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门”,是由早期屏风发展而来,常设在室内明间后金柱之间,正对着正门,平时不开,遇到重要事情(如婚、丧大事)才打开,屏门多为四扇,表面刷漆呈镜面,绘制图案或题写铭文,也有裱糊纸纱,人们出入须绕过屏门两侧转向后门,如北京故宫长春宫的屏门。
“版壁”,在《营造法式》中有多种做法,较典型的是“截间版帐”,利用木板做成分间隔断,北方住宅常用纸糊板壁,南方住宅喜用刷漆板壁,更讲究的做法是在板壁上雕刻各种山水花鸟图案,如苏州网师园撷秀楼的板壁、狮子林过厅的板壁。
“隔扇”,清代称“碧纱橱”,它实际上是把外檐装修的隔扇门移入室内,作为分隔空间的隔断,只是尺度上较外檐装修的隔扇门更加小巧,用材更加高级,工艺也更加精细,这种隔扇一般在室内进深方向可做到六扇、八扇,甚至十二扇,在室内开间方向也可做到四扇,按建筑开间、进深的大小而定,隔扇中间的两扇可开启,安有帘架,挂有布帘,隔扇的棂心有“实替”和“夹纱”两种做法,实替仅用一层棂条,朝内一面糊纸或裱纱,夹纱则用二层棂条,中间夹纱或夹纸,纱和纸上常有书画装饰,如北京故宫重华宫、储秀宫、翠云馆、宁寿宫、承德避暑山庄依清旷殿的碧纱橱都是精品之作。
“太师壁”,是在《营造法式》所载“照壁屏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常用于厅堂明间后金柱之间,其做法是中间用木棂条或用板壁悬挂字画,左右两侧靠墙处留置出门洞,通往后面的隔间,板壁前设条案及八仙桌椅,这种隔断在江南园林、住宅建筑的厅堂中常可见到,几乎成了一种定制。
“多宝阁”,亦称“博古架”,是一种陈列古玩的格架,格架的做法有“实格”和“空格”两种,北京故宫漱芳斋的多宝阁为实格,养性殿的多宝阁为空格,前者只能从一面观赏,后者可以从两面观赏古玩;多宝阁作为隔断时,常合间安装,并在中间或偏于一侧的位置留置出门洞,这种做法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殿堂中均可见到,如养性殿的多宝阁,按整间布置,两侧留出门洞通往后室,中间则作为宝座围屏的背景,再如排云殿的多宝阁,下部是橱柜,中部是柺子纹空格,上部是顶龛,中间留置出门洞便于通行,是博古架中的精品之作。
“几腿罩”,是在开间两侧设抱框,上部为横披,抱框与横披转角处做花芽,因抱框形象如同家具之腿,故称几腿罩。
“飞罩”,与几腿罩相仿佛,但它不另设抱框,而是直接在横披下悬挂通长花芽,花板多采用透空木雕,底部为自由曲线轮廓,颇具帷帐的遗意。
“落地罩”,亦称“落地帐”,它是室内装修中最常见的一种隔断,其代表形式是在开间左右两侧各装一扇隔扇,上部有横披,两者转角处做花芽,如清代样式雷烫样中的落地罩。
“栏杆罩”,是在开间两侧设抱框、上部做横披的基础上,在挂空槛之下另设两根立柱,将挂空槛以下的空间分隔成三间,中央一间较宽,左右二间较窄,三间上部均做花芽,左右两间下部各做一片栏杆,这种隔断比几腿罩在空间分隔上更为明确,室内因用了栏杆,更富有园林趣味。
“圆光罩”和“八方罩”,是在整个开间,除两侧设抱框、上部做横披外,用透空木雕花板充满,然后在花板中间留置出圆形、八边形门洞。除以上几种罩以外,还有“天然罩”、“炕罩”等。
到清代时,“一些宫廷建筑和皇家园林中的殿堂使用内檐装修之多是空前的,特别是筵宴、居住场所,几乎在每一柱网上都设置有装修”。如圆明园九州清晏群组中的慎德堂,面阔5间,进深6间,带周围廊,室内用了24槽装修;再如万春园的天地一家春,面阔5间,进深4卷,最后一卷为抱夏,室内也使用了24槽装修,其中隔断有落地罩、栏杆罩、天然罩、飞罩、几腿罩、碧纱橱、多宝阁等7种类型。如此多的装修数量和类型同时出现在一座不大的建筑中,这是前所未有的。
2)灵活的室内空间分隔
由上述帷帐、小木隔断形式,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室内空间分隔方式。帷帐隔断具有多种特点,但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性,当它张挂起来时,空间之间可以做到内外流通;当它垂挂下来时,空间之间可以做到内外隔绝;而当它左右拉开时,空间之间则可以做到半隔半敞。这种灵活的分隔方式作为一种传统,又为小木隔断继承和发展。如果对各种形式的小木隔断进行归纳和分类,可以分为实隔、虚隔、仙楼三种分隔方式。
“实隔”,是把室内空间隔开,形成数间,只以门相通,这是一种“实中有虚”的分隔方式。上述用墙壁作隔断,可视为实隔,屏门、版壁、隔扇等也可看成是实隔。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墙壁是固定、不动的,视线也无法穿越,屏门、版壁也具有这些特点,但屏门在有重要事情时,可以打开,版壁上也常做成带花窗的形式。
隔扇的分隔方式较为复杂,有两种情形:一是隔扇关闭时,属于实隔,打开甚至拆卸时,属于虚隔;二是隔扇的棂心采用糊纸、裱纱做法时,属于实隔,采用玻璃做法时,则由实隔转变为虚隔。
“虚隔”,与实隔相反,不是把室内空间隔开,而是半隔半敞,不设门扇只有门洞,既表示空间之间有分隔,又不阻挡视线,并可自由通行,做到隔而不断,这是一种“虚中有实”的分隔方式。上述太师壁、多宝阁、几腿罩、飞罩、落地罩、栏杆罩、圆光罩、八方罩等都是如此。其中,太师壁、多宝阁、圆光罩、八方罩如上文所述,它们都设有门洞,或居中或偏于一侧,把空间分隔开的同时,在一定部位又有连通;而几腿罩、飞罩、落地罩、栏杆罩则不同,空间虽有分隔,但绝大部分空间是连通的,也就是说,它们在空间上是一种没有阻隔的隔断,空间保持流通,只不过在视觉上对空间区域作出一定程度的划分。
实隔、虚隔都是从水平方向上分隔空间,在中国建筑中还有一种是从垂直方向上分隔空间的方式,即“仙楼”。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卷十七中说:“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谓之仙楼。”这种装修做法是在较大的室内空间中,常在某一间,如放置床帐的一间或明间的后半部,将其做成上下两层的楼,也有将室内中央做成单层的厅,左、右、后侧做成上下两层的楼,然后利用实隔、虚隔分隔方式,组织出部分隐秘、部分通透的室内空间,一般来说,下层空间较为隐秘,上层空间较为通透。如北京故宫乾清宫、坤宁宫、倦勤斋、养心殿、养性殿、乐寿堂的仙楼,沈阳故宫文溯阁藏书楼的仙楼,都是如此。其中,乐寿堂的仙楼较为复杂,堂内空间高6.6m,前后各有一个3开间大厅,中间及两翼均做成仙楼,上下两层都用碧纱橱,层间设挂檐板,其上置栏杆,碧纱橱使空间之间形成一种较封闭的关系,当碧纱橱的门扇打开时,仙楼空间与大厅空间之间互为流通、渗透。
相比较而言,中国建筑在室内空间的分隔上,使用较多的或者说更善于运用的是虚隔方式,不仅隔断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而且使空间之间不是封闭、隔绝的,而是开敞、流通的。这种开敞、流通的室内空间与同样是开敞、流通的室内外空间相结合,便产生了“流动空间”,这是中国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个创造,也是一份宝贵遗产。
二、西方建筑:固定的室内空间分隔
1)隔断
西方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决定了墙壁既是承重结构,也是围护结构。建筑的外墙和内墙都具有这一特点。内墙首先是承重墙,然后再考虑利用这些内墙分隔空间。由于建筑结构的需要,内墙与外墙一样也是厚重、固定的,它们不可能在建筑给定的空间中进行灵活分隔,只能以固定的分隔方式而存在,这样,就很难产生多种多样的隔断形式。所以,李允鉌先生说:“在承重墙结构的房屋中,内部的间隔常常考虑同时利用作为承重的构件,因而分隔空间的方式往往只能限于是实墙,难于超越力学上的要求而出现更多的变化。”在西方建筑中,除了用墙壁作隔断外,柱子也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因此在这里,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隔断形式,也作一些讨论。
(1)内墙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法尔尼斯府邸的底层、二层平面图。从这两张平面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砖石结构建筑的一些特点:一是外墙和内墙都很厚重;二是底层与二层的外墙和内墙处于完全对位的关系,也就是说,二层墙壁都落在了底层墙壁的上面,没有发生错位的现象;三是底层和二层的室内空间都是以内墙进行分隔,没有发现其他的隔断形式。
以内墙作隔断,是把室内空间完全隔开,只以门相通。由于门的大小、数量、位置的不同,这种隔断形式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以法尔尼斯府邸及其他建筑为例加以总结和归纳:一种是以一道门居于墙壁的中间。这种情况在西方建筑中使用得很普遍,在各时期的建筑中都有使用,特别是那些位于中轴线上的门厅、大厅、长廊等,常采用这种把门置于中轴线上的形式,以造成庄严、隆重的空间气氛。如法尔尼斯府邸底层的前后门厅、二层的前后大厅以及内廊房间;再如凡尔赛宫镜廊与两端的战争厅、和平厅之间、凯德尔斯顿府邸的大理石厅与中央圆形大厅之间的墙壁上,均采用了在中间设门的形式,门两边的墙壁上则以对称的壁柱、壁龛、雕刻等作装饰。第二种是以一道门居于墙壁的一侧。这种情况较第一种在形式上显得更加自由、灵活,也更加实用,一般在宫殿、府邸中常使用这种形式,前文提到的“连列厅”即是典型代表。
如法尔尼斯府邸底层、二层的前侧和右侧房间;再如巴波利尼府邸、孚勒维贡府邸、卢浮宫、凡尔赛宫的一些连列厅,都采用了在墙壁一侧设门,这种形式有利于留出大面积的墙壁,设置壁炉或者以镜子、镶板等作装饰,形成室内空间的构图中心。第三种是以两道门分别居于墙壁的两侧。这种情况与第一种恰好相反,虽然也是采用对称形式,但原来两边用于装饰的墙壁改为门,由于装饰居中,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常用于门厅、大厅、长廊及周围房间。如法尔尼斯府邸二层的前后大厅及两侧房间;再如枫丹白露宫法兰西斯一世长廊两端的墙壁,两道门分别置于墙壁的两侧,中间墙面以精美的镶板、绘画、雕刻作装饰,与整个长廊风格协调一致。第四种是以数道门居于墙壁的各开间或中央开间。这种情况在西方建筑中使用得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宫殿、府邸中的长廊。如哈德威克府邸的长廊,一边为系列长窗,另一边为通长墙壁,在墙壁中央及两端各开有一道门,与墙后的客厅、寝宫、礼拜室联系起来;卢浮宫的阿波罗廊,一边是系列长窗,另一边也是通长墙壁,在墙壁上按相等间距布置了一连串的门,门洞与门间墙的形式和谐统一,富有节奏感;再如凡尔赛宫的镜廊,其形式与阿波罗廊很相似,在墙壁上装了17面拱形大镜子,而在中央几面镜子下装有暗门,通过暗门把镜廊与路易十四的寝宫联系起来。
(2)列柱
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中说:“确实地说,一排柱子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过是在一些部位上开敞而不连续的墙体而已。”从空间构成的角度讲,当数根柱子形成列柱时,能够起到阿尔伯蒂所说的“墙体”的作用,作为隔断来分隔空间。由于列柱的大小、数量、间距、位置的不同,这种隔断形式又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由单排列柱把室内空间分成两个部分。在希腊神庙中已经出现这种分隔方式,如帕埃斯图姆的第一座赫拉神庙,前廊有两道门通往圣殿,殿内沿中轴线布置有一排列柱,把室内分为两个完全相等的空间部分;再如罗马万神庙殿堂的中央空间与周围凹间、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中央空间与南北两侧空间之间,都是用单排列柱进行分隔;罗马的圣康斯坦察陵墓、拉韦纳的圣维达尔教堂,可看成是用单排列柱的柱廊把室内分成中央空间和回廊空间两个部分。第二种是由双排列柱把室内空间分成“一大二小”三个部分,即中央部分较大,两侧部分较小。在希腊神庙中常使用双排列柱分隔空间,如帕埃斯图姆的第二座赫拉神庙、科林斯的阿波罗神庙、雅典的帕提侬神庙等;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也是利用双排列柱把大厅部分分成中厅空间和两侧的侧廊空间。第三种是由四排列柱把室内空间分为“一大四小”五个部分,即中央部分较大,两侧各两个部分较小。这种分隔方式较早出现在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中;而巴西利卡的双排、四排列柱所形成的大厅形制,又对西欧中世纪教堂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到哥特式建筑,教堂的中厅和侧廊大多使用了双排或四排列柱,从而形成“三堂式”或“五堂式”巴西利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