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思想政治备课素材
75694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三、“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红楼梦》中,由于王熙凤生病,因此有一段时间就由贾探春主持贾府的内部事物,并且由李纨、薛宝钗协助。这样就有了第五十六回的“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在这一回中,探春作出主张:把大观园承包给几个老妈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这种改革的效果使老妈妈们有了积极性,“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乱动”。薛宝钗以其细心弥补探春“承包制”的不足,她要求老妈妈们也要分一点利益给其他人,“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的,他们就替你们照顾了”。可以说探春的承包注重效率,宝钗则又以“利益均沾原则”来弥补,所以照顾到了公平,应该说他们的改革在既定制度范围内还是成功的。用她们的改革解说教材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国企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

而《红楼梦》是中学语文的课外读本,许多学生读过,所以也可请学生讲,效果会更好。许多素材,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所以把它们引进经济学课堂,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很能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可激励他们的内在认知和要求。

邓小平论述和预见的科学性

邓小平南方谈话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刻地回答了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系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谈话又精辟分析了苏联、东欧演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形势,澄清了人们的种种思想疑虑和困惑,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命运。邓小平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邓小平论述和预见的科学性。当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曾欣喜若狂,纷纷断言:“20世纪将以社会主义的失败和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然而,这些狂言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如今,中国等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不仅没有从地球上消失,而且以崭新的面貌巍然屹立,成为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将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复兴绝非短时期的事情。但在整体低潮中有局部的复兴,外延缩小了,有内涵的深化和质量上的提高,世界社会主义现已转入在探索中前进、谋求发展的新阶段。正向着与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本质相同而形态各异的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有“信”更要有“用”

道德领域的“信用”,就意味着“诚信”。孔子就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连信用都没有,还能做什么呢?

但是,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领域,“信用”的好坏就不简单是衡量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了,它开始与我们的经济利益挂钩,信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能够稳定运行的传送带,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机构如果出了问题,掉了链子,整个市场经济这辆驰骋的火车就会运行不畅。

举个经济学上的简单例子:我们都知道,交易是从人和人之间的物物交换开始的,张三有一头羊,想换李四的一匹布,但是如果李四对张三说:“我今天忘记带布了,你先把羊给我,下次我给你布。”在一个小村落或者范围狭窄的经济体中,李四的话无疑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交易双方彼此清楚对方的信用状况,一旦发生违约行为,将没有人愿意和李四继续交易。但是,如果这个经济体逐渐扩大,就像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市场经济体制,李四是有违约动机的,他可以欺骗了甲地的张三后再和乙地的王五继续交易,并且获取他的非法经济利益。这种情形之下,信用建设的难度就加大了。

那么,什么机制能对这种失信行为予以惩罚,让市场经济的交易双方如同身处于小村落中,没有滋生失信的土壤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我们只有从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以及信用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深入市场入手。也就是让信用经济的各活动主体能够游弋于信用服务市场之间,灵活选择信用产品,把“信用”变成一个有力的武器,真正发挥其“保护守信、惩戒失信”的作用。

我们正处于改革关键时期,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信用要发展,立法应先行。

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初步试运行,个人向征信管理部门递交申请即可获得自己的信用报告。但是,除了一些相关法条和规章制度,针对信用信息使用等方面的法案尚未出台。而在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就是专门规范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和消费者信用报告使用者行为的。同时,还应修订授信机构信用管理相关规则,如《担保法》等,使其能够保证授信的平等、公平、合理化。

其次,行业自身建设紧随其后。

应进一步完善征信数据库,我国现有的信用信息数据系统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以后不仅要在数据容量和数据类型上进行有选择的扩充,还应该加入信用评分和出具立信报告的功能。同时,资信评级、保理等信用中介结构的进一步市场化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还有,要发挥失信惩戒机制的巨大威力,应该把交易双方的失信者和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者与全社会的矛盾,使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难以在以信用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立足。

第三,不忘扩大对信用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信用服务中介机构持续生存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除了对发行企业债券有评级要求外,使用信用产品的领域很少。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项目审批、人才聘用、日常监督、资质认证等工作中,推广使用专业信用评估机构出具的信用产品及信用报告。从供给方面,应该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信用产品。

最后,要注重信用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目前我国多所院校已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方面,信用管理师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新职业之一,相关的培训项目也已经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让红色短信文化涵养生活

十几年前,一位名叫尼尔·帕普沃思的人,用电脑键盘给朋友的手机上发出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祝福短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有意思的是,对比世界上第一句电话通话内容“沃森先生,过来一下”,这条短信传递出的却是节日气氛。因而从手机短信诞生的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一个承载情感与传播文化新载体的到来。

今天,手机短信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手机短信也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个因素”。而承载了情感与文化的短信传播,更深刻影响了人,乃至改变了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面对已突破5.3亿的手机用户,面对持续攀升的全国短信发送量,面对手机日益成为一个文化场、思想场、舆论场的局面,面对手机短信媒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的趋势,面对年轻人偏爱发手机短信的情势,我们又岂能不深入发掘这样一个优秀的交流沟通的新载体?岂能不引导这样一个庞大的传播思想文化的新市场?

因而,我们不仅需要倾力弘扬健康、积极、向上的红色短信文化,以挤压不良短信生存空间,净化短信文化市场,更需要持续打造优秀的红色短信文化,使其成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涵养滋润人们的社会生活。

一条短信,常常改变一种思路,影响一种心情。试想一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抑或在空虚无聊之际,读到那些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短信,是否或有笑,或有泪,或有思悟,或有振作?优秀健康有益的短信源源不断地产生和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必有增益,对人的心灵必有净化,对人的文化素质必有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风尚。

“红段子”的风行表明,相比“黄段子”、“黑段子”来说,公众对健康积极向上的短信有一种内在的需求。而就转发与原创而言,公众的原创热情与水平令人惊叹。如此众多的人参与各种“红段子”大赛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参赛作品中有如此多的颇有才华的短信,使我们看到,公众是短信创作的巨大源泉。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激起他们真正的短信创作热情的,是“红段子”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的主题给公众打开了一扇心之门,使公众愿意倾诉,愿意表达,愿意交流。从大众情感话题,到社会关注热点,从请打工者一吐酸甜苦辣,到请热爱家乡的人一表对脚下这片热土的一往情深,再到对生活的观察、提炼与哲思,莫不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表达欲望。公众积极创作优秀短信的本身,就是主流文化在润物无声地涵养公众生活。

从心灵里面流出来的真情文字,必定能流进心灵里面去。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真挚感受,必定让人有所共鸣,有所启迪。短信以中国文字特有的张力和魅力,以其所具有的独特而微妙的表达方式,最容易体现一个人的志趣、品位与文化的内涵。而短信文化的平民性、大众性,决定了它对公众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只要我们搭建好红色短信创作与传播平台,继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健康优秀的短信一定能够从公众中来,又能够回到公众中去。

不可夸大从“dragon”到“loong”的文化意义

前段时间,社会上就有议论,中国“龙”译为“dragon”不妥,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此一词是“恶魔”的象征,与“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不相称,容易造成国际上的误解。一时间,关于更改译名的讨论在媒体上着实热闹了一番,人们为中国文化正本清源的苦心也令人印象深刻。

这股热情至今不断。有关更名的呼声再度响起——《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提出:“中华龙与西方文化中的龙‘dragon’完全不同。中华龙形象神奇,主要象征正义与吉祥;西方的‘dragon’外貌丑陋,猖狂肆虐,主要代表邪恶与祸祟。因此,应将‘dragon’直译为‘獗更’,将中华龙英译为‘loong’以示区别。”宣言还说:“龙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象征、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融合、团结、创新、奋进是龙文化的显著特征。弘扬龙文化,对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团结海内外华人、促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从媒体提供的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看出更名倡导者对“龙”及其象征意义所作的高度评价。寄望越厚,自然越为敏感。“龙”的译法俨然成为事关民族与国家荣辱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