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7576800000023

第23章 犹太人的民族性格(4)

纵观人类宗教发展史,不同宗教,以及不同宗教派别之间常常处于紧张对立的关系之中。十字军东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迫害与反迫害,历来就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著名的历史学家房龙曾写过一部专著,题目便是《宽容》,书中对西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评价就是围绕着宽容而展开的。房龙在书中用他那一贯独特而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和学说进行残酷压制,对“异端”进行不遗余力地迫害和驱赶,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犯下了与敌人相同的错误。在书中房龙更以坚决的态度写道:“总有一天,宽容将会成为法则。”这在犹太人看来,宽容并不是将要成为,而是早已成为他们的内心法则,成为他们民族的生存美德和处世智慧。

反躬自省的意识

在《塔木德》时代,人们接受这样的教诲:个体的救赎方式是在道德上重新造就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将全人类向往更为高尚的道德这一共同理想相融合。当各个民族最终发现她们原来是相互依赖的,这时候民族间的纷争就会像个人间的纷争一样,趋于缓和乃至结束。无论人们对犹太人的这种做法是怎么看的,犹太人自己的历史却是确凿无疑地证明了这一点。犹太人这种反躬自责的而不是一味憎恨的心态对所有民族都具有极大价值。

如果不是这样,作为一个长期寄人篱下呈四散状态的民族,犹太共同体无论是因为憎恨过甚而采取不自量力的反抗,还是因此而自暴自弃,放弃抵抗,恐怕他们都不会存留到今天,更谈不上复国,谈不上在大部分寄居国中兴旺发达!犹太人那种遇事反躬自责的强烈意识,显示出了犹太民族对道德的深刻认知和体悟。

道德信条在调整人际关系时,犹太人通常都是从自我检讨开始的。而对于一些气度小的人来说,这种要求难免会使其感觉委屈。其实,道德是对所有人而言的,哪里是特别地指向某一个人呢?而且在现实生活的情形中,人与人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往往会让一个人在这件事上退让,而在另一件事上获得补偿。用现代术语来说,人际关系本来就是相互的,这种相互性不单单存在于直接接触的两人之间,还可以通过整个社会关系结构层层折射,由毫不相干的第N个人或第N个事件而返回到各自身上。

在此不妨以犹太人的一则小故事加以说明。

有一天,一个审判官经过一处市场,发现市场上有赃物出售,生意还挺火热的。他觉得有必要开导一下市民或小偷。为此,他一声不响地在市场给市民做了一次教习。审判官放出一只黄鼠狼,给它一块肉。黄鼠狼叼着那块肉,立刻跑回自己的小洞里去了。一旁观看的市民也马上知道了黄鼠狼藏肉的地方。

审判官来到那个洞前,把黄鼠狼提出来,把洞口堵住。然后,他又拿出许多肉块给黄鼠狼。黄鼠狼叼起肉后,又立刻返回。但这次,黄鼠狼发现洞口被堵死了,肉没地方藏,于是重又回到审判官跟前,把肉放下了。因为黄鼠狼一时难以处理自己叼来的肉,只好回来还给它的主人。看到这里,市民们若有所悟,不等审判官开口,就去重新把市场上的货物做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赃物贩子卖给他们的正是他们被窃走的货物。

相对来说,纯粹为自己的需要去偷窃某样东西的窃贼是不多的。窃贼同被窃之物的关系有点像商人与商品的关系,两者都是为了换取其他东西而暂时占有某物。所以,窃贼的存在往往需要前提条件,就是有人收买他的赃物。赃物或许是从商品出现以来唯一真正的“价廉物美”的商品,所以始终有自己的市场,甚至形成一个专门市场:黑市。然而,正是这个市场的存在,最终导致了一个“失主买回赃物”的戏剧性场面。在听完犹太审判官,其实也就是拉比,借黄鼠狼给我们上的这一课后,再去看犹太人的基本行事方式,就不难发现其中的智慧了。

犹太人之所以重视律法,守信守约,之所以对生活虔敬,信仰上帝,就是因为犹太集体智慧早就在犹太人个体中建立起一种精神结构和思考模式,以至于他们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每个人交出的那点权利,每个人履行的那点义务,最后仍然是他的权利,仍然是他对自己履行的义务。在这种有序的状态下,每个人都能做到不贪不争不偷而有所满足。律法一般来说是硬性制约,而道德则是软性约束。两者如同左膀右臂,形成双重规约,指导犹太人建立主动自我反省的意识,通过反躬自问来达到自我修正。

助人助己的集体意识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充满杀戮、驱逐和侮辱的流亡生涯中幸存下来,并且繁荣兴盛,也与他们的助人助己的观念分不开。犹太民族助人助己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可以说,助人助己的观念已经成为犹太人生存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

犹太人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在长期流亡的艰难岁月中,犹太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接济贫穷在犹太人中已上升为一种社会习惯和社会公德。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

犹太社团里必定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富裕的犹太人的捐助来维持的。在不同的日子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人家庭中去吃饭,以便使这些学生能够安心读书。

犹太人认为助人即是助己;若自私自利,则最终必然于己无益。

在新的移民社区中,犹太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但在很多地方,犹太人自行做出两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聚会一次,或集体做礼拜,或开研讨会、观看电影、欣赏音乐等;在住宅的选择上,也尽可能集中居住在一起,发生意外时,相互援助。这种集体的生活方式也体现出犹太人助人助己的观念。长期的苦难遭遇磨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互助便理所当然。

乐观主义精神

也许再也没有哪个民族比犹太民族遭遇更沉重的历史和命运了,也几乎没有哪个民族能像犹太人那样越挫越勇,热爱生活,给予自己的生活世界以更多更美好的期许!在犹太人那里,决没有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信条,相反,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倒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望。他们不仅信仰,而且积极行动。在他们的字典里你难以找到“懦弱”或“解脱”之类的词。

常常有人用“撒布拉斯”来形容犹太人。“撒布拉斯”是犹太人语言中对仙人掌果子的称谓,意在用这种外表坚硬带刺,但内心相当甜蜜的仙人掌果去形容犹太人的性格。

希伯来语中有两句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即“一切本就如此”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两句话形象地反映了犹太人积极的一面,其精神基础,正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主义精神。

犹太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他们并没有轻易抱怨,而是加以理性权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去继续自己的事业。每当遇到苦难和意想不到的麻烦时,许多人也许会感到无法忍受或暴跳如雷,大吼大叫:“怎么能这样”、“我简直无法相信!”但在犹太人那里,则时常是从容镇静,笑着说:“没什么,一切本就如此”。然后用进一步的努力和昂扬的精神以及耐心去克服困难。在以色列军中流行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本就如此,但我们肯定能赢”。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几乎已成为犹太民族的座右铭,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不论从日常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日趋紧张的住房,还是海湾战争遭导弹袭击,在以色列政府和百姓中你听到最多的不是无可奈何的“我们该怎么办?”或者“何时才是出头之日”的抱怨,而是积极进取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反映了以色列民族的人格力量,即不论发生什么都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乐观和充满希冀的精神和信念。

据说在1976年以色列军队到达乌干达的堪培拉机场营救人质的行动中,牺牲了一名军官,事后在整理这名军官的书信时,发现了他的绝笔之作。这封绝笔信是他写于牺牲前五天的家信。在信中他第一次流露出对不断的战争的忧心,但即便这样,在信的结尾他还是写上了这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个人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不能不说跟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他的热爱生活的信条紧密相连!

犹太人正是凭借着他们对生活一贯的满腔热情、对上帝的虔敬信仰、对自我的无限期许、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才承受住了1800多年流亡命运的考验,即使受尽了磨难,心中的信念也绝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