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是一位难懂的哲学家吗?的确,他写过一些艰深复杂的对话录。不过,我们刚才聊的《大希庇阿斯篇》,可不属于最艰涩难懂的哲学文章。对美的欣赏,使我们发现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随后,我们会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一个关于美的统一标准——正如那本书中所探讨的一样?理解这一点,真有那么困难吗?
年轻时,我曾尝试初步了解柏拉图的思想。但是,我犯了个错误——去读了学校教材上的导论,而不是直接接触他的原文。我还记得,一开始面对“理念论”时,我感到非常困惑不解。那篇教材导论,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以致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理念能够独立存在,构成某种“世界”?我想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也就算是一种“理念”[10]吧。它们来来去去,有些很有用,有些则毫无意义。我们怎么能想象:这些理念会变成一种标准,甚至具有神圣的地位?
我不解的地方,首先在于一点——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往往并没有导向明确的结论。它只是一场带有一些嘲讽,能帮助我们正本清源的练习;按照柏拉图本人的说法,最多也不过是“理念论”的入门。《大希庇阿斯篇》等许多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录,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涉及“理念”这一概念。
我们应该明白:柏拉图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地将所有的“理念”都藏在知识大厦的顶端。那些值得我们记住、需要深思、能给人以启发的理念,具备自身固有的一致性,并因此而独立存在着。比如,在我们所有肉眼所见或亲手画出的圆形之外,甚至一切圆形的事物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圆”的理念。
然而,“圆”的理念,能像其他物质一样确实存在吗?当一辆车停在我正在品酒的露台前面,它圆形的车轮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圆”的理念,是不是也这样存在于某个地方呢?自从我们知道什么是“圆”以来,你我都对“圆”有了概念。那么,如何看待我们所共享的这个“圆的理念”呢?它的地位究竟如何?
“圆”的理念,我们当然看不见。这就像肉眼无法看见“2+2=4”这一真理。理解一个理念,与理解一条真理一样,关键是要明白它的抽象一致性,了解它如何用来解释现实问题。
当人们认为自己懂得了某件事时,他们可以说“我看见了”[11]。这种初级层面的理解,日后也能够不断深入。然而,它至少能保证人们不会迷失于俗世——那个被我们看作“真实”的世界。
这种“看见”,是精神领域的,它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无数的新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计算和数学,没有任何有关真实世界的理念,在面对感官的不确定性和欲望的专横时,我们会不会显得虚弱无助、无计可施?
苏格拉底率先发出了赞叹:当他开始理解时,无边无际的全新世界就向他的大脑敞开了。对柏拉图而言,理念世界,就像一片尚未开垦的土地,埋藏着解开世间万物之谜的钥匙。
为什么我们很难对他的这种赞叹感同身受?那是因为,理念和概念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已经太过熟悉了。科学知识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对精神领域的东西感到麻木,我们似乎能在这些重大的人类知识成就面前昏昏欲睡了!
如今,我们对理念的定义,常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认为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制订计划,或是当作设计技术的手段,等等。相反,柏拉图对它的看法却饱含无比的热情:理念具有神明般的力量。他热爱理念,无止境地赞美它的统一与和谐。
还是不容易理解他这种精神状态吗?要知道,柏拉图把天上的日月星辰都看作神明!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怎么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一种信仰的逻辑呢?努力在思想领域穿越时空的旅程虽然十分艰辛,但也必不可少。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哲学在向我们的头脑发出旅行的邀约!
飞一趟安的列斯群岛[12]归来,我们既可以得到休息放松,还能晒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学习哲学,我们能有同样的收获吗?是的,收获就是理解本身。
据说,真正的理念可以散发出光芒。我们每个人,能不能用自己的知识来做个试验,检验这种说法的真假呢?
柏拉图的思想,仅仅只是一道光芒,还不足以照亮整个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大希庇阿斯篇》的结尾,苏格拉底已经提醒过我们了:“美,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