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马来西亚
7718700000021

第21章 美景览胜(6)

国家皇宫本来是一个富有的中国商人的住宅,1926年商人将住宅出售。后来,这里就被改建成雪兰莪苏丹的王宫。现在则是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联邦苏丹王的官邸。每隔5年,皇宫就要迎来它的新主人。

每逢重要的国家庆典,皇宫张灯结彩。到了夜晚,整个皇宫被灯光装扮得犹如人间仙境,正应了那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皇宫不对外开放,平常的日子里,游客只能在外面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而在最高元首诞辰日这天,首都吉隆坡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包括免费看电影和欣赏文艺节目,国家皇宫也会向公众开放参观。

最高国家元首向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士颁发勋衔和奖章。马来西亚人认为黄色代表着皇家的尊贵,所以在欢迎贵宾的仪式上,只有国王可以走在黄色的地毯上,而其他的官员和贵宾们则走在红地毯上。

其他一些重要的庆典,如皇家的花园会、授职仪式、招待会等,都在这里举行。

在皇宫铁门侧边的岗楼和岗楼旁的门洞中,各有一名哨兵站岗,一位站在岗楼里,身着白衣绿“裙”制服,手握长枪;另一位则穿一件红色上衣,黑色长裤,脚蹬高筒黑皮靴,胯下骑一匹黑色高马,手握锃亮的马刀,威风凛凛。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保卫皇宫的安全,同时还是马来西亚国家皇宫形象的象征。往来的游客们争相与二人合影,他们也来者不拒,保持自己姿势的同时还会略带笑意,给人一种亲切感。

另外,在皇宫的门口不时还会站有一排扛枪哨兵供人们拍照留念。在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皇宫门前,金属制的长枪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与皇宫的金色圆顶遥相呼应,在这样的景象中留影,一定会有相当奇特的感受。

吉隆坡天后宫

天后宫建于吉隆坡市郊的一座小山丘上,供奉着妈祖娘娘。这里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味,经年累月地矗立在山岭高高的云霄上;青葱绿林中,琉璃瓦、纯白墙,古色古香、富丽堂皇的宫殿式建筑风格更凸显了它的巍峨雄伟,非凡气派。

天后宫的设计结合了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格式,它的里面建有一座现代化设备的礼堂。既呈现了其宏伟的一面又赋予它多功能的用途。

天后宫的大殿外,左右两旁各有一个亭子,古香古色,高高地挺立着。走在亭子的阶梯上,仿佛踏上正在飘往空中的白云一般,慢慢地靠近苍茫的天空,与翱翔的鸟儿同行。

大殿的前方有4根高达16英尺的龙柱,稳重地支撑着庙殿的重量。

这4根柱子是没有上色的水泥柱,在整座色彩缤纷的天后宫中分外显眼。圆大的柱子雕刻着灰龙,紧紧地缠绕在柱身上,雄赳赳地守护着天后娘娘的宫殿。

一走进大殿,就可以看到天后娘娘的塑像,端庄典雅的天后娘娘,宝相庄严,带着慈悲的神态俯视众生。不动声色地目睹着尘世的纷扰,为人间苦难的众生指引方向。顺着天后娘娘的眼光向前望去,可以看到殿前远处的洁白地面。与围墙屋顶上的五颜六色成了强烈的对比。走到围栏广场的尾端,坐在石凳上,细心观望,会发现有一条七彩的精致龙雕,“隐藏”在梯级特别设立的方位中。七彩的龙雕无比生动,在一片白色的石墙中更是引人注目。

天后殿的左边有一个许愿池。精致的中国式庭院内,许愿池的旁边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尊观音菩萨的雕像。虔诚的信徒只要跪在石阶前,泉水就会自动地从观音菩萨手持的净瓶中流下。

天后娘娘是吉隆坡虔诚信徒心中的依靠,每逢旧岁方除、新年伊始之际或其他的华人佳节,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登上乐圣岭到天后宫里朝圣祈福,祈求天后庇佑弟子新年行好运,无灾无难地度过新的一年。

夜幕低垂,悄悄亮起的万家灯火,又将这里变成另一种迷人的景致。

晚风轻抚下,从天后宫远望,闪烁的夜景令人陶醉。

国家纪念碑

马来西亚国家纪念碑建于1966年,是为了纪念1948-1955年间为国殉职的英雄。这座七勇士青铜塑像高15.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雕塑作品之一,由美国着名雕塑家威尔顿设计,在意大利铸造而成。

在国家纪念碑的周围,护城河环绕而过,河上有人工喷泉和睡莲。

雕像则被安置在水池中央的平台上。

雕塑由7名马来西亚军人组成,每个都有24英尺高,最高的一个战士高举马来西亚的国旗,十分传神地再现了勇士生前的风采。同时,这7位勇士的雕像还象征着领导者的7个条件,造型十分大气。

在马来西亚这片国土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当属马六甲州的首府马六甲市。它位于马来半岛西南面,马六甲海峡北岸,与苏门答腊隔岸相对,市中有马六甲河缓缓流淌。

马六甲是由拜里迷苏拉在1936年创建的。拜里迷苏拉不仅是古代新加坡王国最后一位统治者,也曾经是古代的苏门答腊王国的王子。

传说当这位王者当天在名叫马六甲的树下休息时,他的一条狗将一只鼠鹿(又名小鼷鹿)逼到绝境。为了自卫,鼠鹿将狗赶进河里。拜里迷苏拉对鼠鹿的勇气印象深刻,决定在他坐的地方建立一个帝国。他就以在下面休息的这棵树的名字将这里命名为“马六甲”。

马六甲在中国的汉代至唐代时期被中国称为哥罗富沙。它的历史、文化和习俗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1405年,中国明朝的特使郑和下西洋,曾将其总部驻扎在马六甲,他承诺帮助马六甲抵御来自北方的侵扰。

中国人带来了金银、瓷器和丝绸,印度人带来了纺织品和铜器,阿拉伯商人带来了香料、珍珠、胡椒和鸦片。1414年以后,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的马六甲开始从渔村成长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大都把这里作为两次季风之间中印贸易的停泊点。马六甲迅速繁荣起来。

正是马六甲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西方殖民者眼中的必得之地。1511年马六甲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被荷兰占据。1826年又成为英国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1956年2月20日,马来西亚的第一位首相拉曼宣布马来西亚独立,其仪式就是在马六甲的草场上举行的。

行走在马六甲这座城市中,不仅可以看到马来人和华人,还有少数的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与他们交谈并不会太费力气,因为他们大多通晓数种语言。马六甲城内有很多传统建筑,各具特色。中国式的住宅、穆斯林风格的清真寺、荷兰风格的古老建筑在这个城市中和谐地并存着。一些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被完好地保存着。不管是曲折狭窄的街道、参差多样的屋宇,还是住房的墙上镶嵌的图案精美的瓷砖、瑞狮门扣、镶龙嵌凤,处处讲述着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曲折沧桑。

2008年7月7日,马六甲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已制定行动计划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座小城融合了中国、荷兰、葡萄牙、英国、马来各种元素,市内汇集了很多文化遗产,各有风格。马来西亚最早的庙宇是华人领袖郑芳杨于1567年建造的青云亭,寺里供奉有观音菩萨、关帝、王母娘娘,至今仍是华人宗教活动的中心。此外还有纪念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的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等。葡萄牙式古迹有圣地亚哥古城门和圣保罗教堂等。荷兰式建筑有史达特斯教堂(现为市政厅),以及由荷兰民宅改建的马六甲博物馆,馆内陈列有国王(苏丹)曼苏尔·沙建国构想图、郑和与公主汉丽宝朝见国王的图文、古代兵器、农村用具等。郊外的东奎那教堂为苏门答腊型式建筑,内有柔佛苏丹的陵墓。

荷兰红屋坊

在马六甲,最鲜艳的建筑当属荷兰红屋坊。顾名思义,这座建筑周身橙红色。它坐落于马六甲河畔,建于1641至1660年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也是荷兰人在东方所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原名为史达特斯教堂,后改为市政府,现在是马六甲博物馆,藏有马来、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历史文物。

荷兰红屋坊于1650年完工,曾是荷兰总督及随员的政治机构所在。厚重的硬木、铁链和石造的厚墙,展现着荷兰泥瓦匠和木工的手艺。建筑的内部至今仍有一间屋子保留着17世纪的花雕木质天花板,为马六甲的历史留下见证。

现在,荷兰红屋坊作为马六甲博物馆,收藏着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华人及马来人的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红屋坊外的广场中心有一个名叫维多利亚女皇的喷泉,英式风格的喷泉造型清新雅致,是1904年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皇而建的。

听着喷泉潺潺的水声,沿着厚厚的红砖墙,踏上宽阔的石阶,推开笨重的硬木门,触目所及的都是马六甲的历史,一眼百年。

马来西亚之眼

如果说荷兰红屋坊诉说的是马六甲的悠久历史,那么马来西亚之眼则见证着马六甲的现代化过程。马来西亚之眼是为了马来西亚观光年所设的,被誉为东南亚最大的摩天轮。现已经移师到马六甲,并以休闲公园设置做主题,增设了海鲜餐厅及展览厅。

这座60米高(约20层楼高)的摩天轮,共有42个车厢,其中39个供一般大众使用,一个给VIP使用,另两个则提供给残障人士,每个吊厢可乘坐8人。不仅采用德国及瑞士的先进技术,稳固性更通过德国最高安全检验标准。舱位内部配置空调,以确保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转完4圈需要12分钟,在整个转动过程中,舱内不会有摇晃的感觉。

坐在马来西亚之眼的吊箱中,随着转轮缓缓升到最高处,在高空上远眺马六甲这座古城,马六甲河在脚下缓缓流淌,马六甲海峡则在远方继续繁忙,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圣地亚哥古城门

圣地亚哥古城门原来是一座城堡,位于圣保罗山脚,建于1511年。

它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全部用巨石砌成,曾被称为东南亚最大和最坚固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