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古埃及人早已通晓玻璃的制作方法,但当时只有玻璃饰品和容器,没有玻璃窗。希腊人也使用玻璃,但没有把玻璃用在窗户上。罗马人开始制造玻璃窗,但很少使用,偶尔用在一些宫殿、府邸、公共建筑中,大多数建筑的窗户,仍用云母片或石膏石片。玻璃窗真正得到发展和使用的是在中世纪,准确地说,经过早期基督教、罗马风的发展,到哥特时期才广泛使用。这时期窗户的类型和形制都有很大的提高:一种是“眼窗”,它是用云母片或大理石板以镂空雕刻的方式制成,较早出现在早期基督教建筑中,到哥特时期仍有使用,如沙特尔主教堂还保留着这种做法。第二种是“尖券窗”,它是在罗马风“圆拱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早期哥特式是简单的尖券窗,盛期哥特式是带有花饰的尖券窗,自这种窗户问世以后,便很快取代了眼窗做法,将彩色玻璃嵌入铅条制成的窗棂中,形成精美的样式,到了晚期哥特式又发展为“火焰式”,这种由花饰窗棂和彩色玻璃组成的尖券式窗户,在哥特时期使用量极大,代表实例是兰斯主教堂。第三种是“玫瑰窗”( rose window),它是在罗马风“圆窗”及“轮辐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一种精美的窗形,因模仿轮辐或花瓣的艺术效果而得名,自早期哥特式开始使用后,便在教堂中传布开来,到晚期哥特式又发展为火焰式,其直径越造越大,窗棂也越造越复杂,如兰斯主教堂的直径11.5m,而斯特拉斯堡主教堂的直径达12.8m。晚期哥特式建成的巴黎的宫廷礼拜堂,由于墙面几乎被玻璃窗占满,成了一个玲珑剔透的玻璃盒子。中世纪世俗建筑的窗户,一般呈矩形,很窄小,窗扇装有铅条镶嵌的玻璃片,窗内装有木百叶,如罗伯特·坎平(Robert Campin,1375-1444)所绘的《圣母领报图》中的窗户。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府邸,窗户明显增多,尤其是上面两层。早期府邸的窗户,大多使用圆拱双棂窗,周边用粗毛石勾勒出窗形,窗框用小而细的柱子分成两半,上部用券和小圆窗洞组成,这种窗户源于中世纪,如佛罗伦萨的美迪奇府邸、鲁切拉府邸等。盛期府邸的窗户,开始使用“柱式山花式”,即把柱式置于窗洞两侧,柱式支承额枋,其上用三角形或圆弧形山花作窗楣,自这种窗式产生后,便取代了圆拱双棂窗,如罗马的法尔尼斯府邸,底层是横梁式窗户,二、三层是柱式山花式窗户。晚期府邸中,由圣索维诺设计的威尼斯的科尔纳府邸,上面两层7个开间用柱式作垂直划分,7个开间均开窗,中央3个开间的窗户比两边的更大、更集中,保留了威尼斯传统府邸的“窗群”特点。帕拉第奥在维察琴的巴西利卡改造中,使用了一种新的窗式,每开间均由中央带圆券的较大开间和两边一对较小的矩形开间组成,这种券柱式窗户,被称为“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 motive),以后常被引用。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的建筑风格开始由歌特式向文艺复兴式转变,即使窗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法国的商堡、荷兰的安特卫普市政厅、英国的哈德威克府邸等,窗户明显增大,特别是哈德威克府邸,玻璃窗比墙壁还要多。
17世纪以后,窗户的类型和形制又有新的发展:一种是由原来带有槛墙的窗户演变为“落地窗”,亦称“法国窗”(FrenchWindow),它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师勒伏的另一个创造发明,这种窗户与门齐高,与地齐平,较早使用在巴黎的朗贝尔府邸,以后又用在凡尔赛宫,如镜廊面向花园的17扇窗户,均为落地窗;另一种是用木框镶嵌玻璃,并利用滑轮上下推动的“推拉窗”( SsshWindow),多见于英国乔治王朝时期的建筑,在整个18、19世纪,这种窗户都有使用。
2)隔绝的室内外空间关系
由以上门窗的演变看,西方建筑经历了几次阶段性的发展与变化:希腊、罗马建筑很少开窗,主要以门作为室内外空间关系的纽带;中世纪的罗马风建筑开始使用透视门,虽然门洞加大了,但实际入口却很小,哥特式建筑普遍使用彩色玻璃窗,数量多且面积大;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用柱式山花统一了门窗形式,形成多种多样的做法,窗的使用明显增多,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法国、荷兰、英国等建筑的窗,也明显增多增大;古典主义建筑开始在门上使用玻璃,玻璃门及落地窗使室内外空间互为流通。
每一阶段门窗的大小、数量、开关、位置的变化,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外,还与结构技术相关。欧洲除部分地区外,大多数建筑都以砖石结构为主,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墙壁既是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因此,在墙壁上开设门窗等洞口,必然要受到结构上的限制,而不能任意开设。为此,西方人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希腊人已使用的过梁方法;另一种是罗马人发明的拱券方法。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砖石结构是以不开洞为其本来的面目,纵使开洞也是少数纵向的小窗,以不影响墙的结构为原则。换句话说,门窗等洞口是从厚重的墙上挖出来的。”哥特式教堂由于结构上的创新,窗户能够占满柱间的整个面积,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窗户虽然可以采光,但并不承担通风的功能。因为教堂的窗户是固定的、不能开启的,不是为沟通室内外空间而设的。人从室外看,窗户类似于墙壁;从室内看,窗户传递的是圣经故事。正是这些绘有宗教题材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将室外的“世俗世界”与室内的“天国世界”完全隔绝开来,“彼岸”与“此岸”在这里得到了象征性的而又切实的表达。因此,哥特式教堂的窗户,更重要的是它的宗教功能,更具有“墙壁”的作用。文艺复兴以后的建筑,常在底层中央部分设门,门的两侧及上面几层开连续排列的窗户,门窗之间再用柱式进行垂直划分。这种在建筑立面上使用柱式的方法,源于文艺复兴初期,更准确地说,源于阿尔伯蒂设计的鲁切拉府邸。“这是第一座使用壁柱来划分和度量一个体积表面的尝试,也是第一个用简单的模数来形成节奏感的尝试。”从此以后,古典建筑的柱式、山花、拱券等便成了建筑立面构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巴洛克建筑是如此,古典主义建筑也是如此,尽管它们的手法、风格不同,但都是运用柱式、山花、拱券等的设置、划分、度量,使位于它们之间的门窗,更具有秩序和规律。但与此同时,柱式山花也侵占了更多的墙面面积,并把门窗分隔成一个个分离的门洞和窗洞。从这一点上讲,文艺复兴以后的建筑,墙壁上开设的门窗虽然增多增大了,但相对于整个建筑墙面而言,门窗所占有的面积并不是很大,更何况西方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室内空间巨大而复杂,仅凭四周墙壁上不是很大的门窗,以期达到室内外空间的流通,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墙壁,对于西方建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墙壁所产生的防御性,才产生了“家”的存在,所以西方人十分重视墙壁,如维特鲁威把“坚固”作为建筑的三原则之一,并对希腊人用琢石建造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坚固性质大加赞赏,罗马人以厚重的墙壁支承起巨大的穹顶,罗马风以沉重的墙壁支承起圆形拱顶或交叉拱顶,文艺复兴以毛石装饰的墙壁建造气势威严的府邸,巴洛克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创造出“波浪形墙体”,以墙壁及其构件表达流动感、体积感和光影感,即使到了后期,西方住宅的墙壁仍然很厚,如英国联排住宅的分户墙厚达70cm。可见,从墙壁的意义、作用、结构、材料、形式等方面看,西方建筑是沿着肯定“墙壁”、否定“门窗”的方向发展,是以封闭的室内空间为特征,将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界限截然区分开来,致使室内外空间关系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
第四节灵活与固定
“分隔”,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隔断形式,把一个母空间分隔成数个、数十个彼此关联的子空间,由单一空间变成复合空间。
这种处理空间的手段,普遍存在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中,从初期的自发行为到后期的自觉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既实用又美观的室内空间。然而,自中西建筑分别选择了以木构结构、砖石结构为主后,由于结构、材料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灵活”与“固定”两种完全不同的隔断形式和分隔方式。
一、中国建筑:灵活的室内空间分隔
1)隔断
中国建筑木构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室内空间既可以全部打通,也可以按照需要用装修进行分隔。由于分隔物的构造不与建筑结构发生力学上的关系,也不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因而能在建筑给定的内部空间中进行灵活的分隔,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隔断形式。
刘致平先生在《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将“隔断”分为:墙壁、格门、罩、窗门隔断、博古架、太师壁、屏门、帷帐等8种。
从这8种隔断不难发现,既有建筑式隔断,也有装修式隔断。如果从材料来分,可以把隔断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土为材的“墙壁”隔断,另一类是以织物为材的“帷帐”隔断,第三类是以木为材的“小木”隔断。用墙壁作隔断,虽然坚固耐久,但因其固定而不具有灵活性,隔断墙有用夯土、土坯、砖做成土墙和砖墙,有用木板做成木墙,也有用竹条、树枝等做成夹泥墙,然后在这些墙面上粉刷白灰,或油漆彩饰、糊纸裱绢等。用帷帐、小木作隔断,虽不如墙壁那样坚固耐久,但却具有灵活性。相比较而言,中国建筑更多使用的是后两种隔断形式。从室内装修演变的时序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唐代以前的室内装修主要以帷帐作隔断,宋代以后的室内装修以小木作隔断,这从宋《营造法式》中将隔断归于“小木作”制度,就可以得到证明。
(1)帷帐
帷帐因性质、作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帷”、“幔”、“帐”、“幕”等形式。《说文》曰:“幔,幕也。帱,单帐也。帘,帷也。帷,在旁曰帷。帐,张也。”《释名》曰:“帷,围也。所以自障围也。幕,幕络也,在表之称也。……幔,漫也,漫漫相连缀之言也。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承尘施于上,承尘土也。”可见,帷帐在构成室内空间时,是以帷像墙壁、幕像顶棚,形成对空间的围合和覆盖,而帐是在帷幕构成的空间中作进一步的围合和限定,由此形成较大的帷幕空间和较小的帐空间两个层次。帷帐用于室内装修,其功能是十分显着的,不过,基本功能是分隔空间,在空间再造上尤具特色,它“在大木框架构成的空间中,化单一空间为层次丰富的关联子空间,形成中国建筑室内统一的一次空间和变化的二次空间的独特形式”。
此外,与帷帐历史一样悠久的是“屏风”,它是介于隔断与家具之间的一种壁障。周代史料记载了室内设屏的一些情况,当时把屏风称为“皇邸”、“依”、“扆”。如《周礼》记载:“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郑玄注:“皇,羽覆上。邸,后版也。玄谓后版屏风,与染羽像凤皇羽色以为之。”《礼记注疏》记载:“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郑玄注:“周公摄王位,以明堂之礼仪朝诸侯也。不于宗庙,避王也。天子,周公也。负之言信也。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周公于前立也。”可知此期室内设屏,主要是供帝王专用,起到突出帝王地位的作用。秦汉时期,屏风的实用价值为人们所重视,《释名》曰:“屏风可以障风也。
扆,倚也。在后所依倚也。”《汉书》记载:陈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屏风常设在卧床或寝席边,起到遮挡风寒的作用,成了一件实用器具。
秦汉以后,帷帐和屏风已成为分隔空间的主要手段,这在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形象资料中均可见到,也有实物发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屏风、甘肃武威旱滩东汉墓出土的屏风架。
(2)小木
两宋时期,帷帐和屏风已被视为一种服饰和家具。室内隔断由传统的帷帐、屏风向小木发生转变,但小木的形式仍以帷帐、屏风为渊源,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正如李允鉌先生说:“中国建筑中的室内分隔方式都是沿着‘帷帐’及‘屏风’的观念,或者说是其遗意而发展的。”《营造法式》中就有很多称为“帐”的,如“截间版帐”、“壁帐”,还有“屏门”等,它们的形制和做法都是从早期帷帐、屏风演化而来。即使后来出现的“罩”,也多少具有帷帐的遗意,所以刘致平先生把“落地罩”写成“落地帐”。宋代室内装修有了巨大发展,《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中记述的室内隔断就有11种,包括截间板帐、殿内截间格子、堂阁内截间格子、板壁、隔截横钤立旌、照壁屏风骨、殿阁照壁板、廊屋照壁板、障日板、栱眼壁板。明清时期,小木隔断又有许多发展,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罩,并得到大量使用,其他隔断与过去相比,无太大变化,但在材料、工艺上更加精美,常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料制作,除增加复杂线脚外,还镶嵌各种饰物,常见的小木隔断,主要有屏门、版壁、隔扇、太师壁、多宝阁、几腿罩、飞罩、落地罩、栏杆罩、圆光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