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政学院课题组人的现代化是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基石,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的时候形成的共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在研究素质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而忽视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招聘还是录用,都几乎把心理素质的考核排除在外,人们似乎只是在谈论中国足球队时,才会考虑到他们屡战屡败的原因,不是技不如人,而是心理素质差。因此,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分析和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素质是领导者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以《人的现代化》-书闻名于世的美国社会学家A.英格尔斯,有‘两段耐人寻味的话:“痛切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体会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因此可以说,人的素质特别是人的心理素质是国家、集体乃至个人在发展竞争中能否获得持久优势的一个关键问题。
未来的时代,是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哪个国家能通过提高国民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人的潜能,那个国家就会变得富强,赢得主动。国外对人类智能的最新研究也表明,人类智能的评判的新标准是EQ(情商——情绪智慧)为主,而不是IQ(智商)为主。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般人都以为,智商高低与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密切相关,高EQ等于高成就。如今再持这种观点的人,却被认为是大大落伍了。西方最新研究表明,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IQ,80%则受非IQ因素影响,即取决于EQ,诸如如何调适情绪,如何克制冲动,如何避免因过度沮丧而影响思考能力等等。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西方学者所研究的这个比例数字是否言过其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智力平庸的人却可能表现非凡,一些IQ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成功,甚至事业无成。
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人情练达者就是高EQ的人。美国心理学家杰克·布拉克,对高EQ与高iQ的差异作过比较,认为高IQ型几乎是一种夸大可笑的知识分子型,知识的巨人,生活的白痴;反之,EQ很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愁,对人对事容易投入,情感生活通常较丰富,自处和处人都能怡然自安。布拉克的这般比较,使我们看到,EQ仍是成为完整个人的更重要因素。因此,IQ并非成功的唯一法宝,EQ才是人生的决胜关键。领导者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大力提升自己的EQ。可见,心理素质是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今EQ在国外已被纳入正式教育,在港台地区EQ也正在成为一门显学。我们坚信,对人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将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代中国社会环境的一个最深刻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质上是利益主体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人都将成为主宰自己沉浮的主体,只有勇敢地扬起自己命运的风帆,才能由从属地位推向基本利益主体的地位,才能表现出极高的工作效率和极强的创新精神。基于这种变化,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不会只依靠其领导权力,他们要依靠另一种力量,即不凭借特权,不凭借组织赋予正式法定的权力,也不凭借外在势力,而能说服并能指导下级改变行为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亦即自然影响力。自然影响力是一种精神存在,是杰出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一种非凡创造。它一经被创造出来并被人们所承认,即成为一种精神存在和宝贵财富。它不仅不因领导者的消失而消失,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把它加以宣扬、歌颂和世代相传。自然影响力主要由四个因素构成,即由品德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构成。其中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心理素质,领导者具有良好的情感才能,就能缩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心理距离,使下级产生亲切感,形成凝聚力。可见,领导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具有了管理他人的艺术,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在这个“生理一心理一社会”新的健康模式中,生理、心理、社会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其中的心理,除了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外,它还在三者中间起着一种沟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对人的整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作用。我们干部队伍的心理素质又是如何呢?不久前,有关部门应企业界的邀请,对一些年龄在30~40岁的青年企业家(都是企业的总经理、厂长),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查,发现有53%的青年企业家存在轻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有19%的青年企业家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躁、激动,好争执,爱发脾气,甚至固执己见。
(2)多疑,敏感,对周围人包括上级和下属都存有戒心,顾虑重重。
(3)与人交往时总保持一段距离,内心深处常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孤寂感。
(4)对生活的情趣减退,甚至对妻子儿女的温情也日渐减少。
(5)对工作产生厌烦感,有时甚至不想做事,不想接待来宾,不想听到“工作”二字。
尽管这里讲的是企业界的事情,青年企业家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在公务人员中也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福建省环保局的副局长为什么会雇人谋害正局长,厦门市统计局的某领导为什么会上吊自杀。他们的行为,固然有其表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因此,加强对领导者的心理素质的培训,是现实的需要。
二、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心理素质的构成
我们知道,领导活动是一个由领导者带领被领导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共同作用于客观环境的行为过程。这个行为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认识过程、控制过程和激活过程。与此相适应,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应包括认识过程的心理素质、控制过程的心理素质和激活过程的心理素质三个部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的领导者心理素质系统。
(一)领导者认识过程的心理素质
领导者认识过程的心理素质由敏锐的观察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构成。
观察力是人的有意知觉的能力。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包括有意知觉和无意知觉。观察就是有意知觉的最高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活动过程。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全面、正确、深入、敏锐地观察事物的能力,这就是观察力。观察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范围和程度。观察力强的人,能洞察秋毫,常常能见人之所未见,察人之所未察。领导者的观察,是一种特殊的观察活动,与常人的观察相比较,具有观察的深刻性、客观性、全面性、超前性和敏锐性的特征。即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观察,以防止出现片面性错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克服错觉和偏见;要以系统、发展、辩证的科学观点观察事物,决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要善于捕捉不易发觉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
记忆力是过去经验和知识在头脑中的识记、保持、重现、再认等四个基本环节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记忆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的积累,想象的展开,思维的活动,都离不开记忆活动。记忆的功能人人皆有,但记忆力却不尽相同。有的人过目不忘,有的人则甚差。领导者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具备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准确性、保存的持久性和记忆的准备性。这就是说,领导者不仅具有过目不忘和迅速贮存、加工有关知识、信息、经验的能力,而且具有迅速而正确地提取保持在头脑中的信息、知识、经验的能力。
想象力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在改造原有表象或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在领导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导者在确定战略目标、进行科学决策时都要开展丰富的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领导者的想象力同常人相比较,具有广泛借助性、社会实践性和严谨科学性的特点。即领导者的想象往往是借助下级和群众的想象而进一步展开的,往往通过权力和群众转化为一种社会实践,同时由于领导者的所思所想对事业影响很大,所以不能胡思乱想,要做到严谨科学。
(二)领导者控制过程的心理素质
领导者控制过程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包括决策能力、指挥协调能力、人才开发与管理能力、宣传鼓动能力和创造力等。
决策是领导活动的主要职能。决策能力的好坏,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领导活动的成败,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成效。领导者的决策能力集中体现在进行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核心,但决策的实施却要依赖于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包括对下属因事设职、因职用人、责权一致、按层次进行分派,使指挥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严肃性和有效性的能力;建立起相应的组织层次和指挥系统的能力;合理利用人力物力,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效益的能力;善于信息反馈,进行科学控制的能力。协调能力,是指消除领导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加强各方面的配合,使群体达到协调一致的能力。主要包括与上级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凝聚群体成员形成合力的能力;正确维护与其他环节协调发展的能力等等。
人才开发与管理能力,主要指领导者善于发现人才,能够抛弃各种偏见,大胆启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极大地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宣传鼓动能力,主要指领导者具备一定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制造宣传情境的能力,善于统一群体成员的思想,鼓舞人们的斗志,激发士气,完成既定目标。
创造力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新的设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构成的,其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
(三)领导者激活过程的心理素质
激活过程是领导活动的动力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对认识行为和控制行为起着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作用。激活过程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情感是指领导者对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一切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分为情操和情绪两个层次。情操是具有社会价值的复杂的高级情感,包括高尚的道德感、健康的美感和高度的理智感。情绪是领导者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产生的体验,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能促进领导者的活动能力,消极情绪会抑制或削弱领导者的活动能力。领导者的情绪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情比较稳定和持久,激情则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促的情绪,应激是意外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具有临时性。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领导者的意志应具有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的特征。即领导者能自觉约束自己,坚持正确的目的,独立支配自己的行动,不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诱惑;能当机立断、及时坚决地下定决心解决问题;能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善于自我支配和自我调节,特别是在紧急关头能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在荣誉面前能保持清醒头脑等等。
性格是领导者对现实的相应的稳定态度、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不同的领导者性格虽有差异,但共同的领导活动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诸如宽容大度、谦虚谨慎、正直诚实、自信镇定等优秀品质。
三、领导心理素质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议
(一)领导者的个性修养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其行为方式,并使之与他人行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主要由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等构成。
气质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是一个人情感发生的速度、强度、外部表现及活动灵活性等特点的总和。由于气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是可以测量的。通过测量,使领导者了解和把握自己的气质类型,做到胸中有数,扬长避短。如胆汁质类型的领导者要设法培养自制力,养成镇静和善于平衡的工作习惯。多血质的领导者要培养艰苦细致的工作作风。粘液质的领导者要有意识地培养灵活、敏捷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抑郁质的领导者要提高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领导者的性格,对领导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正直诚实的性格容易形成大公无私、刚直不阿的道德品质;认真、勤奋、谨慎、谦虚、自制、热情等优秀的性格品质,可以促使领导者勤奋好学,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能力。因此,领导者要善于解剖自己,发现自己性格上的缺点,事前提醒自己注意,事后反省自己的行为,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兴趣是一种精神动力,是鼓舞和推动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重要力量。人的兴趣有健康、高雅和低级、庸俗之分,不同性质的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培养领导者健康良好的兴趣,调节和控制其消极兴趣,对于提高领导者的工作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