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总是嫌时间不够用,惜时如金,恨不得一天要有四十八个小时,不停地拼搏,结果把握住了一次次珍贵的机会,所以他们才能更富有。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有这样一首关于时光的歌:“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这首歌在矛盾中写出了人们生活中的无奈,同时也写出了一个事实:一些穷人无所事事,总想找些什么事情来消磨时光,但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失去了一次次珍贵的机会,所以他们生存艰难;而富人却总是嫌时间不够用,惜时如金,恨不得一天要有四十八个小时,不停地拼搏,结果把握住了一次次珍贵的机会,所以他们才能更富有。
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样的人。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在一家报社的前面开了一个小书店。他雇了一个人看店,自己就在后边忙着其他的事。
一次,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店里买书,在挑来挑去一个小时之后他终于拿起一本书开口问店员:“请问,这本书要多少钱?”店员回答:“1美元。”小伙子又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店员口气很坚定:“很抱歉!它的定价就是1美元。”过了一会儿小伙子又问:“请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店员告诉他富兰克林正在工作。但他仍坚持要和富兰克林见面,店员不得不请出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出现后,小伙子问道:“富兰克林先生,我只想知道您能不能便宜一点卖给我这本书?”富兰克林看了一眼书的价格后不假思索地说:“1美元25美分。”
小伙子吃了一惊:“可是在几分钟前,你的店员还说只要1美元。”富兰克林回答说:“没错,但是我情愿倒贴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意思就是那小伙子占用他的时间,所以必须多付25美分。那小伙子愣了一下,又说:“好吧,那么现在这本书最低多少钱呢?”
富兰克林说:“1美元50美分。”
小伙子一听,不禁失声大喊:“怎么又变成1美元50美分了?你刚才不是还说1美元25美分的吗?”
富兰克林冷冷地说:“对,如果你再问的话恐怕价钱还要涨。”最后小伙子没再说话,他默默地把钱放在柜台上,拿起书准备离去。这时富兰克林拦住了他,说道:“请等一下,我想再给你几个字的忠告。”于是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在那位小伙子的书皮上写下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买卖东西时,人们总是免不了会砍价。通常的情况下是卖方总是稍稍降低价格,但是涨价卖东西的事情却几乎未曾听闻,而富兰克林却偏偏就这样做了。原因只在于他特别珍惜时间。在他看来,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也正是因此,富兰克林才在以后的岁月里创造出了无法估量的财富。
那些大富豪们不仅珍惜时间,而且善于利用时间差,为自己赢得更多赚钱的好机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验证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道理。
南非首富,钻石商巴奈·巴纳特就是这样一个利用时间差来赚取金钱的高手。
南非的其他钻石商们注意到巴纳特的赢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呈周期性变化:每个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一天银行停业比较早,巴纳特可以尽兴地用支票去购买钻石,完全不受自有资金的限制——因为他只要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把所得款项存进银行再支付货款就行了。
这种办法说穿了和开空头支票没有太大的区别。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巴纳特可以“暂缓付款”,而且还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给打回来,最主要的就是只要他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银行账号上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支票的金额,那么他就永远不是在开“空头支票”。
巴纳特充分利用了时间的差异,延时付款,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调动了远超过他自有资金的资金。精明的巴纳特用自己别出心裁的行动,巧用时间积累金钱,从而加速了他财富运转的速度。
时间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在生意的全过程中,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与其资金运转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在经营过程中,如果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让资金更快地流通,那么就能够大大增加财富的积累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