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客观评价一下赖琏西北六年的办学。
1、 他政治立场鲜明,那就是坚决拥护国民党,有出色的政治手腕和行政能力,是那种处理复杂情况的得力人才,比如他在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大学处理派系之间的斗争,手段得当,化解了各派之间的矛盾,他严厉打击□□,维持了教学秩序,稳定了局面。同时,他贯彻了国民政府在西北发展教育的国家战略,他主持两所学校期间,西北工学院毕业了1500多名学生,西北大学毕业了800多名学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对此,赖琏自己最为满意。
2、 赖琏维持学校的教学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左翼学生和教授的打击之上的,在国民党看来,他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好官员,忠实的执行了政府的命令,但在共产党看来,无疑是反动的。
3、 赖琏的办学是典型的“官员办学”,他没有李蒸、李书田、张伯苓、梅贻琦等人那样独立的教育思想,也不像他们把个人的印记加入到办学实践当中,他所做的,只是执行国民政府的命令,协调各种矛盾。这种人的好处是当不同理念的人聚在一起,发生矛盾、办不成事情的时候,他能把事情办成,维持一个稳定局面;坏处是他没有留下个人办学理念和原则,只是一个政府的代言人,当人们对政府不满的时候,就会把一切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4、 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当一个政府政局不稳、政治混乱之际,往往是出现教育家的时候,因为政局混乱,人心也混乱,没有为全社会能一致接受的官方教育理念,于是,一些有自己教育理念的人就会大行其道。而当政局稳定之后,官方就会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要求各学校照此执行就行了,这时得势的就是赖琏这种执行政府意图得力的行政官员,而那些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教育家们便逐渐退出教育舞台。国民政府自北伐之后,形成了稳定的办学理念和国家战略,比如将北京、天津等多所高校迁往西北就是其中之一,但这种理念和战略遭到了一些有自己办学理念的教育家的抵制,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听政府的话,不断鼓动复校和把学校迁回到北京和天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官员才会听话,贯彻政府的办学理念,这时在政府看来,“官员办学”才是最可靠的,这也就是赖琏之所以会来西北办学,以及他走之后,西北大学依然实行“官员办学”的最重要原因(继任的刘季洪校长也是一个忠实执行政府命令的官员)。实际上,“官员办学”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个人,而取决于他所忠诚的政府的好坏,教育战略决策之优劣,教育的后果也很难预料。赖琏的悲剧在于他忠于的国民党政府是一个□□反动的政府,尽管从个人道德来讲,他做到了忠于职守,他所主持的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大学都做到了坚守在中国的西北,肩负起西北开发、固我边疆的使命,但其教育理念的创造性和包容性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