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帕尔米拉地方的居民都长烂眼睛?”
“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长烂眼睛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沙尘飞扬的地区。”
那个人听完又走了。接着又进来一个问道:“为什么非洲人长的都是宽脚板?”希雷尔照例回答了他。
那个人听完了,便又说:“我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我怕惹您生气。”
希雷尔干脆把身上都裹好了,坐下来说:“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
“你就是那个被人们称为以色列亲王的希雷尔吗?”
“不错。”
“要真是这样的话,但愿以色列不要有许多像你这样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为了你,我输掉了400新谢克尔。”
希雷尔问明情况后,对他说:“记住了,希雷尔是值得你为他输掉400新谢克尔的,即使再加400新谢克尔也不算多。希雷尔是绝不会发火的。”
希雷尔没有发火,恐怕我们倒要发火了。忍耐是一种让人感到痛苦的压抑,因为它压抑了情感的自然舒解,但在犹太人这里,忍耐却是最重要最高贵的一项品质!学会忍耐,就是学会不做蠢事,就是学会不做那种只图一时痛快、之后后悔莫及的事!
这里另有一个犹太人的故事。1991年10月3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这一天对于南非犹太裔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她获得了199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戈迪默1923年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她是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珠宝商,金光般的家庭生活激发了小戈迪默的无限憧憬和遐想。6岁那年,她立志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她从剧院里得知,舞台生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个人的修养。这就是她追求的事业。于是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但由于体质偏弱,对活动量大的舞蹈她很难适应,她也偶尔因此被病痛纠缠。久而久之,小戈迪默不得不放弃这项追求。遗憾之余,倔强的小姑娘暗暗发誓:她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然而,命运不但没有赐给她机缘,反将她送进愈发痛苦的沼泽。8岁时,她因患病离开了学校,童年便中断了学业。之后,她不得不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
就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而又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希望从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找到一点快乐。突然,她被一块不大不小的木牌所吸引。木牌上刻着:“斯普林斯图书馆”。她顿时欣喜若狂,读书,可是她最最渴望的事情啊!此后,她便几乎寸步不离,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一头钻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内人都走光了,大门被锁上,她才钻出来。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她尽情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终于,她那嫩弱的小手拿起了笔,一股股似喷泉一样的情感在白纸上或激越或舒缓地流淌开来。那年,她刚满9岁,文学生涯却就此开始。令人惊叹的是,15岁时,她写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获得了发表。然而,当时谁也不知道小说竟出自一位幼小的少女之手。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欧洲文坛。文学界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这位非同一般的南非女作家!而她此时就恰似一匹脱缰的奔马,进入了创作的巅峰。
在她历时数年的创作生涯中,她相继完成了10部长篇小说和200多篇短篇小说。高产和质量的优异,使她的作品连连获奖。l961年,她的《星期五的足迹》获英国史密斯奖;1974年,她本人又获得英国文学奖。创作上的黄金季节使她一发不可收拾。她说:“我要用心血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的生活。满腔的热忱很快就得到报答。她的成名之作《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接着,她凭借着《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等佳作,而跻身于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行列。她获得了多次提名,终于在1991年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戈迪默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忍耐。一个在逆境中能够做到顽强的忍耐和自强的人,其人格也一定是高贵的。
宽容的人格力量
犹太民族是一个信仰宗教的民族。作为“上帝的选民”,犹太人以虔敬与敬畏之心遵守和维护着犹太教教义和摩西十诫的规定。
在犹太人的善恶观中,他们历来主张把罪恶本身与作恶之人严加区分。一方面,罪恶不是指原罪这种抽象的一般罪恶,而是指作恶这种罪是人与生俱来的。《塔木德》上写着:“从胎儿开始,罪就在人心里萌芽,然后跟着人的发育而增强。”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在尘世犯罪”,“就好像有能力射中靶心却没有射中一样,罪恶常常是在无意中犯下的”。
但另一方面,犹太人又坚信,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倘若你被恶的冲动驱使的话,为了驱逐它,应该开始学习”)去除罪恶,改邪归正。罪人一旦成为义人,同样可以得到神的赐福。《圣经》中就有多处借耶和华上帝之口,劝说恶人“回头是岸”的训诫。所以,犹太人对罪人、恶人的态度,总体上不是将作恶看做恶人的劣根性,而是看做被罪恶玷污了的人的行为,这种污痕是可以擦拭或洗掉的。因此,犹太人与其说寄望于恶人遭报应,毋宁说更寄希望于把罪恶本身消除。
从前,有几位拉比碰上一群无恶不作的狡猾而残忍的歹徒。这群人对几位拉比早已虎视眈眈。几位拉比也高度地警觉到了,其中有一位忍无可忍地说道,像这种人还是让他们掉进水里去,全部溺死!可是,同在他们中的拉比却说:“不,身为犹太人不应该这么想。虽然一个人会认为这些人还是死了比较好,但不能祈祷这样的事发生。与其祈求坏人灭亡,不如祈求坏人悔改。”
《塔木德》告诉犹太人:处罚坏人对我们没有什么益处,不能使他们悔改,不能使他们走出迷途,那才是一种损失。因此,犹太人对罪人没有那种“深恶痛绝”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激烈情绪。相反,他们认为犹太人犯了罪仍还是犹太人,一旦改过自新,就不能再把他看做罪人,必须抛弃前嫌和成见。
事实上,这种对罪人的宽容也关系到他们对罪本身的认识。他们不憎恨恶人,对罪本身也没有其他民族普遍的那种“憎恨”。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所面临的最大的现实罪恶,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民族之间的征战、统治、奴役和杀戮。对于这样一种民族压迫,犹太人是坚决反抗的,虽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类反抗都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武力反抗也不是犹太人愿意或擅长的方式,但无论这种种压迫,或压迫所引发的反抗,还是反抗的失败,都没有导致犹太民族对其他民族,尤其是那些亏待犹太人的民族的憎恨。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次,有一只狮子的喉咙被骨头哽住了。狮子便差手下召集百兽百鸟,告诉他们:谁能把他喉咙里的骨头拿出来,谁就能得到丰厚的奖品。于是,一只白鹤上前来,它让狮子张开嘴,伸进头去,用长长的尖喙,把骨头衔了出来。白鹤干完了,便向狮子说:“狮子先生,你要赏我什么礼物呀?”狮子一听,大为生气,吼道:“把头伸到我的嘴里还能活着出来,这难道不是奖品吗?你可以到处夸耀,你经历了这样的危险都活着回来了,还有比这更好的奖品吗?”这则寓言所要告诉人们的就是,既然现在还能诉苦,就说明至今还活着,就没有理由诉苦和埋怨,而憎恨更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