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时间较短,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现有的研究也只是早期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朱显平、邹向阳在《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一文中指出,丝绸之路交通走廊的初步建成,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新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向“经济发展带”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创造了新空间。新丝绸之路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关联带动作用为目的的中国—中亚跨国带状经济合作体。目前,中国—中亚各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新丝绸之路的交通走廊初步建成,经济发展带的资源、产业和城市等支撑条件现已初具规模。合作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将为中国和中亚国家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最大限度地化解全球化风险,实现民族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机遇。
刘育红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一文中,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指出:1980年—2010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引致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促进了经济增长。研究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考虑诸如劳动力状况、资源、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区域战略与区域政策、发展基础与产业结构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区域市场化程度与制度创新能力、文化制度等等。这一结论对于规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苏海红在《陕甘青藏经济圈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省区创新合作机制,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但在经济圈建设上始终没有新突破,而青藏铁路开通后将陕甘青藏四省(区)真正连成了一个互补性强、关联度大的经济圈,随着铁路向中印、中尼边境的进一步延伸,可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南亚陆路大通道相联结,为陕甘青藏加强经济交流、合作,以及提升产业将提供更多契机。
高伟江,徐新荣指出,丝绸之路沿线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所涵盖的地域跨越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应建立和完善沿线省区的协调机制,积极采取有效组织形式,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对话和契约保障,提高政府间的协调能力。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沿线开发可采取“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开发战略,推进沿线整体联动发展。
我国西北地区以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发挥着引进中亚能源的桥头堡作用,而且肩负着向中亚地区输出中国产品的重任。与此同时,借助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向中国的西北地区挺进,也成为近年中亚国家能源战略取向的一个新特点。在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对华供应油气的计划中,都选择了中国的西北方向,积极参与“丝绸之路”能源战略通道的建设,并展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注释1】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5:000.
【注释2】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27(10):64-70.
【注释3】苏海红.承载梦想:“龙”形经济带飞跃发展——陕甘青藏经济圈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论丛,2007(5):21-24.
【注释4】高伟江,徐新荣.基于经济合作的丝绸之路开发[J].丝绸,2005,3.
【注释5】李琪.“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