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词语可以直接指代一个清晰、明确的对象。比如,“樱桃”指代的是一种我们都知道的水果,而“自行车”则指一种方便的交通工具。即使在更为抽象的领域,当我们说到“英语课”或“物理课”时,大家也会很快明白:我们马上要开始学习英语,或者学习一些有关物质性质的法则了。
那么,在进入哲学学习班之前,你会知道自己将在那里做些什么,学些什么吗?不一定。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如此神秘。
为什么?探讨“哲学”一词的含义,就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一开始,答案可能会让我们有点儿沮丧。“哲学”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人们对它的使用,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你打开收音机了吗?我们能听到法国总理在介绍自己政府执政的“哲学”。打开电视了吗?我们能看到议会里多数派的代表正在慷慨陈词,强调他们要“哲学地”提高公共服务的收费标准。
在第一种情况里,“哲学”表示“总体概念”:有点儿空洞,但用法毕竟还算正确;而在第二种情况里,“哲学”表示“温和、理性”,无非是要提点“小脚老太太”式的琐碎建议,有必要扯到哲学吗?
“哲学”这个词的日常用法,或许太过平常了,并不能帮我们深入理解。它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带进一种庸俗化的、边界模糊的领域。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哲学”,跟你在家宅着,或者跟小区里大妈聊聊天,恐怕没什么区别。
很显然,哲学应当不止于此。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个含义丰富的词的意义。它是一个合成词吗?让我们把它拆解开来看看……是不是只剩下一堆无意义的符号字母了?当然不是。它的词源有双重含义:首先,这是一个古希腊单词;其次,它的起源本身就能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哲学”这个词,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知道这一点对你没什么坏处。我们就是从那时候的那个国家继承了伟大的欧几里得几何学,还有民主制度的思想。哲学是伴随着严谨、毫无功利的科学而诞生的,它挣脱了神话的束缚,探求摆脱暴政的政治制度。这一点并不平庸,绝非微不足道。即使在今天,世界上还存在着太多的暴政、迷信与狂热现象;哲学、科学和民主之间的同盟也依然脆弱,没能覆盖到整个世界。
法语里的“philosophie”(哲学)这个词,起源并不神秘,它是“爱知识”或“爱智慧”的文雅表达。在法语里,还有一些以“-philie”后缀结尾的词,例如,令人不舒服的“zoophilie”(恋动物癖),还有面目可憎的“pédophilie”(恋童癖),等等。可见,“爱”并不只有美好的一面。不过,一旦它转向了“sophia”,就褪下了所有粗鄙的色彩,向最高的理想张开双臂,寻求美好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按照古希腊人的理解,准确地翻译“sophia”这个词呢?
如今,“智慧”这个词显得有些老套,不合时宜,变成了“过于稳健保守”的代名词。至于我们的“知识”,往往还是比较抽象的,它被各种专业分割得支离破碎。我们是否已经丢失了“苏菲”(sophia)那种美妙平衡的姿态呢?
古希腊的智者和先哲们所探求的,正是最高级的生活智慧。我们现在去他们的学园报名,应该不算太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