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1
7724700000065

第65章 郑玄:诫子益恩书

【作者介绍】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汉代经学家,少时为乡啬夫,后拜张恭祖为师,习《古文尚书》、《礼记》、《左传》等。后两入关中,拜马融为师,博览群经。“党锢之祸”起,遭禁锢,后潜心著述,杜门不出。他“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遍注群经,被称为“通儒”。有《毛诗》笺和《周易》、《禹书》、《三礼》等注本存世。

【原文】吾家旧贫,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奉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书之奥。年过四古代风景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亲族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全后汉文》卷八十四

【译文】我们郑家一向贫穷,我得到父母兄弟的允许,辞去卑微的差事,而到长安求学,往来于幽、并、兖、豫各地,所以得以拜见身处官位、学识渊博的名人和隐居不仕、满腹经纶的大儒,向我敬佩的人虚心求教,因此从他们那里受益许多。于是我认真地钻研儒家的六部经书,阅读各种史传著作,还经常参阅谶纬图篆一类书籍的玄奥之机。年过四十,才回到家乡赡养父母,以播种栽植来欢度时光。遇到宦官专权,我因党锢之祸的牵涉而遭禁锢,十四年后,才得到赦免的诏令。后来,我多次被推选为贤良方正、有道之才,被大将军、三司府征召做官,公车也两次征召我做大司农。和我在同一授官簿录上被征召的人,有的早就做了宰相。我想那几位都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出众的才华,能够担任皇帝大臣的职责,所以应该量才重用。而我自己经过思量,没有能力胜任这类大任。我只想阐明先辈圣贤的本旨,希望整理诸子百家学说的歧义,也许能在这方面发挥我的才能,因此接到征召的命令而没有赴任。黄巾造反,让我像水萍一样浮游南北,后来再次回到故乡。到了今年,我已经七十岁了。我旧时的学业也已经荒疏,还有一些失误之处,根据《曲礼》的规定,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就应当把家事传给儿子料理了。如今我告诉你我已经老了,把家事交给你管理,我将闲留在家以修身养性,深思熟虑来完成我著述的事业。如果不是拜受国君的诏令,慰问亲戚宗族的担忧,察视祭扫祖先的坟墓,观览野外的景物,我为什么要拄着拐杖出门呢?家中大小事务,你一人承担。可惜你孤独一人,竟无兄弟可以依靠。你应当努力追求成为君子的修养,学术钻研不能废弃,慎重地注意态度仪表,以便亲近有道德的人。显赫的名声虽然是由同事朋友们促成的,但要养成高尚的品德却得靠自己立志。要是获得了好的名誉,对所生你的人也有荣耀,能不考虑这点吗!能不考虑这点吗!我虽然没有高官显赫的业绩,但有多次辞让官位的高风,我自娱其乐整理经典的功业,或许不会把羞愧遗留给后人。生前我所遗憾的事情,不过是因为父母的坟墓尚未修好,所喜爱的群书大都朽烂破损,不能够在讲学习礼的堂内写成定稿,从而把它们传给与我志趣相投的人。我就像太阳西下已近晚年,还能完成这些事吗!我们的家境现在稍好于过去,只要勤奋按时节耕种,就不用担心饥饿和寒冷。吃粗茶淡饭,穿简衣素服,在这两方面能够节俭,或许能让我少一些遗憾。如果你无视它们并且不能记住这些话,那也就这样吧!