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的生存之道
7518500000014

第14章 以圆治刚,克敌掠阵的经权之道(5)

第三,只纵不擒,一味纵容,让对手沉溺于自毁之中。甚至给对手高帽,引导对手放纵自己,直至其毁灭。

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灭蜀,欲进一步统一全国。于是任命羊祜统领荆州军务准备征吴。羊祜用计于无形,一面坐视荒淫暴虐的吴主孙皓把国力、人才消耗折损殆尽;一面广施德政,使荆州对面处于暴政下的百姓,比较出晋与东吴的天壤之别,相继来归,造成吴国军心士气的逐步崩解。

羊祜的策略是,把敌人养在那儿,不轻易动它,让它沉溺于自毁的情境中。所以他不急攻、不急功。《荀子》说:”肉腐虫生,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这几句话最能形容所有组织的腐败过程,用来形容败家子孙皓更是贴切。羊祜一直纵容东吴,直到它气数已尽,才发兵征吴,不费吹灰之力即擒了孙皓。

欲擒故纵是一门收与放的艺术,这就像在大海中钓鱼,在大海上钓到一尾三百公斤的旗鱼,你必须不断地一收一放,与它纠缠几小时,直到它力竭为止。如果对手顽强、难缠,你不能奢望一举而擒之,而要善用收放之道。

忍辱负重,低头谋划,方堪大任

【道者说】

“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第七十八章》

【智慧细语】

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自古以来,能够成就大业的,无不是胸怀大志的人,不但要胸怀大志,而且大都历经过常人所不能经受的挫折和困苦,承受了民族和国家的多灾多难,有责任,有担当,以天下为己任。历史上的很多故事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困境中仍然坚守自己的操守和人格,忍辱负重终为后世所传诵。

司马迁的故事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家都知道他受了宫刑而发奋著《史记》,却不知道这后面所隐藏的一切。

说到司马迁,不得不先提到李陵事件。因为李陵事件,改变了司马迁的一生,也因为李陵事件,太史公的魂魄与精神为后世所彰显。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中所说的飞将军,可为一代名将,在《李将军列传》中,他与他家族的辉煌和不幸都得到了详细的记载。李陵战败投降,皇帝大怒,群臣附和,朝野上下,无不声讨谩骂李陵,李陵的家族惨遭屠戮。整个朝廷无一人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这时只有司马迁—-一个主管天文历法的小官挺身而出,就李陵的德与行向汉武帝作了表述,并在掌握了大量事实的情况下对李陵投降的原因作了透切的分析,并在公正的立场上为李陵辩解。

而实际上,司马迁与李陵并无多少交往,只是凭了道义与良心作了这件事,关于他与李陵的关系,他这样说过:“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对于一个与自己趣舍异路、素非能相善的人,在全朝文武俱为之口结之时,唯司马迁能仗义直言,谓其“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即算兵败投敌,其本来也是“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夫人臣万死不顾一生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李陵将步兵不过五千,深入敌后,纵横独战,尽了死力,虽败,“。。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敌,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这样的胸襟,当时天下也许只有司马迁一人了。而这样对答的结果,却使司马迁惨受宫刑,失去了作为男人的标志。

如果司马迁家中有钱,或者是个贪官,这时也许他可以出钱自赎,以免于被宫,但反过来想,如果司马迁因贪而富,他还会不会对于义与理如此的坚持?志士君子的悲剧是注定了的,这时他感到“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这在当时是何等的伤感与无奈。他在李陵蒙冤时为李陵呼吁,而当他自己身受这一切时,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值得诉说。李陵之降,毁了家声,自己又因此陷于囚室,所以才发出感叹:“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然而,假如他因此自觉无颜活着而受死,只如九牛一毛,与蝼蚁自然无异,因此而死,世人也不会用死节来与之相比,基于此,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因为是“用之所趋也”。种种心态,对于一个持身守正的志士节人而言,其痛远比死更令人可怕,但人“死固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即使古来贤人都以与宫人相处为耻,自己还得苟活下去,为什么呢?前人亦受大辱,贵者也曾获罪,他自己活着的证据在哪?他没有父母兄弟之累,自然也顾不得妻儿了。作为一个知耻行正的文人,就死仿佛是应该的,而且远比自己卑贱的人都可选择自决,而他之所以隐忍苟活,只是因为还有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要立言明志,表于天下,昭于后人。

古往今来,不容于世,受尽耻辱而选择就死的人可称为勇与节,这样可以一死百了,自己再不用有所承受,一切留于后人评判。这样的勇士固然受人尊敬,但在耻辱中苟活,为了心中的理想与愿望,在没有前途,没有雪耻机会的社会中挣扎,其勇气与精神却不是一般的勇于就死的人可以比的了。

好在司马迁有自己的楷模,知道“古者富贵而磨灭,不可胜记。”而那些立言于世的人将永为后世称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古代先贤的故事是他的榜样,也是作人活下去的力量与证据。而他的作为,更是成了后世文人精英的楷模,千百年来同样激励着后人。

历史上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韩信的“跨下之辱”我们暂且不提,但是作为一代国王,勾践的“尝粪问疾”、“卧薪尝胆”就显得非同一般了。勾践从一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一国之王,成为吴国的阶下囚,为奴三年,受尽凌辱。他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为了复国报仇,为吴王当马夫,当“上马石”。他为了进一步麻痹夫差,以为夫差看病为名,竟尝其粪便,正是因为勾践忍受了这些别人所无法忍受的耻辱,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终于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重新打败了吴国,也就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诵后世的典故。

也是因为能够忍辱负重,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后终于成了一代霸主。

晋文公,也就是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于是逃到了别的诸侯国去避难。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齐桓王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重耳在齐国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一个女奴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的告诉了重尔的妻子齐姜。齐姜因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没有给她奖赏,而且马上把她给杀了。齐姜也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辎。

楚国打败宋襄公军队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二十辆马车。后来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拒绝接待他。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他,并问他以后打算如何报答楚国。重耳回答“万一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国大夫子玉建议楚成王马上杀死重耳,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并把五个女子许配给他,其中有秦穆公的亲身女儿怀嬴。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和他的战友们在外流亡十九年,尝尽人世酸甜苦辣,磨练出了卓越非凡的才干,故虽六十二岁登基,在位九年,在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深切了解民间疾苦,故政宽而民附,深得晋人拥戴。综观重耳之一生,更见这样的道理:“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