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思想政治备课素材
7569400000021

第21章 企业和经营者(5)

4.日经道·琼斯股价指数(日经平均股价)

系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并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数。该指数从1950年9月开始编制。

最初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价,当时称为“东证修正平均股价”。1975年5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向道·琼斯公司买进商标,采用美国道·琼斯公司的修正法计算,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改称“日经道·琼斯平均股价”。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满10年时,经两家商议,将名称改为“日经平均股价”。

按计算对象的采样数目不同,该指数分为两种,一种是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其所选样本均为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股票,样本选定后原则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制造业150家,其中,建筑业10家、水产业3家、矿业3家、商业12家、陆运及海运14家、金融保险业15家、不动产业3家、仓库业、电力和煤气4家、服务业5家。由于日经225种平均股价从1950年一直延续下来,因而其连续性及可比性较好,成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场长期演变及动态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标。该指数的另一种是日经500种平均股价。这是从1982年1月4日起开始编制的。由于其采样包括有500种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对更为广泛,但它的样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市价总值等因素对样本进行更换。

5.《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的全称是“伦敦《金融时报》工商业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英国《金融时报》公布发表的。该股票价格指数包括着在英国工商业中挑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开挂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为基期,其基点为100点。该股票价格指数以能够及时显示伦敦股票市场情况而闻名于世。

6.香港恒生指数

香港恒生指数是香港股票市场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股票价格指数,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发表。

恒生股票价格指数包括从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33家有代表性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分为四大类——4种金融业股票、6种公用事业股票、9种地产业股票和14种其他工商业(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这些股票占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该股票指数涉及到香港的各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恒生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因为这一天香港股市运行正常,成交值均匀,可反映整个香港股市的基本情况,基点确定为100点。其计算方法是将33种股票按每天的收盘价乘以各自的发行股数为计算日的市值,再与基期的市值相比较,乘以100就得出当天的股票价格指数。

由于恒生股票价格指数所选择的基期适当,因此,不论股票市场狂升或猛跌,还是处于正常交易水平,恒生股票价格指数基本上能反映整个股市的活动情况。

自1969年恒生股票价格指数发表以来,已经过多次调整。由于1980年8月香港当局通过立法,将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所合并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场上,只有恒生股票价格指数与新产生的香港指数并存,香港的其他股票价格指数均不复存在。

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

谈起比较广告,首先我们要界定何为比较广告。比较广告,英文是comparativeadvertising,有时也译为对比广告、竞争广告。比较广告的基本含义是广告主通过广告形式将自己的公司、产品或者服务与同业竞争者的公司、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全面或者某一方面比较的广告。

比较广告利大于弊,首先在于比较广告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广告而言,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是完成最后购买行为的第一个步骤。有吸引注意力的前提,才能为产品的销售铺好畅通的道路。然而,能否成功地做到吸引消费者也是判断广告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因此,比较广告的优势也就相对于其他广告形式突现出来。

其次,对于弱势产品而言,比较广告可以在同一市场的强势品牌相联系,做到“借鸡生蛋”的效果。例如,养生堂推广“农夫山泉”矿泉水时,就曾运用比较广告,其拍摄的水仙篇电视广告直接对比纯净水和矿泉水的营养价值。而娃哈哈则奋起反击,通过金鱼篇电视对比广告,攻击矿泉水易受污染。于是,纯净水、矿泉水之争迅速成为媒体热点,结果“农夫山泉”在水市场中,异军突起成为水业新贵,而凭借媒体的广泛参与,饮用水市场快速完成市场教育,市场份额迅速做大。这对于弱势品牌广告主而言,以较少的宣传资金做到尽可能好的宣传效果,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同样说明了比较广告的利大于弊。

第三,比较广告有利于打击竞争对手,促进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比较广告对于其产品的自身优势进行强力宣传,使得消费者注意产品的优点而忽视了其不足,因此而获得青睐。如在2000年的补钙大战中,三晶葡萄糖酸钙强调其为儿童配制的适合于他们成长的补钙成分。在与竞争者的比较中,更加充分的展现自身的优点也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同时对竞争对手的弱点进行攻击,让消费者产生更加清晰的对比印象,对自己产品的优势则会有加倍的认知效果。

第四,比较广告有利于产品进行品牌定位。在针对竞争对手宣传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就产品的品牌定位有了系统的分析,并且通过市场细分,优势的宣传力度,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特点。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这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性,会使得产品获得细分市场,吸引细分的这一消费群体。所以品牌定位在比较广告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上针对比较广告的广告主而言,对于消费者,比较广告也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比较广告使消费者容易获得所需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服务等方面的优质信息。在对产品选择时,能根据其需要进行理性的选择。

其次,比较广告有利于刺激被比较者,使其产品的质量、服务等得到提高。正所谓“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市场的良性竞争会促进产品的改善,不断的进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当然比较广告也有一些弊端,容易造成恶意的竞争与伤害竞争者,消费者也有可能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并且触及到法律问题。但是,合法且适度的比较广告,在其利弊权衡之下,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比较广告的应用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总而言之,比较广告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运用自如,对企业自身和消费者都产生最大的利益是其关键。在合法的前提下,运用好比较广告可使之成为开展市场竞争的利器。

财经名词:斑马经济

一、斑马经济

斑马经济由经济学家钟朋荣在其《中国企业为谁而办》中首次提出。内地的大型企业集团,由总部对各分厂、各车间进行统一管理,要建立庞大的管理体系,管理成本上升到什么程度,资源潜力就浪费到什么程度。这种“讲规模、低效益”的经济形式,被称为“斑马经济”。

对于斑马经济,最重要的是统筹好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规模与效益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有了规模不一定就有效益。规模的潜在风险就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针对斑马经济,提高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内部分工明确,对子公司适当授权。

例如,在我国,有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喜欢把本地区不相关的七八个或几十个企业合并在一起,自称组建成“航空母舰”。这种所谓的大集团,说起来好听,资产规模几亿甚至几十亿,职工几千甚至上万,涉及的产业几十个,但竞争力很差。以这种大集团为主体的经济,就是典型的斑马经济。

二、操作实务

对于斑马经济,最重要的是统筹好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规模与效益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有了规模不一定就有效益。规模的潜在风险就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针对斑马经济,提高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内部分工明确,对子公司适当授权。

三、经典案例

在我国,有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喜欢把本地区不相关的七八个或几十个企业合并在一起,自称组建成“航空母舰”。这种所谓的大集团,说起来好听,资产规模几亿甚至几十亿,职工几千甚至上万,涉及的产业几十个,但竞争力很差。以这种大集团为主体的经济,就是典型的斑马经济。

四、与小狗经济比较

“小狗经济”与“斑马经济”的本质区别是,用市场交易关系替代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产品的零部件由内配转化为外配,由垄断性配套转化为竞争性配套。

“小狗经济”的活力远远大于“斑马经济”。将来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小狗经济”将会打败“斑马经济”。

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节目中,曾经看到以下场面:

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居然能把一匹大斑马吃掉!三条小狗是怎样打败大斑马的呢?大致过程是,三条小狗一起扑上去,第一条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鼻子,无论斑马怎么撞它,它都死死地不放;第二条小狗一上去就咬住斑马的尾巴,无论斑马怎么踢它,它照样死死地不放,斑马前后都无比疼痛,已经丧失了自卫能力;第三条小狗则开始咬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已经站立不住了,猛地倒下,三条小狗开始置斑马于死地。

三条小狗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八个字: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如果三条小狗都东咬一下,西咬一下,是很难制服大斑马的。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

“小狗经济”与“斑马经济”的区别,本质上是用市场交易关系代替企业内部的股权合作关系和内部管理关系。

事实已经证明,造“斑马”是没有出路的。我国内地不少政府部门造了那么多“斑马”,最终都被“小狗”吃掉。

不造“斑马”,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是“小狗”。“小狗经济”也有其缺陷,主要缺陷是,由于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难以创品牌,难以建市场网络。因此,凡是发展“小狗经济”的地方,都要扶持若干龙头企业。这种龙头企业不是政府造出来的,而是在竞争中自己成长起来的,政府对这种自己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需要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使这些龙头企业由“小狗”变成“大狗”,再变成“老虎”。

小的是好的,小的是优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行业都能发展“小狗经济”。但凡是能够让“小狗”进入的行业,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在那里大规模投资,把建设大集团作为奋斗目标,这样的企业将逃脱不了被“小狗”吞食的命运。

牛市和熊市

所谓“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证券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此处的证券市场,泛指常见的股票、债券、期货、选择权、外汇、可转让定存单、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他各种证券。中国的牛市开始于2006年。

一、牛市三时期

道·琼斯根据美国股市的经验数据,认为牛市可分为三个不同期间。

1.牛市第一期

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大部分投资者对市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很多人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市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始逐步选择优质股买入。市场成交逐渐出现微量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股票已从盲目抛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资者手中。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点都比上一次高,于是吸引新的投资人入市,整个市场交投开始活跃。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业绩开始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人们入市的兴趣。

2.牛市第二期

这时市况虽然明显好转,但熊市的惨跌使投资者心有余悸。市场出现一种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总的来说大市基调良好,股价力图上升。这段时间可维持数月甚至超过一年,主要视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击的严重程度而定。

3.牛市第三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会使投资人退出市场,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市场情绪高涨,充满乐观气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闻也不断传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上市公司也趁机大举集资,或送红股或将股票拆细,以吸引中小投资者。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即使出现坏消息也会被作为投机热点炒作,变为好消息。垃圾股、冷门股股价均大幅度上涨,而一些稳健的优质股则反而被漠视。同时,炒股热浪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军。当这种情况达到某个极点时,市场就会出现转折。

二、牛市资金的来源

①来自公司的收益;

②来自其他股民赔进去的钱;

③通常股票的价格是人们对XX公司未来的期望值的反映。牛市的出现说明股民对行情看好,愿意多花钱买股票。根据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价格上涨。赚的钱是由新股民购买股票,导致价格上涨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