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范曾开讲:教你欣赏诗书画
7474300000012

第12章 诗词七讲(3)

《荷马史诗》 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情。《奥德赛》共有12110行,叙述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了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史诗中体现了浓厚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同时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我给中国的诗歌下过一个定义:“摩挲音韵律,通邮人鬼神”。什么叫摩挲音韵律?作中国诗,你不懂声音,不懂格律,不懂诗歌的韵律,就谈不上是中国的古典诗。闻一多曾经说过,写诗词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就是“韵律”,它是诗词这个舞蹈的节奏,没有它,这个舞蹈就跳不好,也激发不了读者的情感。什么是“韵律”?韵律就是指韵文的体制和格式,例如篇幅是有限制还是没有限制;句式是整齐还是可以参差不齐;字声是规定的还是任意的,用韵是划一的还是错综的等等。

中国诗歌之所以注重韵律,是由中国文字的特性决定的。我们在第二章讲到过,中国的文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含义丰厚、形象可爱。不仅如此,汉字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性。一字多音,比如,“好”,可以念成好,三声,好人,是形容词;也可以念成好,四声,爱好是动词。再比如,“长”,长城,二声,属于平声词;长大,三声,属于仄声词。一字多义,一个字有很多意思,比如说“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目”指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目”事物外部的状况。这一个字多义,为我们在诗歌创造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词性可以转换,名词可以作动词,比如“妻”,本是名词,“妻之”,就变成了动词:娶她为妻;形容词也可以作动词,“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好好安顿他们,“安”,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汉字的这些特性往往通过读音的变化表现出来,这跟造字时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文字,本来就是用来吟唱和诵读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诗歌要关注韵律。

不同的诗有不同的韵律,严格程度也不一样。早期的诗歌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它们一般没有明显的韵律要求,而是通过叠字的运用使诗歌唱起来琅琅上口,比如黄帝时的乐谱,《承云》之歌中有“熙熙、凄凄、锵锵”的句子。等到出现二言诗、三言诗,就不再是简单地使用叠字,而是开始在韵脚和节奏上下功夫,出现了同字相协、同韵相协。

《诗经》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零五首诗歌。诗经学有“六诗”、“六义”的说法,指的就是诗经体制和表现手法。《诗经》有三种体制:风、雅、颂,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有点民歌的味道;雅一般是宫廷宴会或朝会时演奏的音乐,又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则是宗庙祭祀时候的歌辞,内容基本都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就是排比;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的句式非常灵活,字数没有规定,但以四言诗居多。因其本身便是歌辞,所以音调和谐,极具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重叠的运用和韵脚的使用上。重叠有叠字,比如“硕人敖敖”、“筑之登登,削之冯冯”;有叠句,《国风·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有叠调,比如《硕鼠》。用韵也较为灵活,大致有三种形式:四句诗只有第三句不用韵,比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句诗中双句用韵,单句不用韵,比如《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因结尾是虚词,所以在虚词前再押韵,构成“富韵”,比如《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楚辞,一般认为,这是屈原在楚国民谣的基础之上创造的一种新体诗,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所以也有人把楚辞叫做“骚体”。楚辞带着极为浓厚的楚地,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的乡土色彩,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楚辞中大量地使用了“兮”字,这在当时发音有点像“啊”,是个拟声的语气词,并形成了“三、三、兮、三、三”的基本格式单位,比如《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双音节词和单音节词配合参差错落,旋律和谐优美,富于音乐性。楚辞的用韵一般为四句一节,偶句用韵,一节换一个韵,比如《离骚》。也有不规则的押韵,比如一句用韵,三句有韵等,并且一韵到底,比如《九歌》。

楚辞之后,诗和乐就分家了。到汉代,能配乐唱的为乐府诗;不唱而仅仅吟诵的为汉赋。乐府诗比较著名的就是两汉乐府,是汉朝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按照作用可分成两部分:一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相当于《诗经》中“颂”; 二是乐府民歌,即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汉乐府在篇章上长短不一,字数多寡悬殊:最短的是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只有十六个字;最长的是《焦仲卿妻》,虽然版本不一,但基本都是一千七八百个字。由于要配乐演唱,所以乐府比较重声调,而不太重视用词,有的乐府诗还有随意拼凑的痕迹。汉赋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兴致,具有“铺采擒文,体物写志”的特点,铺陈辞藻、彰显文采,侧重于摹写事物,以物写志,篇章结构上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汉赋主要有骚体赋、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种。汉赋常采用骈文格式,对仗工整,音调和谐。

唐以后,出现了格律诗。格律诗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长律和七言长律,它们对于声律、韵律和句式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在声律上,格律诗有三个要求:一是,一句之内,平仄要相间,前两个字是平平,那接着的就得是仄仄。二是,两句之间,平仄要相合,这跟对联一样。三是,两联之间要相粘,下一联的首句的二、四两字的平仄,必须与上联末句二、四两字的平仄相同。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述要求都满足。

在韵律上,格律诗一般押脚韵,也就是将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有规律地安排在诗句的末尾。五绝用两韵,七绝用三韵;五律用四韵,七律用五韵,而且只能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长律对换韵则没有要求。比如王维的五绝《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枝”和“思”押两韵。再比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游”、“流”、“丘”、“洲”、“愁”,用五韵。

同时,还得注意对仗,如五律、七律和长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对仗。《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工整。以颔联,也就是第二联,为例:“吴宫”对“晋代”,“花草”对“衣冠”,“埋”对“成”,“幽径”对“古丘”。

日常中,大家习惯于说“唐诗宋词”,因为唐朝的格律诗和宋朝的词分别是这两种文学形式的鼎盛期。其实,词是一种独特的长短句格律诗,它起源于隋朝的燕乐,唐朝就比较兴盛,到宋朝达到高峰。词按照每篇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按照词牌(调牌)的音乐性可以分为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指字句不多的小调短曲的词章;引则是翻唱唐五代的小令,比如王安石的《千秋岁引》就是以《千秋岁》旧曲翻为新声的;慢是慢曲子;近的曲调则处在令和慢之间。词的用字要求熟而不俗,要是大家口头上常用的、听起来悦耳的,不能用生涩、偏僻的字,但也不能太俗甚至用滑稽的语言;同时,还得念起来有音乐的圆滑感和旋律感。词的格律大体与律诗格律相似,但严于律诗,不同的词牌对于用韵和格式都有要求。李清照在《词论》中讲,词要分五音、分清浊轻重。五音是指唇、齿、舌、喉、鼻五个部位发出的五种不同声音,而清浊轻重的区分则是在原有的四声的基础之上,将平声区分为阴平和阳平。词是要唱的,所以对于声调的选择就非常单一,比如要押仄声韵,本来去声和入声都可,但是选去声唱出来就没有旋律感乐,所以就只能选入声了。

金元铁骑入主后,游牧民族的牧歌开始流行起来,取代了诗词的位置,到处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地区都开始盛行唱曲之风。元曲基本有两种形式:小令与散套。小令是指那些流行于市井的通俗小曲;散套则是把同一宫调的多首曲子连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套曲。元曲的格律与词相似,也非常严格,每种曲调(曲调由曲牌区分,比如在讲对联时提到的《红绣鞋》、《水仙子》)等曲子)句数和每句的字数都有严格规定,每字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以及起韵、协韵都有要求。我们这里不细讲,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北词广正谱》或者《元人小令格律》。

诗歌从早期演变到元曲,格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最初不加雕琢的“自然艺术”逐渐变成了有意刻画的“人为艺术”,成为了一个带着镣铐的舞蹈。但无论是严格还是宽松,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于格律都有一定要求,诗的音调必须和谐,读起来要琅琅上口。所以,不懂格律基本是写不好诗的。

有人肯定认为我讲错了,大诗人一定要懂这些吗?林黛玉还讲过不要以音害词。是,你到那个水准的时候可以。比如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西望瑶池降王母”这个平仄声就有问题,可是因为“王母”这两个字是不能动的,谁都知道杜甫不会犯这些小学生的错误,再加上他的诗本身好极了,因此这些都可以原谅。如果你诗还没写好,就叫人家原谅你的韵律错误,人家不会原谅。也有人讲,艾青本身就不懂古诗,他怎么是大诗人?他是新诗人。艾青对古体诗不知道,可是他具有诗人最本质的心理,再加上他对语言的把握生动准确,他尽管不写这种旧诗,可是他是伟大的诗人。我讲中国诗是指旧诗,不讲新诗。

那韵律会不会束缚你的思想呢?当你知识不多的时候,当你肚子里文章不多的时候,当你的词汇很贫乏的时候,你会感到可供选择的东西很有限,感到到处受约束:这个词挺好,挺能表达我的想法,可是平仄声不对,或者不押韵;这个行了,挺押韵,可是词性又对不上,对仗不工整。但这个问题慢慢会解决的,只要用心积累、坚持不懈,就像卖油翁能从铜钱孔里倒油到葫芦里,而不洒出一滴,“无他,惟手熟耳”。“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式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

欧阳修:《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比如说我写《炎黄赋》,“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这是开头,概括一下中华大地,概括一下为什么“涉彼洪荒,文明肇创”,引出“炎黄”二帝,韵律完全符合要求,一气呵成,读起来畅快淋漓。其实这篇赋就用了一个早晨的时间。凭着我对炎黄的了解,对诗词本身的了解,我写这种赋体文的感受,如果写慢了就写不出还写不出气势来。所有,诗词韵律的要求只会给文章添彩,而不会束缚表意。

范曾:《炎黄赋》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 曩昔混沌未开之时,含哺而无釜甑,结绳不见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礼行赤县,情系苍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始终如一。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天下咸归,百姓安乐。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 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黼织;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载远古;是传是说,宜辅信史。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中华文化,有源以之开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纛。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最后,附带地说一下诗歌吟哦。在古代,除了汉赋和格律诗基本都是用来作唱词的,可以配乐演唱;而且汉赋和格律诗也很适合吟诵。现在有些人提倡吟诵,有些电视上也出现了吟哦的节目,但实在是其貌不雅、用力过猛,做作、有伪态,有点像日本人朗诵古诗。日本人朗诵古诗,颇有点武士道的精神,一看就是在表演。其实,这并非中国诗词的根本。中国诗歌本是随性所发,其音律虽然是人为雕琢,但是其本质是顺乎自然的。

下棋不能没有规矩,诗词也不能没有韵律。就连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一生都注重格律,“晚节渐于诗律细”,何况我们呢?

第五讲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词之美在乎高远境界

韵律是诗歌的基础,但是仅仅韵韵和谐却不是好的诗歌。好的诗歌还要“通邮人鬼神”。什么叫“通邮人鬼神”?鬼不是坏东西吗?做坏事才下地狱,成为恶鬼,为什么要敬奉恶鬼呢?不是这样的。在三代之前,鬼是了不起的,属于地神,跟天神一样属于神祗。人、地、天是宇宙三极。“通邮人鬼神”就是要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与古圣贤的心灵相往还,还要与自己的心灵相往还,诗歌正是心灵通向天地、往哲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