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文化传统、民俗风情
1.印度
(1)服饰
印度妇女的服装比较艳丽,主要有裙子、紧身上衣和纱丽等。裙子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紧身上衣短而瘦小,紧贴双肩、大臂和胸脯,小臂和腰部裸露在外。出门时外边还要再披件纱丽。传统的纱丽长6米左右,一般从肩膀开始缠绕全身,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换不同颜色。妇女额头一般点有吉祥痣,表示喜庆、吉祥之意。
现在男子大多穿长衫(无领或圆领的)和“陶迪”(围裤)、戴包头巾。长衫一般不过膝,围裤垂至脚面以上,头巾长达几米,包法也各种各样,多达十几种;头巾的颜色不一,有白色、红色等,整个印度以拉贾斯坦人和锡克教徒的头巾最为鲜艳。
印度男女喜欢佩戴项圈、项链、耳环、手镯、脚镯、脚铃等装饰品。若是参加节日或喜庆活动,女性通常一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丽动人。在现代城市里,穿西装革履的人逐渐增多,但乡下的农民则仍以穿围裤、三角裤和赤脚为主。
(2)饮食
印度人饮食口味较重,往北部口味渐淡。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面食,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咖喱粉。印度食素者特别多,而且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受宗教禁忌的影响,烟酒在印度不怎么流行。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和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习惯右手抓食。
(3)节日
印度的节假日名目繁多,但各地情况不一。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有政治性的,也有民俗性的,但更多的是宗教性的,富有民族色彩。全国性的节日主要有:元旦(1月1日)、国庆节(1月26日)、独立纪念日(8月15日)、甘地逝世纪念日(1月30日)。宗教性的节日主要有:印度教灯节、印度教十胜节、印度教除十节、伊斯兰教开斋节、伊斯兰教古尔邦节、基督教复活节、基督教圣诞节、锡克教那纳克诞辰节、耆那教摩诃毗罗节。
(4)礼仪
印度交际应酬礼节繁多,流行的有合十礼、拥抱礼、贴面礼、摸脚礼、举手礼等,也流行握手礼。印度人迎接嘉宾往往要向对方敬献用鲜花编织而成的花环。印度人以往对等级、地位、身份极其关注。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其一,是“婆罗门”,即僧侣;其二,是“刹帝利”,即名门、贵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罗”,即贱民。此外,还有“不可接触的贱民”,叫做“哈里真”。传统的种姓制度广遭非议,但影响犹在。
印度教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以黄牛为神,对它顶礼膜拜。
(5)禁忌
印度教徒奉牛为神,牛在大街小巷上走行,人和车辆一定要避让。很多人不吃牛肉,也忌讳穿、佩用牛皮制成的皮鞋、皮带。印度人认为将孩子放在浴盆中洗澡是不人道的,因为盆中的水不会流动,是死水。
2.巴基斯坦
(1)服饰
巴基斯坦的传统服饰集地域传统、宗教习俗和民族风格于一身。“格米兹”和“谢尔瓦尔”是巴基斯坦男性最普遍的装束,甚至有“国服”之称。格米兹是一种过膝的长衫,胸前开半襟,两侧开衩。谢尔瓦尔则是一种宽大的长裤,腰部打褶裥。夏天的时候,他们绝不会穿背心短裤,更不会打赤膊,但往往会穿凉鞋,甚至赤脚。天冷之时,他们通常会身披一条毯子御寒,却不喜欢穿棉衣或毛衣。
依照伊斯兰教教规,妇女除手、脚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得暴露在外。因此,巴基斯坦妇女的日常穿着,主要是一件不露胳膊、不露腿部的宽大的长袍。出门在外时,她们还必须以面纱遮盖自己的面容。仅仅允许双眼露在外面。在巴基斯坦,妇女是不允许穿裙子的。不然的话,就会被当成“坏女人”看待。
尽管如此,巴基斯坦妇女依旧尽一切可能想方设法地打扮自己。平日,她们喜欢将手指甲和脚趾甲染成深红色,并且大量地佩戴耳饰、颈饰、臂饰、鼻饰、足饰等各式各样的首饰。有时,她们所佩戴的首饰还会被赋予某种特别的寓意。比如,佩戴鼻环便是已婚的标志。
(2)饮食
主食是面食和大米,如粗面烙饼和抓饭。副食主要为牛肉、羊肉、鸡肉和鸡蛋、豆制品。烹调以煮、炸为主,有生食蔬菜之习。口味偏甜、辣,不喜过咸。巴基斯坦人平日爱喝奶茶、牛奶和酸奶。在进餐时往往以冰水佐餐。巴基斯坦人用餐时喜欢用右手抓取食物,正规宴请则使用刀叉。
巴基斯坦人的饮食禁忌为不吃猪肉、自死之物、动物的血和不按教规宰杀之物,不吃母鸡、甲鱼、螃蟹、海狗、禾花雀,不吃鱼肚和海参。不饮用酒和含有酒精的一切饮料。
(3)节日
巴基斯坦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伊斯兰教历斋月后第一天)、国庆日(3月23日)、耶稣受难日(3月24日)、劳动节(5月1日)、穆罕默德生日(5月14日)、伊斯兰教新年(伊斯兰教历1月1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独立日(8月14日)、保卫巴基斯坦日(9月6日)、真纳(国父)逝世日(9月11日)、真纳诞辰纪念日和圣诞节(12月25日)、节礼日(12月26日)。
(4)礼仪
巴基斯坦人见面通常要先说一句“真主保佑”,社交活动中所行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握手礼。巴基斯坦人与故旧久别重逢拥抱对方时,先将头靠左边拥抱一次,接着再向右边拥抱一次,最后还要再向左边拥抱一次。巴基斯坦妇女与亲属见面时,除行拥抱礼以外,还要互吻对方的面颊和额头。巴基斯坦穆斯林还会向熟人或来客行“按胸礼”:向对方躬身点头,口颂“真主保佑”并用右手按住左胸,以此表示祝福。巴基斯坦人有用花环欢迎嘉宾的习俗。
穆斯林严守传统,虔诚的穆斯林每天向麦加方向膜拜5次。参观清真寺,必须遵守以下礼节:头上必须有一样东西如帽子或手帕,衣袖不能短到露肩或露出腋下,要脱鞋。女性不能穿迷你裙,肩膀与膝盖不得露出,寺庙严禁不穿胸罩的女性进入。
(5)喜忌
巴基斯坦人喜爱绿色、金色、银色和其他艳色,喜爱穆斯林教中象征吉祥幸运的新月和星星。巴基斯坦人认为黑色象征着消极。“13”和“420”代表灾难与厄运。巴基斯坦人往往星期五不办公。不受欢迎的礼品有酒、猪皮或猪鬃制品、带有女性图片的书刊和女性雕塑等。
3.尼泊尔
(1)服饰
尼泊尔很少有人穿袜子,大多数人喜欢赤脚穿凉鞋或者拖鞋。穿民族服装的姑娘尤其如此,她们往往喜欢在脚趾甲上涂抹鲜艳的红色或者紫色,戴上金灿灿的脚镯或戒指,再穿上凉鞋或拖鞋。
尼泊尔廓尔喀族人不论男女都喜欢戴鲜花。通常男子把鲜花戴在帽子或身上,而女子则戴在头上。每逢节日,人们也以鲜花为赠品送给客人,以表示相互间的祝福。
(2)饮食
尼泊尔人每日一般习惯两餐,早晨通常是奶茶和饼干。晚餐为正餐,一般较为重视。惯以米饭或面食配上菜肴。他们习惯吃西餐,对中餐也极为乐于品尝。他们用餐时习惯用手抓食。尼泊尔人在饮食上,一般不爱吃海参等类食品,不爱吃姜。
(3)节日
尼泊尔一年中的节日不下50次,主要节日有:湿婆节(二月)、新年七日大游行(四月)、红麦群卓拿节(五月初)、佛诞日(五月)、神牛节(八月中)、库里须那节(八月中)、象神节(九月初)、因陀罗节(九月初)、达善节(九月初)。
(4)礼仪
尼泊尔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双手合十,口中道声“纳马斯得”。在山区,主宾相见时主人伸出舌头表示欢迎。交谈中常用摇头表示赞同,点头表示不赞成。临别时,主人一般送客人三件礼物:尼泊尔帽、廓戈利刀和布鞋。
不丹族和尼泊尔族均属于喜马拉雅山地民族,具有谦和温顺的民族性格,其风俗和礼仪与我国藏族相近,主要礼仪有:献哈达,磕头,馈赠,鞠躬及敬酒敬茶。
(5)喜忌
在尼泊尔黄牛被视为国兽,颈后带“驼峰”的牛被视为神牛,受到尼泊尔人特别是印度教徒的尊重。尼泊尔的法律规定,神牛和母黄牛受到法律保护,一律不得宰杀。
尼泊尔人忌用毛皮做任何物品,认为动物的皮是不洁净的。他们忌讳水牛、公羊、公鸡,把这些动物视为邪恶的象征。他们对乌鸦颇为喜欢和爱戴,视其为吉祥之鸟。尼泊尔人格外喜爱杜鹃花,将其视为美好的幸福之花。
4.斯里兰卡
(1)服饰
斯里兰卡民族服装为:男人穿长袖紧口短褂,下身着纱笼,一般为白色;妇女上身穿短袖紧身短褂,下身裹以彩色纱丽。男女一般均穿拖鞋,不穿袜子。
(2)饮食
斯里兰卡人一日三餐,相隔时间较长,早餐在6点半左右,午餐在下午1点钟以后,晚餐在晚9点钟以后。大米是斯里兰卡人的主食,他们爱吃带有辣味的菜肴。
斯里兰卡许多生活习惯类似印度,喜食鸡肉,菜多放咖喱、辣椒、椰子油,味道辛辣且浓烈,喜欢用面包果、芭蕉花、茄瓜等材料煮成小碟的咖喱拌饭。
民间一般习惯用手抓食进餐,米饭一般盛在盘子里或芭蕉叶上,加上各种小菜,再浇上一种豆汁或椰肉汤,用手捏合拌匀送入口中。饭桌上一般为每人准备一碗清水和一杯冷开水。清水用来饭前、饭后洗手,冷开水一边吃饭一边饮用。
斯里兰卡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三大茶叶生产国,也是最有名的红茶加工国。斯里兰卡人喝茶时没有英国人在茶中加奶的习惯。
(3)节日
斯里兰卡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每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此外还有公共节日4个,宗教节日21个,商业节日2个;职工可休假14天,可请事假7天、病假21天,这样斯里兰卡人每年的非工作日在150天以上。斯里兰卡主要的节日有:新年(1月1日)、国庆日(2月4日)、耶稣受难日(4月9日)、佛历新年(4月14日)、开斋节(5月7日)、祭典日(7月14日)、穆罕默德诞辰(10月13日)、圣诞节(12月25日)、节礼日(12月26日)。
(4)礼仪
斯里兰卡人喜欢社交,乐于助人,友善谦卑。大多数人信仰佛教,相见或告别时一般双手合十。接待客人时常为客人戴上花环。斯里兰卡受英国文化影响,保留了不少英式习惯,如讲礼貌,会谈或会议之前有向客人献茶的习惯。在农村,等级观念依然很强。斯里兰卡人以摇头形式表示同意,结婚习惯由女方出钱。
除此而外,还有几种传统的典礼仪式至今仍然为人们常用。一是燃灯礼仪:铜灯雕有雄鸡,里面放椰油,宾主将灯芯点燃,乐队随后击鼓。这种礼仪常用于城市中工程奠基、店铺开张或比较重大的宗教典礼。二是煮牛奶礼仪:在红色的瓦罐中盛满牛奶,煮沸,每人用一树枝蘸奶向四处点洒,以示繁荣昌盛。这种礼仪一般常用于农村中欢庆丰收和新年佳节。三是椰子礼仪:选一个成熟的椰子,放在木架或地上,用刀劈开或用力摔在地上,椰汁四溅,象征吉祥如意。这种礼仪常用于婚礼等喜庆的场合。
(5)喜忌
斯里兰卡人非常喜欢鲜花,特别是兰花等五彩缤纷的鲜花。斯里兰卡人喜欢大红色、白色、咖啡色、黄色、天蓝色、草绿色和黑色,而且还喜欢带有宗教和古代神话色彩的颜色和图案。乌鸦在斯里兰卡被视为神鸟和吉祥物,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2.6.8 旅游资源、旅游业
1.印度
(1)旅游资源
印度的自然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更加突出,并具有独特性。主要有以下一些旅游城市、地区和旅游点。
1)新德里
印度的首都,位于恒河支流亚穆纳河畔,建于1929年。新德里是一座现代化花园城市,尤以不同风格的建筑著名。著名建筑有国会大厦、总统府、古天文台、甘地陵墓、尼赫鲁纪念博物馆。市内还有多座寺庙、博物馆和若干科研教育机构。
2)红堡
位于德里城,建于公元1638~1648年。是莫卧尔王朝沙贾汉大帝仿照亚格拉堡兴建的皇宫;用红色砂岩砌成,外形像城堡,故称红堡。
3)斋浦尔
位于德里西南190多公里处,是拉贾斯坦邦首府,也是印度教和耆那教的中心。全城建筑物普遍呈粉红色,故有“粉红城”之称,有许多古建筑。
4)马德拉斯
地处印度东南部,面对浩瀚的孟加拉湾,为印度第四大城市、最大的人工港。该市寺庙特别多,仅市内就有120座,故人们称其为“千庙城”。其他古建筑也很多。风光美丽的玛丽海滩是长度居世界第二位的著名海滩。
5)孟买
位于印度半岛西岸,濒临阿拉伯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有“印度的西大门”之称。该市最繁华区在孟买岛南部,东海岬是海军基地。巴克湾地带及其腹地一带集中着许多大商店、公司、银行和旅馆。此外,还有维多利亚花园、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建筑风格融合为一的“印度门”(其顶部的4座塔楼为孟买市的象征)、建于公元7世纪供奉湿婆神的石窟庙宇,以及许多清真寺、基督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该市是印度各民族艺术与宗教的荟萃之地,居住着国内各族人民和数十个国家的侨民。
6)阿旃陀
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文达雅山悬崖上,是世界闻名的石窟。一般认为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中国唐代玄奘曾来到此地,并有过记述。后石窟湮没,无人知晓。欧洲人据玄奘的记载于1817年重新发现。在山腰部位共有29座石窟,内有壁画和石雕,艺术价值极高。
7)泰姬陵
位于北方邦西南部阿格拉市郊的一座古代陵墓,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该陵墓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妻建造的,始建于公元1631年,历时22年才竣工。陵墓全用大理石砌成,正方形的基座中部为寝宫,其四角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圆塔。整座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被誉为建筑艺术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8)阿姆利则
地处印度西北边境,是旁遮普邦的最大城市,著名的锡克教圣地。建于公元1577年,因城内有阿姆利则·萨拉斯圣湖而得名。湖泊中心的小岛上有规模巨大的金庙。市内还有为纪念被殖民主义者杀害的爱国者而建的民族纪念碑,以及吉兰特·辛格夏宫和杜尔贾纳印度教庙宇等名胜。
9)那兰陀
规模巨大的佛教圣地遗址,在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附近。早在公元5世纪,这里即建有10余座佛寺,有当时世界最大的佛教学院。中国唐代僧人玄奘曾到过此地,并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记》中有所记载。12世纪末13世纪初,被入侵者烧毁,之后湮没无闻。至19世纪,科学工作者根据玄奘的记载才使遗址重见天日。
(2)旅游业
2005年,印度旅游业的五大客源国分别是:英国(约65万人)、美国(约61万人)、孟加拉国(约46万人)、加拿大(约16万人)、法国(约15万人)。同年,共有近4.5万名中国游客和8.9万名巴基斯坦游客前往印度旅游。2006年进入印度的外国游客人数约有443万人,较上年增长13%。
2006年印度前往中国旅游的人数达到40.5万,同比增长13.64%。
2.巴基斯坦
(1)旅游资源
巴基斯坦的旅游资源包括都市风光、印度河流域的历史、文化遗址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歌舞艺术,特别是北部地区壮丽的高山自然景观。外国旅游者可以在城市参观和购物,也可乘船在印度河观光游览,还可以去北部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开展登山和探险活动,到沙漠地区穿越“死亡之海”(沙漠)或者参加狩猎活动。巴基斯坦主要的旅游区和旅游点如下。
1)卡拉奇
该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位于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面临阿拉伯海,1947~1959年期间曾经是该国首都。该市市中心的绿树丛中有巴基斯坦国父真纳(1876~1948年)的陵墓。著名的卡拉奇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从古代到现代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哈比卜银行大厦是该国最高的建筑物。该市有根希安艺术中心、甘地花园、克利夫顿海滩等旅游点或旅游度假胜地。
2)拉合尔
位于旁遮普平原的拉维河畔,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历史古城。该市有许多古代建筑,如建于公元1634年的瓦泽·汗清真寺、拉合尔古堡、莫卧尔王朝的贾汗吉尔王陵。巴德夏希清真寺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拉合尔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有全国最大的拉合尔博物馆、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
3)白沙瓦
西北边境省的首府,位于西北部。该市花草树木特别多,尤以玫瑰最为出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商旅的中心和交通要道,因而受到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种影响。该市郊区有莫卧尔王朝时代建造的希萨城堡、公元16世纪的大清真寺、具地方色彩的白沙瓦清真寺等古迹和古建筑。
4)拉瓦尔品第
位于该国东北部,是商业中心、交通枢纽,也是军事重镇。市内环境优美,有美丽的拉瓦尔湖和阿尤布公园;既有现代化建筑,又有许多古堡。西郊的塔克西拉是古代佛教圣地。
5)伊斯兰堡
于1970年基本建成,是该国首都。它是一座现代化城市,但也具有传统色彩。该市布局合理,以方格形道路为构架,各个区域分别有不同功能,可分为行政区、公共事业区、住宅区等。在拉瓦尔湖附近有植物园、水族馆、茉莉花和玫瑰花园。有许多大学和研究所,城市南部的夏克巴利山是旅游胜地。
6)海德拉巴
是一座古城,也是该国第三大城市,位于该国南部。有建于公元1768年的海德拉巴城堡,城堡内外有石雕和花卉图案等艺术品。
(2)旅游业
巴基斯坦旅游业起步很晚,20世纪70年代初才成立旅游公司。近些年来,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注意简化入境手续、提高服务质量、收取费用合理,使旅游项目丰富多样,因而旅游业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巴基斯坦的国际旅游者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德国、伊朗、日本、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印度等国。其中欧洲旅游者实际上主要是居住于欧洲的巴基斯坦人。
2006年巴基斯坦前往中国旅游的人数达到8.66万,同比增长3.36%。
3.尼泊尔
(1)旅游资源
尼泊尔旅游资源丰富,除美丽的喜马拉雅山山地风光外,还有集中分布于加德满都河谷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和古迹,分布于原始森林中的多种野生动物,包括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在内的宗教朝圣地。其主要旅游区和旅游点在几个较大的城市和北部山区。
1)加德满都
城内寺庙特别多,达250多座,又被称为“寺庙城”。著名的建筑有哈努曼多卡宫(故宫)、纳拉扬希蒂宫(新宫)、中央政府大厦(狮宫)等。最著名的寺庙是市中心的加斯达满达尔寺。
2)帕坦
该国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古城,最早建于公元298年,18世纪时是帕坦王国的都城,同时也是古代大乘金刚佛教中心。城内故宫广场附近有许多庙宇、殿堂、佛塔、神像。著名的有克利希纳庙、黛姑塔莱珠庙、孔贝斯瓦尔寺、红观音庙等。
3)巴德冈
也名巴克塔普尔,是该国古城之一,现为该国东部地区的商业中心。市中心有著名的古迹巴德冈故宫,该宫殿为亚克希亚·马拉国王于公元1427年所建,其正门为镏金铜铸高8米的金门,金门东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殿,该殿有55扇檀香雕花木窗,因而该宫又被称为“五十五窗宫”。由于宫内有许多建筑和艺术品,故有“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之誉。该城还有著名的尖顶“尼亚塔婆拉”塔,这座塔和巴德冈故宫是尼泊尔的两大著名古代建筑物。
4)兰毗尼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佛教圣地,位于该国南部兰毗尼专区的鲁潘希县。相传公元前623年迦毗罗王国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兰毗尼花园中生下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其诞生处今建有摩诃摩耶夫人庙。庙南有新建佛寺,内有释迦牟尼塑像。
(2)旅游业
近些年来,尼泊尔政府积极鼓励向旅游业的投资,使得旅游业不断发展,成为仅次于地毯业和成衣业的第三大外汇来源。2003年全年接待国外游客26.56万人,同比增长23%。入境游客居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英国和美国。
2006年尼泊尔前往中国旅游的人数为2.87万。
4.斯里兰卡
(1)旅游资源
斯里兰卡是著名的“宝石之岛”,它有美丽的热带风光,各个民族的不同的风土人情,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1)科伦坡
是该国首都,位于斯里兰卡岛西海岸,濒临印度洋。该市树木繁茂,风景幽雅,气温虽高,但无酷暑。市中心区的福特区是议会、政府所在地,有许多银行和商场。此区以东是旧城,街道狭窄,房屋低矮,富有东方色彩。市区的东南部有举世闻名的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和国家博物馆,还有许多寺庙。另外,市内还有历史悠久的著名热带动物园,郊外有一些海滨胜地。
2)马哈努沃勒
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古城。公元1592年,古康堤王国的一位国王曾在此修建了雄伟的城墙。现在它既是大米、茶叶和可可的集散地,也是著名的手工艺品产地。城内有佛牙庙和八角亭,保存着1 000多年前珍贵的贝叶经。培拉德尼亚热带公园是亚洲最大的植物园之一。
3)贾夫纳
是位于斯里兰卡岛北端的海滨游览胜地。该市过去曾经是泰米尔人王国的首都,居民多为泰米尔人。沿海有许多优良海滩,最著名的是沙质细致、色泽洁白的卡苏亚里纳海滩。城内有著名的那露尔甘多萨米印度教神庙,还有建于公元17世纪的基督教堂。东南部有以鸟类众多闻名的冲迪库拉姆动物保护区。
4)密兴多列圣山
是该国佛教圣地,斯里兰卡的“佛教摇篮”,在阿努拉德普勒以东13公里处。圣地是一座小山,相对高度约150米。从山麓至山顶有石阶1 840级。拾级而上,可观赏不同的寺塔和遗址。
5)波隆纳鲁沃
地处该国东北部的著名古都。曾多次成为都城,故留下许多古迹。有波罗迦罗摩海(人工湖)、波罗迦罗摩巴忽王宫遗址、湿婆天神石庙(庙中曾出土从南印度运来的湿婆铜雕像)、保存完好的睹波罗摩舍利塔。另外,距该古都不远的西格利斯岩壁画、丹布拉佛窟和法显石窟都十分有名。
6)亚当峰
也叫斯里帕达峰,该国的圣山,位于中南部。山体雄伟险峻,呈圆锥形,海拔2 243米。山顶有一小庙,庙内有一巨大足印状洼坑,长1.5米,宽0.75米。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徒对此洼坑各有自己的解释,认为是本教圣人的“足迹”,故都以此山作为自己的圣地。该山也称圣足山。
(2)旅游业
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入境游客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印度。斯里兰卡内战曾一度影响旅游业,但自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以来,游客人数有所回升,2003年接待外国游客50.06万人,同比增长27.30%,旅游业产值3.24亿美元,同比增长39%。
2006年斯里兰卡前往中国旅游的人数达到2.43万,同比增长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