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7698600000015

第15章 成功学不能学(2)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停!你懂个屁,你自己收入多少?你不过是嫉妒人家肯德基而已!人家200万也比你高!说理不过就搞人身攻击,这是大部分无能者的思维方式。不过我也要说,你懂个屁,让我来告诉你这个故事里,真正隐藏的成功“天字第零号”的秘密,我称之为MoneyPower。

如果按照大师们所说,肯德基上校被拒绝了1009次,坚持了近20年的炸鸡配方,是个人成功的秘密,那么,在29岁的布朗律师手里待了7年,翻了137.5倍的事情是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了?是不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更大的、完全相反的“天字第零号”成功的秘密?成功的秘密在于不要像肯德基上校那么迂腐地坚持1009次,而是像布朗一样,年纪轻轻就找到一个有前途的项目,然后尽快地脱手出去!

从一个故事里面,能够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想成功的诸位,你要相信谁?

成功学的故事只是传奇,不是故事。

为什么要改编成这个版本?我不怀好意地继续推测:

1.即使没有1009次失败,肯德基上校也是个牛人,5年能把400家连锁做出来,真的是一家家跑出来的,我很尊敬老爷子。他的故事这个框架是对的,但是1009和2年被拒的部分是“大师们”偷偷塞进去的。就好像陈胜吴广的鱼,鱼是河里捞出来的,但是布是自己填进去的,用于大众洗脑。

2.为什么要往里面偷塞故事给大家洗脑呢?因为你一次次地坚持销售,碰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显然对“大师们”有好处。

3.为什么洗脑有效呢?因为这个故事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塞在了“肯德基”这个无可置疑的名词中间,你一看人家的营业额,你的大脑就自动照单全收,相信了。

成功学是传奇还是故事?你用尽全力模仿的那些故事,有多少是真实的?

古典老师提醒你:成功有风险,相信应谨慎。

坚持一定会成功吗

坚持一定会成功!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我曾经见过两万人一起喊这句口号。

当然,两万人一起喊不能证明就是对的,猪流感也不止两万人流行,也未必就是好病。

我想不怀好意地列举一些坚持也未必成功,付出也没有收获的故事。

释迦牟尼原来是古印度净饭王的王子,住在宫殿中间,父亲疼爱,人民很爱戴。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他决定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最终创立了影响人类社会数千年的佛教。如果释迦牟尼坚持下去,以他的福缘与智慧,是不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国王,娶很多美丽的公主,生更多胖乎乎的一二三四五阿哥?

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时候痛彻地理解到,拯救灵魂远远比拯救身体重要,虽然医学即将学成,他也决定放弃。从此回国从文,成为一代文豪。如果鲁迅坚持下去,以他的深刻正直,是不是能够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最好的而且绝不收红包的外科大夫?

李开复早年就读于法学院,后来他发现自己讨厌法学,他决定放弃,转而学习从高中时就很喜欢的、基础不是很厚实的、前途看起来并不是很明朗的、其实在学校只开了一年的计算机专业,最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果李开复坚持下去,以他的影响力与儒雅,他是不是也能够成为著名律师,发表一本影响千万人的《做最狠的自己》?

可惜,他们都放弃了,一个成了释迦牟尼,一个成了鲁迅,一个写了《做最好的自己》。

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杨丽娟赴香港参加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杨丽娟倒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不过刘德华和朱丽倩结婚了。

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

如果我们要修理一辆汽车,你会只坚持用扳手,不用螺丝刀么?我们既可以用扳手,也可以用螺丝刀。关键是,目标是把车修好。

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既需要勇于坚持,也需要勇于放弃。坚持或放弃都是达到目标背后价值的手段,看清楚你成功背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

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坚持了智慧;鲁迅放弃医学,坚持了救国;李开复放弃了法学,却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他们可以安然地放弃,投入更好的方式。他们知道自己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有一个痴情的年轻人,他每天到楼下去等他喜欢的女孩子下班,这样坚持已经半年了。但是对方不仅毫不动心,而且好像还越来越给他脸色。他很苦恼,过来找我。

我问他,你能去公司楼下坚持半年,你不是凡人啊。你这么坚持,希望的结果是什么?

“我希望打动她。”

“那有效么?”

“没有,她没什么感觉。”他挠挠头回想,“而且她还有点尴尬,因为有的同事老笑话她。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再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打动她的。”

这种人就是爱情小说看多了,爱情小说就是谈恋爱里的成功学。

“你尝试了半年一个方式,都没有达到效果,你坚持的是等她,还是打动她?等她下班只是打动她的一个方式,如果这个方式不奏效,就换另一种更加奏效的。这才是坚持打动她啊。”

半个月以后,他发来短信说,他换了用e-mail和那个女孩子交流,那个内向的女孩子很欣赏他的文字,现在他们已经很开心地在一起了。

一男友要分开,女生苦苦哀求,以死相逼。江湖救急,这件事情又摊到了我头上。我去问那个女孩子:“你在坚持什么?是让你的男友喜欢你,还是让他不要走就好,讨厌你也可以?”

她说,当然希望他继续喜欢自己。

“你这样以死相逼,即使以后在一起,他有没有可能继续喜欢你呢?”

她摇摇头,他已经开始讨厌我了。

“如果你坚持让他不要走,你就继续要死要活下去,至少现在看起来还挺有效。但是如果你要坚持让他喜欢你,你也许可以考虑让他离开好好想一想。你想坚持哪个?”

女生最后选择让男友离开,男友惊诧之余,内心感激。女生继续坚持对他很好。男友最后也回心转意,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大部分的矛盾与冲突,就是因为双方都在坚持自己的形式,而不是结果。打着爱的旗号来伤人,而且还坚持不懈。佛教中间三毒之一“痴”,就是指这种执著于形式而不是结果的行为。

你今天这样苦苦地坚持,这坚持背后,是在坚持结果,还只是在坚持方式?

模仿比尔·盖茨就能成功?你死定了

有一天,乌鸦和猪一起坐飞机。猪听见头等舱的乌鸦对空姐说:“小妞,过来,有酒么?”在空姐有礼貌地拒绝以后,乌鸦大声说:“连这个都没有开什么飞机?滚!”

猪觉得成功人士太牛了。猪也希望成功,于是他也模仿说:“小妞,过来,有酒么?”空姐同样很有礼貌地拒绝。猪也大声说:“连这个都没有开什么飞机?滚!”

五分钟以后,飞机舱门打开,猪和乌鸦都被从五千米的飞机上扔了出去。

这个时候,乌鸦对猪说:“小样,我有翅膀,你有么?”

模仿成功者就能成功,这是成功学的著名逻辑。

当你真正开始实践,才发现很多东西是无法模仿的,这就是生活的逻辑。

我在很多地方听到对大学生讲职业规划的老师,常常会用到比尔·盖茨的例子。大意就是,比尔·盖茨不也没有读完哈佛么?为什么他可以退学,成为这么伟大的公司老总?同学们,文凭是没有用的!放弃这个东西,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去吧!

每次听到这些言论,我就脊背发凉。我不是反对他们真的学习比尔·盖茨,放弃学位去做那些伟大的事情,但是我希望他们先看完下面的这个故事。

下面引用一段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学教授兼社会学教授布赖恩·乌齐(Brian Uzzi)的文章,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领导力、关系网络、决策、团队合作等。

在微软(Microsoft)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之前,它的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拥有的社会关系网中就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的母亲玛丽·盖茨(Mary Gates)。当时,她与IBM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约翰·埃克斯(John Akers)同是一家慈善组织——联合劝募会(United Way)的董事会成员。而埃克斯正在带领IBM向台式机业务进军。

有一次,玛丽·盖茨与埃克斯谈及计算机行业中新成立的一些公司,埃克斯认为它们无法与自己的传统合作伙伴匹敌,但玛丽认为IBM低估了这些新公司的实力。也许是她改变了埃克斯在IBM应该向谁采购其个人计算机DOS操作系统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也许是她的观点印证了埃克斯已经知晓的情况。但不管当时的实际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反正在他俩这一席话之后,埃克斯同意考虑小公司提供的DOS技术方案,微软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尽人皆知了:微软赢得了DOS合同,并最终取代IBM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如果比尔·盖茨没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个轰动一时的新操作系统也许就会被埋没,像威廉·道斯一样变得默默无闻。(注:还有一种说法是,Mary Gates是IBM的董事会成员。我想这个有点不靠谱。因为美国的很多采购活动,是有避嫌的问题的。)

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够从哈佛退学?首先是因为他有一个衣食无忧,不需要自己支持的富裕家庭,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富裕银行家的女儿。在他7年级(相当于初一)的时候,他的父母让他从公立学校转学,送他到湖边学校,一所西雅图的昂贵的私立中学。第二年,私立学校花3000美元购置了ASR-33,这是当时第一批能够接入分时系统编程的机器。这让比尔·盖茨在13岁就成为世界上最早接触计算机编程的一群人。在他退学那年,他已经有了一万小时的编程时间,那个年纪的他没有父母亲的负担,美国的福利保障非常好,这让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其次是当时的大学没有他需要的科目,比尔·盖茨的专注领域是计算机而非法律。那个时候的哈佛大学没有计算机系,而经过无数日夜痴迷编程的他,自己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编程员之一。

最关键的是,比尔·盖茨有一个强大的家庭网络,帮助他链接上资源平台,让他能链接上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公司。否则IBM不要说和这个年纪轻轻、不打领带的哈佛退学生签订合同,甚至比尔·盖茨连进IBM的大门都难。

在上述条件都满足以后,关于商业眼光和技术的比赛才真正开始。

如果今天的你还有家人需要负担,毕业工资不定,福利保险一个没有,创业还需要场地,家里没人没钱,你当然也可以成功,但是请不要模仿比尔·盖茨——“我有翅膀,你有么?”

努力就能成功?看看李嘉诚的创业奇迹

看完国外的,我们再来看一个中国的创业奇迹:李嘉诚。

传统的故事是,李嘉诚是白手起家的一代富豪的典范。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的普通推销员,成为了香港的首位富豪。

这个故事是真的,而且李嘉诚从1940年流落到香港,3年后父亲辞世,他决定自己担当起家庭重任,开始在茶楼跑堂,钟表厂打工,在五金店和塑料厂做推销员,5年后升至经理。其间不知道尝尽多少苦楚,也收获不少能力。他看好塑料市场的发展,也意识到这是自己出来创业的好机会。他自己的积蓄只有7000港币,于是他向他的舅父庄静庵(一说为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4万多元,一共凑够了5万元。1950年在筲箕湾开始了他的长江塑胶厂,正式步入企业家行业。以后的故事你都知道,不用我再说。

但是当时李嘉诚从亲戚处借回来的4.3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呢?假设当年李嘉诚不是从亲戚处借钱,而是自己打工,按照他自己5年攒7000元的功力,也需要30年,塑料的时机早就过去了。1950年前后,香港人的平均月工资是250元左右。4.3万元是172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北京人的平均工资是4000元算,那么这笔钱现在大概就是68.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