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武威通志·天祝卷
7572000000012

第12章 经济(6)

(六)河道堤防

1989~2000年,投资40多万元在大通河、金强河沿岸修筑防洪堤坝103条,总长8.6公里。2001年,修建引洪渠黑马圈河引洪渠工程2公里。2002年建成石门河人工湖,枢纽栏河大坝1座,大坝总长97.5米;2004~2005年治理金强河华藏寺险段河道2.81公里,修建砼护面防洪堤5.28公里,(七)草地节水灌溉工程自2002年起,发展节水灌溉,至2005年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0800亩,其中喷灌系统配套8715亩,低压管灌面积1485亩,渠灌600亩。

(八)水土保持

1989年,成立县水土保持工作站。1989~2005年,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6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的7.3%。

(九)管理机构

1991年9月,水电分设,成立水利局。水利局下设金强水管处、水土保持工作站、抗旱服务队、二道墩牧草试验站、抗旱防汛办公室、水政监察大队。

二、电力

(一)电站电网

电站

金强河水电站建于1958年,1991年后,由县电力局经营管理;哈溪水电站于1973年建成,1991年后,所有权属县水利局,由电力局代管;龙沟水电站建于1980年,1991年划归县电力局管理。2005年,3电站总发电量160万千瓦时。

电网

2000年,全县22个乡镇已全部通电,188个行政村中已通电的185个,占总村数的98.4%;在41514户农牧民家庭和城镇居民中,已通电的达41313户,占总户数的99.5%。2005年,完成供电量2.78亿千瓦时(其中转供7928万千瓦时),完成售电量2.24亿千瓦时(含转售电量7928万千瓦时),综合线损率高压为2.67%,低压为4.36%,均达行业规定标准;全县乡镇、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2%。

农网改造

1998年,投资3500万元实施农网改造工程。至2000年,新建35千伏综合开关站1座,35千伏输变电站1座,架设35千伏输变电线路12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其以下线路727公里,新增和更换变压器352台,完成农网改造的村194个,村民小组34个。至2005年,二期农网工程有:新建35千伏输电线路17.31公里;新建10千伏配电线路85.53公里,改造110.91公里;新建0.38千伏线路122.75公里,改造54.68公里;新建0.22千伏线路170.54公里,改造67.75公里;变台新建164台(容量4603千伏安),改造171台(容量7686千伏安);拥有35千伏变电站9座,装机容量27790千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9条114.99公里;10千伏供电线路35条1337.11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885条1605.6公里。

(二)电力管理

1998年,天祝县电力局由武威地区电力局协议代管。2005年,电力局下设7个供电所,城郊、华藏2个开关站。

第八节工业

一、国营工业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国民党部队开采的炭山岭煤矿,为县境内第一家省属工业企业。1957年5月,打柴沟砖瓦厂建成投产,是天祝县第一家县属国营企业。

1958年在“全民炼钢”运动中,全县兴办了阿虎浪沟铁矿等钢铁工业,农具厂、电厂、榨油厂、石膏矿、煤矿、炼油厂等企业。由于计划不周、资金不足,设备技术落后,一些企业先后下马、停办。1963年仅剩有金强河榨油厂、打柴沟农具厂、炭山岭炼油厂等企业,产值为20.68万元。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企业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一此老企业经过改组改制;新建企业创新机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千马龙煤矿始建于1958年。1991年完成扩建9万吨矿井;1997年,煤矿改制为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千马龙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末,千马龙21万吨矿井改扩建工程已建成主井巷道。2002年,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至2005年,累计生产原煤139.8万吨,总资产2400多万元,实现利税1890万元。

天祝化工厂始建于1992年,2000年底,形成年产10000吨腐植酸复合肥、10000吨磷肥、1000吨腐植酸钠(包括腐植酸有机液肥)的生产能力。其中腐植酸钠、植物生长素在第二届国际中小型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和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上分获金奖和银奖。2002年,化工厂改名为益田肥业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

天祝金矿1987年开始建设,初为地属企业。1989年5月移交天祝县后成立天祝金矿,负责黄金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自1990年投产至1994年,生产黄金700多公斤,纳税440多万元。1999年,矿区内采金结束。

铁合金厂1987年建成,主要产品为75号硅铁。1992年,被华藏冶炼厂兼并。

皮毛加工厂始建于1956年。1990年,投资110万元,完成羊剪绒工艺改造,并建成裘皮生产线,主要生产裘皮及其制品,同时生产各式皮鞋和布鞋。同年,建成特种电珠生产线。1994年,重新组建皮鞋、制革和电珠3个分厂。1997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二、集体企业

民族印刷厂始建于1980年。1997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年均产值47.1万元,年均缴税2.9万元。

惠华公司其前身为县针织厂,始建于1984年。1992年8月,针织厂与民政局、石膏公司联合组建惠华实业有限公司,以加工生产羊毛衫为主,开展多种经营。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三、部门工业

金强河榨油厂始建于1958年,隶属粮食局管理。主要产品为菜籽油和胡麻油。榨油厂生产工艺先进,菜籽精炼油曾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2001年后,企业民营化改制在进行之中。

饲料加工厂隶属县粮食局。1987年建成投产。主要加工配(混)合饲料,年生产能力2000吨。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食品厂隶属县商业局。1985年10月建成投产,主要加工生产糕点、糖果、罐头和酱醋制品。1993年改制为国有民营企业,1998年停产。

毛条厂县供销社企业。1986年后建成洗毛工段和毛条工段。拥有三锡林联合洗毛和毛条生产线2条,年加工原毛2000吨,生产洗净毛800吨和毛条550吨,至2000年累计总产值达2.1亿元,实现利税43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400万元。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天祝酒厂隶属县供销社。1993年8月建成投产,产品先以“华藏春”牌天堂玉液浓香型系列白酒为主,后开发青稞藏酒系列产品中华藏酒、藏圣酒、藏酒神、青稞藏酒等12个品牌,199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博览会上获“金鹰”金奖。至2000年,拥有总资产656万元,年产值15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78万元,实现利润38万元,为武威地区供销社系统骨干社办工业企业之一。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农机修造厂隶属农牧业机械局,始建于1958年。80年代后,除维修各种农牧机械外,生产WL8/1100高强度钢丝网围栏、农用挂车、条播机、点播机和金属切削加工。1997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01年改为民营企业。

天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隶属县旅游局,为股份制加工企业。组建于1998年。相继开发出白牦牛肉类食品系列酱香牛肉、熏香牛肉、精分割肉、牛五珍、牛蹄筋和白牦牛骨髓壮骨粉、营养粉、油茶粉等。2004年,建成3000吨白牦牛肉系列精分割生产线。

天祝县电力局综合修造厂1994年8月创建。主要生产碳化硅及铁系列产品、电线电缆、电器装配附件。修造厂下设打柴沟分厂、赛什斯分厂、地埋线车间、集束电缆车间、机修车间等,2005年,建成一条容量为7000千伏安的碳化硅生产线,年产量为1000吨。

四、民营企业

大滩煤矿是2004年10月在千马龙煤矿大滩一号井改制后组建的煤炭生产企业。一号井15万吨矿井于2005年11月建成投产。

甘肃华藏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2002年11月从原华冶公司铁合金厂改制后组建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年生产硅铁500吨,硅锰合金6000吨。是一个综合经营性企业。

武威市石门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系原华冶公司下属石门河水泥厂,2002年12月改制为民营企业。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8.8万吨。所产“乌鞘岭”牌水泥被评为2003年甘肃省“3·15”宣传活动名优产品。

武威市闽航冶金有限公司是2002年12月由华冶公司改制的企业,在原华冶特钢厂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建成年产10万吨圆钢线材生产线1条,2005年,购置R6m二机二流弧型连铸设备1套。

天祝联鑫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2000万元,年生产能力12000吨,年产值8400万元,利税420万元。

小水池水电站2005年3月建成投产,有7500千瓦发电机3台,总容量2.25万千瓦。水电站至2005年底共发电0.86亿度。同时,投资2000万元建设2×12500千伏安矿热炉铁合金生产线,预计2006年3月可建成投产。

大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开发经营以碳酸钙为初级原科的无机化工系列产品,包括碳酸钙矿石、氧化钙氢氧化钙、纳米轻质碳酸钙、碳化钙、双氢氨等产品,2005年,建成石灰窑5座和部分厂房等设施。

五、管理机构

经济贸易局1990年,撤销县工业交通局,设县经济委员会;1993年,标准计量所划归县经济委员会;同年,经济委员会所属县乡公路管理站改设为二级科级事业单位。1997年,标准计量所更名为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9月,上划实行垂直管理。1999年,成立县交通局,与经济委员会合署办公。2002年,经济委员会更名为县经济贸易局,同年成立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经贸局合署办公。2004年10月,交通局与经贸局分设。2005年,成立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与经贸易合署办公。同年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经贸局分设。

二轻工业局成立于1985年1月,管辖二轻企业5户,其中国有企业1户,集体企业4户。2005年撤销。

乡镇企业管理局1999年,将原属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职能,划归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同年成立县煤炭管理局,与乡镇企业局合署办公。

第九节建筑业与房地产

一、建筑施工图纸设计

1987年8月,成立天祝县建筑设计室(丁级)。1989~2000年,设计建成楼房142幢,设计面积21.9万平方米。2000年后停止设计。

二、建筑市场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1998年,实行招标投标的项目达28项。2000年,介入50万元以上的建筑项目全部进入建筑市场,公开招标投标。2005年,全县招投标工程率达到100%。同时,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至2005年,工程优良率达9.63%,合格率100%。

三、房产管理

1989年8月,成立县房产管理所,相继成立县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房地产交易所、房地产评估事务所、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县政府颁布了《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镇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告》,至2000年,开始进行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和开展房地产交易、房地产评估、鉴证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抵押合同鉴证等业务。2002年5月,制定《天祝县住房货币化实施意见》,同年10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析设,成立天祝营业部。

2004年10月,成立天祝县城镇房屋拆迁办公室,对全县拆迁房屋负责全面监管。

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993年,县政府发布《天祝藏族自治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次年,经原产权单位同意出售公有住房。集资建房以个人筹资为主,单位资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建房,至2000年,共建房屋2631套,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房资金达7210万元,并全部按当年房改政策出售给职工个人。城镇住房产权以居民自有产权为主。至2005年,居民住房共向全部产权过渡全部过渡完毕。至2005年,建成经济适用住房637套,58189平方米。解决了部分住房困难户的住房。

房改初期的交缴率为3%,从1988年开始交缴率达到单位、个人各占职工工资总额的7%。2000年,住房公积金归集率达应缴职工总数的97%。2002年,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县房改办分离,成立武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天祝营业部,在全县开展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

2005年底住房公积金归集量达1400万元,支取800万元,住房公积金余额1100万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20万元。

2000年,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当年,房改房入市84套,交易面积2700平方米。此后住房二级市场日渐活跃,交易量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