学校;在这些学校里,老师用俄语授课。有些中亚学生,学完一两年语言课程后,还继续在中国的大学里继续深造并取得文凭,然后回国担任翻译或经商。

目前,中亚地区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一共有六所,分别为兰州大学承办并于2005年成立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由兰州大学承办并于2007年成立的哈萨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并于2007年成立的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新疆大学承办并于2007年成立的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由新疆师范大学承办并于2007年成立的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由新疆师范大学承办并于2008年成立的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此外,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正积极筹备在吉尔吉斯斯坦奥什、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塔吉克斯坦胡占德等中亚费尔干纳地区中心城市各建一所孔子学院,届时中亚地区的孔子学院将达到9所。

随着汉语热在中亚诸国的兴起,赴中国留学的中亚学子日益增多。吉尔吉斯斯坦全国人口仅540多万,目前学习汉语人数已达1.5万人,其中在中国学习的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约2000人。在中国留学的哈萨克斯坦学生已超过8000人,而哈萨克斯坦全国人口不到1700万。土库曼斯坦在华留学生人数也不断增长。该国人口510多万,目前已有上千名土库曼斯坦学生留学中国。

【注释1】第一次全国孔子学院工作会议交流材料,孔子学院总部.201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