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丹麦
7720400000013

第13章 丹麦的万般风情(2)

第二节享受生活的丹麦人

丹麦是童话的王国,生活在童话中的丹麦人为何被称作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们快乐的源泉是什么?就让我们去童话王国感受他们快乐的真谛吧!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丹麦,一个人口总数仅有约550万的北欧小国。论富有,比不上邻居挪威;论健康,比不上另一个邻居瑞典。总之,这似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国。然而,就是这个小国,连续30年打败地球上所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

历史仿佛开了个玩笑,丹麦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曾经在历史上至少是在文学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父亲被谋杀,母亲被迫改嫁,哈姆雷特当然快乐不起来,但除了哈姆雷特,丹麦人看起来都很快乐。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丹麦人快乐的因素只是对生活的期望值很低。丹麦人对自己的生活普遍感到满意,他们对生活的期望比较低,没什么奢求。

如果一个人期望低,那就意味着他很少会失望。但除了心理状态这个内因,应该还有一些现实原因让丹麦人感到快乐,或按照丹麦人的说法——满足。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丹麦没有发生过国家动乱,国家整体治安状况也很好,这里的人都很有安全感。多西特认为,丹麦的社会结构比较单一,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差距相对比较小,减少了人们在相互比较时的落差,让人容易感到满足。

丹麦人虽然不是最富有,不是最健康,但他们的人生愿望很实在,快乐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有很多时间和家人一起。金钱并不是那么重要,亲密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社会关系是比金钱更重要的快乐基础。

在丹麦,靠高税收带来的高福利让丹麦人几乎没有什么生存上的压力,丹麦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一律免费,还可以自由选择用多少时间取得自己的学位。而同在欧洲,英国的大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要考虑怎么偿还高额助学贷款。此外,丹麦政府为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仅凭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免费看病、住院、接受手术和治疗,对幼儿和老年人也有特殊补贴,社会保障网络覆盖面大而且深入。丹麦朋友说:“对每个丹麦人来说,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很有保障,这使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丹麦的高福利随着外国移民越来越多而使一部分人忧虑,他们担心自己的福利将会降低,也有人担心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会使得丹麦停滞不前。但大部分人还是耸耸肩说:这就是人生,何必强求太多。

作为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丹麦是世界上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与此相关,丹麦的税收也高于大多数国家,闻之令人咋舌,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作支柱的。显然,要维持一个能使所有的人-无论收入多少-都过上体面生活的社会福利制度是需要本钱的。

2.轻松休闲谈衣着

说起丹麦人的衣食住行,或许服装是最不值一提的,因为丹麦人在穿着上并不讲究,十分随意,甚至有一种求同心理,很少有人着意打扮,与众不同。但正是在这种不经意的平淡之中,我们也许能寻找到丹麦人穿衣的一些特点。

丹麦人在着装上崇尚休闲式,即使上班也不一定西装革履。一些大公司要求员工着西装打领带,中小公司则不那么严格。

同为欧洲国家,丹麦与素来讲究绅士风度的英国颇为不同,英国男士每人至少备有一套西装,即使清洁工人外出办事时也会一丝不苟地穿戴整齐,而丹麦则有不少人不置西装。

假日外出,丹麦人更是不修边幅,若是有人刻意打扮,走在他们中间一定会感到浑身不自在。

丹麦人的服装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随意、潇洒、休闲。

牛仔裤、T恤衫、旅游鞋,还有宽松的外套,就是他们最典型的穿着。不少年轻人喜欢里面穿一件长T恤,外面套一件短短的夹克,外短里长,落拓不羁。

像在其他所有事情上一样,丹麦人的态度是绝不追求表面的华丽铺张,而是享有真正的舒适。正是这种生活态度,使丹麦人拥有了亚洲人由于传统习惯而很难拥有的轻松、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

以日本为例,人们不能否认日本人的富足,但他们在生活的不少方面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就服装而言,日本人日常穿着衣冠楚楚,无论男女多是西服套装,老板也罢,打工者也罢,都要靠一身行头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否则恐怕在任何场所都会招来鄙视的白眼。而在丹麦,这种顾虑可以全然抛弃,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服装,找到轻松和谐的感觉,这就是丹麦人穿衣的基本态度。

不过,丹麦人并非穿衣毫不讲究,有些场合他们是毫不马虎的,比如打高尔夫球一定要穿高尔夫球衣,打网球则必穿网球衣,在街上跑步锻炼的人也非运动衣不穿,这些恐怕反映了丹麦人生活的格调。

通过服装也可以看出一个丹麦人的职业、爱好、层次,不同的社会群体对衣饰的选择也不同,有些人青睐名牌,而另一些人则专挑二手货。办公室里,白领阶层着装雅洁大方;运动场上,风流名士的一身行头超逾万元;而在摇滚音乐会上,青年男女则个个穿着剪短裤腿、磨破膝头的仔裤,赤肩裸背,放浪形骸。

丹麦有许多服装专卖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专售上班族职业装的,有专售高档名牌装的,还有专营嬉皮士流行服装的。但是丹麦人穿得最多的可能还是牛仔裤和衬衫,这在许多场合下对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

在丹麦,老年人或许比年轻人更爱打扮。丹麦人的观念认为,人的一生都应努力保持青春和健美,他们很忌讳别人说自己老,这种意识显然在服装上流露出来。丹麦的老人很少有不修边幅的,老头儿多半着西装裤,上配衬衫、休闲外套、风衣等,老太太最普遍的打扮是下穿长裙,上穿衬衫等,外面再穿一件长大衣。

特别与年轻女性不同的是,老年妇女喜戴帽子,几乎每人一顶,花色不同,端庄典雅,而丹麦中年以下的女性是绝不戴帽子的。老太太们得体的衣着配上银色的卷发和金色的耳环等饰物,确实倍添风韵,似乎给整个社会都注入了一股活力,增添了一道风景。

说到老年人,也许就该提一下儿童。丹麦儿童的服装可谓活泼多姿,尽显童话王国的风采。丹麦的每一条商业街上都可找到儿童服装及用品的专卖店。那些遮着蔚蓝色、粉红色帷幔的童车、童床仿佛是为天使准备的,各色服装更把孩子们打扮得如洋娃娃般可爱。丹麦的许多孩子喜穿名牌,不仅小学生们常常穿着耐克,就连蹒跚学步的孩子也有不少穿着丹麦名牌ECCO鞋,也许是图其舒服吧。

丹麦缺乏自己的名牌服装,时髦者一般是追求欧美名牌,或是北欧名牌。比如,瑞典有名的“红绿”牌服装在丹麦市场价格不菲。

中国人认为“红配绿,最俗气”,而这一名牌服装每款必有红绿两色搭配,在北欧十分走俏,大受欢迎。

丹麦自己最着名的品牌恐怕莫过于ECCO鞋了。ECCO鞋的生产设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数十种款型系列的设计,“休闲”系列都各有自己的风格。但无论哪一系列在外形上都不追求华丽,而以简洁、大方、粗犷取胜,设计上严格按照人的生理特点,穿起来给人伏贴舒适、健步如飞的感觉。在丹麦的中国人常笑称穿上ECCO鞋仿佛踩上了小马达。

丹麦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服装值得一提。一是丹麦在漫长的冬季里白昼很短,往往上午9时多天才亮,丹麦人因而设计出不少带有荧光标志的服装,多为儿童和老年人所用,夜色朦胧中穿上,灯光一照便闪烁发光,十分好看,也大大提高了行车走路的安全系数。

还有一种服装是专为适应丹麦的天气设计的。丹麦四季多雨雪,但雨又通常不大,淅淅沥沥,乍雨乍晴,常令行人无所适从,十分不便,一种晴雨两用的外衣便应运而生。这种衣服的面料防水防风,美观大方,雨天自是实用,晴天也堪称时装,在丹麦十分流行。

3.用银子“说话”的国家

丹麦着名的谚语“如果银子会说话,讲的肯定是丹麦语”,体现了丹麦人对本国银制品的自豪感。丹麦拥有许多享誉世界的银饰设计师和艺术家,最有名的品牌是乔治·杰生(GeorgJensen)。不过像这种能说得上名字的品牌饰品价格当然不菲。其实在丹麦选购银饰品,不妨到那些为数众多、隐匿在大胡同中的小店去看看。它们的名头比起大牌可能稍有逊色,但那别致的设计绝对会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银制品外,瓷器和玻璃制品亦是丹麦的名品。着名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RoyalCopenhangen)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瓷器商店;候姆皋(Holmegaard)则集中了玻璃和水晶制品。这些品牌的产品很容易让你感受到一种震撼美。只是其价格绝非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着名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哪怕只是一个盘子,起码也要三四千元人民币。

如果你想在古老的丹麦找一些时尚产品或者其他独具特色的商品,那么步行街(Stroget)必然是首选-一应俱全的商品和面向各层人士的合适价格往往会让人大有收获。步行街并不是哥本哈根的一个街名,所以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但是当你向当地人询问,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这条街的具体位置。从市政厅前方广场到葛哈斯和新镇广场、大约1.5千米的地方,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步行者天堂。这条东西横贯哥本哈根老城的商业街道是欧洲最长的步行街之一,王室御用的老字号商店和各式各样的品牌商店都集中在这里,除此之外,许多着名的大百货商场也都分布在这里或者离这里不远的地方。

第三节快乐游丹麦

丹麦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却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曾是郁郁丛林中古老的皇家城堡。大都市欧登塞的街道充满神奇的魅力,这里还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故乡。丹麦,永远是您梦中的童话之地,是您永远的梦幻之岛。

1.“人间仙境”趣伏里公园

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趣伏里公园,始建于1843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公园占地8万平方米,是丹麦乃至整个欧洲最着名的游乐园,也是世界知名的公共娱乐场所,有“人间仙境”之美称,也是丹麦游人最多的一个地方。

且不说公园内的美景,单就它的名字就广富诗意。如果把趣伏里公园的英文名字(TIVOLI)倒过来念便是“ILov(e)It”,意为“我爱它”。

最初,趣伏里公园是群众集会、跳舞、表演和听音乐的娱乐场所。

后经改修扩建,逐渐形成目前较大规模的老少皆宜的游乐场所。趣伏里公园一般在每年的5月1日开放,9月中旬关闭。

趣伏里公园的正门,颇似一座城堡,门两侧贴满各场歌舞剧和管弦乐队的海报,又仿佛是一个剧场。园内建筑物均出自精雕细刻的专家之手,错落分布在自然景物之间,使整个公园兼有天然与人工之美。

进入正门朝右方看去,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尊人物铜像。他头顶戴高顶礼帽,持一柄手杖,以翩翩绅士风度欢迎人们走进游乐园。而这尊人物铜像便是趣伏里的创始者-乔治·卡斯坦森。如果他能看到今日趣伏里的盛况,想必也会心满意足。他曾预言:“趣伏里永远不会停止向前,它属于未来。”而如今的景象也验证了这句话的确不假。

1843年8月15日,趣伏里公园首次开放,当时哥本哈根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因此卡斯坦森的远大计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它的开放似乎也具有社会政治意义,因为它给等级森严的社会带来了民主气息。也许正是如此,遭到了丹麦上流社会的诋毁和责难。

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趣伏里发展成为世界型的大型娱乐场所。

1847年创建了哑剧院,后在1945年重建。1901年建有趣伏里音乐厅、1909年建造了中国塔等等。除此之外,园内还设有仪仗队、露天舞台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和餐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