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7455400000058

第58章 西部卷(2)

公元前476年—443年间,在中国历史上为秦厉公时期。无弋爰剑与秦作战被俘虏,被羁留勒滞在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多年。后无弋爰剑在苦役劳作中佯装听训,使秦兵疏于防守,乘机脱逃,日夜奔走,辗转回到黄河湟水之间的袤阔沃土,在低矮的茅棚长睡三天三夜,恢复了精神,英飒之气溢满全身,遂召集各部落头目,简述自己十数年苦役经历之后,重点讲解今后如何改变古羌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进行亘古以来空前的改革设想及措施。于是,从一个吉祥的春天开始,无弋爰剑魁梧的身躯站在春风料峭的旷野,指挥羌人驱兽宰牲祭拜天地。然后,一伙伙古羌呦鸣吼叫着放火烧荒,刀石耕犁,羌人们被这种新奇陌生的劳作惊喜得很,黑亮的汗水连同爰剑从关中偷偷带回的谷种,一同点播在新开垦的处女地上。种子下地,无弋爰剑将各部落人众分为两拨,一拨人继续从事放牧射猎捕禽的熟悉工作,另一拨人听他传授从秦人处学到的农业生产技术,制造农具,驯养野牛野马,修渠堵堰,引水自流,提灌浇禾,耕作牧种……从此,青海高原一个古老的部落新生活方式开始了,河湟地区的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羌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逐水草而移居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农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最早的水渠、水磨、水井相继出现,水的滋润和光芒,照亮了古羌人天空。这个历史的重要时期在青海荒僻的土地之上,在尘灰侵蚀的典籍之中,发出了夺目耀眼的光辉!

岁月无羁,时光流逝。西汉时期,青海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凿渠引湟,使农田水利灌溉亦由湟水两岸、黄河河谷向边远牧区地带延伸。至汉武帝时,因数百年战乱和自然灾害,九州大地满目疮痍,田原荒芜,民不聊生。刘彻是一位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六七十年间,就使西汉王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国力增强,万邦来朝,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

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率汉军进入河湟流域,在今西宁城址修筑军事据点——西平亭,在东西两翼设立破羌县和临羌县。随着军事的进展,地方政权的建立,汉族人口源源而来,就把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传播进高原。铁犁牛耕和“代田法”,应是此时传到了河湟地区。霍去病将军在汉王朝新疆土之上,教稼扶杖,推广新农具,兴修水利,浇田灌地,对边疆地区的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西汉对青海河湟地区大规模开发是在半个世纪后的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1年—公元前60年】。大名鼎鼎的后将军赵充国在青海的治水史上,是值得大书的一个人物。赵充国原籍上邽【今甘肃清水县】,幼年读书习武,聪明过人,英勇有谋,为当朝贤良名将,栋梁之才,深得宣帝信任。他统兵六万到河湟地区平息羌乱之后,同年十二月上“屯田奏”,向宣帝提出在湟水罢兵屯田的建议,列举了十二项好处。“愿罢骑兵……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治湟峡。”【《西宁府新志》】凡三次上书力陈,朝野议论纷纭,各执其辞。后得到当朝执政丞相魏相鼎力支持,终于按赵充国计划实行屯田,留兵一万零二百八十一人,“移民实边”。次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农垦大军修渠引水,整沟填壑,灌溉良田,并治理湟峡以西道路及桥梁七十余处,直通至青海湖畔。当年耕作当年收获,不但每年由朝廷拨付粮食二十万斛【斛:容器,古代十斗为一斛,今五斗为一斛】减少到二万七千斛,而且当地羌人与汉族移民亦年岁丰裕,安居乐业,河湟之地生民和睦相处,起到了安定团结的作用。连年屯田所获,充盈边库,“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后人缅怀赵充国的诗句屈指难数。“湟中昔赵侯,遗泽遍行潦;缅想汉营平,千载颂其贤”……至今,两千年后的青海东部乡村的赵姓人家,仍有称其为赵充国后裔之说,可见他给青海的历史留下长远的影响。

自西汉赵充国之后,东汉封建王朝也是把在河湟地区屯田作为一项既定政策执行的。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陇西太守马援在临洮击破先零羌,随后率兵开进河湟谷地同允吾谷、唐翼谷等部大战,见其田肥壤,灌溉流通,回到都城长安之后曾上奏力谏,请皇帝在河湟之地“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后汉书》】。此后,中原大地又有一批批农人迁徙河湟,同当地羌人共事农耕。至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任命曹凤为金城【今兰州】西部都尉,治龙耆【今青海湖东岸海晏县三角城】,率将士不断在河湟地区扩大屯田面积,“激河浚渠”,使农田水利在日月山东西两边得到了发展。

东汉末年,雍州刺史张既在规模移民屯田之时,将汉族地区的水磨水车传来河湟,一时,河湟大小水流之上,木轮翻滚,水磨旋转,小溪流哗哗喧响伴着鸡鸣犬吠,推动水磨凹槽流淌出五谷精细的面粉;小型简单的水车在长河之上,滔滔不断地将水流引入禾苗干渴的田野。从此,水浪农歌在高原唱响了两千余年,时至21世纪的今天,古老水磨仍在青海东部农区山乡沟涧横跨,成了山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青海的治水史上,我以为还应该有吐谷浑人的功勋碑,只是由于《周书》、《晋书》、《北史·吐谷浑》等史籍略记载其政权更迭烽火征战的事件,忽视或遗漏了他们在青海地区统治长达350年中发展社会及农业经济的状况,及与大自然斗争的史实,因而造成了遗憾。

吐谷浑人原是活动在辽宁省佳河一带的慕容鲜卑的一支,公元4世纪初的南北朝时期,从河涉归长子吐谷浑率1700户西迁,后在青海境内建国,跨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威震西域。阿才是吐谷浑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首领,流传了1600年的阿才折箭教子的故事,生动有趣,妇幼皆知。故事讲述吐谷浑国王阿才临死之前,把他的十个儿子叫到跟前令每个人取一支箭,让他们去折。历练好武的众兄弟只轻轻一下,手中箭均为两段。阿才又让其长子纬代将十支箭捆在一起,再轮流让儿女们去折。儿子们束腰振臂,鼓腮赤面,使出了浑身气力,谁也折不断这捆箭。阿才招招手,高声说道:“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禝可固。”言罢而亡。这个阿才折箭遗教中的“箭”,至今仍被吐谷浑人的后裔当今的土族群众作为“护法神箭”,长久地供奉。

《文献通考》记载阿才曾登临西强山【今甘肃青海交界处的西倾山】“又见垫江【白龙江】源”。问身后官僚:“此水由何郡入何水也?”其长吏曾和回答说:“此水往仇池,出宕渠,至巴郡入江,度广陵,汇于海。”阿才听了之后说:“水尚知归,吾虽塞表小国,而独无所归乎?”于是遣使到了建康【南京市】,与南朝建立了友好关系,被封为浇河公。浇河【今青海省贵德县】和赤水【今青海省兴海县】为吐谷浑大城,均在黄河岸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而且吐谷浑各王对治下的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极为重视,闻名于史的良种马“青海GFDC1”,亦是他们所培育驯养,他们对农田水利工程和基本建设不至于没有业绩。史料空缺,我在这里存照,供后来者研究。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由南北朝的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时期,青海河湟地区也历经了前凉、前秦、后凉、西秦、南凉、北凉等六个政权的更迭。由辽宁西迁的吐谷浑王国统治青海的350年间,与大唐通好,唐朝金城公主远嫁吐谷浑王子,吐谷浑归属纳贡,河湟之地有了百年的社会安定,农牧经济得到较为稳定的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

唐高宗李治和千古女皇武则天夫妇,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帝王,他们在治理中原国泰民安万邦来朝的隆庆辉煌之时,对西域广袤的疆土备加关切,对青海河湟之地的开发建设,亦永驻青史。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黑齿常之拜河源道经略大使,在黄河岸边“开田五千顷,岁收粟斛百万余”【《西宁府新志》】。黑齿常为“番将”,西域人,少勇有谋,长于社会事务管理,他任职河源仅十余年,在屯垦戍边,治山治水,为大唐固守边防颇多建树,立下了功劳。

高宗李治薨,皇太后武则天专权,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改国号周。女皇文韬武略,治国有方,开创了“盛德永年”的辉煌时期。与民间朝野传说她荒淫无道有异的是,她在享尽人间富贵荣华,高居庙台执掌权杖之时,也特别关心边疆农事。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根据女皇指令,凉州都督郭元振命属将李汉通开辟屯田,以广畴亩,修通河渠,尽水陆之利【《西宁府新志》】,把农业生产从历代王朝隆耕的西宁东南部地区,扩充到了西宁以西青海湖以南的近千里之外。至今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兴海县、同德县的黄河河谷地带,以及恰不恰河、沙珠玉河流域,堵堰开渠引水灌溉的遗迹仍然隐约可见,其较大的遗址是东巴渠和铁盖渠,经1300年的风烟岁月之后,人们似乎还能听见唐朝那遥远而古老的水声……

岁月:曲折的水色

宋元明三个封建王朝,从青海省历史史料记载看,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似没有大的作为,各朝代的帝王逊色于汉唐英主,缺乏雄才大略的胸怀,腐朽软弱无能的帝王相继出现在绵长千载的历史之中。再加上内乱外患频频发生,战争延宕不断,致使封建统治阶级不会将目光转向民间疾苦,劝耕事农关注民生。特别是元代,水利建设事业几乎没有进展,且前朝已修整的水利工程也因为疏于维护管理遭到弃毁。这当是与元朝统治者“马上天下”的理念及轻农重牧的思想不无关系。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青海地方官员见田亩荒芜,阡陌零乱,乡村一派零落,遂动了引湟灌溉整修渠壑之念,在西京知州赵隆主持之下,引宗河水【湟水】灌溉西宁附近川地,“增开水田几百顷”【《宋会要辑稿》】。三年之后的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驻守西宁的将军何灌,率官兵,引民众,引邈川水灌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宋史》】。其后,何灌将军奏请朝廷,调迁中原人力赴青海,修复了汉唐时期所建故渠,在河湟流域大面积荒芜的土地上恢复耕种,得善田二万六千顷,使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六畜兴旺,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田亩禾苗绿,歌舞盖河州”的升平景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至明朝,青海地域屯田规模才有了近一步扩大。曾先后有兵备副使易瓒、甘肃巡抚杨博、西宁兵备副使王昞等三人兴修水利的功绩,让青海各族人民难以忘怀。据《西宁府新志》载,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易瓒“兴水利,饬亭障,课士劝农”。王昞“缮城隍,兴灌溉,躬亲督视,不避劳勋”。一个封建王朝时代的官僚武将,能够走出衙府下巡乡野,亲自督察催促,并绾起官服衣袿泥腿子下田修渠,与民同耕,难怪深得人民喜爱。

而巡抚杨博“查荒田,通水利,奖农耕”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举措,还颇具现当代农业管理的意味,一个“奖”字,在封建王朝时期具有开创意义,与我们当今的“三农”政策似有相通之处。最应该提到的是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西宁府增置了屯兵通判,兼营水利,这是青海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专门管理农田水利的地方官员,自此,从体制上来讲,治水兴利迈上了新的台阶。

时间的脚步一直前行,一个个晨钟暮鼓,一番番春夏秋冬,走过大清王朝350年。清朝在青海水利近代史上比历代王朝更前进了一步。修堰筑坝,开渠,引水浇灌农田,水利工程已初具规模,“塞外弃地”亦恢复农耕,从祁连山的大通河到湟水谷地及黄河流域,仅顺治十四年统计,就有“灌田水地”25 .87万亩,创青海置边屯田农垦历史最新纪录。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有西宁佥事李应琚、知府申梦重、千总李滋宏“捐俸”创筑干支渠。白花花的银子从封建王朝地方的军政官员口袋里掏出来,支援农业,在此之前绝无仅有了,只见斗金锭银抬进府第的景象,哪见自捐银两援助“三农”的事情?是他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吗?还是清正廉洁良知未泯?总之,几个300年前自愿捐俸的大清官吏,仍使今人惊讶不止,史册永驻了。而修建干支渠,也是改良农田漫灌的生产方式,节水节能,具有现代农业管理的理念。他们根据渠之远近,划定引庄堡,并设立渠长,进行专人管理巡视,避免争水纠纷及浪费水资源,这也成了青海农灌水利史上首创,使青海地方水利管理体制初步走上有序的进程。

从史料查看,从顺治时期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青海的自流灌溉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湟水流域的西宁、乐都、贵德大通四大灌区及祁连山南麓的门源,青海湖以南的恰不恰地区,总计有民营灌区262处,干支渠601条,长达1721 .75公里。各渠共灌溉农田164489 .5段,折合水地54 .3万亩,超过了历朝历代的总和,纪录空前,可见清王朝对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青海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迅猛进展。

时世:艰难的起程

中华民国在大陆存在的短短38年间,是个战争不断混乱不堪的时代,青海各地的水旱灾害亦频频发生,劳苦民众苦不堪言,饥寒交迫,因而对兴修水利工程的愿望十分迫切。但地方军阀忽视农民疾苦,对他们的生计不管不问,反而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征兵拉税,更加大了对农民的盘剥压榨。农民为了养家糊口,不致饿毙,一些必要的渠堰改水工程多是民间民力举办。而广大农民困于艰难经济,对稍大一点的工程便无能为力,致使青海整个农区尽显荒疏萧瑟,民不聊生。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青海省脱离甘肃省管辖,独立建省。这是自元朝至元年间在甘肃建省,归属管辖642年之后的析出单独设省,是青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青海历史发展的一个醒目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