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自愈力
7713300000029

第29章 催眠自愈力:最好的催眠治疗师是你自己(4)

第二,在积极的催眠暗示下,人们可以有效增强自信,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升华人格,改善性格与品质,发展健康身心。自我觉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一步了解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和周围环境,另一方面是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在自我觉察方面获得进步,本身就是在增强自我功能,提升个人人格。

第三,在正确的催眠暗示下,人们的生理或心理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比如,催眠师通过将催眠与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可以对强迫症、恐惧症等心理障碍以及心脏病、偏头痛、失眠等生理问题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一天,心理咨询师安德森接待了一位名叫露西的失眠患者。经过对露西生活和工作的初步了解,安德森意识到露西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经过和露西沟通,他决定用催眠的方式对露西进行治疗。安德森先引导露西进入催眠状态,在露西身心愉悦的情况下,作出许多有关改善睡眠的积极暗示。之后,在单项多次催眠加深技术的辅助下,安德森又成功利用系统放松技术,传达了更多、更深、更积极的改善睡眠的暗示。最后,安德森准备好唤醒露西:“几秒钟后,我会从1数到3,当我数到3时会拍一下手,等听到我的掌声后,你会完全清醒,而且醒来后,你会感到全身放松,你的精神会非常愉悦。好的,现在我开始数数了,1、2、3”,伴随着数字3的响起,露西听到了清脆的拍手声,她慢慢地睁开双眼。醒来后的露西感到非常轻松,她高兴地告诉安德森:“真是太舒服了,我好像睡了很长的一觉,又好像始终保持着清醒,身体一直很轻松,很舒适。现在我感觉自己头脑非常清醒,精力也非常充沛。”显然,通过安德森的积极暗示,露西的失眠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第四,在有效的催眠暗示下,人们可以增强记忆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经过研究发现,当人们以α为优势脑波时,就是人们学习和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在这种情形下,人们脑部获得更多的能量,运作会更加顺畅,从而获得更加敏锐的直觉。

催眠暗示的正确使用,会辅助人们进入这种最佳脑波状态,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水平。

第五,在强烈的催眠暗示下,人们可以戒除不良嗜好,纠正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习惯,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心理暗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无论是来自他人还是自身,心理暗示都会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那些从积极、正面和主动的角度出发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身心状态,改善不良行为模式;而那些从消极、反面和被动的角度出发的心理暗示,则会破坏人们的生理机能,扰乱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心理学家谢巴德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带领助手来到实验室附近的一所学校,随便挑选了一间教室走了进去。在和老师学生们沟通后,谢巴德随机从学生名单中读出几个名字,并且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说,凡是名字被他读到的人,都拥有极高的智商,他们在未来将会获得很高的成就。说完这些,谢巴德便带领助手离开了这间教室。随后,谢巴德和助手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那些被读到名字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在几个月内有了显着的提高。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实验数据,谢巴德又一次来到这所学校,随意进入另外一间教室,和上次一样,他宣布一些学生是天才,未来将会成为成功人士。经过调查发现,第二次被宣布的那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谢巴德因此发现心理暗示对人们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谢巴德的实验中,由于他对那些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暗示,因此,学生们的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而如果接受到消极的暗示,被暗示者就会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

马克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职员,平时负责开冷藏车到各地送货。夏天的一个下午,马克和数名同事一起进冷冻室清点货物。后来,由于接到另外的指令,同事们陆续从冷冻室撤离。由于匆忙,有位大意的同事没有经过查看便锁住了冷冻室的门,将全神贯注清点货物的马克锁在了冷冻室。一开始,不明真相的马克依然在冷冻室忙碌着,而要离开之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锁在了里面。这时,马克边喊叫边用力拍打着门,但冷冻室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马克的呼叫声传不出来。看到迟迟没有人来,马克更加惊慌了,他想到自己可能会被冻死的恐怖情形,不禁打了个寒战,心里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如果一直没有人来怎么办?我会不会被冻成冰人?糟了,现在已经快下班了,明天之前是不会有人进来了,要是在这里待一夜,神仙也受不了啊……”马克越想越害怕,他感觉周围越来越冷,最后瑟缩成一团,还是感觉不到一丝暖意。最后,马克在寒冷与恐慌中死去。令人意外的是,冷冻室的制冷设备那天其实并没有打开。也就是说,冷冻室的温度与常温相差不大。而这种情况下,冷冻室怎么可能冻死人?后来,心理学家揭晓了答案:马克不是死在冷冻室的寒冷下,而是死在自己消极的暗示之中。

从马克的案例中,人们可以体会到暗示的能量是何等的巨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利影响,利用积极的暗示去造福自己和周围的人,使大家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而在出现困难时,人们可以求助于催眠师,借助催眠师的积极催眠暗示,解决困扰,拥抱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6.创造奇迹的催眠术:安慰剂效应

提到催眠,由于受到某些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催眠师一定是那种只需通过一些催眠手段和一些看似简简单单的道具,就能够让一个正常人进入到任人摆布的催眠状态。事实上,一个好的催眠师的确可以做到这一点,让被催眠者进入一种完全丧失自我控制意识的状态。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催眠与被催眠的情况,只不过由于催眠师采取的催眠术不同,人们被催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经常被所忽略掉。

比如,当一个人情绪低落到极点时,催眠师往往会拿着一个红苹果,一边和患者聊天,一边漫不经心地用手抛着苹果。这样一个看似简单无意识的动作,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催眠师巧用红苹果的颜色,再配合一定的语言,在看似闲聊中让苹果的红色唤醒对方潜藏在体内的激情,以达到改善对方情绪状态的目的。

其实,这也是催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由于催眠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对被催眠者实施重度催眠,而只是部分催眠,让被催眠者进入到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是和尚打禅或是一个人呆呆地冥想时的情形,然后催眠师再根据需要对被催眠者实施引导。

在生活中,很多的商业性行为都引入了催眠的手法,特别是那些以特殊方式进行销售的行为。比如如今随处可见的那些以“为中老年人检查身体”为名而卖那种激光治疗仪器的商家,只要有中老年人从店门前经过,都会免费为他们测量血压、检查血脂等指标,一旦超出了正常值,就会把他们拉进店内做免费的体验。令人奇怪的是,很多人在得到数日的免费体验治疗之后,都会花上数千元买上一台小巧的激光治疗仪。因为通过数天的产品体验之后,他们确实都感觉到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其实,这就是销售人员采取的一种典型的催眠销售手法,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被称为伪药效应或代设剂效应,最早由毕阙博士提出,它指的是当药物和所有治疗手段都无法对患者产生有效的治疗时,如果能让患者从心里相信这种治疗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患者的症状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严格来讲,安慰剂效应的现象其实并不是药物带来的病痛的舒缓,而是在患者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对自己能够如期康复的愿望。也就是说,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心理疗法,通过缓解人的心情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卖激光治疗仪的销售人员所采取的,正是这样一种方法。首先,他们每个人都会穿上白色的大褂。中老年人大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血压高、心脏病等病症,见到这些穿白大褂的所谓工作人员后,自然就会认为他们具有医学专长,再加上免费的体检,人在行走过几十分钟后血压必定会有所偏高,再加上对血液的黏稠度等指标的测试后,很多人都会对那些貌似医务人员的销售人员产生某种程度的信任。作为老百姓,对于那些医学术语,只是一知半解,而接下来的免费体验才是对那些中老年人的最大“安慰”,也是安慰剂效应能够起作用的关键。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体检解说之后,那些被体检的中老年人就会被工作人员带到里面的体验室。在这里,工作人员会拿出一台激光治疗仪为他们带上,而这里又会出现另一位为他们讲解如何用这种仪器以及仪器对人体内循环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更为关键的是,这里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并且有很多体验了好几天的“病友”,这些人几乎都得过心脑血管类的疾病,自然彼此之间就有共同语言。众所周知,当一个人的心情愉悦的时候,神经就会无意识地放松下来,所以那些体验过的中老年人从体验室出来后,都会感觉到好像一身轻松,“病痛”自然也就减轻了。这实际上就是参加了一种放松心情的体验,感觉到身轻体健的中老年人们自然就把功劳归到了激光治疗仪上,从而成为了经销商的“俘虏”。

由此可见,那些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被忽悠”,其实大都是一种被动催眠。催眠的过程是催眠师运用道具、催眠方法以及不同的环境等条件,将被催眠者带入一种似睡非睡、似梦非梦的意识恍惚的心理状态之中。这时候,被催眠者的自主判断能力和自主意愿行动,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或部分丧失,并在催眠师的暗示或是指示下做出一定的反应。也正是这种催眠效果,解决了很多在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病症。

特别是安慰剂效应,不仅创造出了很多的医学奇迹,同时也为心理理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