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文字互译难免出现偏差、错漏、不当等情况,而适当的修正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歧义、误解,有利于文化交流,增强不同社会之间的理解和互信。将“dragon”改为“loong”,目的也就在于消除不同文化传统下有可能发生的误会。就此而言,更名毫无疑义。不过,如果将更改的理由和意义放得过大,阐释过多,反而是一种不太健康的文化心态。“龙”也好,“龙文化”也罢,附着其上的符号、观念、价值、情感、习俗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都是中国人在长久的社会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没有谁能够相信,只通过了解一种文化的某些象征,就能抓住该文化及其名义下真实社会生活的全部。西方人对“dragon”的坏印象,固然对他们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可能有一点妨碍,但不至于当我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时,他们就会武断地认为我们的文化崇拜邪恶,就是坏的。除非有人蓄意无理取闹,否则,任何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都不会只从一个单词里获取真相。正如我们不会因为别人国徽上的“鹰”图案而认定他们的文化充满暴力一样,别人也不会仅从“龙”来判断我们。文化差异会产生误判,但若将外人的眼光看得太低,其实表明我们有些人的胸怀还不够开放,对自己的文化还不够自信。
事实上,了解一个社会及其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不是看那些显而易见的符号,而是看这个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行为风貌更能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社会的文化品质。
“泛娱乐化”现象反思
国家广电总局对某些低俗节目连下禁令,“泛娱乐化”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荧屏比前一段干净了许多,世人皆拍手称快。电视业内受到了很大震动。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噱头、“恶搞”、“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这种“泛娱乐化”现象,是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泛滥荧屏的一股浊流,它严重地败坏了电视媒体的形象,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健康。目前,禁令之下,此风有所收敛,但作为电视人,应当从中深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泛娱乐化”现象?怎样才能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在电视屏幕上的回潮?
首先,应该破除“迎合观众情趣”论,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和健康的情趣引导人。有人说,现在观众的欣赏情趣就喜欢这样,你搞“正统”、玩“高雅”,没人买账。这种消极被动地迎合少数观众欣赏情趣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媚俗。电视媒体宣传什么,弘扬什么,决不能仅仅取决于少数观众的爱好,而是要首先取决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那种迎合少数观众“娱乐”情趣的做法,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对前一段电视屏幕上的“泛娱乐化”现象是非常反感的,对弘扬主旋律、格调高雅、倡导积极向上精神的娱乐节目是十分欢迎的,大多数观众的欣赏情趣是健康、文明的。即使对少数观众不太健康的欣赏情趣,电视媒体也有正面引导、逐步提高的责任。如果以低俗之风来迎合低级趣味,岂不是造成观众欣赏水平越来越下降的恶性循环?
另外,要破除“经济效益至上”论,坚持把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说到底,导致“泛娱乐化”现象充斥荧屏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有人讲,说一千,道一万,节目收视率上去了才算“好汉”,“赚钱才是硬道理”。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有害的。诚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行业具有社会公益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属性,要在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搞好创收,壮大经济实力,发展和完善自己。在这里,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提高经济效益要服从、服务于提高社会效益。那种企图通过搞“泛娱乐化”节目来吸引观众眼球、片面追求收视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颠倒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位置,违背了发展社会主义电视文化产业的原则。
节目收视率是要考评的,但是“唯收视率”是不可取的;经济效益是要努力提高的,但是决不能把电视节目混同于市场流通领域里的普通“商品”,决不能以牺牲节目品位、牺牲社会效益、牺牲媒体形象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一定要摆正“两个效益”的位置,清除“泛娱乐化”的影响,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努力创作出“两个效益”俱佳的电视节目。
从传统文化寻求创新动力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文化在我国建设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在我国的文化生产中就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作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的,简直不胜枚举。
但不能讳言的是,就现实情况来说,在当前我国的文化生产中,民族传统文化所实际发挥的作用与它可能的潜在价值,相去甚远。日本文化产业的一个例子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一家实力二流的日本游戏公司,长期以来依靠开发与中国三国文化有关的游戏作品为生。它的一款《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2000年至2005年间在日本国内的销售额就达到300亿日元。而该公司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在日本产业界绝不是什么另类的特异个案现象。反躬而自问,我国文化产业界却没有哪一个作品达到了相类或接近的开发水平。
如何才能让我国的文化产业界较好、较快地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水平,让它在新时代更有力地发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有明确的“推进文化创新”的意识:“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从现时代的情况来看,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以强烈的文化创新精神来凸现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创造性价值。
这种文化创新精神,首要的一个表现方面,就是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表现意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传承绵长,内涵广博。我们的文化创新应当摒弃那些文化猎奇性质的观察视角,结合历史经验和时代需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取那些具有人类普遍价值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加以发扬光大。
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世界范围内,能真正激起市场热烈反应的中国文化产品,大抵还是那些阐扬了中国民族文化优秀、积极特性的作品。像三国文化的系列作品,它们所宣扬的中国式的责任意识、忠诚、友谊等,显示出了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价值立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却能为人们提供情感、道德上的支持。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围来说,人们最终会自然地选择那些更具普遍的、积极意义的文化作品。
所谓文化创新,另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上。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问题。对文艺工作者来说,所谓“全面认识”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首先,全面认识意味着系统性的深入认识,对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作用,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原则进行考察。其二,全面认识,自然包含着对传统文化展开细节部分认识的含义。没有细节,哪来的全面?而在过去,我们一般只强调对历史文化一些框架性的判断,这样,就容易纠缠在前辈某些个别论断上不能自拔。真正的创新突破,却往往得益于某些细节的创意与发现。其三,全面认识,其实也包含着同情体验的意思。这和过去强调“批判继承”有很大的不同。所谓批判继承,事实上已预设批判者的立场地位都必然地优先于被批判对象。这种预设容易使得批判者以今人所处的环境简单评断传统文化。而“全面认识”则意味着文化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各种文化现象在其所处历史条件中的合逻辑性。这也就形成了传统与现实之间真正的历史张力:文化工作者在此中更能明晰洞见在今天尤有活力的那些传统文化因子。
今天,各发达国家已纷纷把发展的目光转向了文化产业领域,竞争十分严酷。在硬件方面我们与这些国家的差距短时间难以跨越,但我们无比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却是很少有国家能够比拟的。
传统节日,如何“对接”现代?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随着《办法》的公布,传统节日放假时间已经尘埃落定,但如何才能过好这些节假日?相关专家普遍认为,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与时代需求充分“对接”,是当务之急。
有了形式,还得多挖掘内涵,“法定假日”仅仅是一个开始。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节日气氛越来越淡,年轻人不清楚这些节日的真正内涵。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此前,在诸多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日渐衰微的议论中,人们抱怨最多的,是传统节假日没有法定化。
“现在,这一心愿终于变成了现实。不过,有了假期,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开端”,专家们强调,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它们能否兴盛,关键还在于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在中国声势日壮的洋节并非法定假期,但是却日益红火,部分原因是其丰富的节日内涵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诉求。
专家认为,过节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欲使传统节日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部门、文化学者以及民众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挖掘节日内涵和具体载体上多下工夫。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这几个节日有着固定的形式、确定的主题和不变的民俗习惯。要过好这几个节日,首先要重温、复习那些与我们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而不能随便给这几个节日穿插太多与商业内容相关的节目,或者是与节日无关的主题。“比如,除夕要吃饺子而不太可能吃蛋糕,中秋节是家庭团聚人月两圆的日子而不能随意过成狂欢节。毕竟,这些节日典型地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与固有的审美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许多人认为传统的节日年轻人会不喜欢过,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引导。比如说清明节,就是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理念的最好体现,相信年轻人也不会拒绝这样一种亲近祖先的机会。同时清明还可以组织踏青,亲近大自然。另外,各地还可以进行创新,利用清明缅怀对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一个节日有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与如此多的形式,相信大家会喜欢。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中国人常用‘像过节一样’来形容美好的日子,节日中充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心理祈求。”他认为,要多从时代的视角揭示和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重视其文化含金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热爱和弘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
少些商业气,多点文化味,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
《办法》公布后,包括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在内的5个“小长假”,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闲暇时光。专家们认为,要休好假、过好节,除了要维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关键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群众的热情,特别是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
“传统节假日,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活跃起来。”李汉秋说,古代过年过节一直很热闹,现在很多家庭在端午节时,可能只保留了吃粽子的习俗,但在古代远不止如此,比如赛龙舟就是一种群体性的竞技活动。他认为这样的活动现在依然应该得到大力提倡,因为这种活动很容易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也是最能够促进节日文化发展的。
纪宝成说,民间这些年虽然也在过这些节日,但最初的内涵与形式都已经淡忘了,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风俗习惯的整理与宣传力度。这些节日是属于群众的节日,只要发挥群众的创造力,相信一定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拥有与时代相一致的内容与形式。
冯骥才认为,将节日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现在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对一些传统节日没有什么概念。其实,在我们的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传统节日的优美诗词、名篇名句,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托,进行更多关于节日与民俗的教育。”
李汉秋表示,应推动民族优秀节日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介绍重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特色鲜明、内容健康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庆祝重要传统节日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