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后,新成立的民政厅拟定了《青海省兴修水利办法》,翌年,又制定了以工代赈办法,但大的水利工程一直没有开展,只是将全省处黄河沿岸和湟水区域内的13个县农灌渠道状况进行调查登记,这一勘查就进行了6年的时间。后经过规划,由省建设厅向南京政府的全国经济委员会报送了共和、湟源、都兰、同仁等4县的水利工程计划,同时,开始逐步开展工作,一方面整修旧有渠道,一方面勘测规划新的渠道。但直到上世纪40年代,由省政府主办的处于黄河谷地的贵德县曲卜格河渠、兴海县唐乃亥渠、化隆县甘都盐水沟渠,以及湟水流域的湟中县平安渠、乐都县庆隆渠、西宁市的长胜渠【解放后改名为解放渠】、阁公渠【解放后改名为人民渠】等7条渠道才先后通水。后又整治扩修了多条渠道。其中建设规模最大的水渠工程是互助县的曹家堡渠,被当时的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取名为“芳惠渠”,取马步芳施惠之意。该工程于民国三十年进行勘查,拟具计划和预算,呈请国民政府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拨款兴修。行政院拟准复函,让正式测量再行办理,又电请黄河水利委员会,荷派桂蕴香、杨纯二位工程师赴青海重新勘测,民国三十二年,黄委会又指派吴耀庭工程师做第四次勘测,拟具工程计划及概算,经再次呈请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才准以水利贷款办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青海省灌溉工程处负责筹备曹家堡渠之施工事宜。同年9月施工,又因资金不到位,困难重重,中途曾两度停工。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下旬完工结束,不到22公里的水渠,已整整用去了6年时间,可见其政府办事效率的拖沓,互踢皮球的作风。
截至民国政府在大陆的垮台败走台湾岛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经统计,全省水利工程以农灌为主,共有农灌渠道570条,比清朝末年还减少了301条,水地面积74 .82万亩,比清末增加了20万亩。水利工程主要还是分布在黄河河谷和湟水两岸,青海广袤大地上的农人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自然生存状态。
民国时期,高大的木轮水车开始出现在黄河两岸的谷地,这是提水灌溉初始在青海建设并投入使用。黄河两岸的农民多采用旧式高架木制水车提水灌田,提水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每架水车可灌地100至200亩。这种水车式样笨重,极不灵便,制作费用大,用料用款多,每架工料费约合小麦一万公斤。从民国八年【1919年】位于黄河岸边的循化县城关镇黄河岸修建的高架水车起,至解放前夕,沿黄河一线的贵德、循化、化隆、民和4县据不完全统计,共修建了20余架木轮水车,其中一架水车浇地最多的是贵德县墩湾西乡农民集资所修建,可灌田800余亩;而由循化县农民马维善、王有得花费了2900大洋建造的两架水车,浇地仅六七亩,绩效非常低下。
青海水力资源得天独厚,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及时代人为因素,使得青海小型水电建设起步较晚。1944年1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覃修典创建水力发电厂,选址在西宁市北郊湟水北岸寺台子村,引取湟水支流北川河水发电。青海省向无电力设施,发电厂自1939年4月由出席国民参政会的青海参政员赵佩、李洽等人联名提案,经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交由经济部资委筹办。时值抗日战争紧张阶段,青海省是抗日大后方,资源委员会不敢怠慢,遂派副工程师孙运旋专程来青洽商。1940年又派资委水力勘察总队蔡振宇来西宁查勘,复由李锡山等来青施测。1944年2月,资委会委派覃修典为工程处主任,工程师卢守圭协同,经过一年半的施工,在1945年10月10日正式放水发电,青海省第一座水力发电厂诞生。陈秉渊任厂长,共有职工51人,用电户1154户,装灯8701盏,289千瓦。1949年解放前,年发电量48万千瓦时。
193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民和县设立享堂水文站,青海现代水文工作开始起步。到1949年,省内雨量站发展到14处,水文站两处,享堂站设在湟水与大通河交汇处,循化站设立在黄河干流。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悬移质泥沙、降水量、蒸发量等。而雨量站则由军队和教育部门观测,省内尚无水文专门管理机构。
历代至民国,青海水土流失情况不明。直至1944年,国民政府农林部会同黄河水利委员会,组成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团,由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美国生态学家W .C .罗德民博士率领,农林部张乃凤等8位专家来青考察半月,结束后撰写了考察报告,对治理水土流失提出建议。但除一部分农民自发地在山坡地河流岸边采取一些种植林草、修田打埂堵坝等零散措施外,真正的治山治水工作并未全面开展,依然处在山河依旧面貌未改的自然状态。
盛典:辉煌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青海省的水利水电建设、水土保持、治山治水等造福于民的工程才真正走上正轨。青海是幅员大省,经济小省,人口小省,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百业待举,但经济实力有限。水利水电建设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一样,只能切合实际,稳步前进,不能超越客观条件,急于求成。此外,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大环境,社会经济差别亦很大,农业区、牧业区、半农半牧区和川山、浅山、脑山对水利的要求和治理各不相同,三江源、环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农区差别极大,山水的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政府经反复探索实践,规划日臻完善,短短的60年间,终于建成了水利水电工程区域网。如湟水流域的农田灌溉网、黄河河谷动力提灌网、柴达木绿洲农业灌溉网、环青海湖草原人畜供水网、黄河干支流和格尔木水力发电网及三江源防灾还牧等大型工程。总体上看,整个布局比较合理,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为城乡居民、各族群众抗御水旱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作出了突出贡献,真正做到建设一座工程,惠及一方百姓,实实在在为民造福。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至今,在黄河上游青海省修建的国家级大型水电站,是整个黄河流域25座水电站数量最多的地段,计有11座,几乎占到一半;有黄河流域最高最大的水电站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其中178米高坝的龙羊峡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在建成的上世纪80年代,为国内和亚洲第一坝,是发电、蓄洪、灌溉、养殖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于2009年12月25日正式建成发电,是黄河上的“五最”大型水电站,已超越了龙羊峡和李家峡。其“五最”是:规模最大、大坝最高、单机容量和总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单位千瓦造价最低,是“西电东送”的北道骨干电源点,为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最大能源支持。截至目前,在已建成的中国十大水电工程中,仅青海省黄河上游就占了3座。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赴青视察指导水电工作的达18位之多:赵紫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吴邦国、乔石、钱正英、邹家华等,省部级领导同志更是多不胜数。由此可见青海省水电工程宏大及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地位。【大型水电站的建设篇章,下篇专题撰写】它必将载入人民共和国辉煌的史册。
农田灌溉工程一向是青海省水利建设的重点。从1949年人民政权建立后,首先对民国时期废弃失修的阁公渠进行了临时抢修,保证来年春灌用水。接着,成立灌渠修复工程处,组建小型水利勘测队,在国营和民营较大渠道成立水利委员会,由省水利局派员管理,行政上受所在县的人民政府领导,技术业务由省水利局领导,这就在百废待兴的解放初期,保证了及时稳健地使农灌工程走上轨道,恢复因战乱而荒芜凋敝的农田,使做了新社会主人翁的劳苦大众精神振奋,广阔的乡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仅在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新修渠道315条,改造旧渠道141条,新增农田灌溉面积22万亩。
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初春,青海省政府提出“重视防旱防汛,大力兴修小型水利,挖渠凿井,推广水车,整修旧渠”扩大灌溉面积的农田基本建设政策。除修复清朝及民国时期修建的渠道外,有计划地稳步兴修大型水利。而且除河湟地区外,逐步扩大到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及三江源北部的恰不恰地区,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引水排涝渠——黄丰渠也于1956年开工修建。截至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全省共建农渠1903条,灌溉面积172 .9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国营渠道13条,民营渠道3条。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短短的5年,青海的水利建设业绩已超越了2000年的农渠总和,为今后山河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从1958年到1976年的十多年,受“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蛮干”高速度,“苦干”无效益,“突击”轻技术,“人海战术、政治挂帅”,致使农灌渠道建设徘徊不前,“上马下马”地折腾不已,效益低下,进展不大,资源浪费严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指引下,各行各业,万马奔腾,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新的时代如春风扑面。总结全省前30年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后,省水电局提出:湟水流域“以蓄为主,蓄引提结合”;黄河谷地“以提为主,提引结合”,位于青海西部的广大地区因地制宜,要“灌排并重”;东部浅山地带要“广辟水源,积极发展喷灌”的科学思路,使全省农田水利事业覆盖面遍及全境,且首次向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提出援助申请,被列为“中国青海2708项目”,利用外资兴建了6个县8项水利工程。经过4年时间,南门峡水库、小南川水库、大哈门水库、大石滩水库、云谷川水库等干支渠及配套工程相继完成。大中型渠道主要有东垣渠、北川渠、团结渠及湟海渠、美丽滩渠等重点工程。
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瞬,岁月如歌,波澜壮阔。青海的农灌水库、干支渠道达到近4000条,渠道长达两万公里,有效灌溉面积400万亩,是亘古未见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
青海有广阔的草原和高山牧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整个三江源近16万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间,春天冰雪融化,大地就铺开了碧绿的丝毯;深秋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黄金草原。长江、黄河、澜沧江统领大大小小的支流,静静地在其间流淌描画,流淌一曲曲悠长的古歌,描画出一幅幅古朴的风景。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地有不期而至的自然灾难,冰河暴雪,旱魃水患不时地袭击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千百年来,人类总是被动地被无情的大自然牵着鼻子走,无力对抗各种灾害的侵扰。仅在民国时期,西北王马步芳才在江源建立贵德军马场【今贵南牧场,属泽库县】,修建了青海第一条草原牧用渠道,也只是灌溉饲草料地1000余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草原水利建设也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程。1955年10月,即在青海湖东三角城种羊场建成一座草原灌溉与人畜饮水兼用的牧业渠道——金银滩渠,渠长14公里,可灌溉饲料基地5000亩,并解决了两万多只羊的饮水问题。在取得草原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此后各地都陆续开展了工作,特别是1964年省人民委员会指示省水利局,筹建草原水利工程队之后,从普查到重点地区进行勘测设计,加快了水利事业的建设步伐,扩大和改善草原利用面积。其中万亩以上灌溉面积的渠道逐年增多。草原水利工程主要建在海西、海北及三江源北部,长江和澜沧江流域还只是在河谷地带草场地形开阔、气候条件较好、适于发展天然草场灌溉的地段。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建成灌溉渠道约600条,干支渠长达3000公里,可灌溉草原近3000万亩之多;天然草场灌溉面积和饲草饲料地灌溉面积亦达到180万亩。从天然草场到人工灌溉,是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灌水后的草原,来年春季,牧草可提前10天返青发芽,一些因鼠害、沙化行将枯死的老草也能重新发芽;秋季牧草枯黄期最长可拖后一月,且可提高抗霜冻能力,使牧草生长期延长,对畜牧业发展十分有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青海省蓄水工程的建设最早始于唐代。据考古发现,在今三江源北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乔夫旦多浪沟,就有唐代水库遗址一处,名“木日青当”。水库东西长400米,南北宽70米,现存残坝高50米,宽30米,长100米,切吉乡紧邻大非川草原,唐朝著名将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曾与吐蕃于大非川恶战经年,想来此“木日当青”水库里的清水曾饮过交战双方战马。民国时期曾在河湟流域的东巴、恰不恰、沙珠玉、贵德等县建有10多座荡池。真正中小型水库的修建起于1957年,为化隆县的河群水库,6年后竣工,是黄河北岸第一座水库,此后在切吉、哇玉香卡等修建的8座水库,因受“左”的思想影响,急于求成,仓促上马,“大跃进”式的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大都成了病险水库。号称青海省第一座水库的河群水库,因未进行前期技术工作,坝基处理及坝体施工质量差,正在施工期间,就因洪水没顶而垮坝,后又因坝体不均匀沉陷导致放水管断裂,只得炸开管另开了一座隧洞,大坝建成后,因坝肩渗漏而未能蓄水,以后经多次除险加固方得脱险。其他几个中小水库均因质量问题而垮坝失事,有的被洪水冲毁。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深刻的教训应该吸取。在此后的水库修建中,设计、施工趋向正规化、科学化,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广泛使用,机械化水平也逐渐提高,蓄水工程建设稳步发展,施工进度快,质量好,效率高。对建成后的水库,按安全标准的规定进行全面复核,确保水利工程为民造福,抗御水旱自然灾害,为健康美好的家园迈向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据介绍,全省至今共有安全效益水库达200座,实际蓄水量为25000万立方米。这只是农用水库计量,不包括大中型水电站的蓄水量。
自从1945年10月青海省第一座水电站诞生,新中国成立后本省小水电建设不断发展,1956年在黄河边上的民和县东垣渠建成一座装机48千瓦的小型农电站拉开小水电建设的序幕,建设的规模由小到大,发电设备由土到洋,建设范围由农业区推扩至牧业区,从河湟地区延伸到长江、澜沧江流域,小水电站遍及32个县,用水用电问题得到较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