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的艺术照古典老师的卸妆照
天晴是一个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所得税会计,三年的事务所生活让她有一些经济基础,但她觉得压力很大,近期她的家庭出了一些问题,给天晴本来就疲惫不堪的内心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她彻底崩溃了,和公司请了一个月的假,在家里休息。
朋友建议她去做一个心理咨询,第一次咨询的天晴很抗拒,觉得自己没有精神病看什么心理医生。好在心理医生对这样的人也见得多了,先稳住她,然后慢慢进入正题。几次咨询下来,天晴对心理咨询的印象完全改观,她也慢慢从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她觉得心理咨询师太伟大了,就是从心灵黑暗中拯救人的天使!
一个月后上班的第一天,重新面对压力和无聊的旧工作,她突然萌生一个想法!我应该去做一个心理咨询师!每天有自己的可控时间,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和问题,那才是我喜欢的专业!
多年的外企经验让天晴成为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她辞了职,报了一个北师大心理学的在职研究生班就开始了学习。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她又报了一个三级心理咨询师,开始进入实习咨询。
等实习咨询开始,天晴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完全错了,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压力更加大的行业——每天要经受很多病人的负面情绪,而且结束后还要写案例总结,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最糟糕的是,心理咨询这一行在国内还没有发展起来,心理咨询师很难单凭咨询赚到维持生存的钱。
两年过去了,积蓄也快花光,天晴到底应不应该继续这个工作?
天晴的困惑源于她的一个逻辑错误:我喜欢被心理咨询,是不是就等于我喜欢做心理咨询师?我爱听张学友演唱会,是不是意味我就要当歌手?吸引天晴的不是心理咨询师的真实面目,而是心理咨询师的艺术照。
艺术照最大的尴尬是什么?就是别人到你家里看着照片说:哇!真漂亮!这是谁?
职业也是一样,最尴尬的事情是:进入这个职业才发现,原来我以前知道的版本,是艺术照!很多人因为一个艺术照进入某一个工作或者职位,等到发现有问题,已经过去了很久了。是退,还是硬着头皮前进?两者都代价惨重。
如何拆掉“职业艺术照”这堵墙?
第一,别相信有完美的东西。
我见过那种一夜暴富的职业,我见过那种纯靠黑幕生存的职业,我见过所有人无比羡慕,当局者却痛苦万分的职业,但是我还没有见过一个完美的职业。分享一个简单的常识,如果一个东西过于完美,那么一定是有问题。
第二,看看卸妆照。
不管你要进入任何一个行业和公司,在收集优点和好处之后,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方向的问题在哪里?有什么缺点吗?下面告诉你如何找到职业的卸妆照。
如何给职业的艺术照卸妆——看穿职业背后的隐藏面
如何避免只看到职业的艺术照?难道我们要把所有的职业都尝试一遍么?世界上职业有超过4万种,每天还在以几十种的速度增加,要一一尝试显然不可能,不去尝试又总觉得不甘心。事实上,我们可以用很小的代价了解职业的真实信息。
一、做一个在职人士的职业访谈
职业访谈就是找到在这个职业中间成功人士进行访谈。他们往往是这个行业内最有洞察力和体验的人。通过对一系列相关问题的采访,你可以很快地了解到这个行业内工作很久的人也无法了解的职业内幕。
二、尝试一个与目标职业相关的培训
培训一般是接触一个行业的最直接的手段,因为那里聚集了一群和你目标一样的人和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从业者。他们的信息和意见对你非常重要。
《当和尚遇见钻石》(对管理和佛学有兴趣的人都可以看看,如何用《金刚经》做企业管理)的作者罗奇格西(MichaelRoach)从印度学佛22年回到美国,却希望找到一个钻石加工行业的工作。他用了半年时间求职,结果一无所获。你要知道,即使在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加工厂里,所有钻石都可以轻松装在一个手提包里面被拿走,这样的行业需要高度信任,一般都是家族垄断的,外人根本无法进入。于是他上了一个关于钻石的培训班,在培训班里面,他认识一对来美国投资的夫妇。课程结束后,他成为了美国公司的经理。
如果一个22年没有下过凡的佛学博士都能够通过培训找到像钻石这样封闭的行业的内部信息,你是不是也一样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进入任何你喜欢的工作?
如果你喜欢心理咨询,你可以通过读一个周末心理咨询课程来了解,同时观察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人群。培训的老师一般是这个行业比较杰出的人,他们对于你的评价和建议对你进入这个职业相当重要。如果最后你觉得适合,你正好可以通过这个培训进入行业。如果不适合的话,那就更好,你至少让自己少浪费了2年时间——而且,学学心理学对于你的未来新方向,也有很大帮助。
我认识的摄影师、瑜伽教练、培训师、时装买手、设计师等相对封闭的行业,很多都是通过参加培训的方式入行。
三、进入一些专业职业论坛或者博客群
很多职业有自己专业的论坛。这些论坛里面会给你提供大量的职业信息和入门资料。注意这些论坛中的精华帖,那都是重要的职业信息。另外论坛里面也会有无数的专业人士,他们会解答你的各种职业问题,打击你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及给你真正有效的方式。
我的一个客户小美工作4年,在一个民企里面做文员。文员的工作非常闲,正好她对人力资源感兴趣,闲的时候她总在人力资源师的论坛里泡着,看看大家的帖子。虽然半懂不懂,却觉得很有意思。有一次公司HR同事过来打印资料,不小心就落了最后一页。小美一看觉得熟悉,她在论坛里面看到过,这是人力资源的一个测评,叫做16PF。她就给人送了回去,嘴上还嚷嚷说喂喂你们这个16PF的结果落下了。正好HR总监在,就问她,你知道什么是16PF么?她说我知道啊,于是就把平时看到的内容说了一顿。HR总监很好奇,说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小美说,我平时自己学习的(她当然没敢说是上班学习的)。HR总监说不错,不如你来我们这个部门,做招聘吧?小美于是正式从文员进入人力资源行业了。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小美在新的岗位上班,同时继续她的泡坛子事业。三个月以后,小美看到一个楼主说,他们企业急需一个招聘经理!小美第一时间看到帖子,马上留言,同时E-mail简历。没多久,论坛上来了一个短信,里面是一个电话。小美在电话里报上网名,没用三言两语对方就说,过来上班吧!小美现在是某外企的招聘经理啦。专业论坛泡好了,是一个巨大资源。
四、看招聘网站和公司网站
如何在招聘网站找到职业信息?随便进入三大职业网站,输入你想去的职位,比如“市场部经理”。你会至少找到一两百个这样的职位,点击进入以后,你可以看到“职位描述”。收集大概5个这样的信息,这个职位的大概内容和要求就全了。
五、找一些职业数据库
国内有很多关于职业信息的数据库,里面有大部分职业的详细介绍。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有三种:国家的、第三方公司的和网友自发的。
国家的数据库,比如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样的书,职业信息大而全,适合研究,但是对于想了解一个职业的老百姓来说,花200多块买太不值了。
第三方公司的数据往往会比较全面,内容也是大家关心的,入职要求、平均收入、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全面。但是由于财力限制,并不是每一个数据都精确。
网友录制的职业信息是我最推荐的一种,比如职场引路人,(www.yinluren.org),这种数据库比较真实,而且很多是音频或者视频的。你可以通过视频直接看到这个职场人士的样子和气质,比干巴巴的文字描述好很多。如果你想感性地体验一下职业,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网站。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一定要记得看到职业的最原始面目。记得,你迟早要面对一个职业的真面目,不是入职前,就是入职后。所以,我的建议是,越早越好。
不递简历也能入职的八种求职法
如果不递简历,不上网站,不走后门,如何能够进入一个职位?下面推荐我职业规划多年,亲自验证的八种山寨求职法,也许会给你的求职带来新鲜思路。
再说一句,山寨不是不好,只是无牌,但是很强大。
一、职业访谈
职业访谈是了解职业的好方法,其实也是一个求职的好方法。在访谈中,你有机会接触到企业中的最优秀人士——如果只是通过面试,这些牛人你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访谈中你建立了一种教导与被教导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挑选与被挑选的求职者和企业方的关系!
你也许会担心这种方式会不会很容易被拒绝,你也许一开始的确会被拒绝几次,但是请记得,优秀的人都有一个良好品质——愿意帮助别人。你会惊喜地发现,如果你勇敢尝试,大概会有20%的人会接受你的访谈。
我们职业规划班的一个学员小周,就是一个职业访谈求职的高手。她先通过coldcall一个个找到她要访谈的对象,然后约好时间,按时打电话过去或者当面拜访。每一次访谈的时候,她总是会问这样两个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人,如果要进入这个职业,您会给我什么建议?”“什么时候我会知道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如果前面访谈得很好,这时候气氛快乐真诚,对方往往就会给她一些关于这个职业(其实也是这家公司)的关键意见和一些硬性要求。接下来几个星期,小周会发一些感谢的邮件以及一些计划书,想听听专业精英对这个计划的看法。
三个月以后,她带着她的简历、这三个月中针对要求积累的案例,过来应聘这家公司。
你能猜到结果么?
应聘非常顺利!因为小周现在具备的一切能力和素质,都是企业方自己说出来的!小周把自己定制成一个属于这个企业的人!
最后,用这种方式求职的最核心要点是:第一,认真倾听,尊重对方;第二,永远不要在职业访谈里面谈求职的事。
二、给名人写信
给名人写信有用么?非常有用!
名人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却是一些最孤独的人!因为他们的光环和名望,很少有人敢和他们平等地对话,也很少有人给他们真正的建议。也正是因为这样,给名人写信是不错的求职方式。
徐小平老师的亲传弟子Robin原来是出版社的一个编辑,他是如何进入职业规划行业,并且获得这么让人羡慕的机会的?Robin看完了徐小平老师的书以后,给他写了一封信,谈到他对徐老师书的一些看法,并且邀请他出版下一本书。伟大的小平同志平日受到无数粉丝们的爱戴,被捧得不行,突然有一个年轻人来砸砖头,而且还字字中的、文风犀利,徐小平觉得特别得喜欢。于是邀请Robin来北京面谈,等到Robin还在想怎么样拉徐小平出书,小平说不如你就做我的助理吧!Robin于是留下了。
我们公司的Cathy也是这样进入的。当时新精英的大学生业务中,有一部分是求职的培训。Cathy上完我们的课程后,还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进入我们的团队,于是她去另外两家机构培训,一边学习知识,一边思考新精英的定位。期间,她给我写来了三封信,信中以一个前学员的身份告诉我,其他的机构是如何操作的,对于求职还有什么观点,新精英有什么优势劣势。如果要建立起网络营销,她的思路是什么。Cathy的信第一封我没有看,转给了市场部经理,第二封我打开觉得很有道理,等到看完第三封信,我起身去找我们的团队成员,说我们要把这个人争取过来!Cathy于是就加入了新精英。
有人会问,如果万一写砸了怎么办?那也无所谓,反正名人都很忙,过一个月就把你忘了。你换个网名继续写,写到他认识你为止。也许多年后你们坐在一起,他会说你小子不错,当年幸好我通过邮件发现了你,果然没有看走眼。不像以前有一个不靠谱的家伙,什么都不懂还敢乱叽歪。这个时候你很淡定地说,那就是我的笔名。
你说谁牛逼?
三、混论坛
混论坛这个方法,参见我前面写的文章。
四、参加培训与学习
韩国有钱人家的孩子从高中就开始送往海外读书,从国外名校博士回来以后,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就是在本地的第一高校读一个MBA学位。不是为了学位,而是获得行业内的人脉,同学对于工作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每次讲职业规划培训课,我们有一个“班级资源图”的游戏,这个游戏总会创造一两个职业机会。一名英语教师在分享自己的职业发展时,谈到自己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然后如何打拼成为今天的英语名师,一个吉利大学的老师站起来说,你一定要来我们的学校给孩子们讲讲你的经历。一个NGO组织的大姐上来分享自己做非盈利组织的艰辛和快乐,下面马上有人举手说,我找你们很久啦,我想加入可以么?在广州的一期职业规划师培训中间,一个自愿上来扮演职业规划当事人的学生在被咨询完以后,被启德、格兰仕和移动的三家人力资源师看中,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孩子其实很不错呢!事实上,培训界很多公司几乎80%的员工,都曾经是他们的学员。
如果你找不到进入工作的方式,那就找一个培训课程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