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时光带不走优雅
7381200000010

第10章 衣服如同适合就是爱人,最好(9)

衣服如同爱人,适合就是最好

圣诞节收到杰斯敏的一张与家人的合影。照片上的她依偎在老公怀里,两个人搂着混血小宝贝儿,灿烂的眉眼中洋溢着幸福和温暖。

杰斯敏是一名白人律师,曾与我在华尔街的律师楼共事。常春藤名校毕业的她漂亮开朗,上班不久就告诉我说她喜欢我的装扮,面试时我的优雅曾让她对律师楼平添若干好感,甚至某种程度影响了她在几个Offer(录取)中的选择。都说最好莫过于惺惺相惜,和杰斯敏的相互欣赏汇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悠然心会,竟愈发觉得彼此有那么多相似观点和喜好,除个别事外。

或许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择偶方面,我注重“门当户对”,坚信双方即使不绝对相当,也不能相差悬殊。而杰斯敏却相信感觉,认为只要内心感觉对了,其余都是浮云。我们曾为此温婉辩驳过,谁都说不倒谁后,就把话题“埋”了起来,直到有一天,杰斯敏告诉我:她要结婚了!

杰斯敏的未婚夫(现在的老公)是波多黎各小酒吧里的一黑人小伙调酒师,那年与杰斯敏在波多黎各度假相识后就一直隔空恋着。我曾固执地坚信这段“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只是冲动的激情,谁知杰斯敏竟千里迢迢飞去结了婚又大费周折申请老公移民来了美国。

坦率地说,相隔多年收到杰斯敏合家照时,我还不很厚道地确认着她老公是否仍为同一人?长久以来,我一直困于自己的“执念”,而杰斯敏的幸福像是一记重拳刹那间击醒了我。就爱情本身而言,并没有种族、地域或门户等限制,只是我们太喜欢用世俗的眼光去审度以至忘了爱的原意。

常言道:“法无定法”,生活本没有一个标准而准确的模式。就像“鞋子合脚不合脚,只有脚自己知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所示,适合是一种“冷暖自知”的感觉。香港言情小说家亦舒就精辟地说过:“两个人的适配是一种内心感觉,而不是一种视觉,千万不要因满足视觉而忽视感觉”。

说到视觉,就联想到穿衣。既然纯粹的爱情是感觉至上的“适配”,穿衣呢?它们两者有什么不同么?曾几何时,提到穿衣,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漂亮、名牌、流行”,根深蒂固的一个想法就是“漂亮的、名牌的、流行的,就是好的、对的”,甚至有财大气粗者还大言不惭叫嚣“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在现今这个“装”的后现代社会,“贵”就是某些人的可“装”资本)。

金玉梁言:

★衣服因人而异,了解自己方能避免盲目,方能穿出自我;

★不同的人皮肤颜色不同,肌肤粗细不一,穿同样颜色和质料的衣服无异于刻舟求剑;

★同一件衣服,不同的人穿,就会因面色差异,或中看或不中看。因此,设计制作、穿着衣服,必须选择与穿着最相宜的颜色和面料,才能取得和谐的审美效果;

★美不是富贵和财宝,也不是大红大绿的鲜艳色彩。不顾个人相貌特征而仅凭财力雄厚去购置贵重衣料选择鲜艳色彩,把衣着当作炫耀富贵和财宝的手段、当作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记,就可能因衣着而成为滑稽可笑的角色;

★适合的衣服也代表适“体”。人的体形根据轮廓不同,分为:H(上下同宽,腰际线不明显);8(身形圆润、腰肢突出);X(身形扁平,腰肢突出);A(又称梨形,上瘦下胖,臀大于肩);V(又称倒三角形,肩宽臀细);O(身形圆润,腰肢不明显,腹部肉多)。根据形象设计原理,最适合的、看起来最美的通常是与自身体形轮廓相似的服装廓型;

★衣服如同爱人,适合就是最好。

记得唐朝大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于穿衣,笔者认为:“衣不在靓,适合则名;服不在奢,相称则灵”,也就是说着装美的根本精髓在于是否“与人相合、相称”。为了言之凿凿,我又特意“请教”了“祖姥爷”——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艺术家李渔,老人家说:“只有和谐、与人相称、与貌相宜的服装,才美!”那么,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衣服必须与貌相宜。

祖姥爷说:“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称之色,皆一定而不可移者。……使贵人之妇之面色,不宜文采而宜缟素,必欲去缟素而就文采,不几与面为仇乎?……”也就是说,祖姥爷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就的一副面孔,这幅面孔应该有特定适宜的衣服和色彩与之相配。如果穿着不适合自己的颜色,就是与自己的面色有仇,破坏了和谐,得到的不是美而是丑。

第二,衣服必须与人的体形相称。

祖姥爷说:“衣衫之附于人身,亦犹人身之附于其地,人与地习,久始相安”。也就是说,衣服必须与人身(包括体型)相称,和谐一致,才美。否则,就会产生“沐猴而冠”的滑稽状。

第三,要量体裁衣,即衣服要合身。

祖姥爷说:“稍近中材者,即当相体裁衣,不得混施色相矣。”虽然老人家强调的是长相普通者要量体裁衣,其实面相姣好者同样需要,尤其在今天成衣都是按照设计师理想中的某类特别身材而设计,多数人买到的多是尺码不合适的服装。虽然明白咱们中国人没有对现成的衣服“动手动脚”的习惯,宁肯邋遢一点,也不忍“糟蹋”衣服。但衣服就应该像娘胎的包衣那样“得心应体”,总是让咱的身体去将就衣服,岂不是本末倒置?

另外,“合适”和“相称”除了满足外在特征,还应与包括性别年龄、内在气质、文化素养、社会角色和时代风尚等“内在特征”相称。祖姥爷其实也都稍有提及,但限于篇幅,包括诸多肤色与衣色、肤色与面料、气质与着装的精彩论述在此就不一一详列了。需要强调的是,祖姥爷可是300多年前的人呢。不知那时是否也有色布和色彩分析等,要知道那些诸如“而颜近白者,衣色可深可浅”等深入浅出的话可是字字珠玑,说的都是现代色彩和形象基础呀!就凭这,祖姥爷也堪称“色彩顾问”和“形象顾问”的始祖,该受后人深深地一拜呀!

当然,把“祖姥爷”抬出来并无“祖训不可悖”之意,只是觉得300多年前的古人尚且对着装有如此清晰深刻的认识,更何况生活于发达时代的我辈呢?难道这些年来我们都错了么?不,存在就是合理,谈不上对错。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明白一些事,哪怕它简单得就像“衣服如同爱人,适合就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