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白手打天下一百招
7578700000091

第91章 运用心理战术

心理战术很重要,它可以起到一些行为战术无法起到的作用。把心理战术运用好可以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心理战术也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然在实际的运用中还须细分为各种具体战术。在有些商人眼里,最基本的战术是“暗示”。暗示的最大好处是,暗示者不需要任何允诺,而受暗示者就会自己给自己作出种种自己喜欢的允诺。但是既然是自己的允诺,事后的结果也就只能自己承受了,而且丝毫牵涉不到暗示者。

有个典型的故事能说明此点。

许多年以前,一个叫费尔南多的售货员在星期五的傍晚来到一个小镇,他很饿,身上又没有钱,当然没钱买饭吃,更不用说住店了。他不得不去找教堂的一个管事,希望他能介绍一个可以提供短暂食宿的家庭。

管事打开笔记,查了一下,歉意地对他说:“这个星期五,经过本镇在此歇息的人非常多,几乎每家都安排了客人,现在只有开金银珠宝店的西梅尔家还没有客人,不过他从来不收留客人,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半个小时后,费尔南多来到了西梅尔的金银珠宝店门前,他走进门厅,把老板西梅尔拉到一边,神秘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声问道:“老板,您看,这么大一块金子能卖多少钱?”

西梅尔眼睛一亮,他怎么都没想到,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身上竟然会有这么大一块黄金,而且他好像是外地人,对本地的金价肯定也不太了解,如果能做成这笔生意,自己肯定能挣上一大笔钱。

西梅尔实在舍不得将这笔生意放跑,慎重考虑后,他决定留他住宿,然后再谈生意。

“这样吧,小伙子,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就请在我的店里住上一晚吧。我想你还没有吃晚饭,我们可以共进晚餐??”

不用说,费尔南多当然很愉快地住了下来。

吃过晚饭之后西梅尔笑眯眯地对费尔南多说:“好了,小伙子,现在可以把货拿出来让我看看了。”

费尔南多从衣袋里掏出布包,然后一层一层地打开,里面只有一块石头,西梅尔立刻惊诧地瞪大眼睛:“你的布包里不是金子吗?”费尔南多故意不解地说:“老板,您可能误会了。进了您的店,我感到非常好奇,因此想知道像我包着那块石头大的金子能值多少钱,我好像没有说我身上有金子。”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是里面也包藏着不可忽视的生意战术。售货员本来是商业活动中最纯粹的“中介人”,他甚至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只要把手头的货物转移到顾客手里就行了,因此才练出如此生动的心理战术:他在一个不能谈生意的时刻,问了一个似乎是谈生意的问题;而到可以谈生意的时刻,这个似乎是谈生意的问题,又成了一个纯粹不是谈生意的问题。因为这个人从开始就没有明确他是否在谈生意,对他所提的问题的理解完全取决于首饰店老板个人的界定,这个售货员只不过为老板的“假想对象”,提供了一些“参照情境”,例如他神秘的举止,还有那块用布包着的“金子”似的石头,所有这些参照物同样也是没有明确界定的,因此,最后只能怪梅西尔赚钱心切,心甘情愿地把别人“随便问问”当做了经商的引子。

借模棱两可的暗示来和对方做生意,绝不止于故事中的售货员才会用,实际中,会用这种手法的人很多,美国实业家路易.E.沃尔夫森就是一个例子。

沃尔夫森出生于美国一个旧货商家庭,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时,被称为金融奇才。他的创业道路是从负债经营开始的。他向人借了1万美元,买下了一家废铁加工厂,然后把它办成了一个赢利很高的企业。这样,只有28岁的沃尔夫森的财产就突破了百万美元。

1949年,沃尔夫森以2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首都运输公司”。这是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一套地面运输系统。大家都知道,沃尔夫森有能力把亏损的企业办成高赢利的企业。但这一次,还没来得及做到这一点,沃尔夫森就公开宣布,公司将要增发红利。这样的做法本身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沃尔夫森发放的红利超过公司这一段时间里的赢利。也就是说,他以贴出公司老底的办法为企业制造高赢利的假象,用这种心理战略,让公众产生对该企业的很高的期望。

一切都在沃尔夫森的把握中,证券市场的“首都运输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上涨。趁这个机会,沃尔夫森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全部抛出,仅凭此一举赢利就高达6倍。

沃尔夫森办的“梅里特—查普曼和斯科特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的实业形式,沃尔夫森被人称为“联合大企业”之父。他曾经是美国薪水最高的经理之一,完税前的收入为一年50万美元。沃尔夫森的实业王国不是完全靠着心理战术建立起来的,但也不可否认,这种方法确实促进了其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