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仅是老子强调的境界,也是《庄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庄子》提倡“真人”境界,《大宗师》里讲: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旡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古时候的“真人”,不以多欺少,不自恃成功雄踞他人,也不图谋琐事、心里打小算盘。像他们这样的人,错过了机会不自怨自艾,获得了机遇也不得意洋洋。他们登上高处、即便是山之巅也不害怕,下到水里不会沾湿,进入火中不觉灼热。这只有智慧能通达大道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古时候的“真人”,他睡觉时不做梦,他醒来时不忧愁,他吃东西时不求甘美,他呼吸时气息深沉。“真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根,而一般人呼吸则靠的只是喉咙。古时候的“真人”,不因为能活着就欢呼雀跃,也不厌恶和害怕死亡;出生不欣喜,面对死亡也不推辞和胆怯;无拘无束地就走了,自由自在地又来了。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
当然,庄子这里有夸张的成分,他笔下的“真人”带有神的色彩。但是,这种自然而然的 “真人”心态,却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只有有了这种心态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还,这也是先哲的共同之处。这种“真人”状态,是每个艺术家心灵最重要的标尺,也是历代诗人、词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毛诗·大序》中讲“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你内心的感情一定要产生一种感动,要心境为之所动,才能写出东西。那心为什么而动呢?《礼记·乐记》讲“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人心的摇荡、心灵的感动,是因为外在事物的影响。可能是四时节气的变化,春天草长莺飞,秋天树叶飘摇。李商隐《无题》写“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当春风吹起,轻轻的雷声带来丝丝细雨滋润大地的时候,女子内心的情感也被唤醒了,“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思念着那既有韩寿英俊之貌、又有曹植之才的意中人。也可能是某一自然之物。比如诗词常写春鸟,晏殊的《浣溪沙》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金昌绪的《春怨》写“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也可能是人与亲友间的悲欢离合或恻隐之心。比如,写朋友间友谊的,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词所追求的“真人”境界,就是要“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真景触发真情,描真景抒真情而不做作。
这种真情在《诗经》里便有体现,看《国风·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伯、仲、叔、季,“仲”就是排行老二,“将仲子兮”就是“求求你,我的小二哥啊”,一出来,少女那种缠绵悱恻的感情就出来了。接着她说请不要爬墙、即便爬墙也不要伤了杞树、桑树和檀树的枝丫,这样说似乎有点伤感情,所以她抓紧说,我哪是吝惜一棵树啊?我更爱你,我只是害怕我的父母和兄长,也怕邻人的闲言闲语。虽然我很想念你,可是父母、兄长、邻里的话也让人害怕。少女的多情、内心的矛盾跃然纸上。
这种“真”的流露在诗的发展中一直沿袭下来。比如屈原的《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文章看似是作者和渔父的对话,实则是作者的心灵独白,以渔父作为对话的引子,表明自己志向。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周围人趋炎附势、同流合污,作者执着、决绝得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至死不渝。即可葬身于鱼腹之中,也绝不让“皓皓之白”的躯体和灵魂沾染上丝毫的世俗之尘。
又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是情景交融的佳作,环境的寂静清冷与羁旅者孤独寂寥的感受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开篇即写月落深夜、惊鸟啼鸣、繁霜寒凝,因为月色朦胧,只能依稀地看到远处的枫树,那模糊的轮廓恰似作者惆怅的心绪,同时又让人联想到“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春枫浦上不胜愁”的诉说。再加上江面上闪烁的点点渔火和远处传来的悠远深沉的钟声,夜色更显得静谧、幽深,而诗人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尽在不言之中了。
诗词里,最反对的伪、诈,是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词。如果为了一般的应酬,那有一两句是可以的,但满篇都是应酬之词、写词成了应酬之事就不行。应酬之作不可避免,即便是李白、杜甫、陆游、苏轼这样的大诗人、大词人也是一样,他们全集中也有不少应酬之作。但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有些非常伟大的“真”作品。我在讲国画时提到,陆放翁的《剑南诗稿》能挑出五十篇最好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就是一首,他写于作者晚年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时,词中感情真挚,自胸臆流出,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沉郁苍凉。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开篇遥记昔年从戎南郑的生活,单枪匹马赶赴前线、戍守梁州,满怀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雄心、意气风发。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战场,梦醒后,一切都化成幻影,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已不知所踪,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纪念。胡人未灭,半壁江山都遭受着敌寇的蹂躏,可惜自己却已发如秋霜,年迈体衰,空有一番忧国忧民的热情。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溢于言表,全词虽不言“恨”,读者却能时时感到悲愤之情甚至心生愤慨之情,深为作者惋惜、悲叹。
苏轼的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想必很多人都读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在妻子死后十年梦见妻子后所写。上片写实,夫妇幽明相隔,无法相见,已是十年,然而作者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妻子,表现了对妻子的无限的深情。纵使有机会再见,妻子可能认不出这霜鬓白发,侧面反映了对自身坎坷的伤感。下片记述梦境,虽有“小轩窗,正梳妆”之句的美好形象的再现,然而潜意识里面二人毕竟是幽明异路,所以二人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生者死者不尽的情意无数的生离死别之恨全都涵蕴其中。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自肺腑出,平淡中饱含真情。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前面我们提到李后主、李煜,他不是一个好的君主,非但没使得国运昌盛,反而导致国家灭亡而沦为阶下囚,然而他的词却是极好的。我从一个词人、一个诗人的立场讲,宁可南朝灭亡了,我也要李后主的词。如果没有亡国,他可能还没有那么多好的词。比如,《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让人身心寒冷。片刻的梦境才能让自己忘掉俘虏的身份,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独自莫凭栏”,那无限的江山、故土都不可见,凭栏只会更添悲哀,春天随着水流花落也逝去,过去一切的美好只是遥不可及的“天上人间”。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我曾说过,词写到辛弃疾的《永遇乐》的水平就是冠军,律诗写到杜甫的《秋兴八首》的水平就是冠军。《秋兴八首》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一组七言律诗,题目为以感秋寄兴,写的是作者对长安的想念。我们来看看的其中一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